浙农6号等菜用春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2013-12-24 06:43:48孙丽霞徐盛春胡齐赞张古文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浙农菜用总糖

孙丽霞,徐盛春,胡齐赞,张古文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菜用大豆 (Glycine max(L.)Merr.),俗称毛豆,指豆荚鼓粒后转色前采青的大豆,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豆类蔬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大豆保健功能的不断认识,菜用大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民众的喜爱,生产量和加工量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浙江省是我国菜用大豆栽培面积最大和总产量最高的省份,在萧山、慈溪、平湖、嘉善等地,菜用大豆己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1]。为了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筛选适合浙江省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12年春季,作者对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和目前市场主售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为菜农选择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菜用春大豆品种有6个:台市州椒江区种子推广站提供的辽鲜1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应用研究所提供的浙鲜豆6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的浙农6号和浙农8号、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青酥5号,对照(CK)品种台湾75由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在浙江省农科院杨渡试验基地进行。各品种均于2012年2月28日小拱棚播种育苗,3月8日齐苗,3月20日定植。小区面积12 m2,畦连沟宽120 cm,每畦种植4行,行距30 cm,株距25 cm。每穴定苗2株,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

调查各品种主要生物学特征特性、早熟性、丰产性、抗病虫害能力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特征特性

从表1可知,辽鲜1号和浙农8号初花期最早,台湾75最迟;全生育期以台湾75最长;6个品种的花色均为白色,茸毛为灰色,有限结荚习性,荚弯镰型;台湾75株高最高,为50.2 cm;辽鲜1号最矮,为28.1 cm。分枝数青酥5号最少,主茎节数浙鲜豆6号最多。

2.2 产量构成性状

试验结果 (表2)表明,各参试品种单株荚数以浙鲜豆6号最多,达29.9荚,浙农8号次之,青酥5号最少;平均每荚粒数6个品种之间差异不大,辽鲜1号、浙农6号和浙农8号均为2.2个,相对较多。单株荚重以浙农8号最重,为62.35 g,青酥5号最轻,为47.50 g。

2.3 品质与抗病性

2012年6月对病毒病进行了田间调查,表3表明,辽鲜1号病毒病发病率最低,仅为3.55%,对照台湾75发病率最高,达22.37%。委托农业

表1 各春大豆品种生物学特征特性的比较

表2 各春大豆品种产量性状的比较

表3 各春大豆品种品质、抗病性和产量的比较

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杭州)进行了淀粉和可溶性总糖的测定。浙农6号的淀粉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7%和3.48%,而辽鲜1号淀粉含量最低,为3.4%,青酥5号可溶性总糖含量最低,为2.38%。

2.4 丰产性

从表3可知,各参试品种总产量以浙农8号最高,达11.022 t·hm-2,比对照增产10.80%,极显著高于对照台湾75,但与其他4个品种差异不显著。浙农8号、浙农6号、浙鲜豆6号和辽鲜1号产量均在10.8 t·hm-2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台湾75。

3 小结与讨论

浙农6号的淀粉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7%和3.48%,品质好,荚较宽,百粒鲜重最高,商品性好,产量比对照台湾75增产9.54%,可考虑作为浙江省早春菜用大豆栽培的首选品种。但因其对病毒病抗性一般,因此,栽培时要及时防治蚜虫,以降低病毒病的发病率。

试验结果表明,浙农8号、浙鲜豆6号和辽鲜1号3个品种早熟性好,从播种到始收期只需86 d左右,产量高,品质好,病毒病发病率低,也可以考虑作为浙江省各地推广的早春栽培菜用大豆的选择品种。

[1] 吴早贵.浙江省菜用大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J].浙江农业科学,2004(6):297-299.

猜你喜欢
浙农菜用总糖
山峦叠嶂
中国农资(2021年27期)2021-07-28 13:40:56
黄酒中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林下参片中总糖、还原糖及糖醛酸的含量测定
特产研究(2016年3期)2016-04-12 07:16:26
外源硒及脯氨酸对菜用黄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新昌县浙农茶苗专业合作社
——为您提供优质无性系茶树种苗
茶叶(2013年1期)2013-03-31 13:25:16
干海参外源性总糖的测定方法
食品科学(2013年14期)2013-03-11 18:25:15
三叶海棠叶中水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
新昌县浙农茶苗专业合作社——为您提供优质无性系茶树种苗
茶叶(2011年2期)2011-08-15 00: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