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产业群 (industrial cluster)是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例如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1]蒂奇借鉴产品周期理论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划分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分为产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2,3]
目前,我国学者都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及政府行为有了一定研究,如李建等 (2009 年)结合集群内企业竞合关系理论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从内部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角度分析了集群发展的规律。[4]唐凯江 (2008年)提出政府在管理产业集群时应分层定位、控制进化因素和退化因素。[5]李文臣等 (2010年)和王其和等 (2010年)都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及其特征探究了政府在各阶段应采取相匹配的政策行为。[6,7]李明惠 (2010年)从创新的角度分析了青岛家电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如何根据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发展制定政策。[8]
以上学者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中政府的政策研究大多是在理论探索阶段,对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也缺乏深入探讨。研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政府政策可以为中部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产业集群专业镇提供必要的政策依据。而桐城市位于安徽中部,是合肥经济圈中唯一的县级市,经济地位不容忽视。桐城市的包装印刷产业是在宽松的环境下,在亲缘、地缘联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众多中小企业,其内部要素自由集聚,形成了内源性产业集群。本文以桐城包装印刷集群为例进行分析,旨在为其他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事实依据。
Schmitz的集体效率 (collective efficiency)指出地方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和合作给集群带来竞争力。[9]
外部经济被认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机制,即被动的集体效率。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后产生专业的劳动力市场,技术和信息的沟通更加畅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的企业被吸引到产业集群周边使得集群内企业获得中间产品更加便捷,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自动产生外部经济。主要包括企业数量 (出生率)、成长率、产值、专业市场以及社会网络。中小企业集群往往依托于血缘、亲缘、地缘形式的社会网络促进生产网络的产生,社会网络与生产网络的关系是衡量集体效率的重要因素。
然而被动集体效率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应对市场变化以及依赖中介组织的要求,必然要求主动的集体效应。主要包括:网络结点融合(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校、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以及政府)、区域品牌及技术创新。其中,被称为 “网络经纪人”的政府是集群产生主动集体效率的关键,它能够促使企业积极合作,产业配套度增强,技术外溢产生正面的积极效应,网络结点各部分更加优化。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演绎着不同的角色,不同阶段的政策能够调整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和粘合力,是促进集群良性发展的关键。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中小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10]中小企业具有 “小而活”的特点,企业间生产的相关性促使企业集聚。但相似的活动会导致竞争的出现,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可能形成 “柠檬效应”,生产大量低质量的产品以获取利润取代了对创新的渴求。中小企业集群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就需要政府的扶持,依赖政府作为 “公共参与者”为本地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和创新环境。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中小企业集群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再造期四个阶段。与此同时,政府的政策是由无为到干预最后走向引导的过程。
产业集群的孕育期通常是依托被动的集体效应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通常依赖血缘、地缘及亲缘的社会网络形成初步生产网络并大量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通常为城乡交界处),企业数量激增,出生率很高,以低端产品为主,专业市场初见雏形。宽松的创业环境在该阶段可以助推集群的发展,所以政府主要采取“无为”的方式。
通过一段时期的集聚,专业市场初步形成,企业规模扩大。成长期的产业集群主要影响因素为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术创新两方面。由于企业发展初期只能通过社会网络关系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伴随集群的不断成长,社会网络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同时,企业对社会网络的依赖使得企业忽略了技术的创新,中小企业更期待获得技术外溢。集群内的企业对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政府及中介服务多方位的需求更加迫切,希望通过建立网络配套体系满足对信息和创新的需求,而政府作为整个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和产业集群的参与者,为企业提供包括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资源,促使网络发展的各个节点相互融合,避免网络结点出现 “木板效应”,促使产业集群成长由量变转为质变。
成熟期的产业集群已具规模,专业市场已经形成。企业数量稳定,社会网络的作用大大削弱,产业链完善,区域品牌带来的外部效应明显。但是技术外溢负效应出现使得中小企业放弃自主创新,集群内缺乏龙头企业的带领,恶性竞争出现。政府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利用“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创新,建立质量标准检测机构,提高市场地位可提高集群竞争力。
企业数量开始下降,创新能力低。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面对新兴产业集群的竞争、集聚的负外部经济扩大及网络结点的退出,政府可引导一部分面临淘汰的企业转移市场,调整网络各结点投入新的产业,建立新的产业集群。
桐城市是全国四大包装印刷基地之一,由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起来,形成了以塑料包装、纸塑包装、金属包装为主导,塑料机械、医药化工、商贸金融、生物制药等配套的包装印刷产业集群。2008年和2009年被中国包装联合会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授予 “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和“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的称号。2010年,包装印刷业占全市经济总量份额达30%以上,包装印刷企业达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300余家,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实现产值90亿元,实现利税10.6亿元。发展阶段分为孕育期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快速成长期 (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至2007 年)及初步成熟期 (2008年至今)。
1.企业数量激增,产品档次低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主要生产塑料背心袋,集中在双港镇和新渡镇。大部分企业是由刚开始进入的亲属带领,慢慢发展起来的,所以依赖于社会网络而形成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量涌现,形成家庭工厂。由于包装印刷业是 “低进入壁垒”的产业,具有行业准入门槛低、生产工艺简单,特别是印刷业投资少、周期短,几乎有一台印刷设备就能办一家包装企业,不存在技术创新,企业数量激增。但是产品也处于低档次、低质量的阶段。大量企业的进入使得空间上分布较为零散、混乱,市场秩序不规范,制约着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2.政策调整
自1978年以后,地方政府的经济自主权扩大,当时桐城市对刚刚起步的经济进行大量改革,从外部给予支持,给刚刚起步的包装印刷业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鼓励开办乡镇企业;允许几十家小作坊共同申请一个营业执照,把企业推向市场;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千家万户、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使桐城市区域经济中的块状结构日益凸现,大中型塑料包装印刷企业的出现,使得桐城包装印刷产业发展更为迅速,专业市场已经形成。
表1 2000年至2007年桐城包装印刷业发展情况(以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塑料制品业及金属制品业的行业指标统计而得)
图1 2000年至2007年桐城包装印刷业科研、教育投入及贷款情况
1.专业市场形成,社会网络阻碍发展
社会网络促使生产网路迅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都不断增加。2007 年,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塑料制品业及金属制品业的企业成长率高达48.57%,实现工业总产值23.9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83%。但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公共信息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还是依赖于社会网络获取信息,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变少,所以传统的私营企业管理或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2003年以后企业的科研投入和人员培训投入不断下降。同时,中小企业的资金也遇到困难,其中2006年乡镇企业的贷款比上年减少了18 930万元。产业链不完善,上下游企业较少,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价格竞争能力低,区位格局混乱。
2.政策调整
桐城市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规模化、集群化效应带来的好处,于是大力发展高密集的包装印刷企业群,对产业集群发展中网络的各个结点进行调整,形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
(1)1998年成立了桐城市包装印刷行业自己的组织——桐城市包装印刷协会,加强企业间的学习与交流,使技术外溢的效应增大。同时,建立新渡工业园、老梅工业园和小企业创业基地三大工业板块,吸引了国内外包装印刷企业及相关产业560 余家入园投资兴业。集群内商贸金融、信息咨询、担保融资、法律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日趋完善,6家金融银行在新渡设有分支机构,拥有1家投资担保公司、1家会计师事务所和1家政策咨询公司。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服务使得市场秩序稳定,促进资源共享。
(2)在新渡镇招商引资建立 “华东塑料城”和桐城包装印刷城,吸引原辅材料、机器设备供应商,甚至还有食品、日化、电子等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地链接在一起,构建了物流商贸平台,形成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产业链。这使得上下游产业之间克服了信息沟通瓶颈,渐渐摆脱对本地社会网络的依赖。
(3)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主要依赖区域品牌这一无形的外部效应提高竞争力。而政府是区域品牌的建设主体,自2001年起,桐城市每年举办一届包装印刷设备展销会暨技术交流会,在全国打响了桐城包装印刷的品牌。政府每年带领企业组团参加中国包装联合会召开的理事会,向省级政府申请安徽省级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专业镇等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桐城市的包装印刷产业集群已初步成熟,成为全国四大包装印刷基地之一。包装印刷产业集群内,基本实现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公共信息平台网络结点的融合。2008年以后,各类包装印刷企业成长率较之前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每年100家新企业加入。2010年,新渡镇包装印刷集群内企业近千家,其中生产企业860家、规模企业57家、物流企业23家,安排就业岗位30 000个,集群内工业总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46%。华东塑料城产业集群内40家企业通过QS体系认证,同时拥有 “仙耙”、“凌云”、“日新”、“倩博”等省级著名商标7 个,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30%。
表2 2007年至2011年桐城市包装印刷业发展情况
1.恶性竞争出现,创新能力不高
集群内中小企业主要面临的困难是恶性竞争和融资难两大问题。由于包装印刷产业准入门槛低,企业过多,生产力过剩,恶性竞争开始出现, “柠檬效应”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市场稳定。企业由于资金问题,应对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的能力不足,议价能力和市场地位较低,开拓新市场能力低。技术外溢使得企业对创新的投入越来越少,负效应出现,技术型人才流动大。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高,对 “产学研一体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政策调整
(1)提高准入门槛,消除恶性竞争。桐城市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提高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如认证要求、生产许可证要求、生产标准要求、环境卫生要求等,很多单个小企业已无法达到这些标准而走向联合重组。
(2)拓展销售渠道。2010 年桐城市政府组织成立企业家联合会,并鼓励企业通过阿里巴巴等互联网的中介模式开展网络直销。
(3)促进 “产学研一体化”。2008年,桐城市政府与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制定了 《桐城市包装印刷行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提出桐城市包装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以促进先进的印刷与包装技术在产业集群内的扩散。2012 年桐城市成功申报国家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一举措确定了桐城市塑料包装行业制定全行业质量标准的地位。在提高集群在全国质量检测上的领先地位的同时提升新型高分子材料与制品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了桐城市塑料包装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
(4)提供融资渠道,规避市场风险。近几年与银行合作,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2011年与华安期货合作举办 “涉塑企业期货高峰论坛”,指导企业如何运用期货工具提高行业经营水平,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从上面的分析看,桐城市政府引导包装印刷集群发展较为成功。但目前,以 “产学研一体化”提高创新能力,带动竞争力方面与成熟阶段的中小企业集群还存在差距,政府应帮助该集群逐步成熟,并注意产业集群衰退的步伐,引导集群蜕变。
鼓励企业通过 “质量”和 “信誉”去竞争。利用行业协会的带领作用,在行业内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采用合理的定价方法,团结在一起去维护行业利益,同时能够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得整个包装印刷行业的发展走向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扶持建立包装科学技术研究所,将科研设在包装印刷生产基地,共同开发包装科研项目,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和设备工艺问题,包括市场研发方面的问题。鼓励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本地区、本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引领生产革新。
开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即绿色包装印刷产品。对于不利于环保的材料加以限制,要积极开发、推广资源消耗少、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产品,开发环保型包装印刷材料,降低环保型包装印刷材料的成本。
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鼓励银行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限制,完善农村金融信托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宽松的融资环境。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
[1]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7-90.
[2]郭家华,段存广.产业集群演化与生命周期 [J].经济导刊,2010 (8):38-39.
[3]付韬,张永安.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探析 [J].华东经济管理,2010 (6):57-61.
[4]李健,金占明,陈旭.基于竞合关系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 [J].华东经济管理,2009 (1):53-58.
[5]唐凯江.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政府分层定位 [J].经济问题探索,2008 (11):1-7.
[6]李文臣,李盛玲.政府行为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匹配性分析 [J].华东经济管理,2010 (4):67-69.
[7]王其和,夏晶,王婉娟.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与政府行为关系研究 [J].理论探究,2010 (10):164-166.
[8]李明惠.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政府政策研究 [J].中国科技论坛,2010 (10):40-44.
[9]Schmitz.Global Competition and Local Cooperation: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Sinos Valley,Brazil[J].World Develop-ment,1999,27 (9):28-38.
[10]朱华晟.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几点思考 [J].博士论坛,2000 (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