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骏
摘要:该文介绍了桐城市发展优质米品牌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必须加强政策扶持、创新生产技术、推进协调发展等。为桐城市进一步发展优质米品牌提供参考。
关键词:桐城市;专用品牌粮食;发展现状;对策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國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安徽省产粮大县。2014年以来,全市粮食生产实现连续12a丰收,2015粮食总产达43 220万kg,较上年增5.06%。近年来,桐城市坚持品牌引领、品质保证、品种优先,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主体参与,积极发展优质米品牌,推动了粮食结构调整优化,实现了粮食生产者、加工者、消费者互利共赢。但成效是初步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还不少,现就桐城市发展专用品牌现状、问题和对策加以阐述。
1.发展现状
1.1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桐城市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带动优质米专用品牌发展的龙头企业主要有3家。青草香米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省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大米加工50强企业、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公司拥有年产8 000万kg全进口设备大米生产线,建有5200万kg标准示范粮库、日处理稻谷25万kg的烘干中心和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年收购原粮8 000万kg,产销青草香系列大米6 000万kg,其中专用品牌稻米2 000万kg。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己报国家级待批)、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流转的0.17万hm2耕地位于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域,年产粮食2000万kg,建设有6000万kg粮食标准化仓库、日烘干能力达150万kg的烘干中心,大米年加工能力达6 000万kg,年收购原粮6 000万kg,产销绿福系列大米4 000万kg,其中专用品牌稻米1 500万kg。天林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占地面积12 000m2,建筑面积7 000m2,订单生产种植基地0.3万hm2,拥有固定资产9 800多万元,是集粮油生产、收购、储备、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销“天莊”牌系列大米2 000万kg,其中专用品牌稻米700万kg。
1.2优质稻米品牌日渐响亮 “青草香”大米为安徽名牌产品、安徽名牌农产品,“青草香”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青草香”牌大米12大系列2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绿福”大米在第十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上荣获“优质稻米”称号,绿福春芽米(籼米)系列、绿福香粳米系列、绿福优粳米系列、绿福软玉糯米获绿色食品A级产品官方认证。“天莊大米”为安庆市知名商标,2015年5月国家工商总局通过了“天莊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1.3优质水稻生产实现规模化 目前,桐城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868家,流转耕地总面积达2.88万hm2,耕地流转率超过70%。98%以上的流转耕地用于从事粮食生产,95%以上优质专用品牌稻米原粮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2015年全市专用品牌水稻总产6 500万kg,46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专用品种种植。
1.4优质水稻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 常优5号是优质高产杂交粳稻品种,其稻米既具有粳米口感,以具有籼米外型,深受消费者欢迎,是“天莊大米”最具代表性的专用品牌稻米。天林米业2015年通过与60多个种粮大户签订生产订单0.13万hrn2,收购常优5号稻谷1 000万kg,2016年常优5号订单面积增加到0.2万hm2。“青草香”集团主打产品是Y优系列中籼稻米,通过其带动,2015年全市Y两优900、Y两优2号等专用品种种植面积达0.33万hm2。绿福牌春芽米是绿福米业拳头产品,其原料品种是广两优香66,2015年该品种种植面积近0.2万hm2。
2.发展优质米品牌的意义
2.1优化了粮食产品结构 当前,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粮食结构性过剩,桐城市今年也发生了“卖粮难”,但这些粮食都是普通品种,真正特色优质品种市场仍然是畅销的。通过种植专用品种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可以优化粮食品种结构,解决卖粮难和粮食结构性过剩问题。
2.2提高了农企经济效益 桐城优质稻米市场价格较一般稻米高20%左右,专用稻米原粮收购价格较一般原粮(同等产量和成本情况下)高10%左右,这样粮食加工企业和水稻生产者均可通过发展专用品牌稻米提高经济效益10%左右。天林米业常优5号专用品牌稻米市场价格达7元/kg,2015年常优5号一般产量都在9 000kg/hm2以上,收购价格超过165元/50kg。2016年仅此品种可为企业增收500万元,为种植户增收900万元。
2.3推动了粮食绿色增产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粮食绿色增产的难点是提升粮食生产效益。我市发展优质米专用品牌带动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了粮食绿色增产。2016年桐城市6个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点有4个应用了专用水稻品种。
2.4促进了粮食产业升级 桐城市发展优质米品牌以品牌经济为纽带,通过粮食生产、加工、服务一体化,带动了生产能力增强、加工效益增加、品牌效益提升,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促进了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探索了新路子。
3.存在问题
3.1生产环节 优质米专用品种生产基地基础条件仍然薄弱,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真正名特优水稻专用品种少,市场竞争力不够强。过多依赖化肥、化学农药尤其是除草剂,影响稻米食用口感。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升较慢,尤其是在育插秧环节,生产成本较高。
3.2收储环节 订单不规范,约束力不强,履约率不高,龙头带动不足。生产主体缺乏烘干设备,只能出售湿谷。龙头企业在收购时存在压级压价、克斤扣两现象,且拖欠粮款严重。优质米专用品种稻谷加价不够,没有体现优质优价,生产者不能分享专用品牌优价带来的利益。
3.3营销环节 龙头企业仓容不足,难以完全做到专品专库。原粮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设备和水平有待提高。品牌影响力总体来说仍不强,需要进一步宣传和扩大。销售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电商平台才刚刚起步。龙头企业资金不足,不能经营活动需求。
4.发展优质米品牌对策建议
4.1加强政策扶持 设立发展优质米专用品牌项目,整合粮食生产发展专项、绿色增产示范、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害防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资金,对专用品种推广、新型肥料推广、绿色防控药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新型机械作业服务等给予补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银政保”、“农担通”等优先支持种植专用品种的经营主体,农发行要对收购、储藏、加工专用品牌粮食的企业实行优先贷款。对发展优质米专用品牌成绩突出的龙头企业和生产、服务主体,在项目安排、政策落实、评级认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4.2创新生产技术 引进筛选适合机械化栽培的名特优水稻品种,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水稻全钵苗机插、秸秆还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攻关,按照“三推三控”要求,将攻关技术成果进行组装配套,构建不同品种、不同茬口、不同区域农机农艺一体化绿色增产技术新模式,推动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发展。
4.3推进协调发展 加快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生产、购销合作等方式,促进要素、产业和利益的紧密连接,实现全价值链的利益共享。扶持龙头企业升级装备、改进技术,提升加工水平和档次。加快稻米多元化、营养化、特色化开发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合肥、上海等农展平台,借助现代物流业和电子商务等流通方式,使优质米专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