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 龙,郭长顺
(武警政治学院,上海 200435)
微博,全称“微博客”,2006年3月最早由美国Twitter公司发明,是一个不超过140字内容的信息更新、即时分享的个人网络平台。2007年以后,微博开始进入我国,2010年逐渐壮大,2011年我国微博客用户已经超过3亿。[1]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它对我国社会诸多领域的介入和渗透日益广泛。一项来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87.3%的人会上微博了解大家对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看法并发表意见。[2]微博的影响力呈几何式倍增的态势,其带来的“围观效应”深刻影响着舆论生态。微博在向舆情和群体性事件的转移扩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对公共舆论造成影响,而且显现出其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在公民意识普遍高涨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各类公共事件并且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参与热情。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即时性、自由化的特点,使得公民的网络表达更加方便和快捷。而微博为公民的网络表达提供了新渠道,极大地拓展了公众的言论空间,使公众政治参与的自觉性、自主性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并由群体性事件的旁观者逐渐转变为参与者。
微博最大的特点是简单和易用,所谓简单是指微博的内容由只言片语组成,尽管其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但“围观”现象并不少见,完全可以形成舆论;所谓易用是指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随时更新自己微博的内容,对新闻事件的过程进行“现场直播”,对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评说,使人人都拥有一个“麦克风”,各自阐述与交换着对各类事态的看法与见解。同时,由于微博的圈群特性,易成为相似问题的汇集地、相似人的集合地,从而在网上网下形成一股不断扩大、凝聚的强大力量,从而引发或助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对2009、2010、2011年影响较大的舆情热点事件的统计,微博首次曝光的比例依次为0%、16%、22%,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3]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死难者善后、医院对伤员的救治等等关于事件进展的微博一直源源不断地被传到网上。网民对动车安全、铁道部职责、救援工作的质疑,通过微博表达出来。截至7月28日19时,腾讯微博关于此次动车事件的微博达10694334条,新浪微博达8227093条。[4]微博作为第三种社会力量改变着传统“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已经成为倒逼政府、社会转型的巨大推动力,成为热点网络事件发酵与传播的重要工具。[5]
在微博中,微博名人成为意见领袖,其价值通过“添加关注”功能得以实现。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对跟从者的影响建立在“关系型内容”的基础上,即具有相互了解、任务协作、反复联络的特征,因而使意见领袖的引领和受众的“追随”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信息经过微博名人的转载,即可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放大网络舆论,加速主流舆论的形成。有人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微博里拥有10万粉丝,相当于一个新闻网站;拥有100万粉丝,相当于一份全国性的报纸;拥有1亿粉丝,相当于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6]网上意见领袖在近年来众多的群体性事件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如上海大火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每一次议题的转向都与意见领袖的作用密不可分。韩寒对高楼消防能力以及大楼脚手架工程必要性的质疑,在网络上广为转载摘录,引出本次火灾的第一波舆情危机;随后,《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等人在微博中爆料与火灾事故相关的总承包方静安建总和上海佳艺可能存在“官商勾结”行为,又引出第二波舆情危机;接着,对上海市政府领导“无人道歉、无人辞职”的批评自2010年11月17日起开始在网上流传,部分网络意见领袖发表、转发相关言论,质疑和指责上海市政府,致使危机加剧;而在之后的悼念活动中,北京厨子等意见领袖均在微博中发声,号召微博博友自发组织悼念活动。又比如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吸引了无数网民关注,触发了许多人郁积的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乃至不满。微博对该事件最早关注的是美女、炫富、豪车。意见领袖意识到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将公众议题由美女、炫富、豪车转向慈善机构谋取不正当暴利,运作不透明、不规范等。此后,新浪微博“郭美美事件”热议的重点转向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声讨,逐渐又牵扯到社会机构、高官、富二代,再加上带有一定惊悚性质的现场直播式的人肉搜索,以及政府久不回应和相对无力的表态等诸多因素,把这一事件推向了高潮。由此可见,网络意见领袖放大舆论、推波助澜的力量不容小视。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增加,对信息的质和量都有更高的要求。由于微博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往往成为这一特殊语境中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依赖性渠道。但微博在让每一个用户短、频、快地发布新闻,进行“病毒式”“、裂变式”地广泛传播的同时,谣言也常常与真相一起得到传播,而且由于谣言自身的隐蔽性、非理性等特点,甚至会在事件突发初期比真相更为人们所轻信。同时,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一些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名人所发布的微博也存在未经核实的情况,其中许多对政府和社会的批判与指责是片面的、消极的、求全责备的、不近人情的,甚至极个别人的微博是完全是造谣、污蔑或杜撰的。另外,微博的匿名性、虚拟性和隐秘性也极有可能被某些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加以利用,对他人进行恶意造谣、诽谤,故意夸大、歪曲事实,干扰普通民众的判断,助长不满情绪。比如“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度关注,当人们通过微博在急切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抢救过程和善后工作的时候,“列车事故后当场掩埋活人”、“坚持救人特警支队长被处分”等诸多谣言也随之而来。同时,微博里出现了几乎一边倒的批判、谩骂铁道部的声音,其间还夹杂着许多负面的图片、视频、段子、语录等,对正常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了干扰,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此外,近年来,西方国家不少政客和敌对势力都看中微博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政治颠覆功能,叫嚷要像 “茉莉花革命”那样,掀起一场源于微博的轰轰烈烈的 “中国革命”。我国一些深受其影响的人也借助微博发起所谓“推动中国自由民主化进程”的运动。这些“运动”极易与社会正常存在的“抱怨文化”发生共振,使部分民众产生报复现实社会的欲望、冲动甚至是行动。
通过梳理前微博时代和微博时代媒介在群体性事件中信息传播模式的区别,可以凸显出微博在参与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优势。
微直播是依托于微博,通过汇集微博中来自各方面的实时信息,全方位展现大型活动进程的直播平台。在微直播中,普通网友也能通过参与现场播报,与名人嘉宾一同成为活动的主角。同时依托微博快捷的传播机制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微直播已成为活动信息最快速的传播平台。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微直播使微博成为事件的见证者。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我国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因处于高海拔地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传统媒体不能第一时间到达,身处灾区的民众用微博第一时间播报了灾区信息。随后,微博对地震灾区的破坏情况、救援情况、救援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全程直播,为外界了解灾区构建了一个窗口、搭建了一个平台。其中,“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微博作为官方机构,较早进入灾区,及时发布信息广受外界关注,也成为外界关注灾区信息的主要来源。[7]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时间,该微博一直以直播的形式对灾区情况进行播报,更新频繁,信息全面。为了能够及时更新信息,让外界了解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派专门人员“三班倒”地更新信息,使灾区信息不间断、及时地向外传播。从地震发生到灾区救援基本结束,“中国国际救援队”发布了上千条微博直播灾区情况,为民众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灾区,有超过 200万的网友关注“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微博。同时,在微博中直播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一个群体行为,是多角度、广范围进行的信息传播。在地震事件中,“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微博直播与随后到达灾区的媒体微博以及一些志愿者、民众联合对事件进行直播,为受众提供了最权威、最及时的灾区信息。
微博拥有极宽泛、极细化、极系统的使用群体,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通过信息构建了一个媒介事件生态系统。媒介生态学是媒介研究的分支学科,是“从生态想象介入传播研究,在负责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以期望达到生态平衡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认为信息结构决定信息本质,并带来一系列的偏向。它创立了全新的生态研究模式框架,努力研究控制信息污染和信息鸿沟等传播生态问题,以维护宏观与微观媒介环境的生态平衡。”[8]微博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通过传播模式的改变,让更多的草根参与到每一个社会事件中,让每一个有影响力的个体通过微博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每一个专家在事件发生时提供自己的专业知识。微博信息广场构建了一个短暂的媒介事件生态系统。微博在 2010年 4月的青海玉树地震中凭借自身优势构建了一个媒介事件生态系统。微博用户在青海玉树地震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发挥了不同作用。“中国国际救援队”对灾区的现场直播在事件中扮演了现场营造者角色;名人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对地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转发,特别是一些求助、急救信息的转发,发挥了其在此次事件中的助推作用;专家微博通过对专业性知识进行传播,对出现的一些有偏差的信息进行纠正,如“中国国家地理”的官方微博从地理专业角度对灾区救援进行指导;媒体微博抵达灾区后更从专业的角度对信息进行了传播,如“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都通过微博进行信息播报;“微博小秘书”也成为了灾区信息的主要传播者,担当关键信息汇总的角色;广大微博用户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传播者,用微博祈福、捐赠。各群体通过微博共同构建起媒介事件的生态系统,并通过各方的努力使此生态系统得到平衡,充分发挥了信息在青海玉树地震中的救援作用。
微博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在多维视觉下进行的复合传播,避免了以往单一媒体孤军奋战的状态,同时也改变了在以往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整合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差以及对信息的干扰。通过多个微博用户的信息发布,权威机构在事件现场的直播报道,媒体进行专业的信息播报,再辅助事件亲历者的自我叙述,以及其他功能性微博的参与,一个全景式的事件图景在微博中得到了呈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民众对事件发生后的信息需求,也及时发挥了信息在事件中的引到作用。在微博对事件进行直播和呈现的同时,还通过这个平台,助推事件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间接做事件的解决者。比如:青海玉树救灾中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微博,在前期的直播较注重对灾情的播报;随着突发事件进入缓解期,“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链接的形式发布“应该知道的地震常识”、“什么是震极基本烈度”等涉及到地震发生时对民众有帮助的科普知识。发布捐赠微博[9]。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传言,如“2012”要来的恐惧心态,地震专家开始通过微博这个平台进行科学解释。微博的用户还担当了监督者的角色,监督政府部门对事件的调查。地震后期,一些灾民的生活情况成为微博重点关注的事情,如影视明星“微博女王”姚晨的微博中会不间断地转发一些灾区人民的生活情况,发起捐赠。在灾后的重建过程中,有相关部门利用微博征集意见,构建微博听证会场,进行民主决策。微博从信息层面的见证者、呈现者晋升为进入实践层面的“解决者”的角色。
政务微博起到了有效化解不良舆情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经常利用网络与民众沟通、交流,听取民意。特别是2011年,政务微博发展已趋向成熟,被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经超过18500家,“上海发布”、“成都发布”、“南京发布”正成为这些地方政府新闻办和宣传部门的官方微博代名词。江苏省南京市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10]但目前大多数政府部门微博都只注重信息发布功能,开设微博的也往往是政府新闻办公室,这就使微博成为又一个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在WEB2.0时代,应当将微博从单一的信息发布转变为政府部门发布信息、群众提出疑问或建议、政府部门解答疑问并改善服务的良性循环状态。政府是群体性事件处置的主体,在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微博的作用特别值得重视,使用得当,微博既能避免虚假信息传播,又能成为政府对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倡导领导干部应用博客、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正确信息,汇集社情民意,做好网上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掌握微博的传播规律和走向,采取网上正面引导,网下了解情况、化解矛盾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有效疏导,提高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能力。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把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纳入群体性事件应对管理范畴,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反应。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微博,主动抢占信息发布权,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及时回应民众的合理诉求,尽最大努力解决民众关切的社会问题,避免谣言扩散,掌握舆论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化解或减少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越来越多的机构通过官方微博及时跟进,并与网友互动、释疑,引导舆论向稳定、良好的方向发展,既提升了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又提高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一些名人、专家的微博拥有大量的粉丝,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凝聚力。他们是消息灵通、分析能力比较强的群体,一般会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如果政府能在微博上建立一个求助平台,吸引他们积极参与,为一些热点事件提供解读,会更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真实,同时,能够消除微博中的一些偏激意见。尽管“微博上人人都是记者”,但如果能够培养一批公信力强的微博名人,网上舆情管理就会更加主动。因此,政府应加快培养一批认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见领袖”,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积极设置议题,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网上舆论,强化主流言论。同时,政府要把有限的精力从“删帖删博”转移到培养自己的网上意见领袖上来。
传统媒体在群体性事件的报道中有着新媒体无法超越的优势。我国的传统媒体历来是受众面最大、公信力最高的强势媒体。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能够通过素质过硬的新闻把关人对海量的、庞杂的信息进行把关,从而设置公众的日常话题。但在当前新的媒介生态下,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与新媒体相比在逐渐减弱,不少传统媒体“跟着微博走”,迎合微博中的情绪,依靠微博中的信息源,失去了传统媒体本身的思想性、严肃性与权威性。传统媒体如果迎合微博,集体成为“微博控”,必将丧失其应有的客观性、真实性,从而成为社会不良情绪的怂恿者、推动者与延续者。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上失去主导作用,将会使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因此,首先,传统媒体要增强发展意识,积极吸纳微博的传播优势,利用微博传播平台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与水平;其次,传统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深度性和权威性的优势,做好舆论引导;再次,传统媒体要利用微博舆论促进群体性事件的解决。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淡化了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界限,尽管官方微博承担着信息发布和与市民互动的重要任务,但应对新形势下的群体性事件,政府和公安部门的公职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舆论的聚合与放大效应,学会运用媒体引导社会舆论,化解社会矛盾,尤其要学会使用微博。只有这样,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才能做到快速应对,实时跟踪。2011年8月17日傍晚,山东济南发生一起狱警因修车排队顺序纠纷殴打修车人夫妇的事件,引发上千名群众不满,导致公共秩序混乱和交通堵塞。17日17点后,网上开始出现相关的微博。事发两个小时后,济南公安微博于当天19点31分转发了第一条关于该事件的微博,并向历城分局微博询问情况。随后济南公安微博不断更新调查进展,在18日凌晨4点,公布了对当事人的处分情况。济南公安微博及时、适度、细致的回应,有效避免了群体情绪的发酵和扩散,使一场群体性事件化解于无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群体性事件中,努力保持官方微博的活跃,提升公职人员媒介素养的是极为重要的。
[1]廖君,李鹏翔.我国微博用户已超3亿网民数量已达到4.85亿[N].解放日报,2011-11-22.
[2]王聪聪.民调:94.3%青年表示微博已改变自己的生活[N].中国青年报,2010-08-24.
[3]钱钰.2012年或成“微博应用深化年”能否长久尚未知[N].新闻晚报,2011-12-20.
[4]张瑞静.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与传统主流媒体[N].人民网,2011-10-31.
[5]汝信,陆学艺等.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7.
[6]王文.微博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更须有所作为 [J].红旗文稿,2011,(22).
[7][9]中国国际救援队[BO/OL].新浪微博,http://weibo.com/zggjjyd,2010.
[8]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C].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02-03).
[10]朱萍[BO/OL].南京规定突发事件尽量1小时内微博发布少讲官话雷 语 [BO /OL].http: //politics.people.com.cn /GB /14562 /15032705.html,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