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013-12-20 08:08闫湛瑶
行政与法 2013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消费产品

□ 闫湛瑶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3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国民的文化供给可以划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大类别。 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无偿分配给全体国民的文化产品, 主要是为了实现全体国民的文化共享, 我们通常把这种文化生产和分配活动称之为文化事业。 私人产品是通过市场进行生产和分配的文化产品, 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不同文化需求, 我们通常把这种文化生产和分配活动称之为文化产业。

一、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的强大推力

文化事业需要政府为人民不断提供更好、 更多的精神食粮,然而,没有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没有政府可以为人民不断提供的更好、 更多的文化产品。因此,要想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必须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开始进入明显的提高阶段; 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消费就会出现“脱物化”倾向,人们开始追求普遍的文化娱乐, 产生旅游动机。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明显增加。 按照国际惯例标准核算,2008年,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万亿元以上,但统计数据还不到8000亿元。这说明,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是我国当前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瓶颈。

产业升级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文化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已经被世界各国公认为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第五产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就超过航空航天工业,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这个重大事件是文化产业诞生的标志。进入21世纪之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相继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日本的文化产业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 其动漫产业在2005年就已经成为第三大产业; 韩国文化产业中的创意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汽车业;英国文化产业产值则仅次于金融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支柱性产业。 从全世界文化产业总产值上看,目前已经占到了全世界GDP总量的10%以上。其中, 美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该国GDP总量的25%; 日本文化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该国GDP总量的20%; 欧洲各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已经分别占到各国GDP总量的10%-15%之间,即使是韩国,该比重也已经高于15%。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各国经济严重衰退,唯有文化产业逆势上扬,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文化创意经济每天都能够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 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持续递增。

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比较晚, 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但是,2005年以来的增速始终高于我国GDP的增速, 特别是2007年的增速超过了电子信息产业之后,文化产业就成了我国继一、二、三、四产业之后始终增速最快的产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既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前景,又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并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 支柱性产业的总产值必须占到GDP的5%以上, 而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仅仅占到GDP总量的2.5%。由此看来,用五年时间实现文化产业总产值翻一番,必须打一场硬仗。

二、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拉力

产业的发展规律是需求拉动供给,消费拉动生产。有需求、消费才会有供给、生产,需求、消费扩大,供给、生产才会扩大,产业才会发展。文化产业虽然生产的产品是文化,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同其他产业一样,也需要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的拉动。因此,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必然会拉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虽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需求与消费拉动,但是, 文化需求和消费与其它物质产品生产的产业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文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是精神产品,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对消费者发生的效用有很大差异。人类社会几千年乃至数万年以来,物质需求始终是人们的第一需求,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需求难以满足, 因而精神需求只能处在自娱自乐状态。因为文化生产的规模受到消费水平的限制,文化产业自然无法形成。现代社会特别是二战以来,由于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逐步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移, 因而拉动文化生产成为新兴产业就具备了应有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尽管如此,但人均收入仍然很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还十分有限。也就是说,仅仅靠国民的自发性文化消费市场,还很难拉动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 就要不断加大政府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投入力度,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也能够弥补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疲软的缺陷,从而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主要支点,也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仅赋有崭新的时代内容, 而且在新的环境和新的条件下,也构成了它们之间新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其特有的方式构成了文化的驱动链和文化的有机体, 使文化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与智能支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这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由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功能所决定的,也是由人和社会对文化的期望与需求所决定的。 文化的这一特征和功能只有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挥积极作用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 这就要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推动。也只有在二者形成合力的情况下,它们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三、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出良好的文化土壤和消费人群, 通过不断参与文化活动, 广大人民群众既能够感受到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愉悦,又能够积极地消费更多的文化产品,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要想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形成这样一种发展机制,又必须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转变文化事业发展方式,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形势的促使和政策的引导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以文化事业带动文化产业和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 在新形势下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略等都已开始深入人心,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思想共识与行为范式。

按照常规思维方式,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为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也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这种思维方式的顺序是先改革、 后发展。然而,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却普遍呈现出一种先发展、后改革的现象,形成了一种以发展促改革的“倒逼”机制。这种机制有利于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强劲发展势头,避免改革的盲目性,降低改革成本,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亟待冲破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羁绊, 使得世界各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相继开始了文化体制改革。 美国是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早在1790年就颁布了《版权法》,进入20世纪以后又相继颁布了《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反电子盗版法》和《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等,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英国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把“国家遗产部”改为“文化、新闻和体育部”,并以《创造性的未来》为题,颁布了新的国家文化政策。欧盟各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为适应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对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相继进行了改革和调整,确定了如何界定“文化例外”的六条标准,并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上引入竞争机制。日本注重立法,先后颁布了《著作权管理法》、《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同时还特别注重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把文化行业协会当作是政府职能的延伸,负责制定行业规则,对文化产品进行审查、把关。法国政府通过实行中央政府赞助、 地方财政支持和制定减税政策等三种形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加拿大根据本国国情和具体条件,对文化管理进行了分权制改革。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是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而展开的,但是,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改革却是从进入21世纪才开始的。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第一次在党的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我国对文化产业在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一次将文化分成事业和产业两大不同类别, 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理清了思路。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命题,表明我们党对改革文化体制、 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的认识更加深化。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原则要求、 目标任务作了全面部署。2009年,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针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提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 我国人民的文化创造活力一定会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1]国家统计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业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并举[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中国文化报[N].2012-03-06.

[4]北京日报[N].2012-01-09.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消费产品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40年消费流变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新消费ABC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