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兰,赵良庆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61
从2007年开始,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按照先行试点、逐步展开的原则,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资源区划部门开展农业功能分区研究。安徽省农业资源区划管理部门,根据安徽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发展现状,将安徽省农业分为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西大别山山地林茶区和皖南山地林茶粮区五大功能区域。由此可见,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多功能特征也在突显,从粮食保障、原料供给等传统功能向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扩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的主体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农业主体功能是指某一个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导功能。安徽省已根据区域自然、经济等要素的特征,结合国家对该省农业发展总体战略要求,科学地将农业主体功能确定为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文化传承与休闲功能、生态调节功能这四个代表性的指标。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篇明确指出,安徽省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三农”现代化。循环农业不仅是一种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更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技术规范。近些年,安徽省农村沼气建设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农村改厨、改圈、改厕,并形成了猪(牛)—沼—渔(菜、粮、林),养殖企业—沼气工程—生态农业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秸秆综合利用领域不断拓宽,初步形成“秸秆还田、植菌、加工饲料、压块变煤、加工板材、用于编制业”等多途径利用格局。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也被各地广泛推广,如毛集实验区打造的稻壳发电、沼气发电等。节肥、节药、节能等一批节约型技术得到普及。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特色高效农业、高科技农业的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近年来,安徽省在探索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子上也日显成熟。安徽省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形成,但是也不乏一些地区盲目发展、跟风发展。各地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发展循环农业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区别差异性、归纳相似性方法划分的安徽省五个农业区域都有相对应的农业主体功能,在各区主体功能的背景下,安徽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如何选择,相关的研究也是甚少。本研究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农业主体功能区与现代农业的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探索在农业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的安徽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安徽省在促进循环农业上也探索出了一条切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各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形成了农业种养结合、立体复合型、农业副产品循环利用、农村庭院型、休闲观光型等五种主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农业种养结合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结合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业,在农业系统内做到能量多级循环利用,达到高效、低耗、优质、高产的目的,如“猪—沼—菜”、“牛—沼—果园”等。
(2)立体复合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包含立体种植型、立体养殖型及立体种养型循环农业。立体种植型主要是通过套种、间作、轮作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立体养殖型有陆地圈养和水体养殖两种模式;立体种养型是在一定空间内把栽培植物与养殖动物按一定的方式配置在一起的生产结构,如“稻—萍—鱼”,稻、鸭共育等模式。
(3)农业副产品循环利用发展模式。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通过加工处理变成资源加以利用,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如利用粪便、秸秆等培育食用菌、稻壳发电等。
(4)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农户以自己的住宅为中心,利用周围的非生产占地、自留地、宅基地和坡台地等可以利用的土地和空间,从事以种、养、加工为主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如种植花草树、饲养禽畜、特种养殖、沼气、塑料大棚、家庭作坊等。
(5)休闲观光型发展模式。针对生态农业的特色和地域农业文化特色,开发出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生态效益型道路,充分体现自然的生态农业和传统农村民俗文化,注意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如何将农业主体功能与循环农业模式结合起来,从区域的角度因地制宜地选择与本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他影响循环农业模式选择的因素相符的模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根据农业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按照区别差异性、归纳相似性的方法,将安徽省划分为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和皖南山地林茶粮区五个农业区,以下对这五个区的农业发展定位、主体功能及适宜的循环农业模式进行论述。
3.1.1 农业发展定位及农业主体功能
淮北平原农业区耕地面积213.77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7.8%;农业人口约为1 526.3万,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农业区和农产品供给功能区。该区以旱作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薯、大豆、高粱、玉米、芝麻、棉花、花生等。农产品供给作为该区的主体功能,应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优质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生产基地和畜禽产品养殖基地,形成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建立示范园区,实现区内循环,促进传统农业向高产、高质、高效、低排、低耗的现代农业转变。
3.1.2 主要适合的循环农业模式
根据地理位置及农业耕作情况,农业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可作为该区的主要循环农业模式。该区应坚持以沼气为纽带,运用生化措施和工程技术,把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结合该区种植业、加工业,在农业系统内做到能量多级循环利用,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种、养集约和良性发展,以期达到高效、低耗、优质、高产的目的。如毛集试验区的养猪—沼气—发电模式和秸秆压块技术应用模式、砀山建立的“果、草、牧、沼、菌”生态良性循环示范工程。此外,随着淮北平原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煤矿资源的开发使该区农业资源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塌陷区综合治理模式、发电厂的余热—养鱼厂—淤泥肥料—生态农业、煤生产—采煤塌陷地—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模式也适用于该区。
3.2.1 农业发展定位及农业主体功能
江淮丘陵农业区耕地面积为103.63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3.2%,农业人口为787.2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8.5%。该区水、热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利于发展农林牧生产。江淮分水岭以北属暖温带,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甘薯、烟草为主;江淮分水岭以南属于北亚热带,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该区也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应大力建设“双低”优质油菜基地和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可适度发展与该区资源相符的材林、薪炭林、经济林和渔业。着力创新农业生态,加速提升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加快构建具鲜明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2.2 主要适合的循环农业模式
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可以作为该区的主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立体种植型的套种、间作、轮作等方式;立体养殖型的陆地圈养和水体养殖方式,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如长丰县造甲乡宋岗村林下养鸡、安徽朝晖农林公司林间种蘑菇、江淮园艺公司林下套种南瓜、马铃薯、中草药等经济作物为主的高效经济种植的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以肥西丰乐鲤鱼窝生态园为代表的堤坝式龙虾立体综合养殖模式等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在此循环农业模式的应用和发展的基础上,并结合农业种养、农村庭院型及休闲观光型循环农业,形成适合该区的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3.3.1 农业发展定位及农业主体功能
沿江平原农业区跨长江两岸,耕地面积为88.11万公顷,占全省19.7%。地貌以平原为主,适宜发展耕作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包括油菜、棉花、水稻等。该区农业人口为1 117.2万人,是全省五个农业区中人口密集度最大、人均耕地较少的一个农业区,因此,该区的主导功能是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农民社会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农业和农民手中的土地,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以土地整治推进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积极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是该区任务的重中之重。建设沿江平原区优质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生产基地和优质水产品、畜禽产品养殖基地也是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农业发展战略格局之一。
3.3.2 主要适合的循环农业模式
该区以立体复合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为主,通过农田立体间套、水域立体养殖模式以实现较高的物质、能量利用率和转换率,以科学的方式在耕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保证供给,进一步探索对空间利用、物质多层次和多途径转化以及水陆环境相互补偿机制。如繁昌县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全县林下套种面积有133.3公顷,枣林中间套种大豆、红豆、黑豆、茶叶、棉花、油菜,板栗林下散养土鸡,同时适度发展农村庭院型模式。如铜陵郊区大通镇大院村花台自然村以家庭为单位,以玉祥园林绿化公司和大院盆景推广合作社为依托,培育盆景、栽种苗木、制作根雕等发展庭院经济。
3.4.1 农业发展定位及农业主体功能
皖西大别山山地林茶区位于大别山东段,耕地面积为10.45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5%,林业用地87.17万公顷,占全省的24.4%,是安徽省耕地面积最少、林茶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农业区。水、热条件也很优越,但是受到地貌的影响,耕种作业受到限制,主要以林茶为主。该区的农业主体功能为生态调节功能,以遵循发展山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原则,积极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使该区农村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4.2 主要适合的循环农业模式
根据该区的地理特征,结合地区发展状况,应采用农村庭院型、休闲观光型及农村庭院型与休闲观光型相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鼓励农户建立家庭农场,在保护生态环境下,支持农业企业开发能够体现该区人文特征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同时,对部分地区适当地使用林地立体间套模式,以更好地体现农业的生产和观光的双重属性。如桐城市青草镇农户种植葡萄、银杏、野桃、梨等庭院经济作物。
3.5.1 农业发展定位及农业主体功能
皖南山地林茶粮区位于长江干流以南,林业用地为192.1万公顷,是全省最重要的林茶基地和全国著名的茶区。经济林和山区土特产在全省也占有重要地位,拥有楠木、樟木、华东黄杉等珍贵树种,“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更是载誉国内外。农业生态调节也是该区的主体功能。该区通过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把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与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重点培育有皖南山区特色、优势明显的农副产品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并将该区农业打造成具有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的特色农业,以提高皖南山区农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3.5.2 主要适合的循环农业模式
作为全省最重要的林茶基地、旅游区,该区应坚持以农业经营为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以休闲观光型发展模式为主,适度发展立体复合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村庭院型模式的发展。如宁国市河沥溪街道太阳谷低碳休闲农业示范园着力打造集现代循环有机农业生产、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耕文化和低碳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度假示范区,建设以“开心农场”为主体的农耕体验区、由新型节能样板房组成的低碳体验区,拥有4家农家乐,为当地农民每年每人增收2 000多元。
《安徽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安徽省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功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各农业区的主导功能可通过空间规划予以确定,但并不说明该功能在该区域永久化。而且,安徽是一个地形复杂、历史文化突出且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各区的农业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几乎所有功能都兼有。本研究以农业功能区划为背景,对安徽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细致探索。但是,强调安徽省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并不意味完全不发展非主体功能。建议安徽省尽快处理好部分地区的非主体功能如何为主体功能服务的问题,以期实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从而真正实现生态、技术和经济耦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尹昌斌,周颖.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16-120
[2]安徽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2-05-21].http://www.ahsh.gov.cn/content.php?id=989htm
[3]叶堂林.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途径[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60-64
[4]王光宇,陈香,闪辉.安徽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12):85-90
[5]郭洪海,姚慧敏,杨丽萍,等.山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2(2):81-86
[6]尹逊敦,刘欣.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587-1589
[7]李文,马友华,夏蕾,等.安徽省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案例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1568-1571
[8]卫新,王美青,徐萍.浙江省农业功能分区与区域农业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3):1-5
[9]程江华,闫晓明,陈国建,等.皖南山区新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489-2490
[10]赵良庆,程克群.安徽循环农业模式与生态功能区的耦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