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晶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闺怨》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素负盛誉的诗作。诗人用七言绝句细腻、含蓄地描写闺中女子心理的微妙变化。该诗已被国内外学者译成各种英文版本。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发现,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研究中国古诗文的英译本在我国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以黄国文教授的研究最为深入,但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探讨《闺怨》类诗歌的研究却还不多见。为此,本文试图从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方面分析王昌龄的唐诗《闺怨》的英译文,以拓展对《闺怨》类诗歌的研究。经过及物性分析,可以得出结果:人们对于同一诗歌的翻译,因采用不同的经验过程会出现不同的译本,而且因表达不同所产生的意境也略有不同。本文旨在对唐诗《闺怨》及四种英译本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证实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诗歌的应用性和可行性。
韩礼德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并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并具体分析了这些功能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1]。汤普森进而把韩礼德的概念功能划分为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于人们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和物以及与之相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逻辑功能指的是语言意义各单位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表现形式。经验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体现,其作用是将人们的经验分为若干个过程来描述小句,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2]。
韩礼德认为,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根据人类的经验可以分成六种主要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3]。
物质过程指的是做某件事情的过程,过程本身一般由动态动词表示,“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一般由名词或代词来表示,还有可能涉及到环境成分。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认知、反应等心理活动的过程,一般包含两个参与者:心理活动的主体(感知者)和客体(现象)。关系过程可以分为“归属类”和“识别类”,是反映物体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归属类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载体和属性;识别类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识别者和被识别者。行为过程是诸如呼吸、苦笑、做梦、咳嗽、叹息等生理活动过程,此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4],行为过程的行为者一般指示的是人。言语过程即通过说话交流信息的过程,涉及讲话者、受话者和话语内容,但是讲话者不一定是人,而且受话者也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出现。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常用东西有“be、exist、arise、hang”等,在每个存在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
本文以经验功能为基础,对王昌龄的名诗《闺怨》及其四种译文进行及物性系统分析,进而促进读者对于原诗和译本的理解,同时揭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分析诗歌时的巨大的现实意义,例证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闺怨》全诗如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为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杰作,大概内容为:闺中的少妇不知愁为何物,在春日的早晨,精心打扮登上高楼观赏春色。然而周边春意盎然,不禁让女主人公感慨青春易逝,如同春天杨柳一般,于是后悔让丈夫从军远行,追逐功名,辜负了大好春光。这首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因此,就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而言,在进行及物性分析时,要首先确定过程类型,而后对参与者和环境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角度来看,《闺怨》这一诗作共由五个过程组成,如表1。
表1 《闺怨》原诗文的及物性分析
根据以上的及物性分析,能够很好地把握这首诗歌的本质内涵。诗文的前两句涉及三个及物性过程,分别为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和物质过程。闺中、春日、翠楼作为环境成分,不知、凝妆、上等过程动词亦从侧面凸显了闺中少妇的无忧无虑,正值青春年华,观赏春色自娱。诗歌的第三句为本诗歌的转折点所在。一个心理过程的转变,让女主人公感触颇多,陌头、杨柳色等环境成分的描述,促使了闺中少妇的心理状态的改变。本诗的第四句在进行及物性分析时相对复杂些。“悔”字是心理活动的主体闺中少妇的心理感知,她所感知的现象为“教夫觅封侯”,而且“觅封侯”亦可作为一个方式环境成分对“悔”进行修饰;“教夫”作为一个言语过程,其讲话者为闺中少妇,受话者为其夫婿,话语内容显而易见,即为少妇如今忧愁之事;“觅封侯”作为一个物质过程,动作者为少妇之夫婿,物质过程目标为封侯。因此,本诗由不知愁到悔恨的心理过程经过及物性分析更好地展示了少妇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主题。
关于《闺怨》一诗共收集了九种英译文,为了使分析译文更为方便,本文选取了其中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译文进行及物性比较分析,分别是John Turner、W.Fletcher、许渊冲(简称“许译”)和曾冲明(简称“曾译”)译[5]。本文从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三个方面对四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原诗文的及物性分析,进而帮助读者理解原作与译文。
首先分析《闺怨》第一句四种译文的及物性(见表2)。
表2 “闺中少妇不知愁”四种译文的及物性分析
下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过程类型、参与者及环境成分方面讨论表2中的英译文。
3.1.1 过程类型和参与者
从过程类型来看,John Turner和W. Fletcher的译本都采用心理过程展示闺中少妇的内心状态,感知者均为闺中少妇,虽然翻译有所不同,现象均为care一词。许渊冲教授采用了物质过程,并使用nothing一词作为物质过程的动作者,动词的目标为sorrow,充分显示了闺中少妇的怡然欢快之情。曾译采用了关系过程,过程动词为has,载体为a young lady,属性为nothing[6]。
从过程意义的体现情况来看,John Turner译本和W.Fletcher译本采用心理过程将闺中少妇加以描述,但译法不同,John Turner将原诗作的一二两句合译一句,因此,本句中的及物性分析就只包含了一个主语a young lady,之后,用一个定语从句加以修饰和第二句诗的翻译连为一体,但是从反面来说,这样的译文是否句子过于冗长?W. Fletcher以the maid作主语,将宾语“no care”提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增加了翻译的效果。许译本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句式采用动态的动词,与原文的契合度相对较高。曾译本采用某人拥有某物的否定句型,读起来较为顺畅,明白易懂。
3.1.2 环境成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原诗句的环境成分为“闺中”,在四个英译本之中,W.Fletcher译本和许渊冲译本采用了相似的环境成分。John Turner的译本因将前两句合一译出,将在第二句讨论。曾冲明译本直接将闺中这一原环境成分省略不译,反而用to be cared 这一成分来修饰关系过程的属性nothing,虽能表达出原文的基本意思,较为简洁,但是否与原诗句有些差距呢?
下面分析“春日凝妆上翠楼”四种译文的及物性分析(见表3)。
3.2.1 过程类型
四种译文都采用了物质过程,其中有三种译文都由表示“爬、爬上、上升、登高”意义的动词体现:mount(John Turner译、许译)、ascent(曾译)。W.Fletcher译本中采用了springtide这一动词来体现物质过程,相对于原诗文而言,此词更具拟人色彩,但用mount更能体现登高望远赏景之意。
表3 “春日凝妆上翠楼”四种译文的及物性分析
3.2.2 参与者
从表3可以看出,除W.Fletcher译外,其他三个物质过程的动作者都由“女主人公”来体现,具体的表现形式也大体一致,只不过John Turner译本因为诗歌的一二两句合译,在作及物性分析时均成为隐形的动作者了。在W.Fletcher译本中,译者用了一个时间状语从句来表明时间,以个体名词“the verdant tower”作为动作者进行描述,但是消弱了诗歌的张力。
3.2.3 环境成分
四篇译本均已“凝妆”作为方式环境成分,虽然在句中与介词的搭配成分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原诗文的基本含义。另外,John Turner以一个表示时间的环境成分“on a springtime day”来反映诗歌的时间范围,突出翠楼景色之美,但是伴随环境成分的译出略显多余。W. Fletcher的译本以楼为物质过程的动作者,用拟人的手法造就环境之幽。总体来看,许译和曾译较为简洁。
3.3.1 过程类型和参与者
通过表4的分析,四位译者都采用心理过程来表达闺中少妇内心微变。John Turner、W.Fletcher和许渊冲译本均采用表示感觉的心理过程动词,但是选用的时态不同。反之,曾教授选用surprised一词,有破坏原诗意境之嫌,因其含义为“吃惊、惊奇、出其不意”,闺中少妇登楼赏景,定不会对陌头杨柳色惊奇,只是这些景物组合让少妇联想到当年和夫婿折柳送别,如今悔恨之意。从参与者角度来看,心理过程的感知者为闺中少妇,感知对象为陌头杨柳色,唯有W. Fletcher译本选用“the stir of sprouting foliage”,笔者认为willow更好。
表4 “忽见陌头杨柳色”四种译文的及物性分析
3.3.2 环境成分
与原诗文相同,译者把“陌头”处理为表示地点的环境成分,虽然与之搭配的介词不尽相同,但与原诗相符合[7]。分析后发现,许渊冲译本在环境成分中加入了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suddenly”描写闺中少妇内心的刹那变化,增强了文本的感情色彩。虽然John Turner译本中使用“sudden”一词作为表程度的环境成分,但sudden为形容词,当用来修饰小句时,应相应地变化为其副词形式。
3.4.1 过程类型与参与者
从表5中可以清楚地得出如下结论:四篇译文均选用两种过程来表达原诗文,不同点在于各位学者所选用的及物性过程不同,但同样都表达了原文的意思。John Turner选用言语过程和物质过程。在言语过程中,译者选用bade一词并不恰当,原因在于,在唐代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生活观念深入人心,闺中少妇当然不能充当发号施令的角色命令夫婿,但笔者无意对各种译作进行品头论足,旨在探讨各种译作的翻译过程。W.Fletcher译本亦采用两种过程,但是翻译出来的诗句稍为冗长。许渊冲教授使用“sighs(叹息)”这一行为动词,此外,译本用介词短语“for her husband”表明叹息对象,而后用伴随短语“seeking fame”修饰,自然而然地向读者展示了闺中少妇当下的忧愁悔恨之感。曾冲明译本使用表认知的心理动词,并把感知者省略不译,更加形象生动地突出主题,而后用一个物质过程描述悔之内容,更突显原诗歌之意境[8]。在参与者栏中,两位外国译者都将参与者译为极富西方色彩的her lord和maid,归化意味浓厚,译文被强行涂上了一层西方文化底蕴,与原诗文的意境有些脱节。
3.4.2 环境成分
从环境成分来看,John Turner的译本把“觅封侯”译为“glory of the sword”后置,归化为西方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骑士主题。W. Fletcher则把“to fame rose”作为物质过程动词的目的地译出,但是其后的伴随环境成分就显得画蛇添足了。许渊冲译本的一个空间环境成分“far away”显现出少妇与夫婿如今距离之远,更悔恨自己当初“教夫婿觅封侯”。曾渊冲译本选用“for glories”作为目的环境成分,诗文简短易懂,比较顺畅。
表5 “悔教夫婿觅封侯”四种译文的及物性分析
综上所述,四篇译本无论是从过程类型和参与者来分析,还是从环境成分来考量都各有千秋,译文所传达出的意义却是各具特色,曾冲明译本较为简练,许渊冲译本押韵,读来顺畅;两位外国译者归化的使用让外国读者更易明了。
本文以韩礼德的经验纯理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为理论依据,对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闺怨》一诗进行了及物性分析,从过程分析、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加深了读者对于原诗和各个译本的理解和研究,拓宽了对于闺怨类诗歌英译文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强大的解释力,说明这一理论分析英译文本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9]。通过研究也可以得出结论:由于经验不同,译者的经验也会在译文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因此,对于四篇译本,笔者并无意比较孰好孰劣,旨在通过及物性概念进行初步分析,把译本不同的经验过程展现给读者,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文学典籍。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London:Arnold,1994:87-99
[2]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69
[3]陈雪军,黄洁.唐宋名篇赏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121
[4]费振刚.古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89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5-95
[6]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1-6
[7]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9
[8]张健稳,闫玉芬.《江雪》英译文的经验纯理功能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51-53
[9]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