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武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文化是属人的,是人类所特有,又为人类所共有的。它具有人区别于物的显著特点。自从人类产生以后,地球上才出现了文化这一美丽的花朵。有了文化,人们才能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精神寄托和心理归宿,即形成精神家园。对一个政党来说,精神家园是其全体成员共有的思想观念、目标追求与行为准则的凝结,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他们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与心系广大群众的孺子情怀的凝结,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探索文化发展与复杂性科学,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首先,就词源考察来看:
“文化”在我国语言系统中是古已有之的词汇。从汇源来看,“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易·系辞下》中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说:“五色成文而不乱”,即彩色交错。文往往引申为文雅,或与无教化的“质朴”、“粗野”对应。
“化”,本义为改变、生成、造化。如《易·系辞下》中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中说:“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总之,“化”指万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就是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的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2]
西方各民族语言系统中,也多有与“文化”对应的词汇,不过它们之间还有细微差别。拉丁文culture原形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重意义。与拉丁语同属印欧语系的英文、法文,也用culture表示栽培、种植之意,并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与中国古代“文化”一词的“文治教化”内涵比较接近。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才引申到精神领域的。正如英国伊格尔顿在《文化的观念》一书中所说的:“‘文化’最先表示一种完全物质的过程,然后才比喻性地反过来用于精神生活。”[3]“从这层意义上分析,culture的内蕴比 ‘文化’更为宽广。而与中国语言系统中的另一词汇‘文明’更切近。‘文明’从词源学上追溯,正如唐人孔颖达疏解《尚书·舜典》‘睿智文明’时所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尤其是对火的利用)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简言之,‘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中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共称四大‘文明古国’而不称‘文化古国’,原因正在这里。”[4]
其次,就概念分析而言: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所以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泛指人类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的总和。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可称做广义的文化。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是特指人类的精神生活过程,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是人类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需要说明的是,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与后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在研究人类的精神创造时,不能忽略物质创造活动的基础意义和决定作用。
本文,肯定广义文化概念,但基本上以狭义文化为讨论范围,主要讨论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
作为精神成果总和的狭义文化,是个规模特大的、组成要素差异性显著的、具有各种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多层次的,对环境开放的超级复杂动态系统。具体说,它大体包括两大领域:第一是,人类在处理人际关系、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叫做人文文化;第二是,人类在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叫做科学技术文化。
那么,在这两大领域内或两大领域间是怎样产生复杂性或增殖复杂性呢?
就领域内来说,先谈人文文化领域:人文文化包括高低不同的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地自发地形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不系统、不定型的、处于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也叫普通意识。具体说,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对周围事物不仅能够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而且由于人们并非冷漠地以无所谓的态度认识世界,因此,在认知活动中也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活动。又由于人们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所以,在认识过程中,还伴随着有所选择、有所决定和有所贯彻、有所执行的意志活动。可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地自发地形成的社会心理,包括着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三部分,表现为情感、动机、意志、愿望、思想观点、习惯、风俗和自发倾向等等要素。它交织着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但以感性因素为主,还不具备自觉的理性形式。
作为高一等级的第二大层次,不是第一层次的量的引申,不等于第一层次组成要素的加和,而是由低到高的质的飞跃。在这一由低到高的上行因果联系中,“在一些种类相对较少并遵循着简单规律的一些基本要素基础上”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必然呈现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整体涌现性。
第二大层次是从普通社会心理中升华出来一种比较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反映形式,故称之为社会意识形态。它一般是由一系列思想观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构成的观点体系,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对稳定的理论形态,如政治观点、法律观点、伦理思想、社会学理论、艺术美学、宗教和哲学等等,大大增殖了人文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就是整体涌现的结果。
此外,还要看到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着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方面,共存于共同的社会之中,彼此之间必然发生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而由于它们各自的内容、特点不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定是不同的。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大量的不平衡的、不成比例的非线性关系。比如,艺术能以感人的形象对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这些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发展发挥有力的助推作用。同时,其他的意识形态又给艺术提供一定的内容,并对艺术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技巧有明显的影响。又如,由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与经济基础的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在阶级社会里,它直接体现着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一般来说,其他意识形态都要受政治支配,为政治服务。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化系统化,是指导人们一切行动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人们只要从事理论思维活动,就得受哲学的影响,因而各种意识形态在它形成和发展中,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影响。比如,一些文艺作品,不仅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创作出来的,而且它本身就蕴含着很深的哲理。
总之,各种意识形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看不到这种情况,总是单纯地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的发展,就不能全面了解社会意识的复杂性。由此不难理解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人文文化产生复杂性的重要来源。
再谈,科学技术文化领域:
前面已经提到人类在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即科学技术文化。这里讲的科学技术文化是特指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及其应用科学,不包括作为人文文化的哲学社会科学与其他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目前主要包括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几大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由于学科内部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又派生出许多分支科学,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学物理、生物物理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基础科学体系。
应用科学是研究自然规律在各种实践领域如何应用的科学,比如,建筑工程学、机器制造学、无线电学、地质勘探学、冶金学、气象学、医学、药物学、农学、林学等等。这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两个层次。
自然科学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继承性,由于自然科学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联系的,是生产发展的“精神潜力”,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如技术革新、教育训练、改革管理等等)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所以,它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随着经济基础的消亡而消亡,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众所周知,人们一天不能停止消费,社会就一时不能中断生产,生产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相应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继承性。人类的生产是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不会中断;随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自然科学也具有这种世代延续的特点。仅就力学发展的历史来说,从伽利略确定惯性定律开始,到牛顿力学的建立,再到相对论力学的产生,这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力学都是在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前进的。尽管人类历史已经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的变革,但是力学的基本规律并没有被推翻,只是对它起作用的范围搞得更清楚了。自然科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相比,它的继承性表现在:主要内容方面的继承,本质方面的继承。这一特点表明,自然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在整个发展的长河中,都具有明显的真理性。
第二,自然科学还有可通过反复的实验得到证实的确凿性。由于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重复性,因此,自然科学所依据的事实,是任何人、任何阶级都可以重复实验的。这就是说,无论什么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只要具有相同的实验条件,必然会再现相同的实验结果。比如,变石墨为金刚石,必须加20万个大气压和5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只要具备这个条件就能重复这一实验。如果某人说他通过某个实验有新的发现,而别人通过同样的实验得不到这个结果,那么这种所谓新发现是不会被公认的。
这个特点使自然科学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很强的说服力,致使在本质上反科学的宗教和唯心论,也不得不利用某些科学成果,打着科学的招牌来掩饰自己,混淆视听,以达到其反科学的目的。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自然科学没有阶级性。由于自然现象的变化和自然规律的作用,在阶级社会里,对不同阶级不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即自然现象和它的规律性不直接牵涉到阶级关系,因此不同阶级,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共同的规律,形成相同的科学理论。自然科学对任何阶级都是一视同仁的,它本身并不只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反映特定阶级的意志,只能为特定的阶级服务。所以自然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
有的时候,有些自然科学的理论之所以触犯剥削阶级的利益而遭到反对(比如哥白尼的地心说),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它直接论证了某一种世界观,而否定了另一种世界观,突出地显示了它的哲学意义和理论意义,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阶级性。
当然,在阶级社会里,人们都是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都是从一定的立场出发,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来研究和应用某种自然科学的,所以,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是受阶级利益制约的,是有阶级性的,但不能因此就说自然科学本身有阶级性。自然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
这个特点,使它容易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和赞许,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了高度综合的大趋势,其中蕴含着从简单性科学向复杂性科学的转向。具体来说: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20世纪70年代左右,面对着各种开放复杂的巨系统,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用系统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数学等学科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复杂性或复杂系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于是一个用系统方法,以复杂性探索为中心内容的新的科学形态,即复杂性科学应运而生了。
复杂性研究,目前已遍及所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成为一种具有世界规模的科学思潮,一种文化运动。按照钱学森关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观点,每门科学都有三个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一座桥梁(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到了今天,复杂性研究已不只是某个学科层次的现象,而是从工程技术到技术科学、到基础科学,再到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四个层次都有大量工作。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是:科学是研究复杂性的科学,技术是调控复杂系统的技术。复杂性探索、复杂性科学集中体现着现代科学发展的辩证综合的总体特征与发展大趋势。探索复杂性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已日益渗透进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方方面面。探索复杂性的进程已远远超出了科学技术文化范围,正在向人文文化领域迅速扩展。钱学森在创建系统学过程中曾强调指出,在现代这样高度组织起来的社会里,复杂系统无所不在,要用系统科学特别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关系上去科学而系统地研究和解决自然、社会与人类之间的各种复杂性问题。突破还原论的局限性,把还原论和整体论辩证地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他不仅将我国航天工程的实践经验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着力探索了经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他与于景元、戴汝为合作,深入到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理论与方法。在欧洲的自组织理论、美国圣菲所的复杂适应理论之后,创立了复杂性科学的中国学派。
1.文化对客观存在有依存性。这体现了文化系统的开放性。表明了文化系统的存在发展不是自足的、自我封闭的,而是向客观外界开放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并随客观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具体表现有三:
第一,文化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这就是说,人的意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客观实际中来的。人脑只是一个加工厂,原料和半成品只能从客观外界中来。所以“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6]
文化就其内容来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文化是客观真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它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显而易见、无可非议的。比如,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经过实践证实了的一些公理、定理和原理都是以特定的客观的必然性普遍性为“原型”的。这是众所周知的。谁能否认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以不同运动形态相互转化的规律为依据呢?谁能否认达尔文进化论是以物种进化的客观事实为根据呢?
至于错误的思想,甚至荒唐的观念,也不是主观自生的,也可以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源。从心理学上讲,它是想象的产物,而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即在已有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结合和改造的结果。所谓想象就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可见,人虽然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中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总是以实际材料为根据的。所以,错误的思想包括荒唐的观念,尽管总体上来说是虚幻的超现实的,即在现实中找不到相应的对象;但是,从构成总体的部分来看,每一个部分又都是现实的,都能从现实中找到“原型”。
比如,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作为皇帝象征的“龙”的形象,就其整体来说是超现实的,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动物。但是,就构成整体的部分来说又是现实的,能从现实中找到根据。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东汉王符就曾指出“龙”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总之,错误的思想包括荒唐的观念也来源于客观存在,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二,文化随客观存在的发展而发展。这就是说,文化的发展变化好比影之随形,不是自主进行的,而是随存在的变化而进行的。比如,在社会发展中,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私有制的出现,私有观念也就跟着产生了。可以预料,随着私有制的彻底消灭,私有观念必将逐渐消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是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就能了解的。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反映社会关系的人文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一个突出的例证。这是因为,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政治态度和世界观。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不同,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或同一种社会关系中都会形成不同的思想情感、愿望要求、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会有不同的甚至根本相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必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地位,代表着不同的阶级意志,为不同的阶级服务,因而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正如毛泽东所说:“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各个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现在封建阶级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有资本主义。”[7]历史表明,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居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用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优势,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宣传工具、文人学者以及进行精神生产的各种资料制造舆论、控制舆论。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这种思想上的对立和斗争以及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体现,也是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的生动而有力的证明。
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曾经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说成是全民的、超阶级的东西,否认社会意识的阶级性。这是因为他们的事业是为少数剥削阶级谋利益的事业,他们建立起来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制度,因此他们需要掩盖反映这种制度要求的各种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以便欺骗和麻痹劳动人民,维护其统治地位。相反,他们如果公开承认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公开承认他们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是为他们的利益服务的,就意味着承认这种意识形态所反映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一种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就等于承认剥削有罪、革命有理,从理论上宣判他自己的死刑,这对他们来说是办不到的。
可见,所谓无党性、无阶级性的这种说法,正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需要,是为资产阶级腐蚀群众、争夺人心、维护其统治地位服务的,所以,无党性正是资产阶级党性的表现。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根本相反,它公然申明自己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申明这种意识形态是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的。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革命的阶级,它的根本利益与历史发展趋势是统一的,与劳动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它不但不需要掩盖自己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而且只有公开申明这种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才能很好地使这种意识形态被群众所掌握,以形成推动革命事业前进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既集中体现着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又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可见,马克思主义既是真理又有阶级性。由此不难看出。在研究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特点的时候,只要承认:第一,在阶级社会里反映社会关系的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第二,在反映社会关系的意识形态中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也有正确反映和错误反映的区别,即有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就得逻辑地必然地承认在这种意识形态中,有些意识形态既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是真理,又同时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为一定阶级服务,具有阶级性,例如马克思主义。所以,认为一些社会科学真理有阶级性的观点,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且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也是一致的。
2.文化对客观存在有相对独立性,这表明了文化系统中存在着各种非线性相互作用。所谓相对独立性,是对社会存在来说的。一方面,由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不等于社会存在,它具有与社会存在不同的特点,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它是不同于社会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所以说它具有独立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作用的大小,除了和它的内容有关以外,主要取决于社会存在的需要。因此,这种独立性又是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大前提下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叫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
第一,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这是指某一种社会意识,当它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根本改变以后,还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着,并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阻碍作用。例如,我国解放后,经过了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封建地主阶级虽然已经消灭了,但是封建意识仍然存在,还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家长制、一言堂、特权思想等等就是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
社会意识之所以落后于社会存在,原因在于;第一,社会意识总是在社会存在变化之后才发生变化的,因为它不是自身存在的根据,不是自足的,而是存在的反映,是“影之随形”的!第二,社会意识形态问题是人们头脑里的观念问题,人们头脑里的观念思想可以在言论行动中直接表现出来,也可以在头脑里暂时隐藏起来,还可以在言论行动中用各种假象掩盖起来。这就使得改变一种旧思想、旧观念不像改革一种旧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那样靠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在较短的时期内就能解决问题。比如,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可以利用政权的力量没收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但不能没收他们脑子里的思想。而解决人们思想问题,必须靠头脑里开展思想斗争,必须用讨论的方法、说服的方法,必须经过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懂得,思想改造的工作是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不能企图上几次课,开几次会,就把人家在几十年生活中间形成的思想意识改变过来。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9]总之,意识形态本身的这个特点,也是使意识形态落后于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有些旧的社会意识由于受没落腐朽势力的维护或者是人们传统习惯的影响,使它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看到,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比“影之随形”复杂得多,但是它不能永远不变,不能永远存在下去,归根到底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某种社会意识形态一定要随着它的社会存在的消失而逐步的削弱直至最终消亡。所以,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
第二,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预见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实践的向导。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这种学说就能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向导。
但是,这种学说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以社会存在为客观依据的,人们之所以能够把对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是由于在社会存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无产阶级,这才克服了生产规模的狭小,并有条件摆脱剥削阶级的偏见,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这就是说,一种新的理论,只有当社会存在的发展,已经成熟到能够提出新的任务的时候,才能产生。可见,这种独立性,也是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的独立性,也是相对的。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个论点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来的,他说:要看到“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发展之不平衡关系”[10]。恩格斯在1890年10月27日给施密特的信中也讲到这个问题,他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11]
这里讲的社会意识指的是反映社会关系的社会意识,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不包括反映自然关系的社会意识。这里讲的经济发展水平指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类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确实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即它们之间的发展速度、水平不相适应、不成比例。生产力水平较高,生产力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其意识形态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相反,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生产力发展速度较慢,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是落后的。历史上往往有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超过了先进的国家。比如十八世纪法国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就超过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先进的英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反映社会关系的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基本矛盾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构成一对矛盾,而不是与生产力构成一对矛盾。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就不能直接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必须通过生产关系的中介作用才能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所以它们之间的发展就会出现这种不成比例、不相适应的状况。
那么,我们进一步要问,生产关系的中介作用怎样使它们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状况呢?
具体地说,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生产力的发展就比较缓慢,或呈现畸形,甚至于遭到严重破坏。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比较尖锐。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迫切需要用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而变革生产关系的这种需要就必然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来。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要从自己的阶级地位出发,对于社会矛盾表明自己的态度,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革命的阶级,其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解放斗争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因而他们在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或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时,就能继承历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并把继承、吸取和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先进的新的社会意识的创造者,促进了社会意识的飞跃发展,可以一下子使本国的社会意识跃居世界的前列。可见,由于生产关系的中介作用,在一个生产力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的国家,也可以成为先进社会意识的发源地。因而就出现了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但是,也必须看到,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之所以能够出现先进的社会意识,仍然是以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前提的,如不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矛盾就不会激化起来,因而也就不会产生适应解决这种矛盾需要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所以,这种独立性也是相对的。
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把社会意识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唯心主义的观点,又反对否认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任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有反作用,但是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在阶级社会里,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着先进的经济基础,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它正确或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先进阶级进行斗争的精神武器,因此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相反,旧的反动意识与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反映腐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要求,代表没落阶级的利益,歪曲现实,散布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反动阶级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支柱,因而对历史的发展就起阻碍作用。
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阶级都注意抓意识形态。反动阶级,在他们居统治地位时,总是千方百计地用他们的腐朽思想来毒化群众的灵魂,麻痹群众的意识,以维护他们的反动统治;当他们被推翻以后,总是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来腐蚀群众、争夺人心,力图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
今天,在我们国家,虽然作为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旧的资本家阶级已经消灭了,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停止,“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12]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封建意识形态的影响还会长期存在,这些思想毒菌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如电影、音乐、戏剧、广播、报刊等向我们的健康肌体侵袭。很多事例都以很大的鲜明性和尖锐性表明了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对我们的腐蚀性和危害性;表明了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剥削阶级思想对我们的侵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具体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
但是,也要看到,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大小都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具体地说,当社会意识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存在的时候,就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当社会意识歪曲地反映了社会存在的时候,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就起阻碍作用。至于反作用的大小,除了和它的内容有关以外,主要取决于社会存在的需要。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体现着未来,代表着群众的根本利益,适合广大群众解放斗争的需要,能在群众当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因而对社会发展起很大的作用。由于反作用的性质和大小都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所以,这种独立性也是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大前提下的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独立性。综上可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比较突出的反映了文化系统中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这是文化系统产生复杂性的重要根源。
增强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历史任务,具体而论有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需要加强人们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信不移、坚定不移、坚持不渝的思想观念。
在世界范围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情况下,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增强人们的科学技术素质时,需要深入认识到从简单性科学向复杂性科学的飞跃,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历史的必然。所以推动复杂性探索、发展复杂性科学,已经成了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第一要务。
[1][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65.
[2][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2.
[3][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5]马 克 思 恩 格 斯 选 集(1)[M].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1972:3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7]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7.
[8]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1).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2:52.
[9]毛泽东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19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