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田祥
今广西境内共有12个世居民族:壮族、汉族、瑶族、苗族、回族、侗族、彝族、京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是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瑶族其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专门探讨广西境内某一个民族的专著屈指可数,有关广西民族的研究论著虽算不上很丰富,但中国学者很有必要了解这些成果:一方面,这是及时掌握西方学界在这一领域研究动态的需要;另一方面,理解中外学术研究差异与争论所在,可以走出广西民族研究“独白”的困境,并与国外学界进行平等对话。本文首先按广西境内民族类别进行介绍评述,再论及广西民族与国内西南民族、跨境民族比较的一些成果,最后讨论几个问题。虽然笔者已尽可能地全面收集相关研究成果,但因笔者学力有限,加之语言、资料积累等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有不尽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19世纪后半叶,为适应殖民扩张的需要,不少西方学者对东南亚民族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初步研究,出版了不少考察报告及著作,其中通常多用“泰族”指代今天的“壮族”。1885年,伦敦大学学院印度—中国哲学教授特里恩·德·拉古伯里 (Terrien De Lacouperie)《掸族的摇篮》(The Cradle of The Shan Race)一文最早论及壮族,该文探讨了中国南方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起源及其南迁的历史过程,提出掸族起源于川北、陕南山谷间这一观点[1]。但迟至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仍然将壮族置于泰族类型中予以研究分析,他们认为壮族深受汉族影响,因此很长时间内未对壮族进行专门研究[2]169-172。1954年,赫罗尔德·韦恩斯 (Herold Wiens)《中国向热带进军》一书,强调汉人移民在中国南方的殖民化进程中不断同化土著民族,故泰(壮)族深受汉文化影响[3]。1964年,美国三位学者F.M.莱巴 (F.M.Lebar)、杰拉尔德·C·希基 (Gerald C.Hickey)与约翰·K·马斯格雷夫 (John K.Musgrave)合著的《东南亚大陆的族群》,对广西壮族与东南亚其他泰族群体进行了研究[4]。196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德裔汉学家艾博华 (Eberhard Wolfram)出版《中国南方与东部的地方文化》一书,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南方的瑶、泰、僚、越文化[5]。
20世纪70年代,情况发生了一些转变。1973年,乔治·莫斯利 (George V.H.Moseley)《华南边疆的稳固》一书研究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为巩固广西、云南两省而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尽管作者认为壮族认同意识比较薄弱,但仍然将壮族看作是在生计方式、文化上都明显区别于汉族的南方土著民族。[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涌现出了不少以壮族为题名的论著,其中以美国太平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杰弗里·巴洛 (Jeffrey G.Barlow)为代表。他先后发表了几篇重要的壮族研究论文:《宋代中越边境的壮族》[7]、 《明代的壮族》[8]、 《中越边境的文化、族群认同与早期武器体制》[9]1-15等文章。他认为宋代是壮族历史的转折时期,明代是壮族历史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到21世纪初,他完成了一部近千页的壮族历史与文化的书稿,但因其秉持“原生论”的观点与市场前景等原因而迟迟未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故他转而发表在太平洋大学亚洲研究的网站上,近年才译成中文出版:《壮族:他们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性》[10]。
早在1960年,就有一位西方学者直率地认为壮族纯粹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建构出来的[11]。但直到2000年,这一观点才随着美国学者白荷婷 (Katherine Palmer Kaup)《创造壮族:中国的族群政治》一书的出版而受到广泛关注。该书主要观点认为壮族原既无共同文化和历史渊源,亦无整体上的认同,壮族是共产党创造的“政治性民族”[12]。此书引起国内外学者截然相反的评论,也激起一些国内学者的批评与思考:在理论上认为是族群情境论或工具论在壮族研究的反映,其所运用的“中心—边缘”、“国家—精英”等二元对立的理论框架忽视了壮族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多元选择的可能性;在研究时段与史料方面,它缺乏对壮族历史的纵深研究与地方史志的充分运用,以及“民族”定义与术语的使用含糊不清,等等[13]。
壮族本土宗教信仰及其与道教或梅山教的关系,是近来历史学、人类学与宗教学界都较为关注的主题。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亚洲研究院的贺大卫 (David Holm)教授是当前西方壮族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几十年来在广西很多地方进行过较深入的田野调查,收集不少一手资料,翻译与系统研究壮族《布洛陀经诗》、师公经文等文书,还曾计划推动一个较为庞大的师公仪式剧调查计划[14]。他从事壮族宗教传统、仪式与戏剧、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先后出版了3本著作:《杀牛祭祖:中国西南壮族创世文本研究》[15]、 《招魂:华南广西台语支的创世文本—— 〈布洛陀经诗〉》[16]、《编绘传统方块壮字:中国南方的本土书写体系》[17];发表论文多篇: 《广西柳州的仪式与剧场》[18]、《上林县的起誓还愿》[19]、《道在壮中:壮族仪式的外来因素与本土因素[20]、《广西、贵州仪式表演中孝子的原型与董永的终结》[21]、 《东兰壮族的<造天地经>》[22]、 《华南泰族的移动性》[23],等等。与白荷婷观点不同,贺大卫认为“壮族”并不是新近的创造,而是宋以降就有的族称;鉴于壮族在文化、语言及基因上的连续性存在了多个世纪,应该视之为一个“系统单元”(“phylogenetic unit”)。同时,深入挖掘和解析壮族古老文本,探寻中国南方土著历史与文化变迁,也是他的学术旨趣之一。此外,出身于西方的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魏捷兹 (James Wilkerson)长期关注壮族道教的研究,他曾在广西靖西县做田野调查,发表了《与道教协商地方传统:壮族宗教中的女性仪式专家》一文[24]。
侬智高是壮族历史研究中的聚焦点之一。2007年,美国学者詹姆士·安德森 (James Anderson)《侬智高叛乱之地:中越边境的忠诚与认同》[25]一书出版。该书旨在分析11世纪中越藩贡关系如何形塑西南边疆的管理:由于10-11世纪地方政治与区域贸易的影响导致了中越关系的转变,赋予了越南更大程度的政权自主性,僭越了宋王朝的统治,最终导致两者的冲突,从而中越两国在边境地带加强严格管理。此外,安德森还分析了近代以来侬智高形象在中越两国的历史嬗变。受其影响,高雅宁撰写了《土酋、神祇或民族英雄:侬智高在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的表征》一文,分析了侬智高在广西边疆社会变迁中所呈现出的历史形象与社会记忆。[26]42-65
前述《掸族的摇篮》一文,也是较早探讨瑶族起源及南迁历史的文章。相对于广东等其他地方,西方学界对广西境内的瑶族研究比较滞后。1910-1911年间,德国传教士莱斯契纳尔 (F.W.Leuschner)在广东乳源瑶山调查,发表了《华南的瑶族》一文[27]。1938年,德国民族学家史图博(Hans Stübel J)发表了《广东省的瑶族》[28];1939年,《岭南科学杂志》刊登了岭南大学教授霍真 (R.F.Fortune)率团考察广东连州八排瑶的6篇研究论文:霍真《瑶族文化导论》、李智文《地方史、社会组织与战争》、李季琼《瑶族家庭之生育、婚嫁与丧葬》、宏永就《瑶族宗教与教育》、林儆隅《瑶族生活的经济学》、黄锡凌《瑶语语音与声韵》[29]。
1970年,库什曼·理查德·戴维斯 (Cushman Richard Davis)的博士论文《叛乱靡常与莲花精舍:瑶族史若干问题的研究》[30],迄今仍是西方学者在瑶族研究中运用史料最多与分析最佳的著作,成了西方学界瑶族研究的必读文献。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中国南方的族群历史研究”、第一章“中国王朝视角的瑶人”、第二章“瑶人认同的起源”以及第三章“瑶人识别与归属的标准”;第二部分包括“瑶汉关系的结构”与“瑶汉关系的最终回应:汉化与起义”两章,结论探讨了未来的方向。他从中国历代文献描述剖析了不同王朝中的“瑶”的意象、瑶汉关系等,对广西瑶族有比较多的讨论。该论文正文有308页,附录有250页,附录中翻译了很多关于瑶族的历史文献。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李穆安 (Lemoine Jacques),曾任法国国家科学华南及印支半岛人类研究所所长兼国际瑶族研究会会长,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进行过广泛的田野调查,收藏颇丰。他出版了《瑶族神像画》[31]一书以及主编论文集《中国南方瑶族:当前国际研究》[32],发表有《瑶族宗教与社会》[33]195-211、《勉瑶的历史与宗教初探》[34]等多篇学术论文,指引着西方学界的广西瑶族研究。
美国学者李瑞福 (Ralph A.Litzinger)1994年博士毕业于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现任教于杜克大学文化人类学系。1988年至1990年间,他多次到广西金秀进行田野调查,出版了《另类中国:瑶族及其民族归属政治》[35]一书,发表了多篇论文: 《制造历史:瑶族史的概念之争》[36]117-139、《记忆工程:后毛泽东时代族群的重构》[37]、 《创建后社会主义理论:透视当代中国的边缘性政治》[38]、《解剖麻雀:民族志、地方性和金秀瑶族研究》[39]339-381,等等。在上述著述中,李瑞福关注边缘、瑶族知识分子和精英在民族历史书写与民族认同中的作用与地位。在他看来,瑶族精英与国家民族话语互动关系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原因,体现的是瑶族精英分子在一种“逆转边缘”的话语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即他们摆脱主流叙述中瑶族“偏僻”、“落后”的形象,凭借新中国所提供的历史书写模式,对瑶族悠久的历史和对国家的贡献加以肯定和颂扬,改变瑶族的历史边缘性,从而成为国家民族话语中心的一部分[40]。
瑶族宗教信仰与过山榜是西方学界瑶族研究的重心之一。1982年,法国学者司马虚 (Michel Strickmann)根据日本学者白鸟芳郎在泰国北部收集出版的《傜人文书》,发表了《道在瑶中:道教与中国南方的汉化》[41]21-30一文,第一次在西方学界提出瑶族道教与汉化的问题。他认为瑶族的仪式传统非常类似流行于福建和台湾的闾山传统“天心正法派”,因而这种仪式传统本质上是道教的;很可能到13世纪时,道教仪式在新被征服的瑶族中广泛扩展,因此北宋湖南梅山开化的历史很值得深入研究。
几乎与此同时,法国学者李穆安在《瑶族神像画》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司马虚的观点。他推论在公元13或14世纪,湖南梅山既是瑶族的居住区,又是一个道教堡垒。或许历史的顺序是:居住在梅山的部分瑶族改变了其传统的信仰,成为道教徒。后来,随着其居住地的不断迁徙,他们把道教传播到了别的地方。他还认为不能低估瑶族接受广东道教大师影响的可能性。[42]
1998年,荷兰莱顿大学田海 (Ter Haar Barend)《瑶牒新释》一文从神话学的角度重新阐释了瑶族的《评皇券牒》及道教“汉化”的问题,他推断这种类型的文书最初出现于元朝,明朝逐渐定型。同时,他还认为瑶、畲与客家的起源不是事实上的迁徙,而是与北方主流文化的频繁接触和融合中形成的。[43]3-19
1999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保罗·巴提克 (Paul Batik)《重塑瑶族中的道教仪式》继续讨论了瑶族道教这一主题[44]。美国学者伊莱 (Alberts Eli)先后师从田海与梅维恒教授 (Victor H.Mair),现任教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历史系,他于2006年出版的《道教史与华南瑶族》论述了道教兴起与扩张,以及如何稳定瑶人与汉帝国的边缘与中心的关系[45]。他认为直到宋朝瑶人才大量被道教化,宣扬道教教义的道士正是宣扬帝国政策的汉人,阐述了《评皇券牒》的产生及其在山地瑶族社会中象征资本的意义;其近作《纪念祖先功绩:<评皇券牒>中的神话、基模与历史》一文,认为《评皇券牒》是地方瑶族领袖为维护自身利益的文化创制,分析了《评皇券牒》在湖南与两广流传、复制及保存的过程,并说明其如何结合叙事和视觉特点来纪念瑶族祖先功绩[46]。
陋目所及,西方学界无专门研究广西壮族、瑶族之外其他民族的论著,但有不少涉及广西民族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的苗族、回族、彝族等民族或族群的研究已有很多评介[47],兹不赘述。本文谨就新近出版的几本重要著作与工具书进行重点介绍,供学界同仁参考借鉴。
汉族研究一直是广西民族研究中较少受重视的一个领域。西方学界在汉学领域产出许多重要学术成果,但对作为一个族体的汉族的研究成果同样不是很多。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墨磊宁(Thomas S.Mullaney)等集结了10多位中外著名学者,编辑了名为《汉族批判研究:中国主体民族的历史、表征与认同》[47]论文集,主要探讨了中国历史上汉族起源、形成及其与国家之关系等内容,收录了纪若诚 (Giersch C.Patterson)《从臣民到汉族:19世纪中国西南汉族认同的兴起》等多篇重要论文。该书填补了西方学界关于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的不少空白之处,对国内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汉族研究也具有相当启发。
关于苗族研究,西方学界目前已有3种目录工具书:1988年,史密斯·克里斯蒂娜 (Smith J.Christina)编著的《苗族 (蒙),1983-1987:注释文献目录摘选》[48];1996年,他接着出版了《苗族 (蒙),1987-1995:注释文献目录摘选》[49];2007年,马克·爱德华·法伊弗 (Mark Edward Pfeifer)又赓续了这一工作,出版《苗族 (蒙)相关论著,1996-2006:注释文献目录》[50]。上述3种工具书收录齐全,为从事苗族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外文文献书目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学界近些年对民族识别的研究兴趣依然很大。2010年,墨磊宁出版的《立国之道:现代中国的民族识别》[51]一书,以云南省为个案,依据固有史料与实地调查、访谈等,采用知识考古学的细腻手法,力求实事求是地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如何勾画出“五十六个民族”蓝图的动态过程,揭示出现代中国民族分类学在知识谱系上的多样性来源,从而回应了西方学界对中国民族问题的一些定论式的看法,如以郝瑞 (Setevan Harrell)为代表的华盛顿学派的“制造民族”论。在西方学界一片赞扬的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对其研究提出批评,认为不能高估民族“分类学”的意义,不能否认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与最终决策地位、省域行政管理体制与省级机构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能忽视中华帝国民族分类的遗产、科学分类方法如语言等标准的局限,更应关注民族识别中的实际参与者与重要事件,并与其他省区、其他群体的研究团队进行比较,以及阶级认同、地方民众、少数民族精英分子们甚至女性的作用。[52]饶是如此,此书对广西民族识别的历史过程的研究仍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民族比较研究包括区域 (国家)民族、族际间等多方面的综合比较,这里主要将广西与中国其他区域、东南亚及西方等世界其他地方进行比较;而且具有一些相似文化特征的民族在中国与东南亚被冠以不同名称,举其要者有:壮族与越南侬族、瑶族与东南亚的Mien、苗族与东南亚的Hmong,等等,以下仅以广西民族为中心稍作介绍。
在将广西与中国其他区域的民族进行比较方面,早期一些西方传教士、科学家在中国西南边疆的民族考察报告已经初步涉及,如 (英)塞缪尔·克拉克 (Samuel R Clark)的《在中国的西南部落中》[54],(英)伯格理 (Samuel Pollard)的《在未知的中国:一个传教先驱在中国西部野蛮、未知的诺苏部落中的观察、体验和探险》[55]、《苗人的故事》[56]等。随着西方学界对中国西南族群研究的增多,一些学者将西南看作一个区域进行整体研究,如美国学者迪尔·大卫·麦克 (Deal David Michael)的博士论文《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政策:1911-1965》[57];2003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系王富文 (Nicholas Tapp)等人合著的《中国西南的土著民族》一书,介绍与翻译了大英图书馆所藏四卷西南少数民族画册,并简练地评述了西南地区彝、瑶、布依、侗、壮等各民族的历史[58]。
在跨境民族研究方面,早在1924年,法国学者阿巴迪·莫里斯 (Abadie Maurice)出版的《中越边境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壮族》就对中越边境的壮族进行了考察[59],前述《东南亚大陆的族群》也有论及壮族、瑶族等跨境民族;1990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吉亨·贾亚瓦德纳 (Gehan Wijeyewardene)主编的论文集《东南亚大陆的跨境族群》,分别探讨了瑶、泰、苗等跨境族群,如迈尔斯·道格拉斯 (Miles.Douglas)《资本主义与中国、泰国瑶族后裔单位的结构》一文[60];2000年,格兰特·埃文斯 (Grant Evans)等人主编的《中国与东南亚相遇之地:边境地区的社会与文化变迁》,收录了多篇中国南方边疆民族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文章,如张兆和《区域发展与跨境文化联系:一个越南社区在广西的个案研究》一文,提供了中越跨境民族研究的个案研究[61]。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的查尔斯·凯斯 (Charles Keyes)《谁是泰族?透视地方创造、族群与国家认同》[62]、《亚洲人民:泰国、中国与越南民族识别中的科学与政治》[63]二文,是论及壮族等在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情形的重要文章,后文还提供了一份中国、东南亚跨境民族研究的参考文献目录。
中国瑶族与东南亚瑶族的研究比较多。法国学者李穆安在跨境瑶族研究方面有着精深的研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学系的约雷弗·琼森 (Hjorleifur Jonsson)是东南亚瑶族研究学者,发表了《家能载否?瑶族社会的历史与形塑》[64]、《瑶族认同和中国南方边疆的地域差异》[65]等文,出版了《瑶族关系:泰国山地民族与国家控制》[66]一书;热斯·普雷 (Jess G.Pourret)《瑶族:中国、越南、老挝与泰国的优勉与门瑶》一书较全面地叙述了中国及东南亚瑶族的历史与文化,全书有“导论”与七章专论,分别讲述瑶族“历史”、“社会”、“服饰”、“银饰的意义”、“山地农耕生计”、“宗教器具与神像画”与“手抄文书”,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瑶族画卷[67]。
中国苗族与东南亚Hmong的研究也有不少,其中又以澳大利亚学者王富文教授的研究最负盛名。作为世界著名苗族研究专家,王富文教授著有《主权与变乱:泰国北部的白苗》[68]、《中国的“蒙”:情境、能动性与想象性》[69]、《自我不可能性:关于“蒙”族裔散居的研究》[70],合著或主编有《中国的族性与族群》[71]、《蒙/苗在亚洲》[72]、《“蒙”的文化与习俗》[73]等,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当然,西方学界对中国南方跨境民族与东南亚民族比较分析的研究论著还有不少,远非笔者本文所能容纳,这里只能抛砖引玉,期待方家他日详细介绍。
纵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广西民族的众多研究,涉及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挖掘的论题,下面仅联系广西民族史研究作一些讨论与展望:
1.历史上的广西族群本质
近年来,中外学界关于“创造壮族”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族群历史属性的讨论:壮族究竟是原生的,还是被建构的?或者更明确地说,古代广西族群是否等同于或如何演变为当代民族?因此,西方学者最近重新对早期的 “骆越”[74]、“瓯越”[75]、“俚人”[76]67-83、“瑶”[77]171-189等族群称谓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这将进一步充实当前广西民族史的分析框架与叙述模式。
2.环境史视野下的广西民族
在环境史的视野下,不仅要重新思考自然环境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而且还要考察基于自然环境的人类如何生存与发展,形成生态、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以及随着自然环境变化而变动、改造的过程。历史上广西境内的汉、壮、瑶等族如何利用自然环境,选择不同的生计方式、土地利用模式等,进而塑造不同的生态系统、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与文化机制等,同时又反过来影响自然环境。[78]因此,深入研究历史时期广西生态环境和族群冲突与分化、族群认同之互动关系,将有助于理解广西民族形成、民族认同与分布格局的历史过程。
3.全球史视野下的广西民族
在全球史视野下,将广西民族及其流动置于全球历史进程中,探讨历史时期他们在民族迁徙、物种与技术传播、疾病传染、经济贸易、帝国扩张、军事殖民与思想文化扩散等方面,对中国、东南亚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塑造过程与历史影响[79],这将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研究课题。
[1]Archibald Ross Colqhoun(柯奎翁).Amongst the Shans(《在掸族中》)[M].New York:Scribner& Welford,1885.
[2]范宏贵,韩德明.20世纪的壮学研究[G]//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2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3]Herold Wiens.China’s March toward the Tropics[M].Hadmen:Shoe String Press,1954.
[4]F.M.Lebar,Gerald C.Hickey,John K.Musgrave.Ethnic Groups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M].New Haven,Conn: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1964.
[5]Eberhard Wolfram.The local cultures of South and East China[M].Trans by Alide Eberhard.Leiden:Brill Press,1968.
[6]George V.H.Moseley.The Consolidation of South China Frontier[M].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
[7]Jeffrey G.Barlow.The Zhuang Minority Peoples of the Sino-Vietnamese Frontier in the Song Period [J].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87,18(2):250-269.
[8]Jeffrey G.Barlow.The Zhuang Minority in the Ming Era [J].Ming Studies,1989,28:15-26.
[9]Jeffrey G.Barlow.Culture,Ethnic Identity,Early Weapons Systems and Ethnic Identity:the Sino-Vietnamese Frontier[G]//Steven Tototsy de Zepetnek,Jennifer W.Jay.East Asia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Edmonton: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ross-Cultural Studies,University of Alberta,1997.
[10](美)杰弗里·巴洛.壮族:他们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性[M].金丽,等,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11]G.F.Hudson.The Nationalites of China[J].St.Anthony’s Paper,1960,7.
[12]Katherine Palmer Kaup.Creating the Zhuang:Ethnic Politics in China [M].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2000.
[13]李富强.壮族是创造的吗?——与西方学者K.Palmer Kaup等对话 [J].桂海论丛,2010(2).
[14]贺大卫.壮族仪式剧研究项目:关于壮族社会的方法论[J].杨树喆,译.东方丛刊,2000(2).
[15]David Holm.Killing A Buffalo for the Ancestors:A Zhuang Cosmological Text from Southwest China[M].Dekalb: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of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2003.
[16]David Holm.Recalling Lost Souls:The Baeu Rodo Scriptures,Tai Cosmogonic Texts from Guangxi in Southern China[M].Bangkok:White Lotus Publishing Co.,2004.
[17]David Holm.Mapping the Old Zhuang Character Script:A Vernacular Writing System from Southern China[M].Leiden:Brill Press,2013.
[18]David Holm.Ritual and Ritual Theatre in Liuzhou,Guangxi[J].民俗曲艺,1993,84:225-293.
[19]David Holm.The Redemption of Vows in Shanglin[J].民俗曲艺,1994,92:853-916.
[20]David Holm.The Tao among the Zhuang:Imported and Indigenous Aspects of Zhuang Ritual[J].民俗曲艺1999,117:371-388.
[21]David Holm.The Exemplar of Filial Piety and the end of the Ape-Men Dong Yong in Guangxi and Guizhou Ritual Performance[J].T’oung Pao,2004,90:32-64.
[22]贺大卫.东兰壮族的《造天地经》[G]//百越论丛:第一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23]David Holm.Mobility among the Tai Peoples of South China[G]//黄应贵.空间与文化场域:空间之意象、实践与社会的生产.台北:汉学研究中心,2009.
[24]James Wilkerson.Negotiating Local Tradition with Taoism:Female Ritual Specialists in the Zhuang Religion [J].The Journal of Religion,2007,37(2):150-163.
[25]James Anderson.The Rebel Den of Nuùng Tri Cao:Loyalty and Identity along the Sino-Vietnamese Frontier[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7.
[26]Kao Ya-ning.Chief,God,or National Hero?Representing Nong Zhigao in Chinese Ethnic Minority Society[G]//David Faure,Ho Ts'ui- p'ing.Chieftains into Ancestors:Imperial Expansion and Indigenous Society in Southwest China.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2013.
[27]F.W.Leuschner.Die Jautse in Sudchina[J].Mitteilungen der Deutsche Gesellschaft fur Naturund Volkerkunde Ostasiens(《德国东亚自然与民间文化协会公告》),1911,13:237-285.
[28]Hans Stübel J.The Yao of the Province of Kuangtung[J],Monumenta Serica(《华裔学志》),1938,3:345-384.
[29]R.F.Fortune.Lingnan Science Journal[J].1939,18(3):343-455.
[30]Cushman Richard Davis.Rebel Haunts and Lotus Huts:Problems in the Ethnohistory of the Yao[D].Cornell University,1970.
[31]Lemoine Jacques.Yao Ceremonial Paintings[M].Bangkok:White Lotus Publishing Co.,1982.
[32]Lemoine Jacques,Chiao Chien.The Yao of South China:Recent International Studies[C].Paris:Pangu,1991;乔健,谢剑,胡起望.瑶族研究论文集——1986年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33]Lemoine Jacques.Yao Religion and Society[G]//John Mckinnon,Wanat Bhruksasri.Highlanders of Thailand.Oxford-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34]雅克·勒穆瓦纳.勉瑶的历史与宗教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35]Ralph A.Litzinger.Other Chinas:The Yao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Belonging[M].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36]Ralph A.Litzinger.Making histories:Contending conceptions of the Yao Past[G]//Stevan Harrell.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5:117-139.
[37]Ralph A.Litzinger.Memory Work:Reconstituting the Ethnic in Post-Mao China[J].Cultural Anthropology,1998,13(2):224-255.
[38]Ralph A.Litzinger.Theorizing Postsocialism: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Margin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J].The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2002,101(1):33-55.
[39]Ralph A.Litzinger.Dissecting a Sparrow:Ethnology,Locality,and the Study of the Jinxiu Yao[C]//蒋斌,何翠萍.国家、市场与脉络化的族群: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
[40]冯智明.从瑶族历史看边缘的兴起—— 《另类中国:瑶族及其民族归属政治》评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41]Michel Strickmann.The Tao among The Yao:Taoism and the Sinification of South China[C]//历史にぉける民众と文化——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贺纪念论集.东京:国书刊行会,1982.
[42](法)李穆安.瑶族的宗教:道教[J].覃光广,冯利,译.民族译丛,1987(2).
[43]Ter Haar Barend.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Yao Charters[G]//Peter van der Velde,Alex McKay.New Developments in Asian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Kegan Paul International,1998;田海.瑶牒新释 [J].刘艳,张崇富,译.弘道,2010,45:1-13.
[44]Paul Batik.Reinvention of Taoist Ritual among Yao Minorities[D].McGill University,1999.
[45]Eli Alberts.A History of Daoism and the Yao People of South China [M].New York:Cambria Press,2006.
[46]Eli Noah Alberts.Commemorating the Ancestors’Merit:Myth,Schema,and History in the“Charter of Emperor Ping”[J].台湾人类学刊,2011,9(1):19-65.
[47]彭文斌,汤芸,张原.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人类学界的中国西南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1).
[48]Thomas Mullaney,James Leibold,Stéphane Gros,Eric Vanden Bussche.Critical Han Studies:The History,Representation,and I-dentity of China's Majority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2.
[49]Smith J.Christina.The Hmong: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1983-1987[M].Minneapolis,Minn.:Southeast Asian Refugee Studies Project,Center for Urban and Regional Affairs,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88.
[50]Smith J.Christina.The Hmong,1987-1995:A Select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M].Refugee Studies Center,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96.
[51]Mark Edward Pfeifer.Hmong-Related Works,1996-2006: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M].Scarecrow Press,2007.
[52]Thomas S.Mullaney.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Nation:Ethnic Classification in Modern Chin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0.
[53]Bin Yang.Review on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Nation:Ethnic Classification in Modern China [J].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2011,116(4):1068-1071.
[54]Samuel R.Clark.Among the Tribes in Southwest China [M].London:Morgan and Scott,1911.
[55]Samuel Pollard.In Unknown China:The Record of the Observations,Adventures,and Experiences of a Pioneer Missionary during a Prolonged Sojourn amongst the Wild and Unknown Nosu Tribe of Western China[M].Philadelphia:Lippincott Company,1921.
[56]Samuel Pollard.The Story of Miao[M].London:H.Hooks,1928.
[57]Deal David Michael.National Minority Policy in Southwest China,1911-1965[D].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71.
[58]Nicholas Tapp,Don Cohn.The Tribal Peoples of Southwest China:Chinese Views of the Other Within[M].Bangkok:White Lotus Press,2003.
[59]Abadie Maurice.Minorities of the Sino-Vietnamese Borderland: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ai Tribes[M].translated by Walter J.Tips.Bangkok:White Lotus Press,2001.
[60]Miles Douglas.Capitalism and the Structure of Yao Descent Units in China and Thailand[G]//Gehan Wijeyewardene.Ethnic Groups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in Mainland South East Asia.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90.
[61]Cheung Siu-woo(张兆和).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ross-Border Cultural Linkage:The Case of a Vietnamese Community in Guangxi,China[G]//Grant Evans,Christopher Hutton,Kuah Khun Eng.Where China Meets Southeast Asia: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he Border Regions.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Bangkok,Thailand:White Lotus,2000.
[62]Charles Keyes.Who are the Tai?Reflections on the Invention of Local,Ethnic,and National Identities[G]//Lola Romanucci Ross,George A.De Vos.Ethnic Identity:Creation,Conflict,and Accommodation.Walnut Creek,Calif:Alta Mira Press,1995.
[63]Charles Keyes.“The Peoples of Asia”:Science and Politics in Ethnic Classification in Thailand,China and Vietnam[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002,61(4):1163 -1203.
[64]Hjorleifur Jonsson.Does the House Hold?History and the Shape of Mien(Yao)Society [J].Ethnohistory,1991,48(4):613-654.
[65]Hjorleifur Jonsson.Yao Minority Identity and the Location of Difference in the South China Borderlands[J].Ethnos:Journal of Anthropology,2000,65(1):56-82.
[66]Hjorleifur Jonsson.Mien Relations:Mountain People and State Control in Thailand[M].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
[67]Jess G.Pourret.The Yao:the Mien and Mun Yao in China,Vietnam,Laos and Thailand[M].Chicago:Art Media Resource Ltd,2002.
[68]Nicholas Tapp.Sovereignty and Rebellion:The White Hmong of Northern Thailand [M].Bangkok:White Lotus Publishing Co.,1989.
[69]Nicholas Tapp.The“Hmong”of China:Context,Agency,and the Imaginary [M].Leiden: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Inc.,2001.
[70]Nicholas Tapp.The Impossibility of Self:An Essay on the Hmong Diaspora [M].Lit Verlag:Munster,2010.
[71]Chien Chiao(乔健),Nicholas Tapp.Ethnicity& Ethnic groups in China[M].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89.
[72]Nicholas Tapp.Hmong/Miao in Asia[M].Chiang Mai:Silkworm Books,2004.
[73]Nicholas Tapp.Culture and Customs of Hmong[M].Santa Barbara:Greenhood,2010.
[74]Heather A.Peters.Tattooed Face and Stilt House:Who Were the Ancient Yue?[J].Sino-Platonic Paper,1990,17:1-27.
[75]Erica Brindley.Ethnicity and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he Ancient Yue(Viet)Peoples,ca.400—50 B.C.[J].Asia Major,2003,16(1):1-32.
[76]Michael Churchman.“The People in Between”:The Li and Lao from the Han to the Sui[G]//Tana Li,Nola Cooke,James Anderson.The Tongking Gulf Through Histor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11.
[77]David Faure(科大卫).The Yao Wars in the Mid-Ming and their Impact on Yao Ethnicity[G]//Pamela K.Crossley,Helen F.Siu,Donald S.Sutton.Empire at the Margins:Culture,Ethnicity,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
[78]Jean Michaud,Tim Forsyth.Moving Mountains:Ethnicity and Livelihoods in Highland China,Vietnam,and Laos[M].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2011.
[79]James C.Scott.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