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斌
(怀化市委党校,湖南怀化 418000)
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要求,始终坚持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明确党的任务,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等方面保持纯洁,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可以说把党的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将贯穿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将是执政党建设的永恒的实践课题。前苏联这个有着横跨欧亚两洲庞大疆域的大国、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苏联共产党,一个曾经有着2 000万名党员、88年建党史、74年执政史的老党大党,转瞬之间红旗落地,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苏联亡党亡国的厄运,归根溯源,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苏共自身出了问题,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前苏联和我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两党两国之间关系源远流长,苏共亡党教训对加强新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意义。
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建,还有夺取十月革命斗争的胜利中,对党的建设、党的纯洁性问题也做了深入的探讨。列宁指出,党是无产阶级优秀分子的集合,它吸收了这个阶级一切的优秀的代表,集中了经过革命斗争锻炼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宣布自己为党员的,它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纯洁性。列宁在1919年10月《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一文中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也不要。”列宁特别注意纯洁党的组织,把组织的纯洁性提到很高的地位。进入斯大林执政时期,斯大林逐步建立起一套高度集权的组织制度,逐步出现了干部任命终身制、入党功利化、干部特权化等现象和问题,给党组织的纯洁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赫鲁晓夫提出“全民党”的思想,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各路怀着“不同政见”的政治精英集聚党内,为党内派别产生埋下隐患。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推行对苏共的民主化改造,很多异己份子,如一夜暴富的资本家,被西方收买的所谓“民主派”知识分子,通过各种途径窃据苏共权力中心。他们各怀鬼胎,造成党内有派、党内有党,苏共分裂的局面。最戏剧性的一幕就是苏共二十八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时,全国现场直播,当大会宣布叶利钦被提名为新的中央委员候选人时,叶利钦马上高举代表证宣读了退党声明。接着,莫斯科市市长波波夫和列宁格勒市市长索布恰克也宣布退出苏共。这些怀着各种不良动机的入党的政治异己份子,在苏联解体的前夕,纷纷离心离德,“1989年5月到1991年12月间,苏共退党人数达400万之多,全国三分之一的基层党组织停止党的活动”[1]211。1989年苏联社会科学院发出调查问卷,收回的是这样一组数据:“苏共究竟代表谁?”答案:认为代表劳动人民的7%;认为代表工人的4%;认为代表官僚的85%。正是苏共组织的不纯,导致丧失党的执政的根基。
苏共组织不纯动摇了执政基础。这警示我们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确保组织纯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员结构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新时期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从数量上来说,建国初期,我们党员人数449万,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员激增至3 698万,而2011年底,根据中组部公布的党内统计年报显示,我国党员人数达8 260万,这是一个超大规模型的政党,党员管理的难度由此可见。从党的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党员,有2 065万,占到四分之一,这部分党员没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战火年代,对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的认识缺乏科学认知;从学历结构来讲,大专以上学历党员占到总数的38.1%,党员的年轻化和知识化有利于保持党的生机活力,但我们清醒认识到,不能把党的先进性等同于分数、学历或专业技术能力,片面强调知识化、专业化,而不强调革命化。从从业结构来讲,更趋于多元,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身份的党员增多,很多私营企业主加入党组织,而且政治热情很高,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根据投资多少和利税贡献大小确定委任其领导职务的级别。据调查,“2009年,有205名中共党员企业主进入了地方各级党委领导机构,占受访党员企业主总数的14.9%,其中担任省级党委委员的有4人,担任县乡两级政府副职领导的有61人”。这种亦官亦商、官商一体的现象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由于党员来源的多元、党员身份的变化、党员收入的差异,等等,使得党员的思想状态、认知感受、价值认同变得更加复杂,整合党员思想认同的难度加大,给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保持党的组织纯洁,夯实执政根基,一是要加强发展党员工作,严进口畅出口,注重质量强党。1980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合不合乎党员的资格,合不合乎党员的条件,这个问题不只是提到新党员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党员面前了。”[2]268由此可见,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高度重视保持党的组织纯洁,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注重对党员素质的综合考察和政治审查。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党员工作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注重在生产第一线、青年工人、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防范和严禁政治投机分子和条件不成熟的人混入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加大培养和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确保不仅组织上入党,而且思想上也要入党,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挥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建立健全党员管理体系,着力探索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特殊群体的管理路径。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员正常退出机制,畅通党员出口,要严格按照党章党员标准要求,对思想退化、党性弱化的党员要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党纪和触犯刑律要清除出党,净化队伍始终保持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二是要加强对主要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畅通监督渠道,丰富监督形式,强化对重大决策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不能腐、不敢腐的长效机制,确保党员干部清正廉洁。
苏共亡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指导思想上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也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稳固执政地位的强大思想保证。苏联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意识形态决定了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家和社会的指导地位,而且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由党内的第二号人物分管意识形态工作。但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严重的教条主义,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推进理论的创新,而是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赫鲁晓夫执政后,大肆批判斯大林,提出所谓思想“解冻”,但是并没有适应当时世界科技革命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理论创新,反而鼓吹“全民党”、“全民国家”思想和抽象的人道主义,甚至提出了“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目标,极大动摇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虽有所修补,但是思想僵化墨守成规,马克主义理论进一步教条化。到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批判“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在苏共政治报告中极力鼓吹“新思维”、“民主化”、“公开性”,允许任何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发表意见,一些政治异己份子乘机歪曲和否定苏共,攻击共产主义制度,极力推进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1988年,苏共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社会主义多元化作为苏共意识形态的指导方针,其实质就是取消和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让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想甚至反对社会主义思想自由发展,造成苏共党内思想的严重混乱,苏联人民也失去了共同理想。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必先造成舆论,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苏共之所以亡党亡党就是最好的例证。
可以说,苏联亡党亡国是与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密切关联的,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从总体上讲是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但是也要看到,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必然会对党员干部产生影响。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遥遥无期,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当前,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这给保持党的思想纯洁带来严重的挑战。加强新时期的党的思想纯洁建设,凝聚执政意识,首先要抓住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夯实理论基础,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同理想,从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把握党性教育关键环节,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和执政意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再次要加强道德建设,鼓励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党员干部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结合党员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等具体实际,把每一个党员应承担的思想教育责任具体化,使每一个党员奋斗有目标、前进有方向;要不断培养和强化党员意识,做到把自己与党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激发对党员政治身份的强烈荣誉感、对党组织的归宿感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感,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保持思想上的纯洁,切实凝聚执政意识。
苏共曾经是一个清明廉洁的政党,苏共执政初期是非常注重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列宁就指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以致“没有同全体劳动大军即同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牢固的联系”。并就如何保持党的作风纯洁进行探索,提出执政党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等重要思想。进入斯大林执政时期,党内生活开始滋生了特权化的思想倾向,官僚主义开始蔓延,党内个人崇拜之风愈演愈烈,党的作风纯洁受到严重的损害。进入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党风进一步败坏,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权制度,根据职务的大小,享受不同的特殊待遇,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特供商品等,并演变成特权。勃列日涅夫时期,各种不正之风及贪污贿赂、特权腐败、卖官鬻爵、徇私枉法愈演愈烈。勃列日涅夫的亲属、子女涉及多起贪污受贿案,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腐败更加严重。戈尔巴乔夫本人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出风头的领导人。他经常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大声朗读国外对他在世界上的所谓改革的评价,这种东西有时会读上几个小时,而亟待处理的问题他却视而不见。受他的影响,苏共党内讲假话成风,普遍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坏现象。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时期特权阶层恶性发展,干部职务越高,特权越多。特权阶层不断利用各种手段,将过去对国有资产的支配权转化为实际的占有权。
执政党的作风关系政党的生死存亡,苏共亡党就是最好的例证。苏共作风不正丧失群众的执政认同,教训极其深刻。作风纯洁既是党的纯洁性的最直接的体现,也是衡量和检验党的纯洁性的最现实的标准。党的性质,具体反映在党的主张、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策略上,又体现于各个党员在自己的实际活动中,通过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出来。检验一个党员党性纯不纯,总是与他的作风正派不正派相一致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作风纯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纯洁性的试金石,坚持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作风纯洁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90多年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初政党林立的局面中脱颖而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政治力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第一大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始终把保持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抓手,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高度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力地保持了党的肌体健康。纯洁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得人心、聚民力的重要原因。保持作风纯洁就要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尊重群众,处理好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舟水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就要高度关注群众利益,考虑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兼顾好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还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保持作风纯洁就要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应把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结合起来,与加强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结合起来,与反腐倡廉结合起来,重在建设,贵在坚持,使之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规范。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俄罗斯民族历来是优越感、自信心最强烈的民族,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上演了两出历史虚无主义的世纪悲歌。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共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本有着光荣的历史,十月革命的旷世之举,二三十年代的工业化成就,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航天航空的骄人成绩,唯一能与美国平齐平座的全球地位,但是苏共没有很好利用这些资源来凝聚人心,提升民族形象,反而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摧毁了人民的精神家园,导致思想混乱,动摇了党的领导地位。苏共在歪曲苏共历史的态度始于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1939年3月,他在苏共十八次代表大会上20分钟的发言中,居然把斯大林恭维了32次。在1952年召开的苏共十九大上同样大肆吹捧斯大林。1954年他还下令刊登斯大林逝世一周年的歌功颂德的社论。但到苏共二十大却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丑恶、最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同时诬蔑斯大林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战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惶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这是连小孩子都不会相信的谎言。苏共二十二大后,赫鲁晓夫又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火化,进一步造成党内和群众的思想混乱,并且为帝国主义攻击苏共提供了炮弹。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公开性和民主化的口号下,掀起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这次运动规模大、范围广,右翼势力以揭露斯大林时期的阴暗面为手段来吸引读者。他们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把苏联社会描绘成兵营社会主义、粗陋社会主义和行政官僚的社会主义,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历史的误会。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苏联经验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实践。
建国后,我们党遭受了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大错误。对这些问题,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一个中央全会,在征求高级干部4 000多人的意见后,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就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问题,该决议指出要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个人思想分开,这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只有科学总结历史,才能明确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既是伟大的中国梦,也是全体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出在苏共内部。这给我们党以很大警示。邓小平早就指出:“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江泽民针对苏共等外国共产党的蜕变进一步指出:“关键是在搞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苏共亡党亡国的教训警示我们要始终保持党的组织纯洁夯实执政根基;必须坚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同时用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思想纯洁凝聚执政意识,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并随着实践、时代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党的作风纯洁维护执政认同;必须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开展反腐败和反特权的斗争,提高全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始终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拓展执政合法性资源,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机与活力。
[1] 肖德甫.世纪悲歌: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的前前后后[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张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