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传红
近几十年来,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师”层出不穷,每每也追捧者众。我认为,这种现象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素质与认知问题,还在于信仰、价值观与理性思维的缺失。这些“信号”,对我们的教育、科普和相关法律工作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说到这个话题,我手头正好有一个鲜活的“案例”可供探讨。今年8月底出版、入列“中文核心期刊”的某科技类杂志,在其“图书推介”栏目中特别向读者致歉。编辑部在文章中写道:“本栏目推介的《水知道答案》一书近日被热心读者反映系伪科学读物,经查该书确已受到颇多质疑和批判,目前科学界主流观点认为该书只是无科学根据的照片小品文。本刊就推介书目失误向读者诚挚致歉。为防误导,本期栏目特别开辟‘书话’板块刊登相关资料,以供明辨此书本质。”
就我所见,这本由日本人江本胜撰写、介绍水之“情感”与“神奇”的书,前时还堂而皇之地摆放在北京图书大厦的科普书架上。值得玩味的是,尽管批评不断,该书却在公众中大受欢迎,至今还时常打入各类科普图书排行榜。出现此种现象原因何在?据前述“书话”提供的信息,从当当网、亚马逊等各图书网站的读者反馈或许可以觅得端倪:“水结晶的照片十分吸引人”;“有趣、不可思议”;“看后会对心态产生很大影响”……很显然,图文并茂的形式、“心灵鸡汤”式的哲学理念,加之媒体宣传、出版商利用科学外衣包装等等合力,造就了该书的流行。
这委实应该引起人们警惕!
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写道:“热爱真理的一个永远不会错的标志就是,不能超越证据所能保证的可信度去考虑问题,因为证据是事物存在的基础。”2003年,美国有位名叫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的逻辑学家,在看到一个卖药的江湖骗子如何欺诈印度穷人后,在一本杂志的专栏中愤怒地进行了声讨,其中一句话说得真是绝妙:“没有证据就能作出的论断,不需要证据便可以推翻。”
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也曾有言:科学允许奥妙的存在,但并不是法术;允许超过极限想象的奇特现象,但并不是咒术或魔法,更不是廉价的戏法……对奇特现象的探索,本该激发人们对真科学的兴趣。从伪科学的流行来看,人们对奇特现象的感觉是广泛而有深入基础的,但常常也被误导和滥用。
的确,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说法和传言,没有任何理论依据,却常常在“科学”的名号下,被我们作为“常识”接受了;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看来颇为偶然、巧合乃至神奇的事件,究其实却是普通的现象、必然的规律……不要小瞧了那些“有趣的”奇谈怪论,它会利用一些人的无知和好奇,在受众心目中培植错误的观念,进而将人们引入愚昧的歧途。
而且,奇妙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人们的诱惑,往往减弱或取代了人们的批判性思考;人们对于任何能够减少恐惧、带来希望的解释都是欣然接受的。尤其是当人们感到孤单和发生信仰饥渴时,特别容易轻信、盲从、受愚弄。有些时候,我们甚至会倾向于抛弃有力的证据而拒绝承认已犯的错误,因为“揭露真相”毕竟剥夺了许多人对奇异事件想入非非的乐趣,更切断了有意造假或蒙骗者的财源。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媒体和教育界对那些奇谈怪论并不总是具有免疫力,他们有时竟然也会成为伪科学、迷信和一些无聊的说法的传声筒。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大师”王林败了“身价”走下“神坛”,类似“谁成就了‘大师’”、“何以‘大师’不断涌现”这样的话题,又一次引发社会热议。毫无疑问,如果人们的科学素质能够得到普遍提高的话,相信像王林这样的“大师”绝然就不会有什么市场。当然,“科学素质”是有着多重内涵的,绝非只限于科学知识的普及。真正重要的或许不是科学知识本身,而是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
不必讳言,在科学的领域中仍还存在着许多未知的东西,科学的发展也会走弯路,科学突破需要一定的时间,科学结论常常也是相对的……在科学普及的过程中,应该把事物或事实的正、反面告诉人们,体现真正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一句话,科学是伪科学最好的“解毒剂”。避免邪说泛滥的最好办法,就是向人民大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体悟理性的思维方式。后一点,我以为在当今中国尤为欠缺,因而也急需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