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 风 / 文
辞“龙”迎“蛇”,我们将迎来2013年的春节,过年啦!
农历癸巳蛇年的大年初一,是阳历的2月10日。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包括一个春节长假,我们如何保养将息,工作好、学习好、生活好?掌握一些养生小知识,是有必要的。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春三月,此为发陈……
春节前后,正是从漫长的冬季转换到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这段时间,历经小寒、大寒、立春、雨水四个节气。小寒、大寒,是我国最冷的气候,因为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风寒凛冽,水面结冰,地冻干裂,早睡晚起,减少活动,“闭藏”起来,理所当然。而立春一到,就渐入了万物复苏的“春三月”了。“雨水”一到,那更是万物浸润,要“复苏发陈”了。
从“闭藏”转换到“发陈”,是一个气候上的转型期,带来了“由冬入春”这样一个身体上的转型期,因此有不少人感到“春困”来袭。
这样一个转型,正巧发生在春节前后这样一个阶段,这也提醒我们,要好好地过春节,以良好的体质顺应气候的转换,达到天人合一、吉祥如意。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
春节前后养生,我们首先要掌握一些“吃”的小知识。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在2月3日立春前,自然是要进补的。但进补不可无章无法,要“因人施膳”。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阳护阴为根本。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弱。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所以,冬季养生饮食之味宜减成而增苦,以养心气。
冬令进补,要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的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
2月3日立春后,我们刚刚走出冬季,迎来了东风送暖,大地解冻的时节。此时,乍暖还寒,多风干燥,离2月10日春节,也越发近了。人们一面在忙着节前的工作,一边沉浸在即将阖家团圆的喜悦中,忙着准备“过春节”。此时,更需要懂得合理地调整饮食,有目的地选择食物,根据时令变化和自身需求,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养护,以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汉代张仲景说:“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以养脾气。”孙思邈也说:“春日饮食宜省酸增甘,养脾益气。”所以,春季的饮食,宜甘甜少酸。因此应当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可选用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则应该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可以达到很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春节应酬多,亲友团聚丰盛的美食,开怀畅饮、大快朵颐。在春节长假中,饮食的总体原则是:“节制”。减少“肥、甘、厚、腻”食物,尽量要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饭桌上喝酒要有度,切忌过量饮酒。
总之,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聚积一冬的内热要散发出去,所以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头、香椿头等。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粱厚味导致内热偏胜者,还可起到清热泻火、凉血明目、消肿利尿、增进食欲等作用。韭菜炒鳝丝,干贝芦笋等,都宜立春后吃。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此话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神补对于人来说确实是十分重要的。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黄帝内经》明确指出:“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使志生”。这里的以使志生,就是说人们在春天要让自己的意志生发,而不要使情绪抑郁,应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
第一,要“制怒”。要精神愉快,遇事必须戒怒。“怒”不仅伤肝脏,还伤心、伤胃、伤脑等,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气,伤身。怎样才能戒怒呢?一是要学会用意识控制。二是要会运用疏泄法。三是还可采用转移法。
第二,要培养开朗的性格,保持精神愉快。“知足常乐”,是培养开朗性格的沃土。正如《黄帝内经》里所倡导的:“高下不相慕”,“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意思是,不论社会地位的高低,都不要去倾慕,无论吃什么都感到很满足,穿什么也不挑剔,不管社会风气如何,都能够处得好。总之,要体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这样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
第三,是要协调好周围的人际关系。而要协调好人际关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尤其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对自己的评价越客观,对自己的要求越严格,人际关系就越容易协调。其次,对与自己经常相处的人,也要充分了解,从而避免因互不了解而产生不协调。
第四,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丰富多采。《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弃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十乐”,即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我们不妨试之。
第五,培养幽默风趣感。幽默的直接效果是产生笑意。而笑是人的健康妙药,它能促进肌肉和五脏六腑舒适,能调节人的情绪,能促进血液循环、筋骨舒展、呼吸通畅、气血平和。笑一笑,十年少。这是真的。
春节前后养生,还要注重防病保健。尤其春节是全家团聚、走亲访友的节日,高兴之余,不注意合理饮食,打破起居规律等,是经常发生的。这时,如果不注意防病,“假期病”就会悄悄缠上你。春节期间,应注意预防高发性疾病。
一防流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劳累和刺激性的食物会产生内热,内热多就容易招致外感性疾病;二是勤洗手,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居室通风,空气保持清新;乍暖还寒,注意增减衣物。三要加强锻炼,提高肌体的防御能力。此外,还要注意口鼻保健。
二防中风。春节前后,中风病人常常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此时天气较冷,脑血管遇冷收缩压力增高,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而致中风;二是春节前后人们忙于过节及探亲访友,杂事较多,身体疲劳,抵抗力降低;三是春节期间家家欢宴,吸烟、喝酒、吃油腻多,常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血管的弹性降低,管容易发生阻塞和破裂;四是春节期间阖家团聚,尽情欢乐,情绪易发生激动,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脑血管的功能发生紊乱而引起中风。预防在先,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防寒保暖;二是起居有节;三是清淡饮食;四不忘锻炼;五是心理平衡。
三防胃肠病。春节期间饮食无度,导致胃肠负担过重,从而使胃肠系统功能失调,易诱发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虽然可治愈但极易复发,而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引起出血、穿孔、梗阻甚至癌变。预防该类疾病,要做到少食多餐,营养丰富。溃疡患者应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
四防颈椎病。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常欢聚一堂,搓麻将是少不了的娱乐。一坐少则几小时,多则夜以继日。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会使脑部充血,周身血液循环失去协调,从而出现头昏眼花、反应迟钝、肢体麻木等不适。由于颈部经常持续地向前弯曲,还易形成颈椎病。为防止意外发生,要避免久坐,还要避免精神高度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