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
大学语文作为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通过阅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其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然而调查发现,大学语文教学无论从重视程度、师资力量还是从教学效果来看,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都不容乐观。很多高校将大学语文视为可有可无的补充品,开课时间不断被压缩,开课质量得不到保证,大学语文的教学处于一个尴尬的边缘地位,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于大学语文的定位众说纷纭,有人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培养大学生公共修养需要的语言文学,有人将大学语文定位为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精神,我们认为大学语文应该定位为人文性教育和工具性能力培养的完美融合。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就是指“从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张扬现代人文精神”。[1]我们认为将大学语文纳入到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宏观体系之中,使其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实现“人文性”教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有着现实意义的。特别是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贫富分化悬殊等社会现象一次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人们开始质疑社会,渴望公平和得到人文关怀。大学语文正好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使人们得到人文教育,感受到人文关怀。同时,大学语文在人文性教育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都有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语文还带有一定的工具性色彩,可以说大学语文是人文性教育和工具性能力培养的完美融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语文的人文内容十分丰富,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完全可以满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往往沿用了高中语文灌输式、片面侧重应试训练的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师单纯的课堂讲授和学生被动地死记硬背,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提升,能力得不得锻炼。大学语文教学出现这种尴尬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对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准确引起的。有人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工具学科,片面强调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有人将大学语文定位为人文学科,片面注重大学语文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达到对人类的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和深层关照上。然而,我们认为大学语文应当是建立在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上,人文性教育和工具性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和完美融合。换言之,大学语文的教学既要通过知识的传授达到文章鉴赏能力、情感理解能力和个性化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目的,也要通过文学的欣赏起到陶冶文学情操、提高审美水平和体现人文关怀的终极目的。如果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准确,相信大学语文的教学一定会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一直以来,教师和学生谁是教育的主体问题争论不休,我们认为教师应该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才是教育的真正主体。长期以来,大学语文的教学采用“我讲你听”过分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因此,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长期应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势必会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接受的客体,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素质得不到提高,心智得不到发展,原本富有吸引力和魅力的大学语文课被异化成为了枯燥无味的“必逃课”。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和展现能力的独立空间和平台。
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往往表现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的灌输,轻实践的锻炼;重分数的高低,轻素质的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课堂变成了单纯灌输知识和观点的场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造成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脱节。此外,教学方式模式的陈旧还导致了大学语文课堂的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教学效果差。我们认为应该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独特的思想、幽默的情趣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吸引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改变以往单纯以考试成绩为衡量学生专业水平的考核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和自由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水平,使得考核从知识的掌握、逻辑思维、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审美感知、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大学语文的教学要改变当今的尴尬境地需要不断加大教学改革与创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能够鲜活富有吸引力。特别是,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和再现课程中的各种情境和意境,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例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欣赏和聆听,声情并茂地朗诵,感受诗人为我们创造的浓浓的乡愁气息,使学生享受一次视觉、听觉、感觉上的盛宴,在尽情享受中陶冶心灵,而不是死记硬背里面的相关知识和主题思想。
前面我们在大学语文这门课的定位中谈到大学语文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融合。大学语文的教学除了锻炼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等实用性之外,还应该起到陶冶审美情操、体现人文关怀的作用和价值。例如我们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应该能够充分感受到诗人描写的幽静恬适、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应该能够充分感受到诗人对唐王朝命运的那种悲切的感叹,感叹中更多夹杂着无奈;学习巴金的《怀念萧珊》我们应该感悟到一位老人对生命沧桑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真切回顾,思考作品中表现的生活、亲情、爱情等方面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体验,感受人文关怀。
大学语文的学习除了要体现人文关怀之外,还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重能力,其中包括丰富的想象力、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创新思维能力等。我们认为这些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在情境教学、对话式教学、活动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中得以锻炼和实现。大学语文教学自身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作品阅读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过程,完全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在讨论式教学中,完全可以带领同学们针对同一个问题运用发散思维,将零散的、孤立的元素创造性地联系、整合在一起,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参与式、活动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或者话题,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在课堂上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升华同学们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针对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我们认为应该明确大学语文的定位,改革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重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得大学语文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够使学生得到人文性教育。
[1]丁帆,朱晓进.新编大学语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高竞艳.大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创新教育模式研究[J].文学教育,2010(3).
[3]陈开梅.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4]张成,陈谦.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5]应克荣.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