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自我解救
——《勿失良机》中的“寻找”情节

2013-12-12 16:01张璐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贝娄汤米布克

张璐璐

困境中的自我解救
——《勿失良机》中的“寻找”情节

张璐璐

《勿失良机》是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本文以美国作家兼编辑克里斯多夫·布克的《七种基本情节:我们为什么讲故事》一书中“寻找”类情节为基础,通过分析《勿失良机》中主人公汤米“寻找”过程的五个阶段,从而揭示这篇小说以“自我解救”为中心的主题。

寻找 情节 自我解救 主题

一、引言

索尔·贝娄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美国犹太作家,《只争朝夕》出版于1956年,是他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不少人认为它是贝娄“结构最匀称完美的作品之一”(王誉公,2002:3)。英国著名作家兼编辑克里斯多夫·布克(Christopher Booker)在他的《七种基本情节:我们为什么讲故事》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寻找”类情节,本文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汤米的五个“寻找”阶段,揭示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处处受挫的中年男人如何寻找自我解救的主题。

二、布克的“寻找”类情节理论

布克认为,“寻找类情节的重点在于主人公走向遥远而重要的目标”(Booker,2004:83)。在他看来,“寻找”类情节可通过五个阶段展开:呼唤——踏上旅程——到达和遇挫——最后考验——找到目标。

首先,主人公觉得周围的环境变得压抑痛苦,冥冥之中有种神秘的力量呼唤着他,“只有踏上艰辛的旅程才能够摆脱现实”(ibid.);于是,主人公就和同伴踏上旅程,一路跋山涉水,在险遇生死考验时会突然遇到年老的智者或美丽的女子来指点迷津;之后,主人公远远地看见了目标,但故事远未结束,因为他看到一些新的障碍隐隐出现在他与目标之间;然后,主人公必须经历最后的考验来证明他值得拥有奖励;最后,主人公在最后的考验中死里逃生,终于得到了领土、公主或能够改变命运的宝藏,从此走向全新的生活。

三、《勿失良机》中“寻找”类情节分析

(一)呼唤

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汤米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内心压抑沮丧。汤米不过四十四五岁,却在格老瑞安纳旅馆内跟自己退休的父亲艾德勒医生住在一起,原因是他失业了,急需父亲的体恤和资助。从今天办事员给他信件的冷淡态度中,汤米意识到,手中的信件一定有旅馆催他缴纳房租的通知单,不料还有一封妻子玛格丽特要求他下星期为儿子缴纳教育保险费用的信。面对经济上的危机,汤米无可奈何,他夸张得将自己比作“河马”这种丑陋不堪的动物,表明经济危机带来心理上的危机,汤米觉得现实生活太压抑,急于从目前的困境中寻找解脱的方式。

(二)踏上旅程

汤米踏上了寻找自我解救的旅程。但汤米没有同伴,也没有智者和年轻女子指点迷津,他一个人孤独地上路了。首先,汤米反省造成今日不幸的原因,是因为当初有书不读,改名换姓,去好莱坞投考电影演员。其次,汤米急于赚钱摆脱贫困,因此在听说卖猪油可以赚大钱时,孤注一掷地把最后七百美元都给了特莫金买股票。再次,汤米向父亲求助以获得金钱和心灵的安慰。尽管知道父亲自私自利,一心只关心他不愁吃穿的晚年生活,但是面对旅馆的账单和儿子的教育费用,汤米不得不向父亲求助。

细心的读者注意到,在这一阶段为汤米指点迷津的是他所热爱的文学世界和乡村生活。回忆学生时代,读完《英国诗歌与散文》这本厚厚的书令汤米感到骄傲,此外,他还告诉父亲自己思恋乡村。汤米骨子里具有乐观向上的人文精神,因此不管现实有多残酷,他都能够在痛苦中找到自我安慰。

(三)到达和遇挫

看到特莫金医生,汤米仿佛看到了救星。尤其是当他听到特莫金“真假”两个灵魂的高论时,顿时敬畏不已。特莫金认为“这颗虚假的灵魂充满了谎言,而那颗真正的灵魂热爱真理”(Bellow,1956:70)。这一点让汤米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找到了答案:原来他改名换姓报考好莱坞演员,娶了一个原本不想娶的老婆,和特莫金匆匆忙忙做股票生意,都是为自己胸怀里的“假灵魂”服务的,即一切都是在社会约束和处于个人虚荣心才做出来的,要想摆脱现在的苦恼,自己应该寻找那颗“真正的灵魂”。

尽管特莫金让汤米看到了自己的两个灵魂,但故事远未结束,只因汤米还未找到真正让自己解脱的方式。事实上,特莫金只是“一个油嘴滑舌而满口甜言蜜语的骗子,一个不学无术而到处招摇撞骗的庸医,一个贪得无厌而以心理学家自居的市侩小人”(王誉公, 2002:9)。汤米隐约感到自己不能全部听信于特莫金,在寻求自我解脱的道路上,汤米在真理和现实中迷惘了。

(四)最后考验

汤米在经济营业所发现自己投资的猪油和黑麦大幅度落价,骗他投资的特莫金也转眼间消失不见。忧心如焚的汤米急忙跑回旅馆,发现这个庸医早已逃跑;欲哭无泪的他立刻跑到保健俱乐部向父亲求救,却遭到父亲的怒骂;紧接着他急忙跑回旅馆服务台给妻子回电话,反遭到妻子的嘲讽。朋友的背叛、亲人的冷漠给汤米致命的一击,他感到绝望无助。

(五)找到目标

《勿失良机》的最后一章中,虽然汤米意识到被骗,仍不甘心束手待毙。他朝着大街飞奔而去,终于在人群中发现了特莫金。就在他追赶时,无意间随人流涌进了教堂参加了一个陌生人的葬礼。此时此刻,他忘记了父亲的冷酷、妻子的纠缠、特莫金的欺骗,泪水奔涌而出,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因为在这里汤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心灵得到解救,故事也得以结束。

四、《勿失良机》中的“自我解救”主题

通过对汤米五个“寻找”阶段的分析,读者不禁问:汤米最终找到的解脱方式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汤米意识到:自己应该融入“更大一些机体”中去爱陌生人。这里的“大机体”指在周围的环境中,“还有许多像他这样的人,他们彼此是兄弟姐妹而不是冤家对头,他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王誉公,2002:10)从整部小说来看,汤米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他很少提及自己的朋友和同事。对他来说,周围的环境是陌生的,所以才会觉得生活中充满了痛苦、无助。但是,在寻找的路途中,汤米逐渐意识到:“世上有一个更大一些的机体,你不能脱离他独立存在。”(Bellow,1956: 84)故事的最后,汤米终于在陌生人葬礼上顿悟,因此他的眼泪是可喜的眼泪。

五、结语

布克对“寻找”类情节的归纳,有助于读者通过这一理论发现小说的主题,从而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作为一个具有典型现代人特征的主人公,汤米的自救方式不仅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解脱方式,也体现了索尔·贝娄作为一位人文主义学家对人类所持的永远的信心。

[1]索尔·贝娄全集[M].王誉公,孙筱珍,董乐山,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Booker,Christopher.The Seven Basic Plots—Why We Tell Stories[M].London: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td,2004.

[3]Bellow,Saul.Seize the Day[M].England:Penguin Books,1971.

[4]Bloom,Harold.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M].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5.

[5]Atlas,James.Bellow:A Biography[M].New York:Random House,2000.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猜你喜欢
贝娄汤米布克
下雪了
汤米小老鼠
布克要烫头
Something I Didn’t Do我没做的事
索尔·贝娄的婚姻
索尔·贝娄创作中的“大屠杀”阴影及其反思
论索尔·贝娄小说创作的文化源头
谁的50分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解读
种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