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氏《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译本看归化与异化关系

2013-12-12 14:17朱婷婷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4期
关键词:归化哈利波特

朱婷婷

一、引言

《哈利·波特》是由美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魔幻小说系列。该系列的第一部于1997年出版于英国,名为《哈利·波特与哲学家的小石头》。1999年美国将该书更名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并出版,自此以后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哈利·波特》热。

针对这一广受关注的著作,社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术界也对其进行了种类繁多的研究。在中国,基于《哈利·波特》拥有的广泛读者和社会给予它的一致好评,它的中译本一直是学术界热衷研究和讨论的话题。这些研究多从文化、文学、心理等角度展开。如:叶舒宪(2002a:31)联系《哈利·波特》对后现代寻根进行研究;张薇、赵瑛、何国良(2012:156)对小说成功因素进行讨论。

与之对比,从翻译角度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已经有的研究多将翻译理论与文化、社会等因素相联系对译本进行分析。如:路邈(2011:121)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日两种译本中的人名翻译比较为中心讨论文化模式对翻译策略的影响。刘欣(2009:38)运用伊塔马·埃文一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评析了此系列丛书之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中国内地的译介,得出内地版译本更多地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的结论。而本文将通过对马氏译本中使用的归化与异化策略进行分析,联系该译本主要针对青少年读者这个事实,得出归化与异化之间的关系。

二、归化与异化

“有两种翻译方法:译者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让作者向读者靠拢。”(郑玲玲,2007:128)这是施莱尔·马赫在一篇演讲中所说的话。根据他的这一观点劳伦斯·韦努蒂在他的《译者隐身》中提出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芒迪,2010:207)

“一般说来,所谓归化指的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目的语为归宿,这种归宿包括了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译者应以‘最切近自然对等’概念进行翻译,以实现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袁晓宁,2010:84)这一策略的代表人物是尤金·奈达。“所谓异化,就是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源语为归宿,在译文中突出源语的异国情调。”(袁晓宁,2010:84)异化派的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韦努蒂。

三、马氏《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译本中归化策略的运用及其效果

(一)魔法相关词语的翻译

1.魔法生物的翻译

该书中罗恩的宠物老鼠“Scabber”被译成了“斑斑”,“Fang”被译成了“牙牙”,“Winky”被译成了“闪闪”。这些译语一方面紧扣生物原名称所传达的意义;另外一方面,联系中国人给宠物取名的习惯,使用叠词,增添了可爱的意味。

2.咒语的翻译

“Expelliarmus”是小说中最常被巫师们使用的魔咒之一,马氏将这个魔咒的咒语译为“除你武器”。这里为了使译语满足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了增译,添加了原文中没有的“你”。归化策略的采用,使得译语读起来更为顺畅了。

(二)句子的翻译

1.一个长句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短句

例1.Snape picked up Trevor the toad in his left hand and dipped a small spoon into Neville’s potion,which was now green.

译文:斯内普的左手抓着纳威的蟾蜍莱福,然后把一只小勺伸进纳威的药水。此刻药水已经变成了绿色。

例1中,一个长句被译成了两句,前面的主句译成一句,后面的从句译成另一句。这是一种常见的译法,在译长句时经常被译者使用。因为汉语与英文不同,很少用长句,偏爱用短句。这样一来译文的表达就更清晰更简洁了。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句合译成一个长句

例 2.Neville was pink and trembling.He looked as though he was on the verge of tears.

译文:纳威涨红了脸,浑身发抖,眼看就要哭出来了。

在例2中,译者将独立的两个句子译成了一句。这样不仅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而且使得译文读起来更紧凑生动了。

3.对原句进行增译

例3.She opened it,pushed him inside among the buckets and mops,then slammed the door behind them.

译文:她打开门把他推了进去,让他躲到水桶和拖把中间,她自己也跟了进去,关上了门。

例3的译文中添加了原文中没有的“她自己也跟了进去”。这样的译文不仅符合原意,而且也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反之,如果不进行增译,译文便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不利于译文读者理解。

以上三种翻译技巧都是归化策略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该译本中归化策略被频繁运用。这使得译文的语言简洁有力、幽默诙谐,读起来更像是一本国内作品。因此该译本吸引了大量的中国读者。

四、马氏《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译本中异化策略的运用及其效果

(一)魔法相关词语的翻译

1.魔法生物的翻译

赫敏的宠物猫“Crookshangks”,译本中称之为“克鲁克山”而非“歪腿”。尽管歪腿是该名词的原意,但毫无疑问,相较“歪腿”,“克鲁克山”更“洋味”十足。

2.咒语的翻译

麦格教授课上所教的“Wingardium Leviosa”悬停咒的咒语比较绕口,这使得哈利的好朋友罗恩·韦斯莱在初学这个巫术时发生了口误,因此他非但没能使羽毛飘起来,反而使得它被烧成了一缕灰。为了突出这个戏剧性的场面,作者采用了完全的音译将其译成了“羽加迪姆勒维奥萨”。这种异化的处理不仅增加了这个咒语的神秘感,同时也使得译本读者进一步走近了原作。

(二)句子的翻译

1.直译汉语里没有对应表达的原文

例 4.Harry was more concerned for his Firebolt’s safety than his own.

译文:哈利对火弩箭的安全比对他自己更关心。

例4中译者没有将原文译成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相较于自己,哈利更关注的是火弩箭的安全”,而同样也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异化策略兼顾了原文的意义跟形式,也使得译文更加简练了。

2.突出原文强调句式

例 5.THIS—HAS—SOMETHING—TO—DO—WI TH—P0TTER.

译文:这——肯定——又是——波特!

上例中的译文为了显示出说话者强烈的愤怒,采用了原文的方式在词与词之间加上破折号,而不仅仅只是像别处一样仅仅用一个感叹号来表示。这样的异化处理形象地向译本读者呈现了说话者的愤怒,更好地表达了原文意义,同时又兼顾了原文的形式。

以上是对译文中异化策略的运用及效果的分析。显然,相较归化,译者使用异化的比率要低得多。尽管如此,原语与译入语国家文化等差异,使得异化策略必不可少。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马氏《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译本中归化与异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是归化策略,只有当归化策略不能促成满意的译文时,译者才会尝试使用异化策略。这反映了当前中国翻译界对归化策略的普遍认同。尽管如此,该部小说中异化策略的采用及其产生的效果也告诉我们:异化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翻译策略。

从该部作品所针对的主要读者群来看,马氏选择归化作为主要的翻译策略是合理的。因为该译本主要针对的读者是青少年人群,根据他们的阅读水平,采用归化策略能使他们轻松地阅读译文,愉快地享受情节。

因此,归化与异化都是重要的翻译策略,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但由于译文针对的读者群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归化与异化策略的比重也会不同。

[1]Rowling,J.K.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M].New York:Scholastic Inc,2001.

[2]J·K·罗琳.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路邈.试论文化模式对翻译策略的影响——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日两种译本中的人名翻译比较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3):121-128.

[5]刘欣.《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中国大陆的译介[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21):38-43.

[6]叶舒宪.《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a(2):31-35.

[7]袁晓宁.对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再思考——兼谈韦努蒂在归化和异化问题上观念的转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84-89.

[8]郑玲玲.从韦努蒂结构主义思想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College English,2007(1):128-130.

[9]张薇,赵瑛,何国良.透视《哈利·波特》的成功因素[J].时代文学,2012(12):156-157.

猜你喜欢
归化哈利波特
读《哈利•波特》有感
我爱读的《哈利·波特》
成为哈利·波特
好脏的哈利
勇敢的哈利·波特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像哈利那样隐身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