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对美妙和多彩的自然现象充满了要了解的欲望。刚刚开始学习的物理,作为一个全面、系统且具有较高思维和深度要求的学科,其所具备的思想性、方法性以及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却要求学生作出必要的思维劳动和付出必要的艰苦努力才能够有所进步,才能体会到物理学所表现的科学美。在这样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困难生的产生既是必然的产物,也是教育和教学的实际中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而人类自从有了记忆开始文明史或者说有文字记录的历史看,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手段和发展手段之一,学习困难就成了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不可能也不存在一种灵丹圣药能够解决任何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物理学习也是如此。
一、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1. 学习内容上所造成的困难。初二物理学习的内容众多:这些知识有的侧重于现象的分析;有的侧重于理性的分析;有的侧重于实验;有的侧重于思维的把握,而绝大多数的内容则往往兼而有之。因此可以说,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学习内容和方法的重点,在初二物理的学习中是都可以涉及到的,并且在思维的深度上和灵活性上初二物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物理知识的抽象性上也已经达到了初中物理的最高。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后往往对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是非常不容易得出老师所希望的规律的。
2. 教学手段上所造成的学习困难。这主要与教学的条件有关,这个困难在农村学校尤其突出。学生获得信息的多样化变化使得教学的手段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起到了特别的启发和引导作用。虽然教学手段在近几年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但是教学手段的不足对物理学困生的形成起到了教师所不能控制的变量作用。如,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教师由于缺乏效果特别明显的实验器材加以演示,只能以塑料袋替代专门的演示工具加以演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液体压强的整体认识和把握。教师用演示实验代替学生操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教师不做实验、少做实验,或者只让自己演示实验都造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如,用针筒和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的实验,只是教师做给学生看,由于学生没有直接亲自做一下,许多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仅凭死记硬背,实验的原理望文生义。因而,在解决有关的问题时当然会出现问题,也造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3. 教学方法上所造成的困难。这种方法上的原因,因教师和学生而异,因内容而异。比如,平时认为某个难度不大的内容,在某些地方就变得非常困难,如对于有关密度问题的计算。密度知识抽象,如果只从抽象到抽象的解题方法,即使比较简单的物理问题,如果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必然让学生感到非常的困难。如,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是初中物理甚至是整个物理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由于教师在学生学习了力的概念以后,没有注意对力的概念进行深入的整合,从现象、本质、效果方面进行归类,使得学生对于力的概念没有深刻的理解,对于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可能仍然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对于学生后续教学习有关力的知识留下了知识理解的空白点和困惑。如,摩擦力的方向是摩擦力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如果仅仅凭着自己的实验,不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体验,是很难使学生理解摩擦力方向的,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4. 客观方面所造成的困难。学生与生活、自然、社会接触特别少。电视文化、网络文化占有了学生很大的空余时间。特别是电视文化,由于视听的刺激效应特别强烈和明显,使学生缺少接触生活和生产实际的空间和时间。教材编写时侧重于城市学生,可能会造成农村学生对知识学习和掌握上的困难。农村小孩常见的现象又有可能对城市学生造成了物理学习的困难。与自然、社会、生活接触较少,使得学生学习物理的感官刺激减少得非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看到物理问题就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不会探究、不去探究、不想探究,势必成为自身学习过程中自然的事情。教师在课堂中所列举的生活实例,学生可能看到,但却从来没有去思考。有一个典型的实例,烧开水时请你看一下冒出的“白气”是向上还是向下。许多同学由于对于事实缺乏观察或者由于在家里从来不烧开水、炒菜。
在教学中如何减少由于上述因素所造成的学习物理的困难呢?根据我们的研究和长期的思考摸索,我们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有所作为,并且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二、物理学困生的对策
1.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谁否认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但是对于学困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从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习的困难有一点:我们的学生觉得物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差太远,无法将知识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紧紧地将自己所学的物理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凸透镜成像的记忆和理解,可以先从我们的视角理解,离得非常远的时候我们觉得所看到的人非常小,离得非常近的时候觉得人非常大,可以说明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变化规律和联系。刻度尺的读数是我们同学的难点,学困生往往不读估计值,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有许多“寸土必争”来说明估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力和物体的运动,可以通过历史上有关力和物体运动的规律来联系。结合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采取直观化的教学手段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密度的知识尽可能地利用图像结合实际问题解决,让学困生多动手做有些比较简单并且新颖的实验。客观上学困生可能是我们教师某种程度上忽视所产生的,如果将有些机会向学困生倾斜,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课堂开始时引起兴趣或者课堂注意的小实验,都有可能在学习动力上给了他们很大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兴趣的持续性和强化原动力,使学困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每一个环节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2. 关注学困生的心态,做他们的朋友。教师要承认学困生的存在,不能只关心他们在每一次考试中或者学业水平测试中的成绩,即分数。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情绪、情感、意志、注意力。具体地分析他们学困的心理原因,对症下药。学困生在情绪的稳定性、情感的指向性、意志的持久性、注意力的集中性方面,往往与其它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些有可能与教师对他们的忽视有关。我们要对不同的个体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他们的朋友。做朋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从内心中尊重他们的人格,分析他们学习困难所造成的具体原因,适时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哪怕是一点点闪光之处、也要客观地指出并激励他们本身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实实在在地对他们学习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耐心的指导。
3. 降低教学起点。教学的起点要低,这点有些教师可能不以为然,认为教学的低起点可能造成了教学的低质量,或者为了减少学困生,有这个必要吗?起点低,不是学习内容的简单,更不是降低学习的要求,它是一种策略:比较低的起点是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起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其知识水平、思维水平、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状态相适应,采用小步走的策略,而不是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去组织教学。这不仅是对学困生有启发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有着导向性的作用。起点低固然可以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对于所探究的物理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或者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了解和掌握所探究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困生能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逐步积累和提高学困生的兴趣。低起点,是知识、能力的初步要求,但是对于物理学的方法并没有降低,也不应该降低,而方法的知识却是我们物理学的核心。
4. 注重个别指导,强化辅导方法。学困生的形成和产生,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掌握知识的不得法,在知识的掌握、内化中存在发展的节点,这个节点可能是方法不对,要想超越节点,必须克服方法的障碍。方法的障碍,不是教师在普遍的教学中所存在的方法障碍,而是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所存在的方法上的障碍。针对不同的学困生提出不同的方法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对于刚刚学习物理的学生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比如,对于基础知识的方法要求,要求学困生首先了解物理概念所对应的物理现象。进而进行概念记忆的要求。对于学困生,刚学习新知识时,要教会学生能够做实验,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实验让他们对物理学的现象有所了解,通过实验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具体化,通过实验促进学困生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困生,首先要知道解决问题的着眼点,用什么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根据明显的主题信息确定思维的方法和思路。对于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方法上的困难,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要求,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
事实证明: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探索,在转化物理学困生的过程中,帮助他们积累学习的兴趣、降低教学的起点、注重个别指导、强化方法辅导、关注学困生的心态、做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学习物理成绩肯定能有大幅度提高的。
作者简介:郎丽霞(1970-),女,吉林省珲春市英安镇中学教师,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农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