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
【摘 要】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语言综合能力的人才。人文教育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使学生“知其事”,“得其道”。外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得学生符合社会的某种需求,还需开发心智和想象力,提高深刻反省个体与世界关系的能力,认识语言在文化与社会建构中的作用。藉此本文对注重人文内涵的课堂教学予以剖析。
【关键词】人文性;语言综合能力;知其事;得其道
一、 语言与文化休戚相关
语言具有与社会、文化及思维的密不可分的人文属性和复杂、开放、自组织、自适应的特性。当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语言与文化休戚相关,水乳交融,不可分离,语言不仅是文化的特征,也不仅是工具,而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存、发展的机制,语言是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一个民族的认同,社会、文化、民族的认同不纯粹是静态的象征,而是社会成型、文化构建、思维发展、民族生存繁衍的动力。 因为某一种具体的语言是相对某种文化以及拥有这一文化的民族的存在而存在的,而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包括认知在内的思维行作是通过语言加以结构化的这一“语言相对论”的核心思想解释了语言与文化及思维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特定语言的结构包括语法、语义、语用等构成了特定文化的认知途径。
除了具有与社会、文化及思维的密不可分的人文属性外,语言在其所处的社会系统中使用形成了语言动态系统并具有复杂、开放、自组织、自适应的特性。语言的复杂性表现在它是由很多嵌套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子系统彼此间是交互作用的,“一个系统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系统的变化” 。语言系统的开放性表现在“对新的事物和能量输入是开放的”,它“通过吸收环境中的能量而增加秩序和复杂性”。语言系统的自组织是指“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会引起自组织,外部因素通过和内部子系统的交互作用可能引起系统重组,但其能量也可能被系统吸收,系统基本维持不变” 。这也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能说出从没听过的复杂句子?并被浮现主义观点的习得研究证实。因此,语言系统是不断自我重组的,从来达不到完全静止。自组织的语言系统会自动对外部环境进行自适应,在同一社团中,语言使用者的语法彼此适应。语言系统的动态创造性和复杂性是从外部因素和内部系统的交互作用中浮现出来的,这使得语言成为认知资源和社会资源,同时也使得语言发展一般是非线性的。语言的动态系统论和“语言的相对论”是对语言的不同角度的解读,两者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证实语言及语言发展是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动态系统。
二、外语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可脱节
语言的人文性和动态系统性说明了外语教育是动态的人文教育,语言的约定俗成性和文化社会特征,显性知识对语言现象特别是预制语块的解释是有限的。语言的人文性和动态系统性也说明了外语教育是动态的人文教育。语言的意义研究说明语言成分之间的各种关系是人们长期认知经验的结果,是特定语言社团成员间语言交际的社会约定,语音、形态、语法是语义的表征形式,语用、文化习俗是语义表征实现的制约因素。前者为语言知识是通过特意的语言规则学习可获得的显性知识,具有控制加工的特征;后者是“关于语言的知识”,是母语使用过程中内化了的、无需有意识加工的隐形知识,具有自动加工的特征。语言的动态系统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它是以先天性为必要条件的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在使用中通过自组织浮现出其复杂性,而频率是引起语言系统自我重组的重要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隐性学习、显性学习和记忆力相互补偿的,其中隐性学习是受频率驱使的。对母语学习者来说,无意识的隐性学习是主导的学习方式,并把母语以预制语块——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成分——的形式整体储存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
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和文化社会特征,显性知识对语言现象特别是预制语块的解释是有限的,而使用频繁且具有固定意义和功能形式的语块的解释则需要用动态的文化信息来说明。因此,对于非目标语环境下的二语/外语学习而言,二语习得能力主要取决于隐性知识,二语教学应该主要指向发展二语的隐性知识。同时二语习得的认知规律强调对语义上不可分析的非规范性的语块的习得,因为语块不仅能够减轻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负担,还能够提高语言使用的流利度和地道性。正如桂诗春教授所言:目的语国家文化和习惯表达是外语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注重人文内涵的课堂教学对语言综合能力的作用
语言学科隶属于人文学科,外语教学的本质当属人文教育,必须重视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否则,就会有失其本质。外语技能是该学科的基本功,其最终目的是理解它所承载的文学、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精神,是兼顾学习者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双向提高的教育过程。外语教学涉及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堂教学与课程评估这五大环节, 但“真正主要的是师生一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体验的一切,因为不论花费多少精力研究教学方法和课程大纲,这些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得以体现和实现”。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互适应的关系,满足学习者需求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周燕、高一虹等对五所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追踪研究的结果是:长远的工具型动机——满足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的需求——是主导且稳定的学习驱动力,尽管在高年级阶段有所回落;文化型动机——对目的语文化的内在兴趣——处于第二位,但是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即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随着学习者对语言和文化的了解而提升;情景动机——对课堂学习情景的要求——逐渐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更具批评性的眼观、厌恶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渴望有效的教学指导,向教学提出挑战。由于求职求学的压力,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的投入也更有选择性。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具备英语语言基本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并具有能够满足个人未来发现的语言综合能力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换言之,表明学习者对动态的人文内涵的外语课堂教学的渴望。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以注重人文性为核心媒介而展开。
首先,注意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提出可理解性输入假设,强调了输入在外语学习中的主要作用,输出假设理论指出在输入过程中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语义层面,而输出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关注词汇和句法的使用,意识到自己语言中的问题以及与目的语的差距。在课堂上注意输入量和输入频率对语块知识增长的积极作用,兼顾语言的输入和学生语言输出的平衡,杜绝教师的照本宣科和学生被动地接受。
其次,注意技能训练与语言应用的平衡。 二语学习过程是基于使用、基于项目的非线性动态过程。其关键是使用即“参与到社会经验中去” 。在课堂上通过活动促进语言技能向语言能力的转化,例如通过公共演讲、课堂辩论和议会制辩论培养口语、思辨和合作能力,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讨论概括总结分析并最终写出学习心得培养分析、概括和写作能力,通过抒发情感到学术论文的系列写作课培养写作、研究和思辨能力。再有,注意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同步习得。在非目的语语境下,通过有意注意的显性学习能够补偿母语学习者的隐性学习,来获得隐性知识。在课堂上采用开放的文化义教学,选取与时俱进的材料,关注学生的疑问和兴趣,培养学生对隐性知识的注意,引导学生探索文本所内涵的丰富文化,从中建构知识,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2]金利民,注重人文内涵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
[3]盛静、韩宝成,新读写素质研究与英语课堂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
[4]周燕、高一虹、藏青等,大学高年级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