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镜鉴中国竞技体育强国之路

2013-12-10 05:56:26李文川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劳伦斯实力强国

田 英, 李文川

(1.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444)

2012年2月7日,被誉为体坛奥斯卡的第13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在英国伦敦颁发。9个大奖分别授予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运动员或为体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作为每年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却长期成了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舞台的配角,为此,《钱江晚报》甚至发表了《体坛奥斯卡,验出中国体育含金量》的报道[1]。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荣登夏季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开始,如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成为体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2000—2012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共评出优秀运动员、团队、体育公益事业奖等100多项,通过它可以折射出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和地位。

1 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简介

劳伦斯世界体育奖(Laureus World Sports Awards)创始于2000年,劳伦斯是拉丁语中“桂冠”的意思。一年一度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旨在表彰过去一年有突出体育成就的运动员和团队,是国际体育界的最高荣誉。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的提名由超过100个国家的700位著名体育记者和编辑投票产生,然后再由劳伦斯体育学会的47名体育名宿组成委员会,通过秘密投票选取最终的优胜者。一共设置10个奖项:年度最佳男女运动员、年度最佳体育队伍、年度最佳新人、年度最佳复出运动员、年度最佳残疾运动员、年度最佳极限运动员、终身成就奖、体育精神奖和公益体育基金奖。

2 历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统计与分析

2.1 历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统计 在2000—2012年的13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奖项中,美国运动员以18次获奖位居首位,其后是英国11次,澳大利亚8次,西班牙、巴西、德国各6次,瑞士5次,俄罗斯、中国、法国、荷兰各3次,牙买加2次。

美国的18项获奖中比例从高到低的项目依次是:网球(28%)、极限运动(22%)、高尔夫球(11%)、自行车(11%)、滑雪(6%)、终身成就奖(6%)、田径(5%)等。英国主要为F1赛车(37%)、田径(18%)、足球(18%)、水上项目(18%)。澳大利亚为极限运动(50%)、滑雪(33%)、板球(17%)。姚明凭借在NBA首个赛季的出色表现获得2003年最佳新人奖,刘翔凭借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 m栏冠军获得2005年最佳新人奖,而在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中,如羽毛球、乒乓球、跳水等无一项在历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中获奖。

图1为最佳男女运动员、最佳新人、最佳队伍、最佳复出奖5个重要奖项的项目分布情况。其中网球、田径、高尔夫球、F1赛车等彰显个人能力的运动项目备受劳伦斯奖青睐。在最佳队伍中,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8次获奖,巴西、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名列其中。北京因举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获2009年最佳队伍奖。高尔夫球、橄榄球均为积极进入奥运会的热门项目。最佳新人奖中除姚明外,其他都是个人项目,这59项获奖项目基本上都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弱势项目。

图1 2000—2012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项目统计Figure 1.Events of Laureus World Sports Awards in 2000—2012

在最受关注的年度最佳男女运动员获奖名单中(图2),美国高居榜首,瑞士4人全部为网球运动员。在迄今为止的13届劳伦斯奖“最佳男女运动员奖”评选中:高尔夫球、网球合计13次,占50%;田径8次;F1赛车2次;滑雪2次;自行车1次。中国运动员未能跻身劳伦斯奖年度最佳男女运动员奖,甚至未进入过候选名单。

图2 2000—2012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男女运动员统计Figure 2.The Best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of Laureus World Sports Awards in 2000—2012

2.2 分析与讨论

2.2.1 我国竞技体育的硬实力不足对于什么是竞技体育强国,国内外学者并没有统一的定论。有的学者[2]提出,运动员获取金牌数量,足、篮、排三大球的竞技水平,游泳和田径项目的竞技水平,夏季奥运会综合水平应列入竞技体育强国的考查指标。有一点是大家共识的,即金牌数和金牌项目的广度为重要考察指标。图3为2001—2009年我国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的项目数和金牌数[3],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冠军数的不断增长,获得金牌的项目数并没有同步扩大,这些项目大多集中于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举重、体操等[4],甚至垄断金牌。在历届夏季奥运会中,我国技能主导类项目获得金牌占总数的74.25%,而在田径、网球、足球等项目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法国、英国、瑞士、澳大利亚4个国家参加了从第1届到第29届所有奥运会(除因战争而停办的3届外),美国和瑞典仅缺席过1届。更值得注意的是,瑞士还参加了所有的冬季奥运会,7次进入足球世界杯决赛。在获得足球世界杯冠军的次数上,巴西5次、意大利4次、德国3次。从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获奖名单可以折射出竞技体育强国的竞技实力。

图3 2001—2009年我国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数、项目数Figure 3.Number of World Champion Athletes from China in 2001—2009

2.2.2 我国的优势项目缺乏国际性 劳伦斯世界体育奖之所以备受关注,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获奖项目具有国际性,在一个运动项目上多个国家都具备问鼎冠军的实力。一个国家在一个项目上具有垄断性,这样的项目很难获得劳伦斯奖的青睐。例如:作为美国强项的田径,历届获得最佳男女运动员奖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牙买加、肯尼亚;同样获得7次年度最佳队伍的足球项目,获奖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巴西、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这其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夺取足球世界杯冠军的实力。像篮球这样的美国优势项目,除了姆特姆博代表刚果获得特殊贡献奖外,美国籍球员从未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的任何奖项;所以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评委邓亚萍说:“我们在乒、羽等项目上具有优势,甚至具有垄断的实力,但西方媒体并不关注这些,他们更加专注足球、网球、高尔夫球等主流项目,所以我们的队员很难获得提名和获奖。”这也是为什么高尔夫球、橄榄球等项目能成为进入奥运会的热门项目原因之一。值得关注的是,澳大利亚的板球项目获得2002年度最佳队伍奖,作为非奥运和我们所不熟知的运动项目,能在众多的奥运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为其他一些国家的特色项目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

2.2.3 我国的特色项目全球推广乏力 从奥运会项目的变化和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评奖看,本质上都是各个运动项目推广和博弈的结果。除了田径,其他项目都是“后起之秀”。另外,作为起源于我国古代体育项目“蹴鞠”的足球、“捶丸”的高尔夫球(存在争议)却在世界各地兴起,而且各种肤色、男女老幼玩得不亦乐乎;而作为从西方引入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项目在西方逐渐失去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反差。从社会学角度看,一件事物如果工具理性长期超越价值理性,那么对事物的正常发展是致命的,对运动项目来说亦如此。如果我们过多关注运动项目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更忽视其“表意性”需求,那么对运动项目的推广是不利的。一个运动项目要被人接受,首先要能够“表意”,即能够玩得尽兴,然后才能玩得技巧、玩得艺术,这样才能有推广的价值。例如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一直期待进入奥运会大家庭,在各地的武馆、训练营众多,却一直备受冷落,特别是很多青年学生不喜欢。究其原因,一是不能玩得尽兴,二是不能“表意”,可能水平高的人玩得很“畅”,看的人却不感兴趣;而NBA的推广就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让世界各个角落的孩子穿上23号球衣”就是他们富有激情的宣传口号。

2.2.4 现有的竞技体育体制束缚了主流项目的普及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优势项目上,使我国在体育国际舞台上不断取得金牌突破。优势项目投入越多、实力越强、夺冠热门越大,越需要投入更多,而夺金无望的项目逐渐被边缘化,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跳水、举重等群众基础薄弱的项目成为夺冠热门,而群众基础好的项目如足球却发展不尽如人意。像高尔夫球、网球等项目完全市场化,对普通人来说费用较高;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崛起的中国不再需要用体育证明自己的强大,体育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是我们走向国际舞台的必由之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西方主流项目已被我国青少年所接受,甚至被引入课堂,如果在管理体制上加以引导,在经费使用上加以倾斜,该项目就有望发展。

3 从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引发的思考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达到的新高度。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我国全年人均GDP为3万5 083元,约合5 432美元。每年获得世界冠军数量也稳步提高,但作为每年产出世界冠军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象征世界体育最高荣誉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舞台上,中国运动员却长期成了配角。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竞技体育是其重要的一环。中国竞技体育要想获得世界的认可,成为世界性的竞技体育强国,从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折射出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3.1 如何评价竞技体育强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有关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讨论成为专家、学者的热点话题。对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如何理解,国际上并没有现成的概念和标准,这其中包含着更多的是“爱国情结”和“中国元素”[5]。有学者[6]认为,在讨论竞技体育强国时,不应再区分运动项目的结构,依奥运金牌排名榜,中国自悉尼奥运会以来,已经是国际竞技体坛上的体育强国。更多学者提出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7],或者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8]。竞技体育强国首先是竞技体育大国,大国包含着运动项目的数量。一个或几个运动项目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不可能是竞技体育大国,更不可能是竞技体育强国。邱雪通过专家调查,计算出排名前6位的体育强国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这个名单与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的获奖名单有一定程度的吻合。这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竞技体育强国,但代表了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上具有影响力的国家。

从历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获奖情况看,网球、足球、高尔夫球、赛车和田径项目颇受欢迎。我们不必诟病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有西方体育和西方媒体的价值观烙印,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观赏性和商业价值极高的网球、高尔夫球和赛车以及作为各类体育运动基础大项的田径项目,职业化或国际化程度较高,是全球化最充分、最能代表全球体育发展潮流的运动项目;而这些项目并不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反之,我国的优势项目却缺乏全球性,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综上,如何评价竞技体育强国,除了某些竞技性评价指标以外,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国际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3.2 提高竞技体育软实力 软实力是Joseph Nye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指的是与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的、决定他人偏好的软性同化式实力,是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手段,让他人自愿追求你所要的东西之能力。如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黄仁伟研究员[9]所指出的那样:“作为后起的大国,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军事实力,而是各种软力量。”如何吸引世界的注意力,提高知名度,除了竞技硬实力以外,就是软实力的较量。从黄莉推导的体育综合实力计算公式[8]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为0,那么他的体育综合实力即为0,这显示出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价值。

纵观国内,获得雅典奥运会110 m栏冠军的刘翔,经过康复后,在钻石联赛上海站夺金,在大邱田径锦标赛夺银。2011年李娜连续在两项网球大满贯赛事中打进决赛并获得法网女单冠军。无论是从事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还是竞技硬实力上他们都不逊色于其他国家运动员,其中缺乏的就是软实力。媒体认为:中国3年无缘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明星影响力还欠缺;中国运动员缺乏“国际面孔”,应学会自我推销。缺乏软实力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硬伤。

3.3 青少年体育是走向竞技体育强国的坚强基石 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雄厚的青少年体育基础,在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获奖名单中,大多体育强国可以在某一项目上连续获得奖项,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该项目上高水平的可持续性。目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处在双重转轨阶段,快速的城市化和独生子女政策使许多省市业余体校面临招生的困境[10-12]。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大多是社会化程度不高的运动项目,运动员训练的高度集中化使许多优势项目出现招生困难的局面;因此,青少年体育应被提高到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而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与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日本足球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四夺亚洲杯足球赛冠军、四进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的成绩或许可以给我国青少年体育很好的借鉴,但日本体育发展面临着与我们同样的困境:国家体育政策重心落在高水平竞技体育上后,近10年来,全国中小学运动部的数量下降了20%,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出现了继续下滑的局面。为此,2010年日本在新颁布的《体育立国战略》中,把青少年体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有鉴于此,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尽量减少“训练流汗、退役流泪”的现象。青少年体育是我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坚强基石,期望《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能为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4 探索多元化的竞技体育发展道路 在大多数改革中,制度改革总是存在着滞后性,制度的惯性往往使其成为事物发展的最后瓶颈。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们看待体育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以政府为主导不是政府包揽竞技体育发展,否则竞技体育从业人员会成为政府沉重的负担。政府应开放竞技体育发展领域,在政府主导下,由社会广泛参与,探索多渠道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体教结合”并不能单纯地把体工大队变成体育学院,而是让体育回归教育,有利于读书人运动好,更有利于运动员读好书,能真正从普通学校走出不普通的体育人,甚至是世界冠军,这样能影响更多的普通人爱上体育,享受体育。如从哈佛大学走入NBA的林书豪就是很好的案例。另外,让有能力、有兴趣的企业分担竞技体育发展的成本,政府退出可以商业化、市场化的项目运作,把主要人力和物力投入市场化程度较低的运动项目和体育公共服务上。我国不缺少培养世界冠军的土壤,只有群众热爱体育,社会积极参与体育,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3.5 增强国际体育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 “从表面看,我们现在缺懂体育、会外语、善交际、能胜任国际体育组织要职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实质上是我们体育软实力不强,体育文化影响力不大,中国在世界体坛缺乏应有的话语权”[13]。100多年前,国际奥委会成立之初有13位委员,其中1位美国人、1位新西兰人、11位欧洲人。这就决定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从根基上具有西方文化属性。截至2008年,我国有350多人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职务,有12位国际体育组织“掌门人”,但是这些组织大多是乒乓球、羽毛球、象棋、龙舟等影响力较小的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认为,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的成功也给我们另一个启示,即国内的体育项目应调整发展策略。近年来,欧美等有关机构、团体和大学,每年都要主办多达数十次的会议或专题讲坛,请中国学者介绍中国体育文化。这是世界特别是西方急于了解快速进步的中国体育而发出的呼唤;因此,我们应广开渠道,让中国体育文化走出去,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在国际体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4 结束语

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并不代表就是体育强国,但它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竞技体育的含金量,使我们找出差距和不足。事实上从2003年、2005年姚明、刘翔先后获得劳伦斯最佳新人奖,到2009年中国奥运代表队凭借北京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获最佳团队奖,中国体育已与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有了3次结缘。加上获得过提名的李娜(网球)、邢慧娜(田径)和马晓旭(足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体育综合实力的提升。当然,我们若想在未来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评选中有更大的突破,就必须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1] 王刚.体坛奥斯卡,验出中国体育含金量[N].钱江晚报,2012-02-08(2)

[2] 邱雪.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创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0 -14

[3]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历年所获世界冠军[EB/OL].[2012-05 -03].http:∥www.sport.gov.cn

[4] 罗智.第24~27届奥运会我国各等级项目群体竞技实力渗透现象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3-7

[5] 田雨普.体育强国的辩证认识论[J].体育学刊,2008,16(8):9-13

[6] 田麦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1441 -1444

[7] 肖焕禹.体育强国内涵的阐释[J].体育科研,2009,30(4):2

[8] 黄莉.从体育强国内涵探究体育综合实力构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15 -19

[9] 黄仁伟.论中国崛起的国内外环境制约:下[J].社会科学,2003(2):10

[10] 刘永东,吴劲松,韩凤月,等.广东省业余体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112-114

[11] 汪康乐,陈瑞琴,邰崇禧,等.江苏省业余体校竞技体操教练人才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43-46

[12] 周意萍.浙江省青少年业余体校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50-52

[13] 袁大任.体育总局袁大任解读中国体育文化:强化软实力[EB/OL].[2012 -05 -04].http:∥www.sport.gov.cn

猜你喜欢
劳伦斯实力强国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08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2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中外文摘(2020年18期)2020-09-30 14:47:04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电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6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
金色年华(2016年7期)2016-02-28 01: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