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干燥法制备茶油微胶囊的研究

2013-12-10 05:12范方宇董选刚常艳琼张雪春
关键词:壁材芯材糊精

范方宇,董选刚,常艳琼,张雪春,阚 欢,刘 云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

0 引言

茶油是中国特有的新兴优质食用油脂,根据Asia Pulse报道,中国的茶籽油到2020年,预计年产量可以达到250 t.茶籽油营养丰富,脂肪组成和生理活性都与世界上公认的最好木本植物油——橄榄油极其相似,被誉为“东方的橄榄油”.茶油的脂肪组成合理,不饱和脂肪酸有的超过85%,其余才是饱和脂肪酸.茶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胡萝卜素等,最重要的还含有角鲨烯成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的营养功能超过了橄榄油[1-3].

近年来对茶油的研究越来越多,不过大多数都集中在对于茶油成分分析以及对茶油的提取上,如Zhong等[4-5]研究冷榨茶油的挥发性成分是戊醛到壬醛等9种饱和醛,Yuan等[6]采用红外透射光谱分析了茶油的脂肪酸组成,况小玲等[7]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对比提取过程对油茶油风味物质的影响情况,证明加工方式也能影响茶油风味物质的含量,等等.茶油的深加工这方面的资料文献较少.作者旨在通过采用喷雾干燥法研究加工茶油微胶囊,为茶油的深加工及茶油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茶油、大豆分离蛋白(SPI)、麦芽糊精、黄原胶、单甘酯、蔗糖酯均为市售,食用级.

石油醚(30~60 ℃沸程)、乙醚、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

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丹瑞电器厂;SHR均质机:上海申鹿均质机有限公司;B-290喷雾干燥器:瑞士Buchi实验仪器公司.

1.2 方法

1.2.1 工艺流程

SPI溶解在60℃的蒸馏水中→加入麦芽糊精和黄原胶(黄原胶与麦芽糊精充分拌匀)→加入茶油、蔗糖酯、单甘酯→均质→喷雾干燥→成品.

1.2.2 茶油微胶囊喷雾干燥条件

以黄原胶为总溶液0.1%,乳化剂(单甘酯与蔗糖酯,比例为1∶1)为固形物2%,喷雾空气流量667 L/h,均质时间10 min,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比为 1∶1,芯材与壁材比例为 0.7∶2、进风温度 180 ℃,固形物浓度16%,乳液流量18 mL/min为基准,对影响喷雾干燥的各个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对茶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1.2.3 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包埋率为指标,对影响包埋率的芯材与壁材之比、进风温度、固形物浓度、进料流量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试验安排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

1.2.4 包埋率的计算

1.2.5 表面油质量的测定[8]

准确称取3.000~5.000 g微胶囊粉末.将30 mL石油醚分3次加入,每次振荡2 min,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在70℃下烘干,蒸出石油醚,称质量,得油的质量,即微胶囊表面油.

1.2.6 总油质量的测定[9]

采用碱性乙醚法提取总油.准确称取1.000 g的微胶囊粉末油脂,加入10 mL 60℃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倒入分液漏斗中并加入1 mL氨水摇匀,加入10 mL乙醇,充分摇匀,冷水中冷却后加入25 mL乙醚,摇匀后放出气体并加入25 mL石油醚,静置分层,取上层液,在70℃下烘干,称质量,得油的质量,即微胶囊总油.

2 结果与分析

2.1 均质时间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图1)

以不均质,均质压力30 MPa,时间5 min、10 min、15 min制备微胶囊,分析不同均质时间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均质时间对微胶囊的包埋率有较大的影响.不均质时,微胶囊包埋率只有78.44%,当均质时间为10 min时,包埋率达到84.43%.继续增加时间后,包埋率没有明显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均质后,乳液更加均匀、稳定,当均质超过10 min后,稳定性已经达到最佳,继续增加时间无任何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有副作用,影响SPI的成膜性.因此选择10 min作为茶油微胶囊原料的均质时间.

2.2 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比例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图 2)

以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比为 4∶2、3∶2、2∶2、2∶3、2∶4,分析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的不同比例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当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2∶2时,其油脂的包埋率最高.过高或者过低都对茶油的包埋率有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大豆蛋白是同时具有亲水和疏水的两性分子,具有很好的乳化性.但是当大豆蛋白过高的时候,造成乳液浓度大,不利于干燥时脱水,因此二者比例选取2∶2比较适宜.

图1 不同均质时间对包埋率的影响

图2 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不同比例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2.3 芯材与壁材的不同比例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以芯材与壁材比为 0.5∶2、0.7∶2、0.9∶2、1.2∶3、1.5∶2、2∶2,分析芯材与壁材的不同比例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芯材的增多,包埋率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芯材含量过高,乳化稳定性也变得更差,同时在有限的壁材条件下液滴成膜困难,难以包埋.当芯材过少的时候,包埋效果好,但是微胶囊中油脂含量少,失去了包埋的意义.从包埋率及油脂含量角度看,芯材与壁材比例在 0.5∶2~0.9∶2 比较适宜.

图3 芯材与壁材不同比例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2.4 进风温度对包埋率的影响

以进风温度分别为160℃、170℃、180℃、190℃、200℃,分析其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由图4可以看出,进风在170℃时,茶油微胶囊的包埋率最高,达到86.72%,温度太高或太低时,包埋率都偏低,这主要是由于进料一定的时候,温度过低,喷雾的雾滴没有干燥完全,油脂容易浸出.研究还发现,在160℃进料时,粉末含水量为6.31%,而170℃及其以上的时候,含水率都在3%左右.同时,温度太高,易破坏形成的囊壁,导致包埋效果也偏小.同时易挥发的油也容易挥发,导致效率降低.

图4 进风温度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2.5 固形物浓度对包埋率的影响(图5)

以固形物浓度分别为 12%、14%、16%、18%、20%,分析其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由图5可以看出,固形物浓度增大,包埋率也随着上升,在16%时,包埋率最高,达到83.43%,继续增加,包埋率又开始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固形物浓度增大,含水减少,有利于液滴的干燥、囊壁的形成.继续增加后,乳液黏稠度增加,干燥又开始变得困难,导致包埋率降低.

图5 固形物浓度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2.6 进料流量对包埋率的影响(图6)

以乳液入料流量分别为 9 mL/min、12 mL/min、15 mL/min、18mL/min、21 mL/min、24 mL/min,分析进料流量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由图6可以看出,随着进料流量增大,包埋率逐渐增大,在18 mL/min的时候,包埋率最大,为83.43%.继续增大进料流量,包埋率又开始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进料少,雾滴容易干燥,但出风温度高,容易对壁材造成破坏作用;当入料多的时候,雾滴难干燥,囊壁形成不理想,包埋率低.

图6 进料流量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2.7 茶油微胶囊优化试验(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影响茶油微胶囊包埋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进料流量,其次是芯材与壁材的比例、进风温度,固形物浓度对包埋率的影响最小.同时得出茶油微胶囊的最优组合为A2B1C2D3,即芯材∶壁材为0.7∶2,进风温度170℃,固形物含量为18%,进料流量为21 mL/min.在此条件下,茶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9.97%.在最佳条件时,喷雾干燥出风温度为72℃.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3 结论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立了茶油喷雾干燥生产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30 MPa,均质时间10 min,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比例为 1∶1,芯材∶壁材为 0.7∶2,进风温度 170℃,固形物含量为18%,进料流量为21 mL/min.在此条件下,茶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9.97%.

[1] 周素梅,王强.我国茶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前景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3):13-16.

[2] 邢朝宏,李进伟,金青哲,等.我国油茶籽的综合利用[J]. 粮油食品科技,2011,19(4):13-16.

[3] Ma J L,Ye H,Rui Y K,et al.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oil[J].J Verbrauch Lebensm,2011,6(1):9-21.

[4] Zhong H Y,Bedgood D R,Bish A G,et al.Endogenous biophenol.fatty acid and volatile profiles of selected oils[J].Food Chem,2007,100(40):1544-1551.

[5] Zhong H Y,Bedgood D R,Bishop A G,et al.Effect of added caffeic acid and tyosol on the fatty acid and volatile profiles of camellia oil following heating[J].Agric Food Chem,2006,54(25):9551-9558.

[6] Yuan JJ,Wang C Z,Chen H X,et al.Prediction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Camellia oleifera oil by near infrared transmittance spectroscopy(NITS)[J].Food Chemistry,2013,138(2):1657-1662.

[7] 况小玲,徐俐,张红梅.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风味物质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12,27(6):89-94.

[8] 李艳茹.汉麻籽油喷雾干燥微胶囊工艺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1,26(12):60-62.

[9] 周德红,郑为完,石燕,等.月见草油微胶囊粉末油脂中油脂过氧化值测定之提油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6(7):215-218.

猜你喜欢
壁材芯材糊精
风电叶片轻木芯材加工工艺试验研究
风电叶片轻木芯材含水率超标处理方法研究
元宝枫油脂微胶囊加工技术参数的研究
基于沸石在室内健康型壁材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风力发电叶片壳体芯材轮廓绘制方法研究
益生菌微胶囊在非乳制品中的应用现状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爆珠壁材中8种水溶性着色剂
保温芯材对轻质复合夹心墙板当量导热系数影响的模拟研究
朋克养生:可乐加“泻药”
糊精丁二酸酯对水泥水化历程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