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宏 侯秀珍 赵洪彬 赵亚群
(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肿瘤科,①呼吸科 河北唐山 063000)
老年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绝大多数,50%以上的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对化疗的耐受性差[1,2];吉非替尼是一种分子靶向治疗,1/3的肺癌患者年龄>75岁,初诊肺癌时患者平均年龄70岁,由于给药方便,副作用小,能够保证老年NSCLC脑转移患者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2]。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和患者的心理变化严重影响了吉非替尼的治疗效果。因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化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1.1 一般资料 2005年8月~2009年8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老年女性肺腺癌伴脑转移患者43例,均为非吸烟者。年龄60~74岁,平均(66.0±2.5)岁。临床表现:颅高压21例,肢体活动障碍17例,无症状5例。所有患者均有头部强化MRI所示的可测量最大径的病灶。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30分。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无放化疗禁忌证;排除于入组前2个月内曾接受过与病灶相关的任何形式的放疗者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实验研究。43例患者于固定时间用温水送服吉非替尼250mg,1次/d,空腹或与食物同服,直到疾病进展、死亡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将43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给予护理干预。
2.1 化疗前的护理干预 由于肺癌脑转移癌难以早期发现,对放化疗不耐受或疗效不理想常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精神状态。因此,对于脑转移癌采用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首先从心理上给患者进行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能够坚持进行治疗。同时患者有权利知晓自身疾病的情况,要让患者参与到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去,在使用靶向药物之前,应告知患者靶向治疗具有的高选择性、低毒副作用的优点,使患者能够重拾信心,配合治疗。详细介绍吉尼非替的优点、作用机制、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及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腹泻、发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应告知患者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腹泻、发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同时正确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进食低纤维高蛋白食物。
2.2 化疗中的护理 在吉非替尼的药物治疗时,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皮疹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会使患者意志消沉,精神压抑,饱受痛苦的折磨,生活质量也降低,患者往往会出现忧虑和恐惧心理,护士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和解释,采用心理疏导和暗示疗法,使患者心情愉快[3]。腹泻是吉非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护理上注意观察患者服药后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和量等,指导患者清洁饮食,避免油腻食物,服药前服胃复安。必要时给患者使用止泻药或静脉补充水和电解质。本组病例有15例(68.2%)出现轻重度腹泻,最早出现在服药后5天,所有病例经处理后均能控制腹泻,没有影响治疗进行。皮疹多在服药后一星期出现,观察患者皮疹出现的时间、部位、范围;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嘱患者勿抓挠,穿柔软棉质内衣,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告知患者此为药物不良反应,对疗效无影响。必要时服用开瑞坦、维生素C,局部外涂软膏等。整个化疗期间,护士应加强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3 化疗后的护理 化疗结束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出院,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进行健康指导,消除患者癌症就是死亡的错误观点。指导家属供给患者充足的营养,,规劝患者适当运动,参加集体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提高对生活的信心,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自信心及战胜疾病的勇气,减少负面情绪,防止疾病的发展。
3.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2 生活质量状况变化情况 以Karnofsky活动状态计分为指标进行评定,共观察2个月,在观察结束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20分者为显著改善,增加10分为改善,评分无增加者为稳定,评分减少10分者为减退[4]。经护理干预后93.1%的患者KPS评分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生活质量状况显著改善者达79.1%。KPS评分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变评分比较
癌症是一个预后欠佳的身心疾病,不但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社会来说是一种较强的应激,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化疗在肺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化疗的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较重,而且经济费用也相对较高,这往往给癌症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我们通过对以上患者化疗存在的问题给予全过程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家属的心理得到了宽慰。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预防和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1]殷惠军,史大卓,张培彤,等.恶性肿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51-352
[2]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200-1341
[3]戴晴霞,张 建,陈志萍.肺癌患者围化疗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6):764
[4]Straathof CS,van den Bent MJ,MaJ,et al.The effect of dexamethasone on the uptake of cisplatin in 9L glioma and the area of brain around tumor[J].J Neurooncol,199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