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文 杨 宇 徐彩霞 俞 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逐渐增多,饮酒成为社会关注问题。在精神科临床,常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有研究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显著。帕利哌酮缓释片给药方式简单、起效快,对于改善社会功能方面有显著效果,且国内以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进行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对照研究。
1.1 对象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2)饮酒史≥5年;(3)排除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4)入组前2周未经过抗精神药物治疗;(5)对研究药物无过敏史;(6)对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根据病历号码顺序入组:奇数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偶数组使用奋乃静治疗(对照组)。共入组68例,均为男性。研究组34例,年龄28~60岁,平均(36.7±8.6)岁;饮酒史 5 ~28 年,平均(14.5 ±8.6)年;精神障碍病程5~24年,平均(13.6±7.8)年。对照组34例,年龄24~60岁,平均(34.4±9.1)岁;饮酒史5~28年,平均(13.6±8.8)年;精神障碍病程 5 ~26年,平均(14.2±7.9)年。由于疗效问题中断或退出者,研究组3例,对照组2例;有8例由于提前出院而失访。实际纳入研究的共55例,其中研究组26例,对照组29例。两组以上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在戒酒的同时给以大剂量的B族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起始剂量3 mg/d,每天晚上一次服用,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到合适剂量,有效剂量范围3 ~12 mg/d,平均(4.8 ±1.6)mg/d。对照组给予奋乃静片,起始量4 mg/d,每日2次,依病情变化调整至合适的用药剂量,有效剂量范围6~24 mg/d,平均(14.8±3.6)mg/d。观察时间均为8周。在治疗中视情况给予苯海索、苯二氮 类药或普萘洛尔等,并记录。
1.3 疗效评定 研究人员经过培训后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0.92),使用统一的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以PANSS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75%为痊愈,50% ~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在入组前及治疗第8周末分别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六项和心电图等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使用SPSS1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所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两组PANSS量表评定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前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治疗第2、4、8周末各分量表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各分量表分比治疗前有显著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的第4、8周末阴性症状量表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减分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PANSS量表评定结果比较
2.2 两组疗效比较 以PANSS量表的减分率评定疗效,痊愈+显著进步为显效,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有效。研究组显效率76.9%,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显效率75.8%,有效率为93.1%。两组间疗效的Fisher精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P=0.90)。
2.3 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的神经系统和实验室检查合计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 ,P=0.003 9;χ2=6.74,P=0.000 9);植物神经系统方面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8)。见表2。
表2 两组副反应的发生例数及发生率比较[n(%)]
2.4 合并用药情况 研究组合用苯海索8例,对照组合用苯海索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P=0.02);研究结束时使用护肝药物,研究组3例,对照组10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 ,P=0.04);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和心得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6 ,P >0.05)。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且常合并情感、行为异常及认知功能损害,治疗以补充大剂量的B族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能量等支持治疗,针对精神病性症状常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新型抗精神病药帕利哌酮缓释片通过阻断5-HT2A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发挥抗精神病作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剂型(芮达TM)采用了OROSR渗透泵型药物控释技术,使药物在24 h内持续释放,从而减少了血药浓度在峰值和谷值的波动,使其在某些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等方面,与利培酮及其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有所不同[1~3];已有研究证实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均有显著疗效[4~6]。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有损害(如氯丙嗪等),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越来越小,肝损害的发生越来越少,而且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肝损害比酒精中毒性肝损害发生率要低得多[7],因帕利哌酮缓释片很少在肝脏中代谢,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轻、中度肝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吸烟及年龄对药物代谢无影响[8~10]。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疗效与奋乃静相当;从副反应来看,研究组的神经系统和实验室检查合计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帕利哌酮缓释片作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之一治疗长期饮酒所致精神障碍合并肝损害的患者,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更少,有利于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Revill P,Srradell N,Bolos J.Paliperidone:antipsychotic agent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dual dopamine D2/5-HT2Areceptor antagonist[J].Drug Future,2006,3l(7):579-584
[2]贾福军,侯彩兰.帕利哌酮缓释片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探讨[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0,43(3):180-182
[3]司天梅.新型抗精神病药帕利哌酮缓释剂[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0,43(2):118-120
[4]Davidson M,Emsley R,Kramer M,et al.Efficacy,safety and early response of paliperidone-release tablets(paliperidone ER):Results of a 6-week,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7,93(1-3):117-130
[5]Canuso CM,Bossie CA,Turkoz I,et al.Paliperidone extendedrelease for schizophrenia:effects on symptoms and functioning in acutely ill patients with negative symptoms[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9,113(1):56-64
[6]王旸,曹昱,张艳.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6):415-419
[7]张晓勤.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158例肝脏声像图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4):287-288
[8]US FDA.INVEGATM(paliperidone)Extended—Release Tablets[EB/OL].[2011-10-20].http://www.access 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08/021999s0061b1.pdf
[9]毛智群,李达,查智群,等.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6):441-443
[10]张鸿燕,李华芳,王刚.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9,42(3):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