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涛 曹新生 贺才标
1.湖北省天门市中医院放射科,湖北天门 431700;2.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天门 4317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如何早期诊治乳腺癌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乳腺癌的早期检查、诊断及系统治疗,开展普及筛查工作[1]。乳腺钼靶X线联合CT扫描技术的应用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本文探讨钼靶X线技术联合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系本院住院手术、经病理学证实的女性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46岁;左侧乳腺34例,右侧乳腺22例;肿块大小以3~4 cm最为常见,最小肿块0.5 cm×0.3 cm,最大肿块8 cm×1.5 cm;伴厚皮症8例,乳头内陷2例;术后病理示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3例。
1.2.1 钼靶X线检查 所有患者均采用Lorad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机拍摄患侧乳腺上、下轴位和内、外斜位片,必要时加肿块局部加压放大片或切线位投照。检查观察乳腺病灶大小、数目、形态、边界、有无钙化(包括钙化大小、数目、形态和分布),有无异常血管和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
1.2.2 CT扫描检查 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GE公司CT扫描仪进行胸部扫描,必要时行增强扫描或病灶局部扫描,扫描范围自腋窝顶部至乳房下缘。观察乳腺病灶与钼靶X线检查内容基本一致。
1.3.1 钼靶X线诊断标准 具有2项直接征象或1项直接征象兼具2项间接征象即可诊断为乳腺癌。直接征象:①异常血管阴影:本组有9例,占所有患者的16.1%,主要表现为血管增多、增粗、变形,行曲、排列紊乱;②乳头凹陷:本组有2例,占所有患者的3.6%,主要表现为乳晕水肿增厚、乳头回缩变形、乳头与癌块之间可形成带状征;③导管增粗:本组有5例,占所有患者的8.9%,主要表现为乳头下有1或数支乳导管阴影增密、增粗,边缘粗糙,并指向癌病灶方向;④厚皮症:本组有8例,占所有患者的14.3%,主要表现为早期见皮下脂肪轮廓模糊及消失,悬吊韧带增厚,逐渐出现皮肤增厚,可达3 mm;⑤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本组有6例,占所有患者的10.7%。肿块阴影;②边缘毛刺或牛角状改变;③结构紊乱,局限致密浸润;④微小钙化灶。间接征象:①肿块周围粗大血管影;②乳头内陷;③肿块周围乳腺结构紊乱;④局部皮肤增厚;⑤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1.3.2 CT扫描诊断标准 以边缘毛刺的肿块阴影伴有钙化或不伴钙化等作为诊断标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1 肿块或结节影 肿块或结节影有41例,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73.2%。不同的组织学类型,肿块X线表现各异。①单纯癌:X线所见以肿块为主,表现为高密度或中等密度,边缘模糊,呈锯齿状,有角状突起及小毛刺等;②硬癌:呈结节形不规则肿块,密度高而不均匀,边缘不整,周边可见有水肿区;③髓样癌:均为肿块形,呈圆形或分叶状、体积较大,密度高而均匀,边缘多清晰光滑,钙化少见;④腺癌:为结节样,可分叶及有毛刺;⑤管内癌:肿块为不规则长条状及片状,边缘模糊。
2.1.2 微小钙化灶 微小钙化灶是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依据之一。微小钙化灶有47例,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83.9%。微小钙化的常见形式:①孤立丛状微小钙化,直径<0.5 mm,>5枚/cm2,本组有 5例;②密集无法计数的微小钙化或大小不等的钙化,以微小钙化为主且密集分布于某一区域,本组有12例;③小线虫状、泥沙或针尖状、线样或分支状钙化,本组有13例;④病变区内及其附近同时发现钙化,或仅在病变区边缘发现钙化,本组有10例;⑤沿乳导管方向密集分布的钙化,本组有7例。钼靶X线摄影能显示乳腺内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坏死和钙盐沉着所致的微小钙化灶,形态泥沙或砂粒样,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具备的优势,且能发现乳腺结构紊乱,其主要由于癌症组织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乳腺实质结构的扭曲、变形所致。癌症细胞代谢旺盛,血流丰富,钼靶可见乳腺内血运增加,若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可引起皮肤增厚和乳头内陷。
2.1.3 乳腺结构紊乱、浸润阴影 乳腺结构紊乱及浸润阴影有11例,占所有患者的19.6%。
所有患者CT扫描主要表现为高密度肿块阴影,边缘毛刺,肿块伴沙粒状钙化44例,肿块不伴有钙化12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1例,肿块与皮肤或深层肌肉粘连、皮肤增厚8例,乳头内陷2例,5例行CT增强扫描,病灶CT值明显升高。
钼靶X线诊断为乳腺癌47例,准确率为83.9%,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6例,准确率为46.2%,CT扫描诊断为乳腺癌52例,准确率为92.8%,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1例,准确率为84.6%;两种方法联合诊断为乳腺癌55例,准确率为98.2%,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2例,准确率为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钼靶X线与CT扫描及其联合检查结果的比较[n(%)]
钼靶X线检查乳腺病灶,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痛苦相对较小,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目前可作为常规检查,其是早期发现乳腺癌最重要的有效手段,可检出临床隐匿或微小癌[2-3]。有研究显示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2%~89%[1,4-5],本文研究显示为83.9%。乳腺癌常见的钼靶影像表现中病灶边缘有毛刺、病灶直径≥2 m的患者常出现淋巴结转移,有临床诊断意义,而病灶形态是否为肿块、病灶内是否有钙化及病灶位置对于乳腺癌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诊断意义[6]。本研究结果显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肿块直径>2 m,同时CT扫描诊断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明显优于钼靶X线。
近年来,有报道显示MRI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远远优于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7-8],也有钼靶X线联合高频彩超、乳腺MRI进行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报道[9]。李新等[10]报道外科检查、乳腺X线及高频彩超三者联合检查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CT扫描具有高分辨率和横断面扫描等优点,常见乳腺内不均匀高密度圆形或卵圆形影,边缘毛刺,皮下脂肪层消失,是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有效补充,其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内部结构和乳后间隙、腋窝淋巴结转移等[11],适用于钼靶X线检查禁忌的炎性乳腺癌、乳腺深位病变、显影效果不好的患者。本研究显示CT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2.8%,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查,且两者联合诊断率为98.2%。
综上所述,乳腺钼靶X线和CT扫描在诊断乳腺癌中各有优势,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联合两种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徐凯,王伯源,白德波,等.CT扫描结合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5):1682-1683.
[2]Rawal R,Lorenzo Bermejo J,Hemminki K.Risk of subsequent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after in situ breast carcinoma in a population covered by national mammographic screening[J].Br JCancer,2005,92(1):162-166.
[3]Smith-Bindman R,Chu P,Migliorctti DL,et al.Physician predictos of mammographic accuracy[J].JNatl Cancer Inst,2005,97(5):358-367.
[4]李杰.钼靶X线钙化征象对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5):589-591.
[5]高雅军,马祥君,张宏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线影像在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的对比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1):41-46.
[6]耿佳时,周洋,李鹏飞,等.乳腺癌钼靶征象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2,26(6):540-542.
[7]Schlossbauer T,Hellerhoff K,Reiser M,et al.Value of breast MRI as supplement to mammography and sonography for high risk breast cancer patients[J].Radiologe,2008,48(4):351-357.
[8]张青,王振常,鲜军舫,等.乳腺癌增强MRI特征与病理、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2,3(6):430-433.
[9]陈玉敏,张江宇,师锁江,等.高频彩超、钼靶X线和乳腺MRI三者联合诊断早期乳腺癌[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93-94,97.
[10]李新,赵坤,李祖彬,等.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0,24(4):345-347,355.
[11]Spanu A,Chessa F,Sanna D,et al.Scintimammography with a high resolution dedicated breast camera in comparison with SPECT/CT in primary breast cancer detection[J].QJNucl Med Mol Imaging,2009,53(3):27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