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蕾,钱建蓉,王志文
(1.沈阳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2.上海市星悦儿童潜能开发中心,上海 201600;3.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国内自80年代兴起区域研究的高潮,区域理论和模式的相关研究逐步进入体育领域,近几年来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模式的研究也初见成果,但由于起步较晚,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区域经济学理论在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有关于区域体育发展理论和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已有文献分析发现,有关于非均衡发展现象和运用的研究占所有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很大份额。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目前研究者的成果主要分以下三类进行探讨:
第一类,对体育中的非均衡现象及成因进行社会学分析,总结出我国体育的非均衡发展现象。邹月辉等分析了我国存在项目布局、成绩表现、运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平衡现象,并提出应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非均衡发展模式[1]。金育强等描述了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现状,并指出中国体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调控[2]。高鸿辉通过分析全运会经济实力,认为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竞技体育发展规模上的差异,可能是我国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3]。这类研究占非均衡研究的很大部分,学者是从各类体育现象中总结和归纳体育存在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大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未涉及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分析。
第二类,对非均衡理论进行初步探讨,开始引入经济学的非均衡理论。研究者把这种初步的认识与体育现象较好的结合进行探讨。非均衡发展是从资源有效配置角度考虑经济发展的初始状态,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的地方。以韩佐生等学者为代表,对我国的体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东中西部体育经费投人、东中西部竞技体育水平都体现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地缘因素、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面临的不同起点、非均衡发展的经济战略等是我国地区间体育发展不平衡的成因[4]。周俊通过分析,总结出湖南省体育人口年龄结构上存在非均衡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上存在非均衡发展,群众体育经费来源单一,群众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人均水平不如全国水平[5]。这类研究开始对区域学中的的非均衡理论进行探讨,但都是直接套用区域理论中的非均衡概念,对体育的非均衡理论并没有探讨。在解释体育的不平衡现象时,多是从经济社会的非均衡进行解释的,对体育自身是否存在非均衡并未进行探讨。
第三类,对区域经济学中的非均衡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增长极、中心-外围、梯度推进、中心地等理论进行了重点的探讨,开始运用非均衡理论对体育项目布局、竞技体育人才布局、体育产业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指导。这方面运用较早的是李卫。他利用非均衡的倒“U”型理论,形象地表述出社会、经济、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先后以及区域差距的内在规律性,提出竞技体育区域发展过程的倒U型假说,在发展的初期区域差异比较小,随着发展阶段的提升,这种差距逐渐增大,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差距又将逐渐缩小[6]。于文谦、王乐在研究中认为,非均衡发展是一种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农的梯度推移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等,并提出打造优势项目品牌、建设高校特色运动、形成“城市圈竞技项目”等适合我国竞技体育的非均衡发展模式。该文很好的对中国竞技体育的非均衡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非均衡理论中的城市圈,中心地等理论,提出了我国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的实施途径。这是一次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不足之处是并未对其模式进行探析,在战略应用上还有有待突破的空间[7]。
第四类,对区域经济学中的非均衡理论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丛湖平等人认为东部地区可以同时形成三个体育产业资源的“集化区”,即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区带;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江-浙”三角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穗-深-珠”三角区[8]。作者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方式,并较好的运用了集化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和主导产业理论,提出了体育城市圈、区域发展时序选择、体育产业主导产业选择等建议。文章把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到体育产业的发展上,分析较为细致全面;这方面个案研究代表有周琥、宋常玉,文章主要运用了增长极、中心、外围、梯度推进、中心地等理论对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发展模式进行了构建,提出郴州市区以观光型体育旅游产业为主导市场,资兴市以娱乐休闲型体育旅游产业为主导市场,宜章县以锻炼型体育旅游产业为主导市场,汝城县以康复医疗型体育旅游产业为主导市场,永兴县以康复医疗型兼娱乐休闲型体育旅游产业为主导市场[9]。该文分析细致,能较好的与理论相结合,但模式提出如出一辙,理论运用较为单一。该层次的研究者对经济学的非均衡理论已有一定的认识,分析上较为系统全面,并能够运用非均衡理论去解决体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在研究中对于整个理论的探讨都较为宽泛,实例研究中对体育自身的元素考虑还较为欠缺。
综上所述,体育界对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从想象的总结到理论的应用,已有了很大的突破,成果也层出不穷。但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为一个体系,对于它的研究还是相对不很成熟的。首先,体育界对于非均衡理论概念探讨较少,体育自身的非均衡并未被挖掘,多是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非均衡导致体育的非均衡;其次,理论研究多停留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一个或几个点上,运用和研究最多的是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而对于其它理论都仅是一笔带过,对其整个理论体系在体育界的探讨甚少、容易让人误认为非均衡发展等于不平衡发展或者等同于其中的一个理论;再次,纯理论的探讨几乎没有,多是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论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体育与区域理论更好结合,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对非均衡理论的整个体系进行了解。
在目前的区域体育相关研究中,对于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较好的反映了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学者提出非均衡——均衡发展理论,认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是指各地区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保持相对的平衡和协调,同时承认客观存在的发展差异,将有限的资金、技术、资源比较集中地投入体育的经济中心区,以支持和带动各地区总体水平的快速、持续的发展方式。区域体育产业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以中心地、增长极和梯度推移等非均衡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各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状况,通过市场自发形成,或政府投资、税收、转移支付等政府干预手段,对区域体育产业进行扶植和调整,形成“中心-外围”的体育产业非均衡空间结构。以童莹娟为代表。童莹娟认为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三个“极化区”,极化区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以健身娱乐型体育为“极化部门”,极化部门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部门体育产业发展。但该文对于发展方式的选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而对于其模式的运用仅作为介绍并未做具体的分析。
第二,协调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这种观点认为,区域体育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应使区域体育产业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度超前发展,构建区域体育产业自我调节机制和创新机制,合理配置体育资源,最大化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群众体育活动质量、体育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构建地区性体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区域间体育发展的机会均等。如:林向阳对区域体育均衡与共同发展理念进行了初步解释,分析了影响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的制度、文化、政策、资源等内外部因素,提出了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的集聚力和扩散力的动力学基础[12]。该文并未提出体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理论和模式进行研究,并未对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仅为初步的一个探讨;刘玉认为辽宁省竞技体育必须利用区位优势,在14个地级市之间进行适度倾斜的政策扶植,使区域间竞技体育发展呈现超前性和落后性,超前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而不能采用“齐步走”或“一刀切”的办法。因此,辽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也会面临很多的困难[13]。刘文体现了均衡发展的阶段性,但是大都是从社会的角度进行,较少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完整的探讨。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均衡发展多是社会学方面的协调,与经济学中的均衡发展相连接的较少。均衡发展并不是忽视非均衡,它与非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中间环节。国内体育学者目前对于协调理论认识的并不全面、系统[14]。导致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均衡就是协调。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在区域体育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学者已对区域体育均衡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但未成为一套理论体系,仍需要后来的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梯度推进理论在体育中的研究大都散在非均衡理论等研究中,单独的梯度推进理论的研究很少。但是对于梯度推进的体育现象研究并不缺乏。
研究较为透彻的主要代表有刘志杰,在《我国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水平区域性差异梯度分析与研究》[15]中,通过对各区域在全运会各类别项目上获取金牌和奖牌数量的分析,构建了优势超优区、传统优势区、新优势区、中优势区、一般发展区、弱势区由高到低的6个梯度,并认为梯度结构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通过努力,低梯度区有可能过渡为高梯度区,而高梯度区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滑落为低梯度区。因此,在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要选择影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国家的投资也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条件优越的地区进行,其他地区的发展则通过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辐射效应逐步扩大。此文运用大量事实分析了体育中的梯度现象,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在解决方案上利用的是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利用梯度推进理论的代表还有刘青等[16],他们在四川竞技体育发展对策中提出梯度发展原则,认为在四川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还不发达的地区,从强调优势积累的角度说,现有竞技体育资源非常有限,只有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先使条件较好有可能在奥运会或全运会上摘金夺银的项目率先发展。以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为目的,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区位特点、人力资源、梯队建设、已有项目、运动成绩、经费投入等因素,按照“国家优势项目——地区优势项目——省优势项目”的思路,对各地区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合理布局。文章仅为笼统的介绍,并未进行具体论述。
在体育产业中梯度推进发展战略运用的也较多,王平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地区发展极为不平均,产业结构不合理,主体产业不够突出,还没有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政策。并提出三个层次的梯度推进发展:第一是核心地区,即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香港、深圳、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地区;第二是重点地区,即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半岛,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胶东半岛城市带,福厦漳地区,成渝地区,长株潭地区,江汉平原地区以及河南中部地区;第三是辐射地区,即全国其他中小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地区[17]。卢金逵认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体育产业竞争力强劲地区(北京,上海,广东),体育产业竞争力中等地区(辽宁),体育产业竞争力落后地区(江西,内蒙古,安徽,云南)[18]。在体育产业发展战略中的梯度推进运用都限于粗略的探讨,而为什么这样运用,具体怎么运用都没有介绍。
芦平生[19]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区域性战略选择,应确立西北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多梯度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从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开始,逐步扩散到西北地区的的边远城镇和乡村,加大西北地区全民健身活动和学校体育的项目数量和空间范围,重点为西北地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体育活动项目,使课内体育与课外体育和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相融合,为西北地区高水平、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奠定牢固的基础。李卫[6]在T型发展格局中提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从整体上可以把沿海地区和沿长江地区作为优先发展极。以T字型优先发展,梯度推进。同时也提出“梯度”是一种广义的非均衡,梯度就是差异(包括空间差异、时间差异、数量差异、质量差异等),它的存在成为产生一切运动和一切过程的基础。但是文章仅为介绍,没有具体分析竞技体育是如何成T型发展的格局。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目前体育中的梯度推进理论与区域战略学中的理论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不论是现象的研究,还是在体育问题的解决办法上,研究者大都达成一种共识,认为梯度推进理论是非均衡理论中的一种,但是在目前的研究对于梯度理论的介绍很少,研究也都是泛泛之谈。
与上述研究相关的还有反梯度推进理论的应用。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的加快,就可以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这个论点提出后,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争论,从而引申了反梯度推移理论。
反梯度推移论的支持者认为,按现有生产力水平划分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和引进技术或经济发展的顺序相同。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具备条件,就可以引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发展,而不管区域处于哪个梯度;落后的低梯度区,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行超越发展,然后向上一级梯度区进行反推移。刘志杰[15]文章中就提到,通过努力,下方梯度区域内的省、区、市有可能向上方过渡,只要条件具备,落后地区也可能实现反推移。但从体育界的研究中来看,反梯度研究较少。
体育中的反梯度现象是空间推移的一种特例,其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不能与正常的梯度推移相提并论,时代不同、地区文化、风情等情况的不同,局部的反梯度推移方式是可能存在的。这种反梯度一定情况下对正常的梯度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故对体育中的反梯度理论的研究也有待研究者探讨。
近年来,国家陆续启动了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国家体育总局拟在全国建设16个“体育圈”。学者也对“长三角体育圈”、“环青海湖体育旅游”、“环太湖体育旅游”、“环京津体育旅游”、“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等体育旅游城市圈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在体育界目前的研究中,大都将点-轴渐进模式与城市圈模式结合进行研究。体育研究中城市群的研究,多是在经济、旅游城市群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运用的多是经济学原有理论,对于城市群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在体育圈中进行,在体育圈的研究中多采用点轴圈模式进行研究,理论主要应用增长极、核心腹地扩散理论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钟华等人[20]提出长三角体育旅游一体化,并指出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与一体化发展,能拉动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提高长三角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凸显区域竞争实力。文章在对策研究中仅从社会角度,泛泛的对长三角体育旅游一体化进行了探讨,但并未从城市圈的角度进行解释、规划研究。刘佳等人[21]也在长株潭地区一体化的背景下,对长沙、株洲、湘潭的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及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此文意识到城市圈对体育旅游的重要性,但是未从城市圈的角度分析长沙、株洲、湘潭地区的互补优势等。袁潇菁在中原城市群背景下,对中原城市群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形成、规模、成员、时间、地点、内容、目的、经费、管理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了现状调查与分析。这类研究在原有的城市圈的背景下研究体育在城市圈中体育资源进行调查,文章中并未涉及到城市圈的概念,及体育城市圈的运用。
张文桥[22]在构建“环磁湖体育圈”的研究中,认为“体育圈”是从国外很多“经济圈”和“共同体”概念中得到启示的。它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了体育与旅游、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的经济社会优势和人文、旅游的自然资源优势,加速体育事业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环磁湖体育圈”应以磁湖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应“以山水冶矿文化为特色、以旅游度假为主要形式、以休闲健身为最终目的”,充分发挥黄石山水资源的优势,将体育和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以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等四项原则为指导。王苗永等[22]认为,长三角全民健身大联动是加强长三角地区合作的具体体现,苏、浙、沪三省市体育部门应以此为起点,紧紧抓住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杭州休闲博览会的契机,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多赢,开创区域体育发展的新局面。这类研究在社会发展背景下,提出了体育自身的城市圈,也提到了城市圈对体育发展的作用,但是对体育自身的传播特色似乎有点丢失。
这类研究在体育旅游、体育产业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一套体系。杨德云等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区域整合》研究[23]中,以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系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的休闲体育产业空间分布,从南宁市中心向外围是密度衰减的,休闲体育产业系统各要素集中分布在主要的交通轴线上,并形成以南宁市中心为产业核心区,向各个不同的方向扩散延伸的态势和特征。并提出以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为载体,推动国内旅游合作发展,首先要加快与“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休闲体育产业合作,其次要加强与大西南六省区及周边省区市的联动发展,发展南宁休闲体育产业,以带动区内其它地区联动发展。以李建明等的研究[24]为代表的区域体育旅游研究已较为成熟,这些研究提出体育旅游经济圈主要依托重点体育景点,由中心城市和交通体系构成。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具有超前拉动作用的体育旅游业,形成区域体育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充分发挥其扩散和连带效应,从而促进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发展。王玉扩分析了秦皇岛体育产业发展的条件和优势,提出适合秦皇岛现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的点轴发展模式,康志辉[25]指出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产业,也基本遵循区域发展的“点-轴”渐进扩散规律。并对浙江省体育竞赛表演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浙江区域体育竞赛表演业“点一轴系统”形成的机制主要为政府支持、便利的交通、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各种体育赛事等方面,同时根据浙江现状制定出以宁波、杭州为中心的八条轴线。
从上述研究来看,城市圈已在经济、旅游开发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体育领域的城市群研究也不缺乏,但也还不成熟。首先从理论基础来看,城市圈理论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增长极理论就能说明的,所以在城市圈模式下建立城市圈考虑的问题应更加全面。其次,在体育界中对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认识还有不足之处,理论还欠完善。一个学科嫁接到另一学科中当有本学科的特点,而在目前的研究中,看到的多是经济学的原理论,却没见体育的影子,体育领域中城市群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研究者对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存在以下优点:
第一,意识到借鉴区域发展理论对发展体育事业的作用,并运用事实验证了体育中存在区域发展的特点;学者大都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体育中存在着非均衡、梯度发展、协调发展、城市圈现象,并认为运用这些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体育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给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开阔了思路,说明这些理论对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在区域发展理论与体育的结合中已经产生了一些体育的元素。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原有理论的探讨,挖掘出区域理论与体育的共性,例如李建明等人就尝试对体育中的“点、轴、圈”进行解释。无论探讨的结果是否与现实接近,但这些成果对于今后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启发。
第三,区域发展理论与体育实践很好地结合分析,对体育规划产生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目前的研究中,有很多研究者运用非均衡、梯度推进、城市圈等理论,对具体地区的体育旅游、体育产业、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方面的发展问题进行具体规划,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对今后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通过上述的文献的分析,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于区域发展的理论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在前面进行的探讨中,体育中的理论分析与区域中发展理论还有很大的差距。区域发展理论进入体育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两门学科的结合需要一定的磨合。体育研究者对其的认识也还处于初步阶段,区域领域中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城市群发展理论都是一个理论体系,由多个理论组成,而在目前的体育研究中,很多学者并未对区域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认识还不够全面。
第二,与体育相结合的体育区域理论体系并未形成。体育界对于纯体育发展战略理论探讨很少,多是对于现象的总结和一个理论体系中的几种理论的应用研究。目前的研究对于现象的总结占研究成果的很大比例,涉及原理论的探讨很少;在应用研究方面,多为理论的直接介绍,深入探讨的较少,几乎没有形成体育自身的理论。
第三,在理论应用方面,并未找出区域理论的连接点。目前的运用多有些牵强,缺少区域理论运用到体育中的过渡阶段。在目前的研究中,理论的应用仅是照搬区域中的原有理论,并未对其进行探讨,区域发展中的理论为什么适应体育事业,该如何进入体育事业的发展,具体该如何应用去合理的规划,这些在目前的体育研究都还比较缺乏。并且在应用时,体育自身的发展特点很少在理论中体现。
[1]邹月辉,于文谦.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非均衡现象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13-16.
[2]金育强,黄玉珍,胡科.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1712-1714.
[3]高鸿辉.我国全运区域竞技实力发展的非均衡历程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6).
[4]韩佐生,张鸽,李鹏,杨兰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地区间体育发展不平衡成因剖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4):1-5.
[5]周俊.湖南省群众体育非均衡发展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11.
[6]李卫.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1.
[7]于文谦,王乐.当代中国竞技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体育学刊,2008(9):15-20.
[8]丛湖平,张爱华,朱建清.论我国东部省份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模式的构建[J].体育科学,2004(12).
[9]周琥,宋常玉.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发展模式构建的研究——以郴州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4).
[10]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1]童莹娟.我国东部各省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外环境的比较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1.2.
[12]林向阳.我国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42-44.
[13]刘玉.辽宁区域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9.
[14]方创林.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5]刘志杰.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区域性差异梯度分析与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
[16]刘青,赵峻岭,易琳等.四川省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7(10):19-31.
[17]王平.世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探讨[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18]卢金逵.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9]芦平生,魏争光,熊振强等.面向21世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区域性战略选择[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5-81.
[20]钟华,窦淑慧,路泽全.长三角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一体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10-12.
[21]刘佳,朱罗敬,胡玉华.长株潭城市群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5):83-85.
[22]张文桥.构建“环磁湖体育圈”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战略研究[J].产业探讨,2008(2):98-99.
[22]王苗永,金开云.全民健身大联动国内首创,江浙沪欲画“长三角体育圈”[N].中国体育报,2004.01.
[23]杨德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区域整合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9.
[24]李建明.湖北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基础及战略选择[J].湖北体育科技,2008(5):497-499..
[25]康志辉,陆亨伯.“点-轴”理论及其在浙江省体育竞赛表演业空间结构中的应用[C].第二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