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辉 胡文标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率失常,心房不协调活动引起心房机械功能发生进行性恶化[1],临床上所有能够导致心房肌增生、心房扩张、缺血甚至纤维化、炎性浸润等病变的心脏疾病均可归于房颤病因[2-3]。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4-6],也是缺血性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笔者通过对本院163例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考察此类患者心电图f波特点及对血栓栓塞危险事件评估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63例,根据患者发生房颤后有无并发血栓栓塞事件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血栓组54例,男37例,女17例,年龄47~83岁,平均(65.9±7.3)岁,房颤病史2个月~15年,平均(7.8±2.6)年;非血栓组109例,男77例,女32例,年龄45~87岁,平均(64.6±6.7)岁,房颤病史1个月~17年,平均(6.7±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心电图检查证实为房颤,并维持1个月以上,近1个月内未使用抗凝剂;排除标准:瓣膜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甲亢、急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等,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心电图及f波测量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于平静状态下取平卧位,心电图仪采用日本光电1350p同步十二导联,走纸速度25 mm/s,定标电压10 mm/mV,测量时为避免QRS波、T波、u波影响,选择V1导联中QRS波后1~2个f波后开始测量[7],连续量20个f波振幅、f波时限、f-f间期,取平均值。f波振幅=f波最低点至最高点垂直距离×0.1 mV/mm;f波时限=f波最早起点至最晚终点间距离×0.04 s/mm;f-f间期=1个f波起点至下个f波起点间距离×0.04 s/mm[2]。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室率、合并症及f波细颤(f振幅<0.1 mV)情况;比较两组f波振幅、f-f间期及f波时限。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心室率和合并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f波细颤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
2.2 两组f波检查结果比较 血栓组f波振幅明显低于非血栓组(P<0.05);但两组f-f间期、f波时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f波检查结果(±s)
表2 两组f波检查结果(±s)
组别 f波振幅(mV) f波时限(s) f-f间期(s)血栓组(n=54) 0.074±0.013 0.068±0.013 0.117±0.08非血栓组(n=109) 0.096±0.017 0.069±0.015 0.128±0.011 P值 <0.05 >0.05 >0.05
流行病调查研究中发现心房颤动的患者不同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差异显著[8-9],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明显少于男性[10],(NVAF)约占所有房颤的87%,其最大危害是并发血栓栓塞,国内外研究表明NVAF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提高5.6倍,抗凝治疗能明显降低NVAF脑卒中发生率,但同时也能增加出血风险,对NVAF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性评估,并寻找合适检测指标是筛选高危患者及早预防的关键[11]。临床上常以体表心电图中检测到f波为Af的诊断依据,但是由于f波体现心房电活动,大小、形状各异,其间距也绝对不等,以往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随意性,并不具备实际意义,但也有学者认为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自身心电图f波具有可重复性,个体间差异明显大于自身差异,在f波特征中寻求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危险信号成为可能。研究表明f波振幅改变的影响因素包括心房的肥厚或扩张、心房肌细胞退行性改变、心房纤维化等,本试验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其细颤比例明显高于非栓塞患者,f振幅明显降低(P<0.05),可能与心房纤维化、心房激动不均一、左心房收缩力下降有关,左心房内血流容易发生淤滞,导致血栓形成[12]。
同时,从f-f间期的角度上来说,AER心房电重构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广受各方研究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心房电重构主要是指心房有效不应期进行性缩短,从而使得传导速度表现出具有进行性特征的递减现象。心房电重构的最主要后果是:心房波波长明显降低,心房内表现出明显的多发折返反应,最终会使得患者的房颤症状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型维持状态。结合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来看:对于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而言,心电图f-f间期与心房图f-f间期之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能够对心房有效不应期加以充分的显示,并且该f-f间期的变化能够与心房点重构之间的变化呈现出相对并吸纳的直线性相关性状态。同时,慢性非薄膜性房颤患者的心房点重构现象能够借助于体表心电图f-f间期的缩短特性加以表现。在本组研究过程当中,血栓组患者心电图f-f间期表现为(0.117±0.08)s,非血栓组患者心电图f-f间期表现为(0.128±0.011)s,显示血栓组f-f间期短于非血栓组。针对该数据特征,很多学者认为这一现象与心房电重构、结构重塑、血流淤滞、内皮功能损伤等密切相关,心房电重构时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传导速度减慢,心房波波长减小,易形成折返,房颤趋于自我维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心室率和合并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f波细颤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但f波振幅明显降低(P<0.05);两组f-f间期、f波时限差异并不显著(P>0.05)。这说明: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房颤动时,f-f间期缩短,f波振幅降低,心房有效收缩能力减弱,心房内血流瘀滞,促使血栓形成。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心电图f波可作为临床有关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筛选标准,以及诊断指标,这一点值得临床加以特别关注与重视。
[1]李璇.心电图f波特点与心房颤动早期转复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2]刘晓宇.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电图f波特点对评估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
[3]刘晓宇,沈玉祥,翟亚萍.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f波特点对评估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1):65-68.
[4]杜梅花,沈玉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f波特点及左房直径对评估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的临床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0,19(1):42-48.
[5]刘俊,方丕华,刘悦,等.心房颤动消融术后三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与远期成功率的关系[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2):115-118.
[6]商德亚,马晓静,周轶,等.P波至左心耳射血间期联合P波离散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复发的预测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3):203-206.
[7]吴瑛,蒋文,况扶华,等.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对中国健康受试者及房颤与房扑患者心电图QTc间期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26(7):488-494.
[8]周菁,丁燕生,杨俊娟,等.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初始的电生理特征[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1):39-42.
[9]李方洁,沈红军,郭小玉,等.心房颤动伴短联律间期宽QRS波散点图的类型及特征[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1):41-44.
[10]张敬,郑强荪,刘雄涛,等.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活动特征的提取与分析[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1):34-38.
[11]佟铭,杨桂棠,韩雅玲,等.冠状动脉造影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冠心病诊断价值[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4,6(2):82-84.
[12]冯天捷,陈柯萍,姚焰,等.植入起搏器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临床分析[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6(5):362-36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