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芬 黄萧 张柔
新生儿窒息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存活率[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日益改善和提高,新生儿的健康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及时准确并快捷有效的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2-3]。因此,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体会,全面提升复苏与护理干预措施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新生儿窒息的治疗状况,笔者对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了系统化的复苏与护理干预,并发现其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新生儿窒息临床诊断标准,其中正常分娩患者30例,剖宫产患者39例,臀位助产患者11例;轻度窒息患者13例,重度窒息患者67例。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新生儿窒息患者均行常规复苏与护理,而研究组新生儿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更为系统化的复苏与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措施如下:(1)复苏过程及措施:①胎儿娩出前准备:在进行分娩之前应将吸痰管和咽喉镜以及气管导管和气囊面罩复苏器等新生儿窒息专用抢救器械准备齐全,同时也应将氧气、听诊器、无菌手套、无菌双层纱布、急救药品等一般常规抢救用品准备到位[4]。②清理呼吸道:呼吸道清理是新生儿复苏抢救的关键一步,即当新生儿娩出后可通过低压电动吸引器将口咽鼻喉处的黏液吸净以达到呼吸道完全通畅的目的,同时操作过程应娴熟连贯,并始终遵循轻柔操作的原则以免对新生儿造成伤害[5]。③人工通气:对于阿氏评分在3分以下的患儿,可将其颈部稍稍上托而使头部后仰,同时轻轻压迫新生儿腹部,并用双层无菌敷料覆盖新生儿口鼻以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操作。必要时可合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辅助治疗,直至新生儿自主呼吸正常后方可停止,并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及时清理干净[6]。④气管插管:对于行人工呼吸后仍无哭声的患者,应立即采用气管插管将气管内的分泌物全部吸出。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胸外按压、口对导管人工呼吸、气囊加压给氧等辅助干预措施[7]。⑤复苏药物的应用:对于胸外按压无效且心率在80次/min以下的患儿,可静脉推注1∶10 000的肾上腺素或东莨菪碱,以达到解除患儿脑部和肺部的循环障碍,显著改善微循环,并有效抑制抽搐和兴奋呼吸等相关症状。同时可通过抗生素和扩容以及纠酸等系统性药物治疗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8]。(2)复苏后的护理:①继续保暖:在对新生儿的整个复苏过程之中,保暖箱等相关设备积极做好患者的全程保暖工作,使患者的肛温始终保持在36.5~37℃之间,严格避免由于患者体温过低而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9]。②严密监护:复苏结束后除对患者体温和心率及呼吸等常规指标的密切监测以外,还应完善对患者神志、瞳孔、前囟门张力、肌张力、抽搐、吸吮反射、尿量、皮肤颜色等相关项目的观察和监测,并加强对患者药物输注速度的控制及其药物不良反应的记录[10]。③预防感染和并发症:在新生儿的复苏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并认真做好相关消毒隔离措施,从而有效预防感染现象的发生,同时应严格遵循医嘱,行持续给氧和对症支持性治疗以达到防止并发症发生的目的[11]。④合理喂养:应根据母乳喂养的实际情况,对于吸吮反射性较好的患者应积极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喂乳方法,而对于吸吮反射性较差的患者则应指导产妇掌握规范的挤奶方法,并用小匙盛装奶液后试喂,若发生呛咳则改用鼻饲喂养[12]。
1.3 评价指标 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新生儿窒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临床考察指标包括痊愈出院、好转出院、转院、死亡等四项。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新生儿窒息患者经不同模式的复苏与护理干预后,其临床治疗效果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痊愈出院的比率显著提高,高达90.00%,而转院和死亡的比率则明显减少,均为2.50%,并且两组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例(%)
新生儿窒息则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首要因素,是指新生儿由于受到产前和产时及产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新生儿因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进而导致新生儿娩出1 min内仅有心跳却无自主性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并以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病症[13-14]。大量文献资料显示,凡能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现象的发生,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在子宫内环境及分娩过程密切相关,如果缺氧发生在产程中,胎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刺激呼吸中枢,以致早期发生强烈的呼吸动作,喉括约肌失去屏障功能而吸入大量羊水,从而致使产时窒息或转为娩出后的新生儿窒息。随着新生儿医学诊疗水平的逐步改善和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但是往往由于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各不相同,进而导致一部分新生儿经复苏处理后的存活能力仍然较差,故在此特殊时期仍需要继续做好新生儿病情的密切观察和科学护理,以有效防止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如何及时采取系统性的应对与治疗措施已成为降低围产期新生儿的死亡率,并提高新生儿存活质量的有力保障和重中之重。
目前,新生儿窒息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迅猛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5]。新生儿复苏技术作为新生儿窒息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改进和推动了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治疗水平,及时挽救了众多患者及其整个家庭。据相关文献资料证实,通过优质的复苏技术和与之相匹配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阻止由于新生儿窒息而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特别是快速、稳妥、准确的复苏措施及其复苏后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更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从根本上提升新生儿的生存率[16]。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了系统化的复苏与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严格执行规范化新型复苏与护理干预患者痊愈出院的人数显著增加,而转院和死亡的人数则明显减少。由此可见,通过系统性的新生儿复苏和复苏后护理能够全面提升新生儿的成活率,并进一步改善了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治疗效果,适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1]樊秀芳.新生儿窒息150例的复苏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7,47(22):119-120.
[2]易翠兰,种翠宁,李洁萍.3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26):5500-5502.
[3]梁增荣.浅谈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283-284.
[4]黄荷英,朱佳骏.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J].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5):42-43.
[5]孙尚绘,张文琼.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效果评价及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6):724-725.
[6]王万玲,徐冠英,刘春晓.新生儿复苏新方法效果评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1):44-45.
[7]简毅英.新生儿窒息168例急救复苏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39-40.
[8]王英.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360.
[9]潘彦光.新生儿窒息70例的复苏抢救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99-8780.
[10]丁艳,罗小东.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11,39(6):818-819.
[11]孙涛.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配合[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164-165.
[12]张蕾,张浩.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329-340.
[13]朱岸清,邸晓华.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体会分析[J].医学信息,2011,12(7):3350.
[14]汪家云.浅谈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与后续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35):7585-7586.
[15]宫桔云,冯凤霞.107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73-74.
[16]易绪琴.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