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 彬
“教师应是放飞生命的牧者。”采访中,作为佳宁里小学体育教师的李宝强如是说。在体育教学中,李宝强致力于让学生感受情的熏陶、爱的浸润、美的体验,让学生在快乐中提升成绩,在奋发中感受不足,在教师浓浓的期待中不断增强信心,努力进取,让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在体育课堂中展翅飞翔!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李宝强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三级培训为载体,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法,树立了“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李宝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上,李宝强都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望着那一张张充满童真的笑脸,李宝强也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在日常的体育课上,李宝强本着一个“情”字,即情境教学和情感的体验,立足一个“新”字,即新理念和新颖教学模式相融合。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李宝强逐渐总结出一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三结合”教育模式,即“童趣和兴趣的结合,自主与主动的结合,团队和自信的结合”。
李宝强努力让自己的课堂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充满活力,他追求课堂的实效性与趣味性,注重培养身体健康、活泼可爱的学生,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体育课。多年的实践与经验积累使他逐渐形成了“以生为本、开拓创新、富有童趣”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立定跳远这堂课时,李宝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上下肢、头、颈、腰的活动融入到仿生练习之中,为学生创设了“小青蛙学习本领”这一情境,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一会儿跳跃“横沟”,一会儿跳跃“纵沟”,一会儿又从河坡往“水里跳”,学生们在李宝强的引导下,由易到难、自主地去探究练习。于是,在激发了学生兴趣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且运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在练习时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自然圆满地完成了本堂课学习任务。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在适合自己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探索、发展。李宝强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面对低年级的学生,针对他们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和能力水平,李宝强精心组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练习,并逐步实现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在李宝强的课堂上,教师好比一位指挥家,而学生则如同演奏者,“演奏者”在“指挥家”的引导下,“享受”音乐的快乐,“指挥家”则在自主与主动的结合中,感受教学的快乐。
李宝强认为,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遇到困难时“我能行”的自信心理。如何做到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理,是李宝强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课堂实践中,李宝强精心设计了适当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游戏中培养团队精神,在成功中建立自信,从而达到团队精神和自信心获得双赢的目的。例如,在“占领高地”游戏活动中,李宝强对学生进行启发,给学生们讲解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战士机智、快速、安全地占领一个个高地,打了一次次漂亮的战役,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这样一来,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知道了要像八路军战士那样机智、快速、安全地展开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们相互帮助、团结一致,一次次地完成任务。学生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增长了智慧,在成功中树立了自信心,从而达到了开展游戏活动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李宝强意识到,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非常不足,而且当今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单一的体育锻炼并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日常的体育教学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既能主动参与练习,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愉悦,李宝强因地制宜地发挥创新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地开展了新的探索,充分开发和利用自制体育器材,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活动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并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李宝强把体育课常用的皮筋、接力棒和废旧的饮料瓶、小木板组合起来,发挥自制器械的最大效能,将之带到体育教学中。实践证明,采用自制器材并让器材一物多用,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体育课堂的新意,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学生就喜欢上体育课,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比如,李宝强将体操棒与饮料瓶制作成“手榴弹”,把它们当作“跑道”与标志物,让学生进行直跑或蛇形跑练习;把“手榴弹”与小木板结合,当作“跷跷板”,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利用皮筋与“手榴弹”做上肢力量的练习;利用“手榴弹”做掷准、掷远练习;利用“手榴弹”与小排球做打保龄球的游戏,等等。小小一枚“手榴弹”,在李宝强的课堂上千变万化,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制体育器材是一个认识、学习、创新与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李宝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研究的欲望,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前提。由于自制的体育器材是学生们或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劳动成果,学生对它充满感情,就会想方设法地充分表现它、利用它,因此,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了运动兴趣。而且,自制体育器材的锻炼方法简单易行,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为他们今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宝强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还有目的、有选择地对自己开发制作的器材进行分析讲解,并不时地提出问题,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其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制体育器材当中来,从而增进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教师如同播种者一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耕耘着生命的绿色,期盼着秋天的收获。李宝强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那份浓浓的关爱和殷切的期待,往往会催发学生巨大的内在潜能,使其产生无尽的动力,并能有效激发他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采访中,李宝强还特别指出,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对外界的反应比较敏感,教师更应在教学中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表情、温柔的眼神去给他们以肯定和鼓励。因此,李宝强每一节课都努力扮演学生“知心朋友”的角色,他认为,只有成功地充当这一角色,才能走进学生中间,洞悉他们的心灵,学生才能把自己的困难、苦恼与快乐尽情地诉说出来,从而得到情感的释放,解除心理的紧张。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内心活动,才能及时而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和教育,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真正影响一个人的智慧、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因素并非智商,而是积极的情感。李宝强认为,只有学生对体育运动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他们在运动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李宝强善于用智慧的眼光发现课堂中的问题,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捕捉学生情感变化的节点,及时参与、调整,并作出决策,消除课堂中的隔阂,使消极变为积极,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使体育课堂重新焕发活力。
在体育教学中,李宝强既致力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又努力打造和谐愉悦的体育课堂,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才能教得舒心,学生才能学得惬意。为此,李宝强努力探索,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李宝强经常给学生讲述从小坚持体育锻炼的好处(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为国增光),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和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情感。再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利用优美、规范的示范动作,发挥指导、帮助的作用,培养学生严谨、踏实、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为取得良好成绩而努力拼搏的决心。
在多年体育教学的探索实践中,李宝强还认识到,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培养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是促进学生积极情感形成的重要保证。
无论体育教学还是体育锻炼,不良的情绪轻则影响动作完成,重则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李宝强认识到,教师一定要耐心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合理化解,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并对其引导和鼓励,使他们全神贯注、充满信心地去完成动作。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李宝强确保做到: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情境,发挥其想象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大胆的探究与创新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关心学生、体贴学生,特别是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协调能力较弱的学生,更要多鼓励、多示范。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李宝强总能做到在上课之前调适情绪,教学中给学生呈现乐观、阳光的教师形象,并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李宝强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优美、整洁的活动场地,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他们心情愉悦,从而激发他们锻炼与探索的欲望。准确与流畅的示范动作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自然能引导学生争相效仿。如,在健美操、韵律操等教学过程中,李宝强在示范动作时十分注重向学生传递健康美、动态美、节奏美,让学生们感受无穷的生命律动,通过富有激情与动感的演示和示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恰如其分的讲解对学生正确动作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李宝强时常有意识地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并对动作要领进行恰当的分解,让学生在倾听中感悟体育的内涵。李宝强还针对学生的年龄及喜好,介绍一些健身、健美的知识,在此过程中,语调亲切、动听,语言幽默风趣、抑扬顿挫,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产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
李宝强还十分注重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感受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能力、接受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李宝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训练内容,做到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学生取得成绩时,李宝强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而当学生动作不到位或不成功时,他又和颜悦色地指出问题所在,鼓舞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放飞生命,播种未来;放飞理想,展翅飞翔。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李宝强的体育课堂中提高了身体素质,培养了终身体育的意识,我们更加相信,在未来的从教之路上,李宝强必将奋勇前行,展翅高飞。
链接:李宝强,天津市红桥区佳宁里小学体育教师,2010年被评为红桥区学科带头人,2011年8月获红桥区“成才杯”二等奖,2012年9月被评为红桥区第五届名师,2012年9月获天津市优秀体育课例二等奖,2012年12月获红桥区优秀体育课例一等奖,2013年4月做《肩肘倒立》市级教学研究课,2013年4月获红桥区“双优课”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