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嘉忆
(吉林市博物馆 吉林 吉林 132011)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进行了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随着全国第一、二、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开展,文物保护的研究文献也在逐年增多,为了使更多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对这部分数字资源得到关注和研究,笔者将2003-2012年这10年的文物保护的数字文献进行精细化统计,以文献计量的图表方式进行分析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的数字化文献的研究状况,并借为同行们对文物保护的数字文献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在考古研究中,过去常靠史料记载,史地知识和化学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有时候还要凭一定的实践经验进行判断[2]。本文数字资源分析就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网络检索数据库,首先选择高级检索;其次输入检索条件,在下拉菜单里设定“篇名”检索词为”文物保护”;再次设定检索年限从2003到2012年;检索出有关文物保护的数字文献952篇。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可供参考的数字研究文献为952篇。见图表1:
图表1“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数表
科技考古学与文物保护学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经过20年的发展,建立了一些专业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某些成果甚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3]。2003-2012这10年也是我国文物保护研究文献数字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我们从文物保护研究文献逐年发展可以分析得出其进程,是梯次展示文物保护研究文献时间的总体发展。从图表2中可以分析出,2003-2006年为刚刚开始的第一台阶,这一时期的四年里发表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文献252篇,平均每年发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63篇,处于研究热带;2007-2011年为稳步发展的第二台阶,这一时期的五年里发表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文献563篇,平均每年发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112.6篇,处于研究上升热潮;2012年为蒸蒸日上的第三台阶,这一年里就发表文物保护研究文献137篇,可以说这一年已经处于文物保护研究的燃点热门。
图表2 文物保护研究文献的数字化时间分析表
从2003-2012年发表的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文献952篇中,我们分析看出中文核心期刊有163篇,其中文博等13种中文核心期刊登载其研究文献的42篇,如排名《东南文化》12篇,《江汉考古》8篇,《敦煌研究》6篇,《故宫博物院院刊》4篇,《考古与文物》4篇,《考古》4篇,《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篇,《中原文物》1篇,《文博》1篇,《北方文物》2篇,《四川文物》1篇;《华夏考古》1篇,《文物》1篇,占中文核心期刊总数的26%;还有近10种档案学中文核心期刊15篇;还有大学学报登载的中文核心期刊24篇。中文核心期刊还分支出SCI来源期刊2篇,它登载在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EI来源期刊有5篇,分别登载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篇、《建筑材料学报》1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篇、《功能材料》1篇;CSSCI来源期刊有56篇,分别登载于36种期刊,其中文物考古研究方面的期刊21篇,如排名《江汉考古》8篇,《敦煌研究》6篇,《考古与文物》4篇,《考古》4篇,《华夏考古》1篇,《文物》1篇,占CSSCI来源期刊总数的38%;还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7篇,还有历史及社会科学研究的期刊9篇,还有档案旅游城市管理等学科的期刊20篇。普通期刊有726篇,其中文博期刊登载的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文献226篇,如排名《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18篇,《中国文物科学研究》57篇,《文物世界》19篇,《中国文化遗产>32篇,《南方文物》5篇,《中国历史文物》1篇,《中国博物馆》3篇,《博物馆研究》5篇,《内蒙古文物考古》1篇,《文物春秋》10篇,《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篇,《文物鉴定与鉴赏》4篇,《福建文博》3篇,《上海文博论丛》6篇,占中文普通期刊总数的36.7%。见图表3:
期刊名称研究文献数量(篇)所占全部期刊篇幅总量的比例(%)中文核心期刊16317.12 SCI 来源期刊20.02 EI 来源期刊50.05 CSSCI 来源期刊565.88普通期刊72676.93期刊篇幅累计952100
在文物保护研究文献累计的这952篇幅中,有40篇获得国家及省级专项基金的支持,其基金项目分布见图表4,分析统计占期刊篇幅累计总数的0.042%。在基金项目课题组成员中我们从中分析出,大学研究机构所担负的课题人员与文博研究人员所占比例为三比一。总之,从上述的期刊来源分析与基金项目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占50%以上的基金项目课题都大学研究机构和文博系统馆员共同配合、紧密协作、一起完成的,这也是现今文物保护研究文献成果形成的学科交叉的完美趋势。
图表4 文物保护研究文献的基金项目分析表
国防科工委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2.5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12.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7.5国家文物局文物科研基金项目1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2.5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基金项目25教育部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项目1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2.5李政道、秦惠夫妇“政学者”研究基金12.5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25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7.5省教育厅专项基金项目820省文物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5基金篇幅累计40100
从文物保护研究文献的952篇作者来看,独立作者(包括单位作者)完成的篇幅数量为721篇,所占全部期刊篇幅总量的比例为75.7%;两人以上的合著者的共同完成的篇幅数量为231篇,所占全部期刊篇幅总量的比例24.3%。从中分析可以看出研究文献合作完成成果占独立完成的三分之一,因此说明合作完成研究文献成果已经在文物保护研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从文物保护研究文献的图表4作者单位来分析,减去“其他机构”,作者发表研究文献篇幅数量的排名为:(1)“各种文物中心(处)”222篇、(2)“高等院校(大学)”192篇、(3)“各类研究院所”149篇、(4)“各级博物馆”106篇、(4)“各级考古研究单位”93篇、(5)“建筑文物单位”52篇、(6)“博物院”18篇。如果我们将“博物院”、“各级博物馆”合并就是124篇,这样足以说明文物中心、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考古研究单位、博物院(馆)是文物保护研究人才集中的单位,有很多这一学科课题成果的带头人,他们也在合作的基础上发挥其各自的作用。
图表5 文物保护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分析表
从以上2003-2012十年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来看,期刊对新技术的报道主要侧重于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技术信息[4]。对文物保护这一研究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文物保护这一课题的研究人才分布呈年时均匀递增,对文物保护这一课题的研究期刊来源呈年年学科多化,对文物保护这一研究主题内容呈数年项目广泛,对文物保护这一研究方向目标呈递年使用展陈。综上所述,从研究文献数量上看,这些文献成果已经颇具规模,独著者居多,著者合作度还有有待加强;从研究文献质量上看,基金论文支持数量比例还有有待提高;从作者分布上看,文博系统的专业研究人员较少还有有待增加;从期刊来源上看,文博刊物发文较少与其他专业期刊还有有待交叉融合。
[1]杜秋艳;《关于文物普查及保护管理的具体分析》,《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9 期。
[2]钱俊龙、谢燕、潘小伦、熊樱菲;《从9 种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看核技术在文物保护与考古中的应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年第S1 期。
[3] 刘建华;《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论文的科学计量学分析与研究》,《敦煌研究》2005年第4 期。
[4]谢燕;《1989~2008年《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载文初步统计与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年第S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