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顺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要素之一,然而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脱节的现状,制约了高校优势资源的释放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在根本上影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局。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做出了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要求。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1],第一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012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联合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该《意见》从实施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管理实施六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是关于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重要文件。2013年4月,14所高校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名单公布。至此,协同创新体系从战略构思到贯彻实施,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式发展。山东工商学院“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是在山东省《关于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的意见》(鲁财教〔2013〕3号)的指导下培育和建设的,其实践探索对于深入理解、完善协同创新理论和提升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能力都有深刻的意义。
要深入理解和贯彻协同创新战略,对协同创新的概念和内涵作一梳理是首要前提。“协同创新”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合成词,由修饰词“协同”和中心词“创新”组成。协同在《辞海》中的解释有四:一是指谐调一致,和合共同;二是指团结统一;三是指协助、会同;四是指互相配合。从以上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协同是不同要素之间的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如果充分利用不同要素间的这种积极关系,通过构建新的有序架构,可以“获得原来分散个体简单汇总所无法达成的效果,也就是‘2+2>5’”[2]。关于不同要素协同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协同学(Synergetics)。协同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1969年,哈肯在斯图加特大学讲课时开始使用协同学的概念,1977年又发表《协同学导论》,从而建立了协同学的理论框架。哈肯通过分析化学和物理学中的现象,把协同学定义为一门关于“各类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结果整个系统形成一些微观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结构和特征”[3]5的学问。协同学本质上是一种和谐、有序的协作关系,因此有学者把“synergetics”亦翻译成“协和学”。
对于协同创新中的“创新”一词学界的认识比较统一。创新一般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的过程与结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熊彼特是西方经济学界用“创新”理论来解释和阐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第一人。他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把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以此来生产不同的东西或用不同的方法生产相同的东西,也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把这些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4],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其后创新理论不断发展,其中一个重大进展就是从系统论角度考察创新,成果之一就是产生了协同创新理论。
其实协同创新(synergy innovation或synergistic innovation)是首先作为一项实际研究活动存在的。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美国协同创新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I/UCRC(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我国协同创新研究始20世纪90年代的“产学研”[5]。最早给协同创新下定义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他提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6]。从葛洛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他所指的协同创新的主体是“自我激励的人员”,和中国的“产学研”协作创新中的企业、学校、研究机构有所不同。可以说,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协同创新的早期形式,甚至基本上可以指代协同创新概念。《教育规划纲要》公布之后,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校庆讲话之后,“协同创新”一词代替了产学研合作。虽然协同创新宏观上的本意即指产学研合作,但从产学研合作到协同创新,两个概念的所指无论在内涵、重点还是模式、机制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之一就是特别强调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关于协同创新的概念界定,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一直尝试未断,如以企业为载体提出的“企业协同创新”(陈光)、从市场和技术协同角度给出的“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陈劲、王芳瑞)等等。但早期的定义是在协同创新战略不明朗的背景下提出的,因而协同创新的界定也出现指称混乱的现象。在目前协同创新成为国家创新战略、旨在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的背景下,本文对协同创新试做如下定义:协同创新是指在创新系统中,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在国家的引导支持下,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围绕同一目标,共享优质资源,展开深层次、多样化的交流合作,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产出更多新成果的过程。
2013年3月,山东省财政厅、教育厅、科学技术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的意见》(鲁财教〔2013〕3号)、《关于申报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鲁教科字〔2013〕5号)等文件,安排部署山东省“2011计划”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的有关要求,山东工商学院积极开展了协同创新工作,根据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组织申报了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现已获批进入培育建设计划,并成立了4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立足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经济发展快速增长需求的现实,联合了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核电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等10个与能源经济相关的研究院所、高校和企业,旨在全面提升山东能源经济研究创新能力,服务山东经济发展,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以打造省内“旗舰式”能源经济管理创新平台为目标,构建开放式能源经济创新网络,将管理创新与能源的开发、利用、保障等环节有机融合;完善新型“学研产用”深度合作机制,构建一个国内先进的能源经济创新资源配置平台;聚集和培养一批能源经济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个具有国内影响的能源经济学科群,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清洁能源企业,使中心成为能源经济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与集聚之地、高水平科研成果创新基地、省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基地,担负保障山东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围绕发展目标,中心将按照“理论研究协同化、学科发展集成化、人才培养订单化、队伍建设国际化、资源整合特区化、经费来源多元化”等“六化”方针,全面推进其建设与发展。如图1所示。
图1 协同创新中心“六化”方针
围绕区域经济与能源行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组建山东能源战略研究院、新能源经济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院、煤炭经济研究院、石油经济研究院。
1.山东能源战略研究院
定位与目标:通过对以能源革命为支撑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追踪评价,分析其对山东能源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山东能源战略转型升级与管理模式创新。
主要研究问题:世界能源革命的机遇与挑战、山东经济低碳化发展、山东能源保障能力评估与建设、山东能源战略。
2.新能源经济研究院
定位与目标:制定新能源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研究问题:新能源技术经济分析、扩散效应与协同效应、新能源产业培育的政策。
3.低碳经济研究院
定位与目标: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转化和利用效率,推进能源科技进步,推动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山东。
主要研究问题:山东经济转型增长与能源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监测评价体系、山东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4.煤炭经济研究院
定位与目标:以安全生产为根本,以保护矿区生态、美丽矿区建设为基础,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优化完善有利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与价值创造能力。
主要研究问题:煤炭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与环保、煤炭矿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山东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5.石油经济研究院
定位与目标:以安全生产为根本,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油田为基础,建立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提升石油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主要研究问题:石油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与环保、油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山东石油的外向型发展转变。
山东工商学院管理学科自2009年起连续5年名列中国大学管理学科100强,经济学科也进入中国大学经济学科100强。创新中心将依托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会计学构建具有竞争力的能源创新管理学科群。以经济学科、管理学科为主,积极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形成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力争建成5~7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根据区域经济与能源行业发展需要,中心依托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矿业大学,实施本—硕—博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整合区域内科教资源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生300名,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山东能源经济发展储备人才。
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能源经济研究专家和学者,实行新的管理和薪酬制度,通过3-5年的建设,中心将培养、引进新世纪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以及省杰青、国家和省教学名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名,引进能源经济方面的海外学者20名,汇聚产业理论创新人才200名,形成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中心以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进行运作,将其列为协同创新改革试点特区,给予特殊的“倾斜性”政策和经费支持,鼓励中心“大胆改革、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面向区域与行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新模式。
中心经费前期主要由山东工商学院和前期协同单位投入,已筹措1.45亿元,主要用于管理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后期将按照独立法人单位独立经营,经费一方面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直接投入,另一方面来自与企业合作的项目经费,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促进中心可持续发展。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厚的行业背景、独特的学科群优势、出色的行业
影响力,这些要素构成自身独特的优势资源。“2011计划”划分的四种类型中,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对行业特色高校来讲,是最有基础和条件培育建设的中心之一,因此是行业特色型高校提升自身水平的时代机遇。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临随之到来的两个问题。首先,能够通过竞争,最终能够列入国家或者省级层面“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毕竟是少数,其他未成功列入的怎么办?是不是就无所作为了呢?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的创新、改革的创新、思路的创新。没有成功申报“协同创新中心”的行业高校,如何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精髓,发扬、改进、升级自身的行业特务、服务地方经济,这是协同创新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命题。另外,成功获批“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如何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各方的组织协调、如何评价激励、如何可持续发展等等。总之,协同创新为中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是需要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山东工商学院成功获批进入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建设计划,必将对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学科与优秀团队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发展、实现山东工商学院“十二五”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山东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抢占新能源经济的制高点做出应有的贡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2]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16.
[3]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M].戴鸣钟,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4]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4.
[5]危怀安,聂继凯.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研究述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1):107-113.
[6]教育部科技委《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