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体系构建及其分析

2013-11-30 07:42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贡献度指标体系指标

田 涛

(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一定时期依据国家宏观经济战略以及国内外经济与政治环境,在一定的发展理念下,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称。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结构的优化以及质量的提高三个方面。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经济面临起飞的任务,因此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然而,当经济增长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导致的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开始让人们意识到协调和平衡环境与经济增长以及公平与效率等矛盾的重要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所提出的重要方针,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此带来的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及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转变的瓶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赵凌云通过对我国建国以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回归,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与路径[1]。熊建益、蒋志华、李海霞采用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的对比以及测算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高低来实证分析影响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与制约因素[2]。骆希干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杨晶晶采用熵值法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评价分析[4]。李玲玲、张耀辉通过建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体系并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指标体系中不同指标赋予不同权重从而实证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5]。薛贺香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6]。

综上所述,判断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比较不同时期的要素投入量的增长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大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50%以下,则属于粗放型经济发展,反之,则为集约型经济增长[7]。第二种方法采用“索洛剩余法”来测量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若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则称为集约型增长,达到70%以上则为高度集约型增长[2]。第三种方式则采用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趋势与走向。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即包括经济指标,同时也包括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内容。因此,通过比较要素投入增长率与要素生产率或通过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如下几个缺陷:首先是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涉及到人与自然、社会等和谐共生的复杂系统,简单采用经济指标的投入产出来衡量难免有失偏颇;其次,比较要素投入量的增长与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还面临测算方法的问题。现有方法一般是采用线性生产函数或者在一定假定条件下的非线性生产函数,然而由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通常会导致采用任何一种生产函数来对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都是片面的。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的自我提高等方方面面,采用单一方程或者联立方程来进行估算比较都是片面的,但是采用统计综合评价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评价却比较合适。综合评价法是首先根据评价目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在相应指标体系内的重要程度,最后根据选定的评价模型,利用综合指数定量对需要评价的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事先假定评价指标体系内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评价结果并不受到样本容量的限制。因此,综合评价法在设计到复杂系统的评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综合评价法两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包括构建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赋予指标体系中指标不同的权重。目前,理论界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赋权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其中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赋权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相关领域专家打分的基础上,必然存在主观性的问题;其次,不同的专家由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与视域的不同还可能导致最终的结果出现矛盾;另外,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的适用前提要求统计指标体系内变量之间要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相对而言,熵值法在进行统计综合评价的时候对变量限制较小,而且不同指标的权重是建立在数据自身基础之上,符合“让数据自己说话”的统计精神,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来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综合评价。

“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50年提出并将其用于衡量能量在空间分布均匀程度指标。能量分布越均匀,则称其熵值越大。后来熵的概念被应用于信息论的研究。信息论中将“熵”用来衡量系统的无序程度。熵值法主要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赋权,“熵值”与每个指标的取值有直接关系,因此熵值法克服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中主观性较强的缺陷,因此具有较高信度。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为:(1)构建样本标准化矩阵。为了使得各个变量之间具有可比性,消除不同单位量纲对于结果的影响,将每一个变量进行标准化。指标在标准化的过程中又相应区分正指标与逆指标。正、逆指标的处理方式是不同。于正指标,令yij=(xij- max xj)/(max xj- min xj),其中 max xj、min xj分别表示第j个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对于逆指标,yij=(max xj-xij)/(max xj-min xj)。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标准化处理,即zij=(yij-)/sj。、sj分别为相应变量yj的均值和标准差。(2)为保证各个指标的非负性,通过坐标平移消除指标数据的负值。坐标平移公式为=+A i=1,2…m;j=1,2…n;其中 A值的选取要保证平移后的坐标>0。(3)计算各个指标所占的比重pij,公式为 pij(4)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ej,其公式为 ej=(5)计算第 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价值dj,其公式为dj=1-ej。一般而言,dj取值越大,表示相应指标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越趋于正向,对结果的影响也就越大,从而该项指标的价值就越大。(6)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 wj,计算公式为 wj=最后根据各个指标得到的权重,计算综合得分Fi,其公式为:Fi=若得到的Fi值越大,则表明第i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果越好。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含的具体内容和制约因素作为主要依据。其次,明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使得构建的评价体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构建合理的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具体而言,在构建指标体系中要注重如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构建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全面了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内容、理论基础与制约因素之后,结合我国经济具体发展阶段构建。

目的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目的直接相关。我国政府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要在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基础上,保证经济发展成果全面共享。因此,明确了这一目标,构建指标体系时结合这一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评价。

系统性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综合的复杂系统。因此,如果构建指标体系太多、太杂不仅使得数据之间缺乏层次性,而且还会导致计算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变量之间相互影响而难以实现准确性的目标。

可比性原则。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指标体系,要保证不同时期数据统计指标口径的一致性。由于我国采取的是渐进式的经济改革,因此统计体系和统计口径经历了多次变迁,因此在对同一变量不同时期数据进行比较时要注意变量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

针对性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到的内容复杂,因此整个指标体系应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从总体到局部,分别设置指标,使得概括性指标和具体指标都具有针对性,达到最终评价的目的。

根据以上的原则并考虑到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借鉴杨晶晶、薛贺香的研究基础上最终确立了影响湖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24个指标,分别用来表示社会总需求、产业结构、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民生等六个目标层反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和特点。

社会总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要脱离经济增长,相反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本文拟构建的社会总需求指标主要为:最终消费率。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无论是投资还是出口,最终是通过消费来实现。最终消费率不仅是一个国家国民福利大小的一个体现,从侧面也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后劲。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率的大小反应了经济体未来生产能力的大小,同时也反映了现在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一般来说,资本形成率越高,表明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走向预期越乐观。净出口率。净出口的增加不仅会通过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净出口率的大小反应了经济体的开放程度。

产业结构指标。产业结构衍化规律表明,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一般而言,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结构的比重反映了经济主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本文选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反应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和演进。

科技进步指标。我国政府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选择技术市场成交额、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高等院校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大中型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科技进步指标的变化。

环境资源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是建立在实现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包容性增长”的基础之上。因此,本文选择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资源消耗、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作为经济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指标的代表。

民生改善指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要关注民生问题,要实现经发展成果全面共享,因此民生是否改善自然就成为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的目标层,而教育、医疗与城乡收入差距又是改善民生问题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本文选择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区总产值比重、城镇登记万人拥有病床数失业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占总人口比重、城乡人均收入比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作为民生指标的反映。

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系评价

由于我国1992年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系统的反应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选择1992~2011年年度数据。数据主要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根据上文建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实证分析。

(一)评价体系及权重

按照熵值法的分析步骤,依次得到每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分别求出各指标的评价值(表1)。然后通过各分层指标的加总最终得到年度的经济发展方式评价分析表(表2)。从表1可以看出,反应民生改善、科技进步以及资源环境的指标的权重超过了60%,反映出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不再是纯粹重视经济发展等量的扩张,而是更加强调经济增长是否是建立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基础之上的量的扩张。这与我国政府主张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注重民生改善的经济发展思路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是一致的。

(二)我国政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分析

表1 我国经济展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及权重

结合表2,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得分不断上升,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2003年以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始注重科学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越来越显著。

分层次来看,科技进步与民生改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科技进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贡献一直是正向的,并且其贡献度在不断提高;而民生改善因子2003年以前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003年以后民生改善指标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贡献度增加并且有上升的趋势。资源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得到显著提升,相反,进入2000年后资源因子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并在2006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此外,环境因子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贡献度也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表明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并没有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显著改善。

表2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

此外,社会总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也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社会总需求指标层由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与净出口率三个指标构成。为了全面反映社会总需求指标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分别做出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以及净出口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时序图,可以看出最终消费率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并且在2003年以后最终消费率的贡献度逐渐被净出口率和资本形成率所取代。这与我国的经济现实吻合的。在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推进的同时,住房、医疗以及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同步推进,导致我国最终消费率逐年下降,使得社会总需求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主要靠投资与净出口驱动。2008年以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因此投资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在三者中最大。由此可以看出,最终消费率持续低迷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由于经济活动最终要通过消费来实现。因此,持续的消费率低下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这种经济发展状态本身也是不可持续的。

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最低,在2000年以前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通过第二产业产值在GDP比重中增加而实现,2000年后主要是通过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增加而实现,然而无论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还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贡献都很低。究其原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仅仅通过经济指标来反映,而是通过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并注重科技创新与民生改善的一个复杂系统。因此,仅仅通过实现产业结构变迁来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是片面的。

本文按6大目标层24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利用我国1992~2011年的数据采用熵值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显示出良好发展势头;其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科技进步因子与民生改善因子,而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没有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另外,单纯的追求产业结构升级并不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总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很低,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成为社会总需求因子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快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最终消费率的提高。最终消费率的提高,既可以实现经济的良性互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成果全面共享。

第二,推进新能源与新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从而实现资源节约基础上的资源循环利用[8]。

第三,改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从偏重从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动来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考虑实现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比重。

[1]赵凌云.中国发展过大关: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与路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2]熊建益,蒋志华,李海霞.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6):52-55.

[3]骆希干.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自主创新支持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4]杨晶晶.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2010.

[5]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4):54-63.

[6]薛贺香.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2,(3):133-134.

[7]高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姜涛.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研究:理论框架与案例解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1):18-24.

猜你喜欢
贡献度指标体系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充分把握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
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探索——基于VAR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