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是手段不是目的

2013-11-29 07:55杨亚丽
教师博览 2013年7期
关键词:王建篇目课标

杨亚丽

《教师博览·文摘版》2012年第5期刊发了《重视经典非得增加背诵篇目吗》(作者严阳),对新版课标增加20篇背诵篇目提出了质疑。紧接着,今年第2期又刊发了《增加背诵篇目是“重视经典”的保障》(作者王建)。两文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引人深思。

重视经典该不该增加背诵篇目呢?我也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中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背诵。旧时私塾里,小儿摇头晃脑诵读“四书五经”的形象,深入人心。背不好,先生是要打板子的。不可否认,许多大师就是在这样的“威逼”下成长的。但是,这就能够证明大师的语言功底是背出来的吗?鲁迅先生不就在多篇作品中表达了对旧式教育的不满吗?叶圣陶先生也曾在《文字教育与记忆教育》一文中提到,让学生不加理解地大量背诵的教学方法,到了该改良的时候了。“这记忆教育,到了现在还是不能改良,只要学得很多记得很多,便算成功。其实这种记忆之学便是杂学,自己没有东西的,所以是真真有学问的人所看不起的,可是直到现在还在援用。”

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语文老师认为,背诵有助于识字,背诵有助于积累好词好句,背诵有助于古典诗词的引用和化用,总之,背诵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方法,不背诵就一定学不好语文。我想,持这种观点的老师应该转变一下观念了,否则叶老地下有知,定会伤心不已。

说远一点,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是怎么看的?他说如果词不是作为创作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缺乏领会力。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也说:“语言只有通过阅读与谈话才能学会,靠背诵作者的片言碎语是学不好语言的。”为什么不说“背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呢?因为对于语言学习来讲,背诵的重要性经不起推敲,相比之下,阅读和交流更重要。

严阳老师认为,信息时代,人们可以在模糊掌握的前提下,借助于网络搜索瞬间恢复记忆,因此,背诵的地位大不如从前。而王建老师反驳道,网络固然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带来的便捷是显然的,但我们不可能在任何场合下都靠电脑和别人交流吧?对此,我不明白的是,什么样的交流需要如此强大的记忆功能呢?那是交流,还是掉书袋?就人与人的交流来讲,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最好的表达不是引经据典,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王建老师还说,清晰地记住一些经典,不仅能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气场,也会免去许多尴尬。其实,这正是把死的知识当作炫耀的资本,恰恰是浅薄的表现。

重视经典的方法有许多,老师可以通过舌灿莲花的讲解让学生领略到民族语言的美妙,也可以组织一系列课外活动,比如诗词接龙、诗词演讲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背诵并不像王建老师说的,是什么重视经典的保障,它倒极有可能成为懒教师的一条“捷径”。一背了之,教学省时,考试高效,分外轻松啊!

课标陡然增加20篇背诵篇目的做法,的确有待商榷。课标是纲领性文件,是风向标。如果有教师把它当作硬性规定、最低要求,刻意拔高学生的背诵任务,岂不让背诵成为一些孩子童年的噩梦。背诵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其作用因人而异。善于运用者视之为利器,不善运用者也可弃之如敝履。

总之,背诵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和热情,而不是本末倒置地把背诵多少经典篇目视为教学目的。

(作者地址:河南教育报刊社《小学教学》编辑部 邮编:450004)

责编:周正旺

猜你喜欢
王建篇目课标
Market Values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活干好了不吃亏
活干好了不吃亏
活干好了不吃亏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