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柯
作为底层教师,我说说自己感受到的中国教育的问题。
一、行政化过度带来教育的不幸
教育应该由教育家来办,要“去行政化”,这是我们多年的呼声,行政应该为教育服务。但实际情况是,教育是行政的附庸,是行政的工具。基层学校的主要领导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开会和应酬,然后又不断召集教师开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或为迎接上级检查忙于应付,教师的许多时间耗费在行政事务上。过去陕西在全省评“省级重点中学”,结果最后评出近100所,没有了优势;再改为评“标准化高中”,现在也越来越多;前两年又改为“示范性高中”,而且每年要复查一回。每次检查前全校都很紧张,供检查用的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要求老师都凑齐,其实对教学一点用都没有。学校要求老师穿统一服装,学生也要统一穿上校服,派几个漂亮女生到门口迎接,学校门口挂上条幅,上面大书“欢迎领导莅临指导”的字样,而领导一走,工作又恢复原样。甚至在某些学校,有两套课表,给领导看的是一套,自己实际用的又是一套,这些都在对学生实际上进行负面教育。
教育的行政化导致教育工作似乎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上级。比如,经常在开学让老师写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平时要填写成绩登记、听课记录、备课记录,还有教案检查、作业检查、读书笔记检查,等等。而且随着行政化的加强,现在许多学校的领导越来越多,意味着管理教师的人越来越多,给教师安排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而中国的管理系统差是通病,所以部门的安排经常冲突,但老师是哪个领导都怠慢不起,所以底层教师还是很累。外县有些学校的高三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双休日只有半天休息时间。我们作为城市学校还算相对好一点,但在这20多年里,已经有4位中青年教师病故,最小的才25岁,还没有成家。我的一位同学在另一所名校工作,40岁刚过,就累成肾病,导致双目失明。还有一所重点学校的一位老师因为量化考评倒数第一,面临解职危险,回家就自杀了。4月份,我们老家的一所学校,一位很受学生欢迎的老教师因为职称未评上,一气之下也跳楼自杀。
从去年开始,西安一些学校参观了衡水中学后,又学习“衡水模式”。在毕业班的楼道和教室里张挂大幅红色标语,搞得毕业班教室像战场,用运动式的办法搞学习,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文化大革命”。
还有就是每学期两次的成绩分析,把许多老师搞得灰头土脸。他们认为 “考得好”就是“教得好”,用分数给老师定座次,导致老师们恶性竞争,都和学生抢时间,带来学生的苦难。
行政化也让教育不能自由进行。教师们都很累,我们每天上班要打4次卡,出门要有学校领导签字的假条。我们学校已经打了13年卡,有点像教育集中营。许多年轻教师感叹,有同事没朋友,因为平时没有交流时间,加上成绩比拼,同课的老师们之间实际是竞争和防范大于合作与分享。应试教育让教师少时间读书,也不需要读多少书,对学生也一样,有时候读书反而妨碍应试,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很有帮助。
还有一点,行政化对教育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比如,年终突击花钱,对财税资源的浪费很严重。这一点,行政机关最清楚。
二、应试教育导致学生负担沉重,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现在用拉杆书包的学生越来越多,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据一份调查,近视率小学28%,初中57%,重点中学达到80%以上。许多学生体质很差,许多学校对这一块也不重视,就知道搞应试抓升学率。教育部这十几年组织的几次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体质体能连年下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10年调查中,近8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10年间这一问题不但没改善,还越来越严重。由于课业负担重,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压力越来越大,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低龄化。据一份调查显示,中国每年0—14岁的儿童非正常死亡16万人,伤残达64万。有些“非正常死亡”就是自杀,据官方统计,中小学生自杀全年达到2000多人,实际人数估计应该更多。大学生自杀的绝对人数可能是国家机密,因为不报道或报道很少。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杀的,我知道的就有两个,一个还是我同事的孩子。我这半年接触到几位已经毕业的博士生,有三位说曾经自杀过或有过自杀动机。
三、关于新课程
新课程搞了这么多年,你如果要问一些教师:新课程是什么?“新”在哪里?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因为新课程缺少清晰简单的表述,更主要的是,新课程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并未触及本质——就是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设计是不错的,但它把可以量化的目标与不可量化的目标纠缠在一起,这就经常会带来实施困境。而且,过程评价也只是徒增了教师的工作量,纯粹形式主义,最后还是由成绩说了算。而要出成绩,只要搞好“知识与能力”即可,过程再好,方法再好,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再好,考试成绩不好一切都不算数。这种教育价值观,老师改变不了。实际情况是,越是按照新课程目标去组织教学的老师,付出的努力越大,受到的伤害往往也越大,这恰恰是新课程最尴尬的地方,所以不改善教育评价,新课程也是受伤者。
更主要的是,新课程依然缺乏教育信仰,缺乏高远的教育追求,缺乏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依然是国家本位而不是生命本位的。由于缺少生命教育、信仰教育,这些年,校园暴力案件和自杀事件明显增多,人的精神往两端发展,要么野蛮,要么脆弱,就是缺少理性。
另外,新课程在强调教师学习的同时而淡化了校长以及家长的学习。实际情况是,当教师按照新课改要求搞教育教学的时候,往往会遇到来自学校领导和某些家长的阻力,考试成绩也会吃掉课改价值。所以,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应该把校长培训和家长培训纳入计划。
同时要大力改革高考,尤其是改革语文高考形式,虽然全国命题有十几套,但试题结构、命题思路都基本是一个套路。有些考法本身就是制约语文教学的,比如考病句本身就是病。还有阅读试题训练,恰恰抑制的就是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公民教育问题
要步入现代社会,没有现代公民是办不到的。现代化不是物质消费的现代化,而是人的现代化,观念的现代化。但几十年的教育,我们的观念几乎没有什么改观,问题不在教育本身,教育只是国家政治和历史价值观的投影,体制层面的改变现在看来还很难,但不代表教师无所作为,我觉得可以从微观层面去改变,就是: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改变自己的课堂,尊重学生人格,不搞教育专制;多读书,多关心国家的事情和身边的事情,对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要敢于质疑,自觉成为好公民。身在体制内,心可以在体制外,以民间的姿态,慢慢去改变。政治可以改变权力运作方式,但社会的改变是缓慢的,它依赖于人的内心,依赖于文化。所以搞教育的人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际,这一点,马小平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教育需要合力,在说到教育的时候,我们许多人总说没办法。在现有体制无法撼动的现实情况下,每一个教育者其实都是教育改革的一份力量,推动自己就是推动世界,因为你自己其实就是体制,就是历史,就是文化。先救出自己,再去救孩子,做一点算一点,不要太在意功利目的。只要做起来就有用,在没有付出努力之前,谁也没有资格说无力。
也许我看不到自己的收获,在荒诞和绝望里的挣扎也许像堂吉诃德一样可笑,但是,我相信,教育是生命的灯,只要有人行动起来,黑夜中一定会有人和你一起出发。
(墨 丁摘自《学习博览》2013年第2期 )
责编: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