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钧
一位小学校长悲愤地告诉我说,在全区小学道德教育巡回展中,她的学校得了倒数第一名。我问:“是你没有重视吧?”她说:“我怎会不重视?我怎敢不重视?我敢说,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在全区小学当中不排第一也排第二!可是,就因为我们没有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规定动作,倒数第一的帽子就扣我们头上了。”我说:“我明白了,你只搞了自选动作,还没来得及完成人家的规定动作。”她说:“不是。是我压根不想完成他们的规定动作。”
这位校长告诉我说,区教育局布置的道德教育规定动作荒唐至极——因为这个区的教育特色是双语教学,所以,他们的第一个规定动作就是用英语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二个规定动作是组织全校学生收看5集大型反腐纪录片;第三个规定动作最好笑,居然是以电脑游戏通关的方式搞“网上修身”。
她说:“我就搞不懂了,为什么我们的国歌一定要用英语演唱?这与其说是可笑,不如说是可悲。国歌多么神圣,它附着了一个国家的灵魂,怎么可以生出用异邦语言演唱自家国歌的荒唐想法?这不是‘拿着肉麻当有趣又是什么?我本人不反对廉洁文化进校园,但也要讲究个‘度吧?你想想看,那么小的孩子,根本不晓得什么叫卖官鬻爵,什么叫作风糜烂,却要硬生生地用一个个黑色案例强占了孩子白纸一样的心灵。我们常说,占领一块处女地的最好办法是在上面种满庄稼,而不是设法告诉这块处女地别的土地如何荒芜、如何杂草丛生。我真怕那些蛆虫一样的肮脏字眼会在孩子干净的心田爬出永难洗净的污迹。据说,我们那款道德教育的游戏软件是区领导斥巨资开发出来的,我先玩了一遍——进入一片庙宇般的青砖建筑群,读两句《论语》得一分,再读两句《孟子》又得一分,就这样一关关地过,整个游戏下来可以获得10分。这个游戏的负面作用十分明显,那就是,对于经典诵读,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是压之以势、诱之以利。用道德教育兑积分,将道德教育庸俗化,这本身就是对‘道德二字的亵渎不敬。当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感染了或轻或重的‘道德焦虑。我们多希望一觉醒来,道德成了每个同胞的心灵主宰,空气是清新的,食品是安全的,孩子迷路有人送回,老人倒地有人搀扶,‘公仆真的是公仆,‘上帝真的是上帝……我们总在抱怨人心不古、道德滑坡,但是,在重建道德大厦的过程中,有关人员是否也该检点一下自己——我怀了一腔热诚,渴盼着那座美好的大厦早日竣工,可我的行为,究竟是在为那座大厦添砖瓦还是在挖墙脚?为什么我一不留神就做出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呢?”
——有谁,愿意和这位小学校长站在一起,认真思考一下这些避不开的问题?
(摘自2013年3月22日《燕赵都市报》)
责编:熊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