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和
(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福建 三明 365000)
金福菇(Macrocybe lobayensis)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高温型食用菌,其子实体硕大、质地脆嫩、味道鲜美,鲜品货架时间长且有很高营养价值。适宜夏季栽培,可填补夏季鲜菇市场供应短缺的问题。笔者较系统地研究了金福菇的生物学特性,以期为生产开发提供依据。
1.1 供试菌株金福菇由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提供。
1.2 供试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水1 000 mL,pH自然。
1.3 试验方案
(1)温度试验。将活化菌株接种于PDA培养基上,设 5 ℃、10 ℃、15 ℃、20 ℃、25 ℃、30 ℃、35 ℃、40 ℃ 8个温度梯度,将接种好的平板培养基放置于不同温度培养箱中培养。每处理5次重复。培养的菌丝定期测量,计算出菌丝生长速度。
(2)pH值试验。在PDA培养基中,用1 mol/L NaOH和1 mol/L HCl调节培养基pH值分别为4.0、4.5、5.0、5.5、6.0、6.5、7.0、7.5、8.0、8.5,每个梯度处理设5次重复。将接种好的平板培养基放置于 30 ℃恒温箱中培养。培养的菌丝定期测量,计算出菌丝生长速度。
(3)碳源试验。以等量的葡萄糖、蔗糖、淀粉、麦芽糖、果糖、乳糖、甘露醇作为碳源,制成7个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以不加碳源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按常规方法灭菌,制作平板培养基,接种5×5(mm)活化后的菌丝块1块,接种后的平板于30 ℃恒温箱内倒置培养7天。观察其菌丝长势,并划线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各处理设5次重复。
(4)氮源试验。以等量的蛋白胨、酵母膏、牛肉膏、尿素、硫酸铵、硝酸钾、玉米粉作为氮源,制成7个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以不加氮源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按常规方法灭菌,制作平板培养基,接种 5×5(mm)活化后的菌丝块 1块,接种后的平板于 30 ℃恒温箱内倒置培养 7天。观察其菌丝长势,并划线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各处理设5次重复。
(5)光照试验。将活化菌株接种于PDA培养基上,设光照和黑暗培养2种处理,30 ℃恒温箱内培养7天,观察菌丝体色泽和长势,并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各处理设5次重复。
2.1 不同温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温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非常显著(表1),温度在15 ℃时菌丝基本不长。根据生长速度、长势、色泽等方面比较,在25~30 ℃下菌丝生长较好。
表1 金福菇在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速度
2.2 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pH值对菌丝体生长速度影响显著(表2),菌丝在pH 4.0~8.5之间都可以生长,在pH为6.0~7.0范围内生长较好,在pH<4.5或pH>8.5时,菌丝长速明显减慢。
表2 不同pH值下的金福菇菌丝生长速度
2.3 不同碳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不同碳源对金福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显著(表3)。在所测试的7种碳源中,对碳源的适应性的顺序为:麦芽糖>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甘露醇>乳糖,其中麦芽糖作为碳源,菌丝生长较好,但菌丝长势并不旺盛;蔗糖其次;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虽然菌丝生长速度不是最快,但菌丝洁白粗壮、长势较好;甘露醇作为碳源时菌丝生长势较弱;在乳糖培养基上的表现较差;作为对照的无碳源培养基上的菌丝也能生长,且长速不慢,但菌丝纤细疏散,显微镜下观察有较多分枝。
表3 不同碳源的金福菇菌丝生长速度
2.4 不同氮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从试验结果看,培养基氮源对菌丝体生长影响显著(表4)。其生长速度依次为:蛋白胨>酵母膏>牛肉膏>玉米粉>硝酸钾>硫酸铵>尿素。其中蛋白胨和酵母膏作为氮源,菌丝生长较好,牛肉膏其次,玉米粉尚可,硝酸钾、硫酸铵菌丝生长较弱且不规则,尿素不利于菌丝生长。作为对照的无氮源培养基上的菌丝也能生长,且长速一般,但菌丝纤细疏散。
表4 不同氮源的金福菇菌丝生长速度
2.5 光照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光照对金福菇菌丝长势和色泽影响不明显,而对菌丝生长速度则影响显著。菌丝体日均生长速度在黑暗条件下为4.4 mm,在有光照条件下为4.0 mm。
在本研究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温度、pH值、碳源、氮源、光照对金福菇菌丝体生长影响显著,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为 25~30℃,pH值为6.0~7.0,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麦芽糖和蛋白胨、酵母膏,以黑暗下培养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