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口红利时代”中国的挑战与机遇*——基于老龄化经济影响的视角

2013-11-27 09:22
社会科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生育率老龄人口老龄化

于 宁

中国在世纪之交步入老龄化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助推作用使人口年龄结构的快速转变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征。人口再生产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惯性,近年来,超低生育率现象在部分地区出现,其对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未来中国老龄化前景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人口红利期”向“后人口红利时代”的转变是人口转型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阶段,未来数十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将对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产生长期影响,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对国际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对国内消费结构的改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与思考。

一、人口老龄化: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质

(一)国际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人口老龄化作为当前全球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之一,其影响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世界各国对于老龄化问题日益广泛的研究有其相通的社会背景。1956年,联合国首次专门研究老龄问题的研究成果《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含义》问世,老龄化问题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1969年,马耳他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了全球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可能性与复杂性以及谋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重视。1982年,第一届专门研究老龄问题的世界大会在维也纳召开,通过了联合国系统老龄工作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 《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此后二十多年,世界人口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人类已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影响波及社会的几乎所有领域;二是地区人口老龄化发生显著变化,老龄问题已由局部现象扩散到世界各地,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为此,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于2002年在马德里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制定面向21世纪的国际老龄行动计划,以迎接这一人口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大会通过了《2002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和《政治宣言》,这两个文件是全球老龄行动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成为新世纪之初迎接人口老龄化的行动纲领。

中国于世纪之交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及其长期影响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与其历史政策的实施推行关系密切,而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市场、国际产业竞争力和国内消费结构的辩证互动则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在经济水平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典型特征,同时,在老年人口基数、老龄化速度、高龄化趋势、区域差异、性别差异等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点。

中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老年人口基数大。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①数据来源为《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3.26%,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201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更增至1.94亿,占总人口的14.3%;据预测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老龄化水平将达14.8%②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新闻发布稿),2013年2月27日。。第二,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在1980年代中期达到成年型,世纪之交达到老年型,15年完成了许多国家需要50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转变。根据预测,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0%,我国将仅用不到50年时间,而英、法、美等国要用100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③杨宜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就业政策与人口政策的完善》,《中国金融》2008年第7期。。第三,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2012年底,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已达2273万人,在60岁及以上人口中已占11.72%,比1999年上升31.73%④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提供的数据计算而得。,随着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高龄化趋势将会更加明显。第四,人口老龄化区域性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方面,由于我国存在大量处于劳动年龄的乡—城流动人口,因此在降低城镇老龄化水平的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农村的老龄化水平。2000年,农村老龄化水平为10.92%,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2030年农村和城镇老龄化程度将分别达到29%和22%,差距也会拉到最大⑤张恺悌、郭平主编:《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第五,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性别差异。由于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长于男性,因此女性人口老龄化程度也高于男性,2010年,60岁及以上女性人数为905.10万人,男性人数为860.77万人①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整理计算而得。。第六,人口老龄化速度远远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面临“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的双重挑战。就经济领域而言,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800美元,而发达国家都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0000美元以上;就社会领域而言,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大滞后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应对老龄化的各类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体系都处于“未备先老”状态,这些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无疑都是严峻的考验。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会之所以快速步入老龄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与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人口结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经过50—60年的时间已基本实现了传统型向现代型的人口转变。具体来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仍保留着传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950年代和1960年代经历了两次生育高峰,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征,人口数量迅速增长;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19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低生育率阶段,率先在发展中人口大国进入现代人口类型的“三低”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中国的人口转型具有以下特点②胡鞍钢:《关于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看法》,载曾毅等《老年人口家庭、健康与照料需求成本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一是经济发展程度在较低收入水平下向现代人口转型;二是转型时间较短,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模式,一些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时间,而中国只用了四十年左右的时间;三是人口转型不完全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而是强制性的社会变迁,以政府计划生育政策为主导强有力地推动全社会人口转型。因此,无论是妇女生育率,还是其他主要人口指标,中国都从一个典型的欠发达国家类型迅速转变为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类型,也面临着类似于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如迅速的少子化和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挑战。

人口动态变化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转变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规律,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这一趋势。中国的特殊性在于,人口老龄化是提前到来的,其中,计划生育政策在客观上起了助推作用。从1970年代开始,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中国经历了一个出生率急剧下降的时期,1970—1979年的十年间,人口出生率从33.43‰降到17.82‰,少出生了近2亿人口③张恺悌、郭平主编:《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也使得人口年龄结构改变日渐加快,到2011年人口出生率已降至11.93‰④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12》,表3—2。,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正是在出生率急剧下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加速实现的。“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人口政策所致。”⑤姚静、李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人文地理》2000年第5期。“我国由于70年代以来卓有成效地实施人口政策,使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迅速降低,出生率的下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⑥邬沧萍、王琳、苗瑞凤:《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出生人口的大幅减少导致了老年人口相对大幅增长,由此可见,计划生育政策缩短了人口转变的时间,加速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

二、超低生育率和中国老龄化前景:“后人口红利时代”的迫近

超低生育率是近二十年来新出现的人口现象,虽然并不普遍,但却十分值得警惕。随着生育率转变的全球化,越来越多国家的生育率不仅降到更替水平,而且越来越低于更替水平。国际学术界出现了对低生育水平的进一步分类:当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时,称作低生育率;降到1.5以下时,称作很低生育率;而降到1.3以下时,称作超低或极低生育率。超低生育率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现象,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已经并将对当今和未来家庭和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作用。与生育率过高一样,过低的生育率也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及其逐渐消失也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考验。

(一)超低生育率的演进轨迹与可能后果

1990年代以来,西班牙和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先进入超低生育率的国家;进入21世纪,欧洲和东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也都出现了生育率低于1.3的局面,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总和生育率更是仅在1左右徘徊,2010年分别为1.04和0.91①CIA:The World Factbook,美国中央情报局网站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rankorder/2127rank.html,2011-07-03。。目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在内的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世界总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和地区。以韩国为例,自2001年以来持续处于超低生育率水平,最低时曾降至2005年的1.08②《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世界银行网站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DYN.TFRT.IN?order=wbapi_data_value_2011+wbapi_data_value+wbapi_data_value-last&sort=asc。,政府经过连年政策推动才于2012年使之回升到超低生育率临界水平1.297③《新生儿虽三年连增 韩生育率依然“超低”》,人民网韩国频道http://korea.people.com.cn/205155/205167/8380229.html,2013-08-28。。由此可见,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惯性,并不能完全为政策调控所左右,其下降至超低生育率以后的回升是相当困难和缓慢的。

面对超低生育率,我们需要关注它的严重后果。例如,在一个稳定人口中,如果平均生育年龄为30岁,总和生育率1.3意味着未来人口将每年按照-1.5%的速度下降,在45年的时间里总人口规模将下降一半。而如果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5,未来的人口增长率将上升到-1.1%,意味着人口规模将在65年时间里下降一半。如果生育率下降到1.0,那么稳定人口的年增长率将高达-2.4%,总人口规模将在30年的时间减少一半。一些持续处于超低生育率的欧洲国家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和严重的人口老龄化。

(二)超低生育率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前景

中国生育率下降到低水平早已是不争的事实。1990年代中国发生了第二次生育率转变,1992年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1997年降至1.5以下的很低生育率。近十年来,中国的生育率在1.3—1.5之间波动,正在接近超低生育率。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是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33,有14个省市已低于1.3,有6个省 (区)在1.3—1.5之间④陈卫:《中国的极低生育率》,《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1811,其中仅有13个省 (区)高于1.3,其中最高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也仅为1.7898,更有北京、上海、辽宁、黑龙江、吉林、天津6省市已降至1以下,最低的北京仅为0.7067⑤数据来源于《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6-4。。当然,这种生育率趋势和水平是调查的直接结果,被认为由于出生漏报和中高龄组育龄妇女重复统计 (考虑到流动人口有2亿左右)而严重低估了实际的生育率。但是统计学因素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其他因素 (比如生育推迟)使得我国生育率确实降得很低,即使进行科学口径调整,实际的总和生育率也仅在1.6上下,仍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维持人口正常更替需要的总和生育率水平⑥根据CIA:The World Factbook的研究计算,中国2010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56。。尽管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尚不能说已完全降至超低生育率,但部分地区已达到或处于超低生育率边缘是客观事实。超低生育率最直接的后果是人口结构严重老龄化,因此,关注超低生育率应当与人口老龄化前景的研究结合起来。

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的太空是电磁发射装置大显身手的好地方,若以某个初速度发射物体,这个速度几乎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老龄化进程。为摸清中国老年人口及老龄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未来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本国情,学者们进行了专题预测和研究。杜鹏、任强等提出从现在到2053年前后,人口老龄化增长最迅速,本世纪后半叶则在波动中缓慢增长;2041年到2064年是中国的“老年高峰”,每年老年人数都将在4亿以上①参见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人口研究》2005年第6期;任强、沃尔夫冈·卢茨、郑晓瑛《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城市化和教育发展的影响》,《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增刊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将中国2001—2100年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划分为三个阶段:2001—2020年为快速老龄化阶段;2021—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2051—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②国务院全国老龄工作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国妇运》2007年第2期。。虽然不同学者预测所得结论非常相似,但是未来不同时期80岁及以上老人数量相差较大 (见表1)。并且,近期预测的老年人口总量较之早前预测数据略微偏高,如联合国1990年预测,到202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达到2.7亿③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1950-2025”,version 1990,http://www.un.org.,2004年该预测数达2.87亿④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Ageing 1950-2050”,http://www.un.org.,2006年又提高到2.90亿⑤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2007.;对2050年老人数量的预测也随着预测年份的推进逐步提高,依次为4.36亿、4.38亿和4.54亿。此外,联合国还对210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情况进行了预测,随着中国人口总数的减少,尽管老龄化水平仍在上升,至2100年将达34.3%,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绝对数则较前有所下降,为3.72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不仅所占比重仍有显著上升,而且绝对值也高于2050年的0.925亿,高达1.19亿⑥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2 Revision”,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2013.。

表1 不同机构和学者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预测

长期持续超低生育率将对人口、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⑨陈友华:《关于超低生育率的几个问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4期。:一是人口老龄化加速与老年人口数量激增,家庭养老功能急剧弱化,从而对本不健全的老年社会保障及其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也会因为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而逐渐失去活力;二是出现了大量独生子女,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又出现了某些偏差;三是出生性别比有升高的迹象;四是男性婚姻挤压问题严重;五是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对迁移人口的依赖逐渐加大。因此,持续超低生育率很可能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失去对不良人口后果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

关注超低生育率的严重后果,就需要尽早进行理论研究和制度准备。在全国走向超低生育率的可能趋势与背景下,人口调控的方针、政策应与以往不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实施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生育政策,适时出台调整的方案,其具体内容值得期待。如前所述,低生育率的不同程度将会导致十分不同的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由于人口发展具有周期性、人口问题具有长期性,把握不好低生育率的“度”,将会导致难以逆转的长期后果。欧洲国家人口增长的负惯性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

(三)“后人口红利时代”:人口结构与经济成长的双向互动

人口红利是指一国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段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较轻的时期,经济由此获得额外增长源泉的现象。这一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相对富余的劳动力资源以支撑经济增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劳动力供给充裕、劳动成本低廉、储蓄率高,因此,人口红利期往往成为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人口红利与经济成长往往具有一种正相关性,即丰裕的人口红利会助推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人口红利的枯竭会招致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诺贝尔奖得主刘易斯基于其著名的二元经济论,深刻揭示了不发达国家经济成长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刘易斯拐点”则是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的那个时点,反映出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拐点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渐失的前兆。

对应以上分析,“后人口红利时代”是指“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劳动力等资源的价格开始上涨、社会负担逐渐加重、人口红利开始慢慢消失的时期。具体来说,人口红利期是指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于或大于60%的阶段,它的曲线呈倒U字形,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明显区别的阶段:人口红利窗口打开 (比重不断上升);人口红利高峰期 (比重达到顶峰);人口红利窗口开始关闭 (比重不断下降)。对于中国而言,迅速的人口转变特点决定了“人口红利期”来得相当早、持续时间相对短。1980年劳动年龄人口达5.8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9.8%,此后该比重不断上升,中国人口红利的窗口逐步打开。2000年之后中国进入人口红利高峰期,根据胡鞍钢的研究预测,2010—2015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最高点 (为71.9%—71.5%),随后开始下降,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最高峰,为9.96亿人。2020年之后中国的人口红利窗口逐渐关闭,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量将大大高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量①胡鞍钢:《关于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看法》,载曾毅等《老年人口家庭、健康与照料需求成本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本文将人口红利窗口开始关闭的时期界定为“后人口红利时代”,对于我国而言,这一即将到来的特定时期无论是对人口转型还是对经济发展都将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机遇。

三、“后人口红利时代”的中国:老龄化的长期经济效应

老龄化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产生着多方面影响,我们将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对国际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对国内消费结构的改变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与思考“后人口红利时代”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表现最直接的是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尤其从财务可持续性角度而言,将给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带来严峻挑战。

1.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将导致养老金需求压力直线攀升。中国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的社会统筹帐户,另一部分是以基金积累制为基础的个人账户。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规模而言,2002年支出总额为2841.91亿元,2011年为12764.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67%②以上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表23—32整理计算而得。。由于人口抚养结构的转变造成养老金缴费者减少、领取者增多,因此,养老金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考量“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的角度来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计划的影响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定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是指截止报告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相抵后的累计余额。根据以上定义可形成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的计算公式,即: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累计结余额×365/当年基金支出额 (该指标的单位可以“天”来计算,也可以换算成“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从1989年的6.9个月增加到2011年的18.3个月②以上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表23—32整理计算而得。,其间也经历过起伏波动,但自1999年以来逐年上升,这反映出统筹养老金的支付能力在逐年加强 (从现收现付部分的角度来看),但是,这种支付能力的增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通过透支未来达到现有平衡,隐性债务和个人账户空账仍是养老保障体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③张晓青:《新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新动向》,《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3期。。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过去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已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在部分积累制实施前都没有个人账户积累,这笔要支出的养老费用在新制度下没有明确的筹资渠道,而是隐含在对未来福利的承诺中,所以被称为隐性债务。随着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社会统筹部分的基金无法满足支付需求,为解决隐性债务压力,计入“统账结合”模式下的个人账户基金被挪用于支付当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成为“空账”。新制度正常运行的背后暗含着将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填补隐性债务,这是由于制度设计方面政府责任缺位造成的,财政没有为历史欠账提供坚实和足额的资金来源。因此,这种做法一方面偏离了部分积累制的设计初衷,无法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另一方面,“空账”运行只是通过增加企业负担和代际转移来规避政府责任,既无法使企业减负,也不符合代际公平。

2.老龄化的加速使现行医疗保障体系的负担日益沉重,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压力将急速膨胀。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其健康状况是逐渐下降的。根据《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分析,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体人群的4.6倍④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http://www.nhfpc.gov.cn/mohwsbwstjxxzx/s8211/201009/49165.shtml,2010-09-21。。随着患病率增高,老年人口对医疗服务的需要量也远高于其他人群。各国统计数据显示,退休人员的平均医疗费用达到在职人员的3—5倍之多。例如,美国200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花费的医药费用是劳动年龄人口的3.3倍⑤Micah Hartman,et al.,“U.S.health spending by age,selected years through 2004”,p.20.;日本2006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为65.5万日元,是65岁以下国民的4.1倍⑥田香兰:《日本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社科纵横》2010年第6期。。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的0.48%,2005年为0.63%,2010年为1.11%;预计2020年将达3.06%,同期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1倍,医疗费用将增长5倍;2030年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将占GDP的8%—9%;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GDP的增长速度,与老龄化相关的医疗费用支出正在以加速度方式迅猛增长⑦钟伟、郑英、张明:《国家破产:主权债重组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除了医药费用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高龄老人会逐渐丧失自理能力,需要长期照护服务和相应的资金支持。我国传统的老龄人口护理模式主要是家庭护理,随着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家庭养老护理功能日益削弱。同时,由于老年慢性病人以及老年空巢家庭的增加,使得病人的特殊护理需求明显增加,老年市场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长期照护更是老龄化社会不可或缺的医疗保健服务之一⑧长期照护服务是指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综合服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平均生活不能自理率为8.81%,据此推算,全国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数量2020年将超过2000万人,2050年将达到3800万人。巨额的照护成本和医疗费用无疑会对公共医保基金和公共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改变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和结构,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通过消费结构的调整间接影响劳动力需求,同时养老保障负担的加重也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首先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老龄化通过改变劳动力供给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主要体现为劳动力供给的数量、结构和就业方式发生变化。第一,从数量上看,老龄化将带来劳动力供给的相对减少。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我国现阶段劳动力资源还较丰富,但是,随着老龄化加剧,未来劳动人口数量将不可避免地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甚至短缺。第二,从结构上看,老龄化提高了劳动力平均年龄,造成劳动力老龄化。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年轻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少,必然造成劳动力平均年龄越来越大①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界定,劳动力人口年龄中45岁及以上劳动力为老年劳动力,随着本世纪初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中老年劳动力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出现了劳动力老龄化。。1999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中45岁以上者比重为24%,2040年将上升至37%左右②杨宜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就业政策与人口政策的完善》,《中国金融》2008年第7期。。第三,从就业方式看,老龄化使得灵活就业更为普遍。重返劳动力市场的老年人口选择返聘、兼职、顾问等多种方式,根据自身条件提供相应劳动服务。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是确定的,由于行业特征和职位特点的差异,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一方面,劳动力增长的缓慢将减弱技术进步的动力,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长乏力。年长劳动力的技能更新相对较慢,某种程度上难以达到现代社会工作岗位的素质要求,因此可能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虽然老年劳动者无法在创新上占据优势,但是他们丰富的经验也是年轻劳动者迅速前进的基础和后盾,从而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在老龄化背景下,劳动生产率还受到技术进步和资本密集度的影响,即劳动力稀缺条件可能不是削弱而是增强技术进步的动力,而且劳动力增长速度下降有助于资本密度上升,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综上所述,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实际影响需要根据一国产业结构特点和劳动力自身情况具体分析。

其次,从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成本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劳动力需求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老龄化通过社会总消费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来增加劳动力需求。一方面,老龄化促进社会总消费增加,提高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通常来说,老年人口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劳动适龄人口,老龄化将提高社会整体平均消费倾向,促进社会总消费增长,从而带来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刺激老龄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劳动力需求的新领域。老年人口对食品、服装、住房、医疗保健、养老服务、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特殊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从劳动经济学观点来看,由于劳动需求是派生需求,因此,老年消费市场的繁荣将会刺激老龄产业快速发展,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③针对老年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为老服务民生需求,国务院于2006年转发了全国老龄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旨在解决老龄化进程加速与老龄产业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

人口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的供求总量与结构,从而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首先,老龄化使得劳动力供给减少,带来工资成本的上升。1970年代以来出生率下降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劳动力供求关系也已发生巨大变化,长期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刘易斯模型,其假设条件也在从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向有限的剩余劳动力转变④左学金、杨晓萍:《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近年来,沿海地区非技能型劳动力价格的迅速上涨已验证了这一现象。其次,老龄化提高人口抚养比,增加了劳动力的养老保障成本负担⑤在不降低养老保障待遇标准的条件下,工作人口的人均养老保障负担必然增加。。尽管这些成本将由不同的责任主体承担,但是人口老龄化从根源上提高了养老保障成本的总规模,而且最终都转化为劳动力成本。

(三)人口老龄化对国际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长期高达70%左右⑥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而得。,因此,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且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具有巨大比较优势,并在过去数十年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人口学将这种由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所带来的比较优势称为“人口红利”。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红利”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人口老龄化将会使我国劳动力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如果老龄化的影响导致中国在劳动力价格方面的比较优势消失殆尽,那么国际社会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出口的大量需求将会转移至其他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以印度为例,其现在年轻人口类似中国1970年代的比重,根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2年修订版》报告预测①《联合国:世界人口预计将在2050年达到96亿》,中国低碳网,http://www.ditan360.com/News/Info-130948.html,2013-06-14。,印度的人口总数预计将在2028年赶上并超过中国,从而成为人口第一大国,并在2100年达到15亿至16亿人;中国的人口则将减少至11亿人,届时,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人力资本优势将不复存在。加上印度这些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在未来5到10年中,物流成本、政策法制环境以及产业集群等条件也可能不断改善,等印度的其他配置成本下降,劳动力成本继续保持很低水平的时候,就会对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挑战②汪仲启:《科学把握人口变动的长期影响——中国养老制度三人谈》,《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26日。(主要观点来源于左学金:“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要研究透”;彭希哲:“人口问题主要是结构问题”。)。中国最多还有10年左右时间,到2020年前后如果制度创新、经济转型、城市化进程、老龄化应对还没有调整好,我们的产业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将面临严峻挑战。

正因为人口红利期向“后人口红利时代”的转变意味着出口导向型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这种变化将促使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的数量扩张型增长向集约化的质量提升型增长转变,这意味着国民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的转型,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减少需要通过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来弥补和抵消。同时,经济增长方式又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虽然近年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当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依然较低下,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且内部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传统服务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大,新兴服务业比重较小。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期以来在封闭市场里所产生的产业结构内循环的失调与相互制约问题日益凸现,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遭受严重挑战,服务业等的发展也由于竞争力低下而面临挑战,迫切需要继续深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所以说,人口红利的消失未必是件坏事,因为这样将会促进我们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只有实现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四)人口老龄化对国内消费结构的改变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也蕴含着潜力无穷的消费市场,随着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加,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也将越来越旺盛,这将为老龄产业的蓬勃兴起创造契机,使之成为老龄化社会中最具活力、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显示,在人均开支上,65岁以上老人是年轻人的三倍。另据联合国估算,老年型人口的消费比年轻型人口高18%左右。2000年,日本的老年市场占消费市场的24%,仅老年服务产业产值就达6000亿美元;美国、法国老年人的消费力也占本国总消费力的20%③陈俊勇:《中国老年消费市场研究》,《经济界》2005年第4期。。在我国,老年人的需求和整体购买力也将构成未来消费市场的重要部分。就生命周期理论而言,老年人口处于个人生命周期的末端,摆脱了工作的压力,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关注自己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自我需要;同时老年人又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空巢期,子女已成家立业,家庭负担明显减少,各项收入和积蓄基本上可用于自我消费。就消费能力而言,退休老年人口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工资的提高,养老金水平也有所提高;同时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也使许多子女愿意为老年父母提供资金支持,这也间接增强了老年人口的消费能力。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及其带来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新表述,对如何把握老龄化的历史机遇以及如何应对其挑战都予以高度重视,而顺应人口老龄化对国内消费结构的改变,大力推进老龄产业的发展正是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的具体表现之一。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逐渐为市场所重视并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和服务需求将会极大增加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前提下,非物质消费方面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些物质与非物质的消费共同作用于现有的消费结构,促使其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将吸引更多人员从事老龄产业研究,开发老年消费市场,尤其是以各类养老服务业为主的非物质型老龄产业的蓬勃兴起,将大大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协调转型,这也符合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银色产业”已有显著发展,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由计划生育政策助推加速的“中国式老龄化”进程,必然会形成“人多、钱紧、资源少”的“中国式养老”困境①李金磊:《人多、钱紧、资源少:“中国式养老”多重困局待解》,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0-13/5372751.shtml,2013-10-13。,而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正是走出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做出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提出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将为破解养老难题、拓展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从长期看,老年人口的消费特征与消费结构必然要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作出相应调整,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和发展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产业和社会服务设施。因此,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我们更加积极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十分重要。养老服务业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是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对老年消费市场的开发属于创新型的经济形态,体现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实现就业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方面,由于这一市场以服务业为主,具备服务业“黏合剂”的特有优势,关联领域广泛,产业内部具有很强的就业容纳能力②不仅能够容纳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背景的人员,而且也为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一般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第三产业部门的新兴市场,其发展必然会促进社会资源的结构重组和配置方式的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此,《意见》提出,到2020年,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提供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这对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非常有益的③《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309/20130900520872.shtml。。

综上所述,老年消费市场以及老龄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商品种类、扩展服务领域、促进市场繁荣、增加社会财富、扩大就业渠道、推动经济增长,而且通过发展老龄产业所产生的关联效应和连锁效应,也可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老龄化问题的新表述为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加强老龄工作和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正是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态度和认识的具体落实。《意见》贯彻党的十八大这一重要精神,兼顾养老服务的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既对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拓展养老服务内容提出了要求,也对开发老年产品用品、培育养老产业集群提出了要求。如果把握得好,养老服务业乃至整个老龄产业将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工作机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强大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形成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良性互动,这无疑是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机遇所在。

四、结 语

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面向“后人口红利时代”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首先,老龄化将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严峻挑战,一方面,隐性债务和个人账户空账仍是养老保障体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另一方面,巨额的医疗费用和照护成本将对公共医保基金和公共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第二,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改变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和结构,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通过消费结构的调整间接影响劳动力需求,同时养老保障负担的加重也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第三,就产业国际竞争力而言,老龄化将导致若干年后中国“人口红利”窗口关闭,也意味着原先具有巨大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而这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来弥补和抵消,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促进经济转型的一次机遇。第四,老龄化进程也蕴含着潜力无穷的消费市场,这将为中国老龄产业的蓬勃兴起创造契机,通过建立和发展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产业和社会服务设施,给经济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口老龄化的长期经济影响已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回顾近期的相关社会热点,包括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下发、社会保险制度中养老金领取与缴费年限的讨论、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的差异与变动分析等,无论是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还是社会公众的热烈反响,无一不体现出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这一方面揭示了老龄化社会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老龄化社会的无限机遇。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只有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从经济转型、制度创新等方面积极入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和开拓劳动力市场、适时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才能为“后人口红利时代”的经济发展探索新的模式和路径。

猜你喜欢
生育率老龄人口老龄化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中国低生育率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