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剑军
新课程教材上的“全反射棱镜”实验和“弯曲的有机玻璃棒能导光”实验很有意义,但要做好这两个实验,把光路显示出来却不容易,原因是光在玻璃和有机玻璃中传播时光路是不可见的。笔者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扩束原理 激光是点光源,但它垂直经过圆柱形细玻璃棒之后,由于折射就变成了线性方向垂直玻璃棒的线光源。让激光平行于底板且使线性方向垂直底板入射,就能显示光的路径。如图1所示,光垂直全反射棱镜的斜边入射的情景;如图2所示,光垂直全反射棱镜的直角边入射的情景。
图1 光垂直全反射棱镜的斜边入射的情景
图2 光垂直全反射棱镜的直角边入射的情景
丁达尔原理 在“弯曲的有机玻璃棒能导光”实验中,由于横截面是圆,上述扩束原理无效。笔者利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在弯曲的有机玻璃管中注入折射率较大的胶体封装,用高亮绿激光入射,让学生看到了清晰的全反射光路,如图3所示。
全反射的产生条件是本课的重点。但国内过去各种版本的教材以及现行新课程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没有设计专门的实验进行研究,都是借用引入全反射概念的半圆形玻璃砖实验进行分析。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笔者设计了一个专门的实验进行产生条件的演示,强化了学生对全反射产生条件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图3 “弯曲的有机玻璃棒能导光”实验
制作的材料 玻璃棒(摩擦起电用的玻棒)、激光笔(带支座)、甘油、胶头滴管、大泡沫板、铁架台(附铁夹)、一头有螺丝的短铁棒。
图4
制作与使用 用铁架台上的铁夹将玻璃棒倾斜向下固定;用万向夹将一端有螺纹的短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端,在短铁棒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使大泡沫板与玻璃棒成45°竖直固定;利用万向支座将激光笔倾斜向上固定。打开激光笔电源开关,将一束激光从玻璃棒的横截面倾斜入射,如图4所示,观察到泡沫板上只是玻璃棒的一端有明亮的光斑,其他地方无光,说明光在玻璃与空气的界面发生全反射。用胶头滴管吸少许甘油,滴在玻璃棒侧面的入射点上,立即观察到原亮斑的上方有大面积的光出现,并且原亮斑的亮度有所降低,如图5所示,说明光泄漏了,让学生思考是全反射的什么条件不满足。
原理与解释 如图6所示,光射到玻璃棒侧面时,同时满足全反射的两个条件:①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所以发生全反射。当一滴甘油滴上时,我们知道,甘油的折射率和石英玻璃是一样的,光由玻璃进入甘油时方向不变,但甘油粘滞性使它形成暂时凸起,从而使光由甘油进入空气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而折射进入空气中,不满足全反射的第二个条件,如图7所示。
图5
关于全反射棱镜,新课程各版本教材以及历届教材中在这块设计的实验不多,这使得学生对全反射棱镜及其应用的认识不够,印象不深。为此,笔者在本课中设计了一个“变脸魔术”实验,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兴致盎然地观看魔术,动脑动手地揭秘魔术,不知不觉地加深对全反射棱镜的认识。
原理 如图8所示,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立方体容器,被两块有机玻璃沿对角线隔成两等腰直角三角形截面的容器,平面镜平行隔板放置。当两容器盛水而隔层不盛水时形成两等腰直角形截面的棱镜,即全反射棱镜。如图8所示,在观看位置的对面贴上蓝脸,侧面贴上红脸时,红脸经左棱镜全反射出现在观看位置的左侧,蓝脸经右棱镜全反射又经平面镜反射出现在观看位置的右侧。当隔层间也盛水时,就不形成全反射棱镜,蓝脸经水、有机玻璃折射后直接被看到而出现在左侧,红脸经水、有机玻璃折射、经平面镜反射被看到而出现在右侧,如图9所示。这样,观看位置的左侧由红脸变成蓝脸,右侧由蓝脸变成红脸。当隔层间的水通过下方的注射器缓慢注入时,以上变脸是个渐变过程,非常生动有趣,具有魔术般的效果。
制作 选取3 mm厚的透明有机玻璃(太薄隔板易变形,太厚没有必要)按如图10、图11所示的尺寸切割、粘合。粘合时一定要保证45°和90°角的精准,否则影响实验效果。如图11所示,容器底部安装两5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如图10所示,隔层底部打两小孔;通过软管连接小孔与注射器。选取两合适大小的胸牌,刚好能插入或拔出蓝、红脸为宜,把胸牌用双面胶粘贴在观看位置的对面和侧面,制作完成。
使用 第一步:注水,在两等腰直角形截面的容器内注满水;第二步:上蓝脸,在观看位置的对面胸牌中插入蓝脸;第三步:上红脸,在观看位置的侧面胸牌中插入红脸;第四步:插卡,将一不透光的塑料卡片插入隔层之间,发现卡的插入,并不挡住任何图片脸,随后拔出卡;第五步:变脸,见证奇迹的时候,通过下方注射器向隔层注水,随着隔层水位升高,变脸逐渐进行,当水位相平时,变脸完成。如图12变脸前,如图13变脸中,如图14变脸后。
全反射是一种光的自然现象,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全反射现象,就看能否发现它。于是在课堂上开展发现全反射的竞赛活动,创新了实验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模式。在各小组桌面均提供了6个教材上没有的自制教具实验。它们是:豆子神秘消失;水中气泡更明亮;神秘汤勺;自行车尾灯明亮;水流导光;塑料光纤。通过课堂竞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一些同学的成功发现,启发着更多同学的积极思考,越来越多的发现方案设计出来,同学们的发现潜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海市蜃楼是自然奇观,可遇而不可求,在教室做海市蜃楼模拟实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笔者用水和饱和食盐水的折射率不同而形成扩散层模拟了自然界中的海市蜃楼。学生兴致盎然地观看蜃景,笔者适时引入:为了揭秘海市蜃楼,我们今天来学光的全反射。
制作 将8 mm厚的玻璃做成长60 cm、宽30 cm、高50 cm的玻璃缸;将饱和食盐水倒入缸内至1/3深度,再加少许食盐搅拌,呈略过饱和状态;将长60 cm、宽30 cm烙满小孔的泡沫板放入缸内,浮在食盐水上;将略浸湿的白纸与泡沫板密贴,且与缸内壁密贴,形成“纸缸”;利用虹吸将清水注入“纸缸”中,清水的量为1/3深度,由于泡沫板密度小于水,泡沫板逐渐上升,清水慢慢渗入;静置、等待2~3小时(放置期间不可振动、晃动装置),可看到“分层”的液面即扩散层的形成,待达一定厚度即可进行实验;侧面用灯光照射被观察物体,如图15所示。在物体正对的一方观察即可看到蜃景,如图16所示。
一般原理 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和折射率均比水大,当水和饱和食盐水“安静”地“碰”在一起时会引起扩散,扩散层的密度和折射率形成梯度化,模拟了海面上空气因温度的梯度变化而形成空气层的密度与折射率的梯度变化。如图17所示,物体发出的光线在扩散层不断折射,入射角越来越大,以致发生全反射,并返回扩散层又不断折射,最后进入眼睛,眼睛认为光是直线传播,逆着入眼光线“找”物而看到蜃景。用激光斜向上射入食盐水,如图18所示,弯曲的光路印证了以上的分析。
蜃景倒正
1)问题的提出。“海市蜃楼”实验的新发现:有的位置观察居然看到了倒立蜃景。因为现行教材和历届教材,凡是涉及海面上海市蜃景的描述都是正立的,原因都说是全反射。将这个问题融入这堂课,一则科学探究得到了深入,二则学生的科学态度得到了培养——敢于质疑。
2)倒立蜃景成因。根据前面的观察经验,又有利全班同学看到倒立蜃景的产生过程,笔者使用了投影仪的摄像头代替眼睛,降低摄像头位置,拖退物体位置,学生惊奇地发现,屏幕上出现了倒立蜃景,如图19所示。倒立蜃景如何形成?用激光笔检验,调整倾角,使这条激光射入摄像头,如图20所示。再看扩散层光路,问:有没有全反射?答:有。然后光路分析,如图21所示。结论:因为有全反射,所以蜃景倒立。
3)正立蜃景成因。那最初看到的正立蜃景是如何形成的?摄像头回到最初位置并使物体前进一些,屏幕出现最初的正立蜃景。依然用激光笔检验,增大倾角,使激光射入摄像头,如图22所示。再看扩散层光路,问:有没有全反射?答:没有。然后光路分析如图23所示。结论:只有折射,所以蜃景正立。
自然界的海面蜃景 海面上空气因温度的梯度变化而形成空气层折射率的梯度变化,由于地球是球形的,所以层是球面的,所以,自然界的海面蜃景比食盐水模拟实验更复杂一些。笔者查阅了国内网站和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对海市蜃楼的描述,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教科书上的。如图24所示,摘录的是人教版《高中物理读本》第三册P207—208关于海市蜃楼的插图与解释。插图中明显看出有全反射,解释中亦有“以致发生全反射”,但蜃景却是正立的,笔者认为不妥当。但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或报道的海面蜃景绝大多数都是正立的。反过来说明插图与相应的解释要做出修改。
到底自然界中的海面上海市蜃景有没有倒立的。为此,笔者查阅了国外网站,在维基百科上有各种类型海面上海市蜃景的描述,由于观察者的高度以及物体的距离和当时空气层的情形,可以构成复杂蜃景,不但可以看到倒立蜃景,有时还会看到倒立与正立同时出现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