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毅,丁 存 善,王 荃
我国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受传统口腔医学教材编制的影响,专业基础课教材仍然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此外,受高职教育学制(3年)的限定,高职教材内容只是对本科教材进行简单的压缩,使现用的教材成了普通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需求,不适合高职教学实际。因此,建设和完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1]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为理念,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如图1所示“实践主导、理实交融”的课程体系。其中,“口腔疾病概论”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在大一下学期开设。
图1 “实践主导、理实交融”的口腔医学技术课程体系
根据就业岗位统计,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口腔修复体制作,少部分从事口腔卫生宣教、口腔医疗器材销售和口腔医疗志愿服务等工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确定“口腔疾病概论课程”的主要作用是:(1)介绍口腔疾病治疗的基础理论,服务后续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医技沟通能力(关于修复体制作与口腔医师交流沟通的能力);(2)传授实用性专业知识(常见口腔病的防治与口腔卫生保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口腔卫生宣教、口腔医疗器械销售、口腔医疗志愿服务工作)。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源头,[2]从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领域出发,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如表1所示为与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表1 与“口腔疾病概论”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根据上述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着手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组织,从而确定教材编写内容,如表2所示。
这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载体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教材体系,形成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新型教材。其目的是使课程教学更符合教改要求,实现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传统教材与新型教材的内容安排对比如表3所示。
根据上述教材建设理念,课程组教师深入研究分析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了与本课程相关的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初步完成了校本教材《口腔疾病防治》的编写。该教材以卫生部统编教材《口腔科学(第七版)》为基础,结合《口腔预防医学》及每年“爱牙日”宣传资料编写,其语言流畅、叙述清晰、图文并茂、重点突出。主要介绍了口腔解剖生理知识,各种口腔常见病(如龋病、牙髓病、牙周病、儿童口腔疾病、口腔颌面部外伤等)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知识。该教材目前仍在不断修改完善之中。
专业基础课教材建设应紧密围绕后续核心课程内容,强调知识对技能的支撑作用,并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力求避免学科化或理论化倾向。
在教材结构、体系和编写风格上,要突出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对传统的学科型教材编写风格要进行大力改革。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知识实用”为原则。要紧紧围绕“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为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教材建设应以强化医技沟通、口腔卫生宣教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因此,教材内容的选取要注重知识的应用,简化基础理论知识的阐释与推导,不必追求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进一步充实应用实例的内容,如牙周病患牙在义齿修复中的设计、口腔健康宣教方案的设计与规划等,着重讲解理论知识的应用思路和方法,以例释理,将基础理论融入实例分析中,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理论知识实用、基础知识够用和专业知识顶用。
表2 职业岗位能力与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转换
2.增加新材料、新技术知识。传统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偏重经典理论和基础知识,缺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知识的介绍,[3]这与高职教学应紧密联系行业服务链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教材编写增加了牙齿美容、CAD/CAM义齿、种植义齿、精密附着体修复技术等新材料、新技术知识;同时,在编写教材时,有必要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和论证,[4]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教材内容得到整体优化。
教材除主体内容外,可在各章节中设立“学习目标”、“知识链接”、“病例分析”、“知识拓展”、“课堂互动”、“学习小结”和“目标检测”等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强化知识应用和技能培养。
某些教学内容(如CAD/CAM义齿、种植义齿、精密附着体修复技术等)的操作性很强,仅有传统的文字教材是不够的,应建设数字化资源库,如:图片、视频、网站、多功能移动录播系统等,充分应用配套资源形成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体系。[5]
为了突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特点,校企联合开发教材很有必要。要认真听取行业一线专家对教材编写的意见,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将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引入到教材中,使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充实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线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的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小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使学生真正掌握实实在在有用的知识。
与传统教材体系相比,新型高职教材体系更具实用性和先进性。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立足改革、与时俱进,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全力编写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教材,使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更加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有效推动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发展。
表3 传统教材与新型教材的内容安排对比
[1]侯爱华.高职校本教材开发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11(17):232.
[2]冯艳妮,刘培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3(12):1-2.
[3]余祖文,谭维奇,张鹏顺.关于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132-133.
[4]王海梅.高职院校开发校本教材的原则和策略[J].内江科技,2007(1):42.
[5]孙桂芳.浅议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优化[J].职教论坛,2010(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