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网络的外语教学功能的案例研究

2013-11-27 05:16:32金玲慧
职教通讯 2013年24期
关键词:易班社交学习者

金玲慧

SNS是“六度分割”理论与互联网的亲密结合。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Milgram)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1]。社交网络SNS在互联网领域有3层含义,即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会交往服务;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会交往软件;Social Network Site,社会交往网站。广义的SNS概念是这三者的结合,即一种用于拓展社会关系的应用服务,其基础是建立一个平台,即社会交往网站—一个依据相关理论,利用社会交往软件和分布式技术等工具所建立和运作的网络站点。近年来,SNS网站发展速度非常快,2012年,国内社交网络用户达到597600000,社交网络普及率达到44%,目前注册社交网络用户超过千万的有41个,注册用户过亿的有6个。我国以人人网(原校内网)、开心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更是蓬勃发展,获得了网民,特别是90后大学生们的青睐。

一、S N S在教学中的应用

SNS内容融合传统的微博、BBS、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工具等,添加相册、视频、社区游戏等应用程序,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传播,形成学习者为中心的成员共同创建的综合化平台。在2012年的国际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上,Keats和Schmidt强调,教育1.0是一个单向传输的过程,教育2.0关注在线学习的交互性,教育3.0强调学习者作为一个知识创造者,其技术所呈现的优势已慢慢改变大家交流的方式,以及大家获得和同化信息、创造知识的方式。国外已有学者将社交网络应用于教育实践,探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教学实践的案例[2-4]。

SNS的教学模式,利用SNS的真实性、开放式的特点,构建具有某一主题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资源共享、平等的学习平台。在SNS平台,教师可以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法、活动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跨专业进行交流,共同探讨[5]。此外,SNS模式能够拓展个人的关系网络,形成集体学习的协力优势。

二、语言学习型社交网络

以语言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学习型社交网络,是促进语言学习者特别是外语学习沟通交际能力提示的有效学习方式。因此,也出现了一些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型社交网络,如爱拓奇(italki)(http://www.italki.com/learn-english/zh-cn),Livemocha (http://www.livemocha.com/Livemocha),沪江外语学习(http://www.hujiang.com),等等。

随着教育部提出新的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全国的相关教育教学机构都加大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学习平台的开发,但是大部分的英语学习平台都是根据大学教材开发而来,对新教改的目标达成存在诸多问题。以外语课程网站为例,首先,由于需要和相关教材配套,以及降低开发难度,大部分平台在内容上和课本内容重合,成为单向的电子版教科书,不支持真实商务情景下的双向学习交流及互动。学生虽然能从平台获取语言材料并能和计算机互动,但是单纯的人机交互,不是人际交流,不利于真实的外语交际氛围,因为语言学习环境不能有信息技术替代。其次,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完全改变教师的角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角色,无非是把满堂灌化为电子填鸭式教学,学生仍然被动消极学习。

三、相关概念界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老师和同伴)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该理论将“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图1 蜂巢模型

Gene Smith在Matt Webb的社会软件7个特性基础上绘制“社会软件的蜂巢模型(见图1),给Identity,Presence,Relationship,Reputation,Group,Conversation,Share七元素做了更为形象的描述[6]。语言学习社区属于分享类型的网站,其中用户体验主要涉及的元素为身份和分享,辅助的元素为群组、关系和声誉。学生在社交网络教学模式下,组织中成员的学习成员身份在同学、老师以及专家的互评中发生动态变化。学生在作业递交和交流中,呈现出同伴和老师全方位的监督。

四、易班网络案例选取及分析

(一)易班教学班级结构

我校于2012年3月加入上海市易班网络平台,平台用户有近7000人,目前易班的主要功能结构有:主页面结构(主页面),网站层次结构(学校),班级主页结构(班级),个人主页结构(个人主页)。每个结构都有其相对应的主要模块和功能。易班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班级功能,教师可以按照授课课程班级设置易班班级,每个进入易班的同学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班级。班级的主要功能有:话题、相册和网盘。在话题版块中发布课程通知、班级决策、征求意见、寻求帮助、开展活动等,也能在此发布投票、互相评选课程作业等。易班的相册使得每个加入班级的同学都能在相册中上传图片与大家分享。每个加入班级的同学可以在网盘中分享学习工作的资料,更可以提交作业。易班还有个能凸显网友活跃度的榜单——社区榜单。每天会自动更新相关的数据,能让网友及时了解网站其他用户的相关信息。易班论坛现分为4个版块,即校园板块含校园活动、联谊会、新鲜事、自拍秀、工作站、大杂烩;社团版块含数码社、公益社、舞蹈社、音乐社、动漫社、篮球社、足球社、桌游社;兴趣版块含星座、创意、美食、追剧、搞笑、游戏、科技、时尚、时政;站务版块含意见建议、站务公告。

(二)易班语言学习课程模式

利用SNS社交网络学习平台不同于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者在合作学习社区可以通过视频、照片以及话题交流,促进情感交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制语言学习。易班网络为课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提供日志、群、即时通讯等丰富的社会网络服务空间,它不同于原有的交互模式,在原有的新闻公告和电子邮件功能基础上增加了共创模式和师生生生交互分享(见图2)。

图2 S N S网络学习交互功能

在合作学习社区中的成员列表,允许成员联系小组联络成员,以寻找可能的资助或合作机会,成员可预订相关论坛并随时接收新发布的告示;网络网盘可以让成员进行文件上传和共享,方便成员观看和共享学习资源并进行评论;网页和视频栏目使得成员可以针对自己团体所属的领域,建立和编辑多个网页,添加相关内容,并提供资源、文章和来自“优酷视频频道”的嵌入式视频链接。

社交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在易班教学中体现多种活动方式,如语言交流、班级交流、论点研究、仿真情景演示、信息传播等。表1的活动形式将语言教学的诸多元素符号,如语音、视频、音频等多模态语言教学成功嵌入社交网络的学习。

(三)易班教学功能与学生习得

基于易班的SNS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传统教师居高临下在讲台和学生交流的单向沟通模式,解决了语言学习中学生班级人数众多,教师无法个性化指导的瓶颈矛盾。SNS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分享功能,从SNS传播者和受众主体看,如果发帖是教师,教师可以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尤其是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难度适宜的外语视频资料和新闻资料,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学习合适的语料,取代传统枯燥的课本学习模式。教师在易班布置学习作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养成课外语言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设置工作导向、任务导向的项目,分时段,分步骤指导学生完成。并通过学生作业分享的作业平台,借助群体动力学原理,同伴互学互评,监督每位同学完成课外作业。如果发帖是学生,学员可以有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SNS为学生提供用户需求和问题提出的平台,传播者一职是由贡献答案的用户共同担任,不是传统的教师一言谈,打破学生对作业评价的沉默角色。因此,学生和老师在社交网络社区进行共建活动,不仅锻炼了指导学生的母语和第二外语的学习沟通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加了学生文档处理编辑和3D视频制作能力,能掌握较好的现代信息沟通技能。

表1 虚拟世界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SNS教学模式具有突出个性化指导和自我身份建构的功能。SNS教学通过学员实名定期登陆网站,促进学习者确定目标,形成学习共同体,学员的可持续学习状态通过每日日志帮助,推进语言学习进度,并达到与学员分享的功能。其次,SNS教学有计划支持功能、日程表和公告提醒,使得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学会时间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者习惯(Leaner Habit Development)。SNS的社交联系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集体协作模式,能与人合作,取得成功,学生学会在各种不同关系的朋友中学会如何沟通。借助互联网实时跟踪系统,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发布各类信息和教学资源上传,此类信息平台在易班教学网络系统得以全面实施,在提倡无纸化绿色办公的同时,能够公平、公正展示学生作业和教师的教学资源,打破传统的至上而下的教师批改的单一模式。学生借助互联网的社交网络平台,有足够的空间展示个人的学习兴趣关注点,并与其相仿的学友建立较好的互助学习小组。学生的个人空间充分凸现自己的个体学习身份,在网络好友的各类沟通交流中建立学习共同体。

[1]王文宏.网络文化多棱镜[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2]SE Pasfield Ne ofitou.Creative applications ofsocial networking for the language learning clas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2008(14):235-240.

[3]Harrison,Richard and Thomas,Michael.Identity in online communities: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language 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Society,2009(2):109-124.

[4]Jessica Lichy.Towards an international culture:Gen Y students and SNS?[J].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2,13(2):101-116.

[5]宋慧宁,张凯.SNS在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分析[J].计算机时代,2010(7):62-64.

[6]冯旭鹏.构建基于SNS的研究生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探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易班社交学习者
社交之城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8:28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社交距离
第一财经(2020年4期)2020-04-14 04:38:56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08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现代企业(2017年8期)2017-09-06 09:25:44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求知导刊(2017年2期)2017-03-24 04: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