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休闲教育的理论探索

2013-11-25 10:02骆楚楚周丽君
浙江体育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闲暇要素技能

骆楚楚,周丽君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0 前 言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继承者,他们的休闲观念、休闲能力、休闲方式将影响未来社会的休闲水平[1],然而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对休闲现状的的满意度不高。苏宝仁(2010)在2008年对杭州市14所大学的在校学生的休闲满意度调查中,有52.1%的学生对休闲现状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仅13.7%学生认为“非常满意[2]”。而Weissinger,Caldwell,和Bandalos(1992)指出休闲教育可以增加人们对休闲行为的满意度,激发其内部动机,帮助人们了解休闲参与方式,并最终促进个人的休闲行为[3]。由此可知,休闲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休闲满意度。而以体育活动方式参与休闲一直是休闲的重要手段之一。马惠娣(2008)认为“体育休闲”是以体育的方式参与休闲(或享受休闲[4])。胡小明(2004)指出健康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能使青少年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远离消极颓废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品德;增进个人的心智和各种技能;培养发掘兴趣和创新能力[5]。因此通过体育休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休闲价值观,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使闲暇时间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从而达到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6]已经迫在眉睫。

1 国内外体育休闲教育研究

1.1 国外体育休闲教育研究

自1961年休闲教育概念被首次提出后,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发表了大量有关休闲教育的学术论文及专著,众多从事休闲教育研究团队和机构随之成立。这一时期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开始关注休闲教育模型的构建。如Mundy和Odum(1979)的休闲教育模型,是第一个采用框图来分析休闲教育过程中各因素间关系的模型。它的重要之处在于体现了各要素间交互的关系,即将休闲意识,技能培养与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融合以寻求高质量的生活[7]。Stumbo和Peterson(2004)的休闲能力模型指出休闲教育是全方位休闲服务的重要一环,侧重于休闲相关技能、态度、知识的获得与发展,并强调休闲教育中需要专家提供不仅仅是体育技能方面的指导[8]。在众多的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Dattilo提出的休闲教育要素模型。

1999年,Dattilo为克服青少年的休闲障碍而在社区开展休闲教育服务,帮助青少年培养休闲意识、知识和技能,使其顺利完成由青年到成年的人生转型,提出了休闲教育要素模型,该模型由七要素组成。第一要素:休闲意识。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什么是休闲以及参与休闲的益处。休闲意识教育让人们能:①理解什么是休闲;②思考参与休闲的益处;③了解休闲的灵活变通性;④辨明参与休闲的环境。第二要素:休闲中的自我意识。即休闲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探索。通过休闲中的自我意识教育,人们可以①知道自己的休闲偏好;②回顾过去的休闲经历;③观察目前的休闲参与;④规划将来的休闲体验;⑤认知休闲技能;⑥审视休闲价值观与态度;⑦决定休闲的满意度。第三要素:休闲中的自主决定。即在不受外界影响和干预下自由地做出选择和决定。主要指人们:①对自己的休闲活动负责;②在休闲机会中进行自主选择;③能决定开始或停止某一休闲活动;④在休闲活动中富有决断力。第四要素:休闲过程中的社会交往能力。主要表现为①恰当运用沟通技巧;②了解休闲参与需遵循的社会规范;③培养社会交往能力;④建立并发展与休闲同伴间的友谊。第五要素:使用休闲资源。这个要素旨在了解休闲资源及如何使用这些资源。主要内容为①了解谁能提供休闲资源;②获得参加休闲活动场所信息;③了解参与休闲活动的要求;④估量自身的技能和思考其与活动所需技能的匹配性;⑤获得与休闲资源相关问题的解答。第六要素:休闲决策。决策能力的培养是自主决定的发展。休闲参与者能明确认识到影响休闲参与的限制因素以及掌握克服这些因素的技巧。第七要素:掌握休闲活动技能。主要指人们能①选择自己感兴趣休闲活动;②给予体力和心理足够支持以克服心理障碍;③发展休闲活动技能[9]。

Dattilo(1999)将休闲教育界定为一个过程,首先休闲教育为参与者提供体验休闲的机会,创设多种选择让参与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所要参与的休闲活动。而后,参与者在了解并自主选择休闲体验后增强自主决定权。最终,在休闲教育中参与者掌握了一些休闲技能使他们能获得均衡发展的休闲生活方式[9]。七要素休闲教育模型提出后Dattilo将其用于指导残疾儿童及成年人康复的休闲教育实践中。并指出虽然这一模型被用于残疾人的休闲教育实践中,帮助残疾人在康复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休闲体验,但也可以用于面向普通人群所开展的休闲教育中。Dattilo休闲教育要素模型提出之后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学者Pesavento认为该模型是最好的休闲教育模型之一。

到了21世纪初,以Dattilo休闲教育要素模型为理论框架的“时间妙用(见图2)”项目在美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其中体育活动是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方式。该项目旨在引导中学生积极利用闲暇时间,缓解或消除学生对酒精、毒品等管制品的滥用。为期三年的项目期望学生能够管理自己的闲暇时间以获得最优的休闲体验。休闲教育由6节课组成(每节课持续50min)。第一节课的主题是“培养合理利用时间的自我意识及参与休闲活动的益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求回顾自己在以往闲暇时间中参与的活动,以及活动对自己带来的身体、心理上的益处。该节课以自我决定理论为依据,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喜欢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闲暇时间,增进健康行为,减少不良行为。第二节课主要讲授“在闲暇时间参与休闲活动的原因”。以动机理论为指导,使学生明白自主利用闲暇时间需要合理安排“必须做”和“想要做”的事情,从而使学生真正参与感兴趣的活动。第三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调节无聊情绪。学生在闲暇时间由于无事可做而产生无聊情绪,从而导致酗酒、吸食毒品、高辍学率、肥胖、道德失范等问题。根据Lerner“人的主动性将在选择了喜欢的活动或面对休闲限制应对挑战时得到激发”的研究,该节课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聊状态并通过自我调节培养休闲活动的兴趣从而最终克服无聊情绪。第四节课学习“积极追求有意义的活动并进行计划及决策”。该节课中,学生需要选择一至两项真正感兴趣的活动,能认识到休闲限制因素并努力克服。第五节课是学习“合理规划闲暇时间”。学生能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参与到感兴趣的活动中,并尝试更多样的休闲活动拥有更多休闲伙伴。第六节课是“综合课”,主要侧重于对前面五节课程的评价。要求学生对课程进行回顾并阐述他们在这些课中的收获。体育休闲是参与休闲中最为积极、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在六节课中,很多休闲活动的内容都以体育活动来展示。一年的休闲教育结果显示参与培训的学生更能在闲暇时间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有更高水平的休闲决策能力,主动性和社会交往意识强,更愿意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喜欢尝试新的体育活动和回归自然的户外活动[10]。基于“时间妙用”项目,南非也开展了健康妙用(Health Wise)项目[11]。希望通过休闲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学会克服休闲限制。学生也将学会如何明智地分配时间,如何利用休闲资源,以及在休闲参与中进行社会交往。

图1 休闲教育要素模型

1.2 国内体育休闲教育研究综述

在面向不同人群开展休闲教育的研究中,以高校开展的相关研究文献最多。廖小平,孙欢指出休闲教育在方法上不能一味地“灌输”而忽视“引导”,现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休闲教育不应是灌输既定的结论,明确告诉学生哪些休闲才是积极的,哪些应该避而远之,完全把社会、学校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各种休闲方式及价值,进行方法论上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觉、自主[1]。而且休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世界是休闲教育的场景,是实现休闲教育的载体[1]。学者冯炎也强调休闲教育不只是一个单项的灌输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受教育者自我感悟和训练的过程。因此,休闲教育必须辅以大量的时间进行休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科学、健康休闲魅力,并强化休闲技能[12]。

图2 时间妙用项目的逻辑模型

唐晓彤,梁若雯提出对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教育是通过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价值观,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使休闲时间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从而达到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6]。国内学者指出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喜欢张扬个性的同时也渴望交往和友谊,迫切希望得到他人和集体的肯定[1]。而良好的体育休闲活动显然能为大学生的相互交往提供平台,有助于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构建人际关系网络,实现人的社会属性[1]。苏宝仁(2010)对浙江省杭州市14所大学开展调查,在学生“希望选择多少休闲伙伴”的调查表明28.3%学生选择“一位休闲伙伴”,23.4%选择“两 位”,7.8%选 择“多 于8 位[2]”。青少年时期是最希望获得社会认同感的阶段,单独参加休闲活动往往导致不能长时间坚持。而通过团队参与的形式不但能提高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常生、陈及治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中指出学生喜欢在群体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实施群体锻炼计划比独自进行锻炼计划其行为的坚持性更好,建议应引导大学生选择多人参加的集体锻炼形式,重视良好氛围的形成[13]。休闲体育存在诸多积极意义,但学者程军(2007)指出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存在四低:①自我评价低;②休闲等级低;③休闲体育技能低;④自觉性低[14]。如何通过有效引导改变大学生的休闲体育现状是休闲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学者在2009年5月对浙江省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调查得出参与休闲体育每周2次及以上的男生占30.1%,女生占14.2%,基本上不参与活动的人中,男生占其人群的20%,而女生占了38.2%[15],由数据可知大学生极其缺乏休闲体育参与。究其原因或是学生自身参与休闲体育积极性不高,动机缺乏或受到学校场馆的限制等等,不一而足。休闲体育教育是创设不通过追求比赛成绩,不要求遵守刻板的规则,不进行高负荷的训练的休闲教育环境,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追求身体放松,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自我潜力的开发,增强社会群体认同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终身体育价值观念[16]。因此,以体育活动的方式开展休闲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其重要意义。有研究得出58.46%的学生认为课外由于缺少组织、缺少辅导而不会进行体育锻炼[17]。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在高校开展体育休闲教育,组织和辅导大学生进行休闲参与的重要性。

学者蒋宁(2010)认为树立休闲体育教育观念,把休闲体育与高校传统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合理有效的休闲体育教育体系是高校体育改革的时代要求[18]。而且休闲体育教育应实现的目标有三点:①培养科学、积极的休闲观,提升休闲素质。②培养人们科学的休闲健身娱乐方式和掌握正确的运动休闲技能。③引导人们科学、健康度过休闲时间[19]。此外休闲教育还有助于缓解人们在参与体育休闲活动时遇到的障碍,休闲障碍包括心理(intrapersonal)障碍、人际(interpersonal)障碍和结构性(structural)障碍三种类型。石振国、田雨普(2006)两位学者在发展休闲体育教育的设想中提出休闲体育教育应包括提供信息以确保人们懂得抓住现有的或潜在的休闲机遇;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帮助人们发展智力的、社会的和具体的技能;阐明休闲体育兴趣和价值的意义,向人们提供引导和劝告,培养兴趣和生活价值能与那些最值得让人追求的活动相吻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20]。

综上所述,国外休闲教育的研究关注于休闲教育模型的构建和以模型为理论基础的休闲教育项目的开展。Dattilo的休闲教育要素模型系统地提出休闲教育应包括的七个要素。该模型在国外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中“时间妙用”项目的开展,将原本并列的休闲教育要素按课程开展的先后作了时序的排列。需要指出的是国外并没有体育休闲教育这个特定的概念,但体育休闲作为参与休闲最为积极、有效的方式之一,体育休闲一直是国外休闲教育的主要内容。目前,国内学者在分析我国大学生的体育休闲现状基础上,论述高校开展体育休闲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但已有研究尚缺乏指导高校开展体育休闲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

2 高校开展体育休闲教育的思考

结合我国大学生体育休闲现状以及国内学者对高校开展体育休闲教育的研究可知Dattilo休闲教育要素模型可为国内高校开展体育休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Dattilo的休闲教育模型指出休闲教育应包括休闲意识、休闲中的自我意识、休闲中的自主决定、休闲过程中的社会交往、利用休闲资源、休闲决策、掌握休闲活动技能这七个要素。

国内学者刘海春指出掌握休闲知识、技能、技巧并不等于学会休闲,休闲价值观的确立是休闲教育的前提[21]。如今大学生经常从事的休闲活动如上网、逛街等大多是出于娱乐、消磨时间、摆脱单调无聊的生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还未充分认识到休闲参与能带给他们的益处,认可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因此体育休闲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休闲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享有体育休闲的机会。此外,休闲教育还是一个帮助参与者在休闲体验中不断探索、发现、提高自我的过程。学生通过阐明自己的休闲兴趣和价值,使个人的兴趣和价值能与最值得追求的活动相吻合[22]。即休闲中的自我意识的体现。所谓自主选择即在不受外界影响和干预下自由地做出选择和决定。在成长环境中学生更多听从父母及亲属的决定,自主决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相对缺乏的。休闲教育者可以提供多种体育活动参与的机会供学生自主选择,并在休闲体验中及时给予信息反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更好地表现自我,以及减少对他人的依赖,从而更顺利地完成从学校迈向社会的人生转变。

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也是体育休闲教育需包含的内容。因为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喜欢张扬个性的同时也渴望交往和友谊,迫切希望得到他人和集体的肯定。良好的体育休闲活动显然能为大学生的相互交往提供平台,有助于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构建人际关系网络,实现人的社会属性[1]。刘一民等学者对目前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能否满足大学生体育活动需要的调查中,47.9%的大学生认为“不能满足需要”,45.2%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仅6.6%的学生认为“能满足需要[1]”。对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因素调查中,“缺少活动场地器材”位列第一[1]。由此可知,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及周边的体育场馆设施不足影响其参与体育休闲活动。因而指导大学生如何获取休闲资源信息,增加其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机会,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由于体育活动场所受限而不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问题。

决策能力是指参与者及时并有效地做出决定,它是自主决定的发展,包括评价已做出的决定,以及审视做出决定后的结果。已有研究指出学生会出于兴趣参与某一休闲活动,但往往在遇到阻碍后就放弃了休闲参与,而不是做出替代性方案或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法。而良好的休闲决策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克服休闲限制因素,从而长时间坚持体育休闲活动参与。程军指出大学生休闲存在体育休闲技能低的问题[14]。缺乏体育活动技能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休闲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技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后获得胜任感,进而激发其内部动机,最终促进学生的体育休闲行为。

综上所述,体育休闲教育作为休闲教育的重要分支。在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休闲教育实践应通过以下八个内容展开,体育休闲意识、自我意识、自主决定能力、体育活动技能、体育休闲中的社会交往、体育休闲资源以及决策能力。我国大学生不知如何利用大量增多的闲暇时间,往往从事消极的休闲活动,如沉迷于电视剧、网络游戏、酗酒等等,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休闲,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其有益的影响。国外学者强调休闲教育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闲暇时间的能力,通过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休闲活动化无聊感为积极参与休闲的满足感。有效地进行时间规划能促进大学生参与休闲的积极性、获得自我满足的休闲体验[10]。因此,如何规划自己的闲暇时间参与体育休闲活动也应该成为高校开展体育休闲教育实践的内容之一。

[1]廖小平,孙欢.论大学生休闲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11.

[2]BAOREN SU.China’s leisure education:Problem,analysis,and solutions-a cas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angzhou[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10:719-733.

[3]WEISSINGER E,CALDWELL L,BANDALOS D.Relation betwee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boredom in leisure time[J].Leisure Sciences,1992,14:317-325.

[4]马惠娣.休闲、休闲体育、后北京奥运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1-3.

[5]胡小明.小康社会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10).

[6]唐晓彤,梁若雯.论规范休闲基础上的高校休闲体育教育[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2):88-91.

[7]MUNDY.J;L.ODUM.Leisure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M].1979.

[8]STUMBO.J;PETERSON.Therapeutic recreation program design: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San Francisco:Pearson.

[9]DATTILO J.Leisure education program planning:A systematic approach[M].Venture Publishing,1999.

[10]CALDWELL L,CHERYL K,BALDWIN.Preliminary effects of a leisure education program to promote healthy use of free time among middle school adolescent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4(3):310-335.

[11]CALDWELL L,PATRICK E,et al.Influencing adolescent leisure motivation:Intervention effects of HealthWise South Africa[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10,42(2):203-220.

[12]冯炎.浅析大学生的休闲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9):117,3.

[13]常生,陈及治.中国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9).

[14]程军.休闲体育教育: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2):25-27.

[15]张杰,梁若雯.高校学生闲暇体育现状及实施闲暇体育教育的价值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3):53-55.

[16]叶祥财.普通高校中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6):42,04.

[17]梁修.皖豫晋3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32(1).

[18]蒋宁.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

[19]栗燕梅.论休闲体育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78.

[20]石振国,田雨普.休闲体育教育理论基础的反思与建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

[21]刘海春.休闲教育的失位、错位与归位[J].自然辩证法,2007(4):23.

[22]陆彦明.消费主义时代呼唤休闲教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19.

猜你喜欢
闲暇要素技能
人在何时最清醒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拼技能,享丰收
也谈做人的要素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