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叶,楼存诚
(1.杭州市萧山区特殊康复中心,浙江杭州 311201;2.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1201)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存活者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
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目前常规康复治疗主要为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
理疗、针灸、推拿等。工疗又称工作疗法或劳动疗法,是指通过做一些简单轻便的手工劳动,提高手脑功能,常用于精神患者康复的辅助治疗[2]。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萧山区特殊康复中心成人康复部对39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工疗康复,并与常规康复治疗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经颅脑CT 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属脑卒中恢复早期;有不同程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生命体征稳定;知情同意。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1~76 岁;高中及以上8 例,初中16例,小学8例,文盲7 例;脑梗死25 例,脑出血1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2~74岁;高中及以上9 例,初中14 例,小学10 例,文盲6例;脑梗死24例,脑出血1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康复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由康复治疗师根据评估结果给予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理疗等康复治疗,每天各1次,每周5d,持续6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2h/d的工疗。
1.2.2.1 工疗任务 糊信封、粘快递盒、打孔、串珠、穿花边吊坠等。
1.2.2.2 实施 在成人康复部设立工疗室,制订工疗室管理制度、考核及激励方法,由当地企业提供工疗原材料,由1名护士专门负责工疗管理;患者完成常规康复治疗后,进入工疗室,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和兴趣爱好选择工疗项目,从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开始,逐渐增加工作难度;为营造轻松、舒适的环境,调节患者的情绪[4],工疗期间播放优美、欢快的音乐或时事新闻,鼓励相互聊天;建立登记本,每天把患者的工疗产品数量统计后兑换成相应的积分,并记录累计,每周五患者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食品。
1.3 评价
1.3.1 评价指标
1.3.1.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5]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总分100分,>60 分为良(即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39~20 分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20分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1.3.1.2 生活质量 采用WHO 生活质量测评量表(WHOQOL-BREF)[6]进行评价,量表包含26条目,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4个领域测量生存质量,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3.2 评价方法 入院时及入院后3个月、6个月由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共同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s,分)
组 别 例数 入院时康复治疗3月 6月观察组39 24.32±12.41 70.36±15.63 84.56±18.47对照组 39 26.47±14.58 53.92±14.78 65.35±16.59 t值 0.70 4.77 4.83 P 值 >0.05 <0.01 <0.01
2.2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WHO-QOL 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WHO-QO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WHO-QOL评分比较(±s,分)
组 别 例数 入院时康复治疗3月 6月39 65.89±8.91 76.93±6.98 82.50±6.83对照组 39 67.53±7.86 71.26±6.51 73.13±6.07 t值 0.86 3.71 6.观察组40 P 值 >0.05 <0.01 <0.01
通常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在发病后1~3个月时最快,3个月后因废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而使恢复减慢[7],因此,早期康复训练十分重要。为提高训练效果,本研究采取了工疗联合常康复治疗的方式,结果显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3.1 工疗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中,手部精细动作恢复较慢较差,需要进行强化训练。本研究通过让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适宜的工疗活动,常规康复治疗以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理疗等康复手段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协调性;工疗是以真实的工作活动作为康复手段,是针对手精细协调功能活动障碍进行技能训练,通过工疗增加精细控制运动并改善肢体协调性和肌肉控制能力,促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通过逐步增加患者工疗的复杂程度、劳动强度,提高了患者成就感,调动了康复治疗积极性。表1显示,参加工疗的观察组患者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工疗能较好地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2 工疗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劣是其心理、生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8]。脑卒中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会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造成生活质量下降[9]。常规康复治疗中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理疗等康复手段使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逐步改善,行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生理领域的功能不断提高。工疗是让患者利用康复治疗外的休闲时间进行简单的手工劳动,辅以聊天、读报、听新闻等调节患者的情绪,提供患者间社交的机会,分散了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缓解了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消除了与外界社会的隔离感,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技能、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形式予以奖励,激发了患者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和自尊。通过常规康复治疗和工疗,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状态,提高了生活质量,为以后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工疗活动,WHOQOL-BREF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工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8.
[2]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2.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治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杨慧敏,洪慧肖,陈爱红,等.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9(5):421.
[5]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32-434.
[6]郝元涛,方积乾,Power M J,等.WHO 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71-75.
[7]张裴景,刘辉,冯晓东.早期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与ADL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25-27.
[8]Lalu RE.Changes i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erebral stroke patients in the first year[after rehabilitation[J].Z Gerontol Geriatn,2003,36:484-491.
[9]邹卫英,金妹,吴彩虹,等.康复督导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9,8(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