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芳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近20年来,旅游创新研究已成为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以及《Research Policy》等旅游权威杂志上关于旅游创新的文章逐渐增多。学者们借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服务创新理论,并根据旅游业的特性,对旅游创新理论进行大量深入研究。笔者对近年国外有关旅游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梳理,认为目前国外学术界对旅游创新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视角:在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的旅游创新及其特征、在知识管理理论框架研究旅游创新过程、以及从系统论视角研究旅游创新系统和旅游产业集群。本文从这三个视角对国外旅游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和展望,以期促进今后旅游创新研究的发展。
国外学者关于旅游创新理论的研究始于探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方法是否适用于旅游业或其他服务业[1],但他们创新的定义比熊彼特的定义范围覆盖更广,认为创新不仅包括创新行为(既有技术创新也有非技术创新),也包括创新能力。以Hjalager 为代表的学者借鉴熊彼特关于创新的定义和类型,对旅游创新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创新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旅游创新的特征和过程。但目前旅游创新研究,仅仅是通过对一些个案的定性描述来调查存在的现象,并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尚未对旅游创新形成统一明确的定义。
Hjalager 在研究可持续旅游发展时,从环境的角度把旅游创新分为五类:产品创新、传统的程序创新、信息处理过程创新、管理创新与组织创新[2]。她在研究修补旅游中创新的缺陷时,又将旅游创新分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3]。Weiermair认为旅游创新主要有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四类[4]。
旅游创新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类型也不相同(见表1)。比如,根据创新程度及影响,可将旅游创新分为根本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根据创新来源及动力,可将旅游创新分为技术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创新。Hjalager运用汽车制造业的Abernathy-Clark 模型,根据知识和产业链条,将旅游创新分为规律型创新、利基型创新、革命型创新及结构型创新[3]。
对旅游创新进行分类是为分析研究之便,实际上,在旅游创新过程中,各类型的旅游创新往往互相渗透、相互融合[5],很难严格区分。
与制造业相比,旅游业缺乏技术创新。旅游创新的决策与实践是受供应商驱动(Supplier-driven)[16],即旅游企业不进行技术研究,新技术往往是在技术供应商部门(制造业部门)中被开发出来,而后应用于旅游业,旅游业中的技术创新大都不是源于旅游业内部,而是旅游企业通过购买设备、产品、原料等方式进行创新,鲜少有内生于旅游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旅游创新更多的是非技术创新[1],如组织创新、结构创新、营销创新等。
与其他服务业相比,旅游业创新能力较弱[23]。由于旅游企业多数的是中小型企业,且缺乏企业家精神[6],因此旅游业创新能力弱。旅游创新往往以员工和顾客为主体,多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较少[23],经常是在原有服务提供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性改进,只有很少一部分对市场而言是全新创新。
表1 旅游创新的类型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学术界目前对旅游创新的具体分类还存在差异,但学者们一致认同知识对创新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创新的动力,知识转移是创新的关键[24]。Shaw 认为旅游创新是一个十分动态的过程,用上述静态的、描述性的分类方式来分析旅游创新是存在缺陷的[24],应该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动态地研究知识创造、共享和转移过程及其与旅游创新的关系。
知识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等经济领域,但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25],虽然最近十年这方面研究陆续增多,并取得很大进展,但目前旅游业知识管理研究还比较滞后[24],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旅游业知识特征与来源、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转移过程(如何通过有效的知识转移促进旅游创新、旅游业知识转移的动力及阻力机制)等方面,将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旅游企业的实证研究大多局限于酒店业,其他领域的实证研究还十分匮乏。
Polanyi(1958)最早从管理的角度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26]。隐性知识是主观的、难以用图文记录和传播的知识。显性知识是客观的、通过图文可以记录和传播的知识。显性知识易于编码、易于理解、易于转移;而隐性知识扎根于特定的情境之中,难以编码、难以表达、难以转移[27]。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也更有利于创新。
Hall and Andriani(2002)提出创新与知识关系模型,将知识分为增加型、互补型或替代型,创新的类型和知识的获取密切相关。在激进性创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替代型知识,旧知识被新知识或替代型知识取代,而互补型知识只能引起渐进性创新[28]。
旅游业知识来源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企业内部知识来源主要来自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企业外部知识来源主要来自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当地签约公司、咨询者、外部环境(如顾客需求、政府政策等)等方面。
Cooper 认为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隐性知识丰富,只有10%左右是显性知识[25],显性知识以文件、数据库、文档、顾客向导等形式存在与旅游业中,而隐性知识由员工、管理人员、企业家等人掌握。但旅游业中丰富的隐性知识往往被忽视,这是因为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是他们的竞争优势所在,因此不愿与别人分享或交流。另外,由于隐性知识不易被认识、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人理解和掌握,很难对隐性知识进行控制和管理。而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因此,必须重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
知识转移,特别是隐性知识转移是旅游创新的关键。旅游业知识转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现有研究文献还十分有限,主要通过分析知识转移的路径和影响因素,研究知识转移的过程,通过促进知识有效转移,推动旅游创新。
1.旅游业知识转移路径
要使知识转移有效,就必须对转移过程有正确的认识。Hjalager 较早对旅游业知识利用和知识转移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知识转移的四个渠道:商业体系、技术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3]。但Gertler 认为Hjalager 提出的商业体系只能转移那些较肤浅或被动的知识,只有FDI或通过公司合并才能提供主动的、深层次的学习机会[31]。
Shaw 在总结Kacker 和Hjalager 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知识转移的主要路径包括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24](见表2)。有两个因素和旅游创新密切相关:①网络(networks)。在旅游网络内,知识通过FDI、集群、实践社区(CPO)等手段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和企业之间流动,因此,网络对旅游业知识转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②人员流动(mobility)。员工和游客等资源对旅游业知识转移也同样重要。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有这样一类员工,往往被视为“边界跨越者”(boundary spanner),他们同时是好几个不同实践社区的成员,促进知识在不同社区间转移,因此,人员流动也是知识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考虑到旅游业员工流动性较大及隐性知识的重要性,研究人员流动如何促进旅游业隐性知识转移是十分必要的。Williams 研究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移民和劳动力流动对知识转移和旅游创新的影响[30]。
表2 旅游业知识转移主要路径
旅游业知识转移成功与否取决于旅游企业吸收能力[24-25,30]。吸收能力越强的旅游企业,能越好地理解、吸收并应用传输进来的知识。
2.旅游业知识转移障碍
Cooper认为旅游业知识转移存在的诸多障碍,最大的障碍是知识管理系统的费用[24]。由于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如大多数旅游企业是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知识提供方和知识接收者之间缺乏信任,企业吸收能力弱等,这些因素都阻碍旅游业知识的转移,从而影响旅游创新过程。
学者将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旅游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目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大多是在酒店企业进行,主要研究酒店企业内部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存储等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其他领域的实证研究还十分匮乏。
台湾学者Jen-TeYang及其研究团队以台湾高星级酒店为研究样本,对旅游企业知识创新管理问题进行较深入透彻的研究[31-34],比如,他们研究在酒店员工“跳槽”率日渐升高的形势下如何通过在酒店业内部建立知识共享和存储等机制、引入知识创新管理体系,来稳定员工队伍,提高企业组织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帮助企业构建基于其知识存量的竞争优势[33]。研究酒店员工如何处理所获取的知识,并分析个人学习、分享、存储知识的态度对企业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34]。
自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理论以来,创新的研究先后经历线性创新模型、创新网络理论以及目前强调创新的“系统范式”的创新系统理论等几个阶段。创新系统理论是为研究影响创新过程的各种因素,Edquist将创新系统定义为:“所有影响创新发展、扩散和应用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和其他方面的各种因素”[35]。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影响创新产生的条件、创新行为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创新动力机制等。
根据对创新系统的边界的不同看法,学者们主要从两个视角来研究创新系统:一是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将关注的焦点落在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二是从技术或产业的角度出发,更关注产业创新系统。这两个角度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而是相互交叉相互补充。
关于旅游业是否存在创新系统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Sundbo&Gallouj认为服务业的创新系统十分脆弱甚至是不存在[36],作为服务业的旅游业,旅游创新除了具有服务创新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性,如旅游创新极易被模仿,不易受知识产权保护等。另外,由于旅游企业不愿与其他企业合作,内部创新不足,主要依靠外界力量推动,创新的系统性不强,因此,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旅游创新系统是脆弱甚至是不存在,正如Mattsson 等所说,旅游业创新系统制度化程度低,属于松散连接的系统,称之为旅游创新网络更为恰当[37]。
然而,Pavitt[38]、Miozzo&Soete[39]等学者根据“技术方法”进行研究,证明服务业是存在创新系统的。Leiper 将旅游业视为既具有地理特征和产业特征的系统,认为应该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旅游业[40]。Sundbo从创新系统视角,认为旅游创新系统包括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和为促进旅游企业学习和创新所建立的各种制度,旅游创新系统可以是国家旅游创新系统、区域旅游创新系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创新系统,或者是旅游产业创新系统。他通过比较西班牙和丹麦两国不同旅游企业的创新行为,从企业、网络和系统三个层面研究旅游创新系统[23]。Hjalager 通过研究丹麦的Roskilde 音乐节分析文化旅游创新系统的构成和动力机制[41]。
集群是旅游研究中一个新兴的领域,国外关于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兴未艾。迈克尔·波特认为旅游业是集群效应最明显,最适合集群化发展的行业之一,国家应把旅游企业集群作为重点培植对象,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42]。Julie Jackson & Murphy[43],Marina Novelli[8],Sara Nordin[44]等学者结合波特的钻石模型和集群理论分析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旅游业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产业集群对旅游创新的影响。
首先,集群为旅游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在体验经济时代,中小型企业为顾客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集群为中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促使产业内的各旅游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Novelli以英国“健康生活旅游产业集群”为例,结合Hjalager 对旅游创新的分类,探讨集群如何促进旅游企业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创新[8]。Nordin认为,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往往体现在人、人的能力、知识、人际交往等人力资源方面,而旅游产业集群正是建立在人和人之间、公司和公司之间、公司和相关机构之间的交互作用基础上的,营造创新氛围有利于促进集群创新和产业升级[45]。
其次,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外溢和转移,从而提升创新能力。由于空间的临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以及集群内企业之间形成的某种信任机制,集群不仅促使了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也促使了隐性知识的在集群内部的传播与扩散。旅游业是一个注重实践操作和从业经验的行业,其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从而促进旅游企业的创新[24]。集群区域内聚集的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企业愈多,越有利与有关旅游的信息和知识在旅游目的地的传播,尤其区域内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学习互动,增大和积累了该区域持续创新的能力和容量。Tremblay认为旅游集群结构影响合作创新的效果,密集且强联系的集群使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的交流效率得以提高,而弱联系的集群则更具动态和灵活性,有利于一般性信息的流入,跟进社会主流创新[45]。
国外学者对旅游创新研究从线性到网络、再到系统,从静态的分类到动态的知识转移过程,研究视角不断宽泛,研究过程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应该看到,目前旅游创新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学者对旅游创新的类型及特征进行深入的探讨,但对旅游创新的类型还存在诸多差异,且对旅游创新还未形成统一明确的定义。知识是创新的关键,虽然学者从知识管理的理论框架动态地研究旅游知识转移及旅游创新过程,但大部分研究是针对酒店企业,对旅游业其他部门创新过程的研究还十分匮乏。学者对旅游创新系统是否存在还尚未达成共识,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今后旅游创新的研究应致力于构建旅游创新理论体系,形成适用于旅游业的创新理论范式,加强对旅游创新公共政策支撑、影响及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应尽快建立旅游创新的理论体系。现有对旅游创新的定义、类型、特征、创新过程、创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多是借鉴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理论,并应用于旅游业进行个案研究,具有实证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旅游创新的研究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应尽快形成旅游创新的理论范式和特有的研究方法。
其次,应重视对旅游创新政策的研究。研究旅游政策演变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政策对旅游创新过程的影响,公共政策对旅游创新的间接或直接、有意或无意的影响是新兴的研究热点,但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旅游创新政策研究多是概念性的和描述性的,对创新政策如何影响旅游产业集群和创新系统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也缺乏相关的定量研究。今后的研究应从产业演进视角,分析是为旅游业制定单独的产业创新政策,还是将旅游业融入国家创新系统中系统地考虑旅游产业创新政策更能促进旅游创新的发展。
再次,应重视对旅游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学者们对旅游创新能力提升途径进行了探索,但是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仍然缺乏;旅游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过于侧重旅游中的技术创新研究,而忽视了非技术创新,使得这些评价指标研究不具有评价旅游创新能力的普适性。应借鉴国际技术创新评价或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方法,根据旅游业自身特点,对定量评价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建立一种适合用来分析和衡量旅游创新的指标体系。
[1]Camisón C,Monfort-Mir V M. Measuring innovation in tourism from the Schumpeterian and the dynamic-capabilities perspectives[J].Tourism Management,2011(3):1-14.
[2]Anne-Mette Hjalager. Innovation patterns in sustainable tourism—An analytical typology[J]. Tourism Management,1997(18):35-41.
[3]Anne-Mette Hjalager. Repairing innovation defectiveness in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5):465-474.
[4]Weiermair K. Product improvement or innovation:what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tourism?[C].Paris:OECD,2006.
[5]Weiermair K. Prospects for innovation in tourism. Analyzing the innovation potential throughout the tourism value chain[J]. Journal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ospitality & Tourism,2005,6(3/4):59-72.
[6]Hall C M,Williams A M. Tourism and innovation[M]. London:Routledge,2008.
[7]Clydesdale G. Ski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J].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Planning&Development,2007,4(1):1-23.
[8]Novelli M,Schmitz B,Spencer T.Networks,clusters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a UK experience[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1141–1152.
[9]Blake A,Sinclair M T,Soria J A C.Tourism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4):1099-1120.
[10]Martin L M.E-innovation:internet impacts on small UK hospitality fir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4,16(2):82-90.
[11]Walsh K,Enz C A,Siguaw J. Innovations in hospitality human resources:cases for the U.S. lodging industry[M]//S Kusluvan. Managing employee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in th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 Hauppauge:Nova Publishers,2003.
[12]Morais D B,Dorsch M J,Backman S J.Can tourism providers buy their customers’loyalty?[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4,42(3):235-243.
[13]Hankinton G. Relational network brands[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4,10(2):109-121.
[14]Lynch P,Morrison A. The role of networks[M]//E Michael .Microclusters and networks:The growth of tourism. Oxford:Elsevier,2007:43-62.
[15]Lashley D,Morrison A. Franchising hospitality services[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0.
[16]Mayer M. Innovation as a success factor in tourism:empirical evidence from western Austrian cable-car companies[J].ERDKUNDE,2009,63(2):123-139.
[17]Mar Vila,Cathy Enz,Gerard Costa. Innovative Practices in the Spanish Hotel Industry[J].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2012,53(1):75-85.
[18]Barras R.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J]. Research Policy,1986,15(4):161-173.
[19]Bowden J. The rise of ICT-dependent home-based travel agents:mass tourism to mass travel entrepreneurship.[J].Information Technology&Tourism,2007,9(2):79-97.
[20]Liburd J J.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innovation in the mobile tourism services[J].Tourism Review International,2005,9(1):107-118.
[21]Stamboulis Y,Skayannis P. Innov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y for experience-based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2003,24(1):35-43.
[22]Weiermair K,Mathies C. The tourism and leisure industry[M].Binghamton,NY:the Haworth Press,2004.
[23]Sundbo J,Orfila-Sintes F,Sorensen F.The innovative behavior of tourism firms-comparative studies of Denmark and Spain[J].Research Policy,2007,36(1):88-106.
[24]Gareth Shaw,Allan Williams. Knowledge transfer and management in tourism organizations:an emerging research agenda.[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3):325-335.
[25]Chris Cooper.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1):47-64.
[26]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 critical philosophy[M].London:Routledge,1958.
[27]Jeffrey L C,Bing-Sheng Teng.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0(1/2):39-68.
[28]Hall R,Andriani P. Managing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2,35(1):29-48.
[29]Gertler M S. Best practice Geography,learning and the institutional limits to strong convergence[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1(1):5-26.
[30]Allan M Williams,Gareth Shaw.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1):27-51.
[31]Yang J T. Qualitative knowledge capturing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wo case studies in Taiwan hotels[J]. Tourism Management,2004,25(4):421–428.
[32]Yang J T. Job-related knowledge sharing:Comparative case studie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3):118-126.
[33]Yang J T,Wan C S. Advanc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2004,25(5):593–601.
[34]Yang J T. Individual attitudes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345-353.
[35]Edquist C.The system of innovation approach and innovation policy:an account of the state of the art[R].DRUID paper,2001.
[36]Sundbo J,Gallouj F. Innovation as a loosely coupled system in serv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Technologies and Management,2000,1(1):15-36.
[37]Mattsson J,Jensen C F,Sundbo J.Innovation systems in tourism:the role of the attractors and scene-takers[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6,12(3):357-381.
[38]Pavitt K.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J]. Research Policy,1984,16(6):343-373.
[39]Miozzo M,Soete L.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ervices. Atechnological perspective[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1,67(7):159-185.
[40]Leiper N. Tourism Systems-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Occasional Papers 1990:Business Studies Faculty[M].Palmerston North,New Zealand,1990.
[41]Anne-Mette Hjalager. Cultural tourism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skilde Festival[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2009(9):266-287.
[42]Michael E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77-90.
[43]Julie Jackson,Peter Murphy. Clusters in Regional Tourism:An Australian Cas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4):1018-1035.
[44]SaraNordin. TourismClustering&Innovation-PathstoEconomicGrowth&Development[EB/OL].(2006-12-21)[2012-03-02].http://www.etour.se.
[45]Tremblay P.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4):83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