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构架下的组织认知及元认知策略监控研究——以上海食品生产商为例

2013-11-23 08:17朱晓霞李纪强王红丽
华东经济管理 2013年3期
关键词:工具箱元认知成员

朱晓霞,李纪强,王红丽

(1.上海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200444;2.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

一、研究概述

认知研究属于认知科学的研究范畴,认知本身是一个心理学概念。Neisser(1967)将“认知模式”界定为:认知主体(包括人、组织和系统)在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固有观念”和“支架”,由此,特定知识背景下企业在进行知识选择、知识转化和知识利用方面会表现出特定的模式和路径[1]。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和智能体的出现,逐渐拓展到群体或团体水平的认知研究。目前已经发展到组织层面的认知研究,“组织认知”将组织视为一个认知主体,结合组织的特点和功能,系统的思考组织认知的结构、过程和功能。Allaire(1984)等人研究认为,组织可以被界定为具有共享认知图式的社会人文环境或集体心智的系统[2]。Prahalad 和Bettis(1986)提出组织认知地图概念,认为组织中存在一种以主导的管理逻辑为基础,理解影响企业策略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关系的认知方式;Staw和Mayer(1990)认为正如人本身有一个稳定的认知偏好一样,拥有特定任务的团队或特定区域的群体也有一个长期发展而来的认知偏好,并且保持了应对不同环境的稳定偏好[3]。目前,国外对认知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决策过程、信息处理角度以及团体认知风格几个视角。国内学者杨正宇(2003)等人的研究聚焦在共享心理模型[4];陈致宇等人(2006)提出了一种管理系统的认知加工模型,该模型包括感觉、记忆、控制和反应四个过程[5]。王岚等人(2008)认为集群企业认知模式的特性决定了企业知识活动的行为方式,并构成了企业集群知识战略选择的潜在约束[6]。总之,组织认知是把组织发展和信息获取、策略制定等作为其研究对象,是利用认知加工来理解组织环境等语境,而不是使用语境信息理解认知加工。

二、组织认知

(一)组织认知的基本构成

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Stemberg(1985)提出的个体认知三元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取成分,笔者认为组织认知的实质就是一个知识加工的过程,即组织在已有知识结构和知识存量基础上,并在组织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企业特有的认知模式,外在表现为进行与企业策略相关的知识选择、知识转化和知识利用方面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路径,进而影响企业对新知识的获取、吸收和应用。组织认知主要由知识成分、共享认知成分、元认知成分三部分构成。笔者依次赋予其以下术称:工具箱、知识源和监控器。这样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赋予其新的术称,更能凸显各要素的功能以及要素之间的链接关系。首先,组织认知是组织知识的材料库,可以随时被组织调动使用,是组织塑造员工认知风格、认知模式的基础,有益于组织建构其多元的行动策略,因此组织认知首先是作为一个存储着足够多的、可为组织随时调用的各种知识的容器存在的,无异于工具箱的特点,所以称作工具箱;工具箱中的知识是内化于组织成员的,组织成员是工具箱知识的承载者,也是工具箱知识的建设和使用者,因此认知主体的知识活动方式和知识共享程度,影响着认知主体之间的知识流量和知识转移效率,也就是要具备共有的认知觉识,即为工具箱中的知识输入、输出发挥作用,提供基于成员共享认知的路径依赖,挖掘群体知识共性特征和促使知识流动的过程,保证工具箱知识的源源不断,故共享认知这一构成要素蕴含了知识源的特征;工具箱中知识获取成分向知识应用成分的转化,需要元认知成分的调节和协调作用,元认知成分在行使元认知的功能外,也督导企业共享认知的形成和提高,所以元认知为组织认知履行了监控器的功能,因此将其称为监控器。

综上所述,工具箱为组织认知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而组织成员认知水平的共享状态决定了工具箱的知识来源和分布,也加速了工具箱中知识的流动;监控器则促使组织认知朝着与组织目标相符的方向发展,因此组织认知的基本结构图可用下图表示,见图1。

图1 组织认知结构图

(二)工具箱―知识成分

知识成分包含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两个方面。组织是一个基于知识的活动系统,组织的主要角色是整合和利用知识。组织在自身从事的各种活动以及与其他组织的往来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表现为组织规则、组织流程、组织文化等。Nelson 和Winter(1982)将其称为组织惯例,这个知识结构为组织创造新的知识组合,对吸收、评估、利用外部知识及进行快速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组织基于这部分知识结构,进一步对组织外部环境变迁保持持续不断的观察,即获取组织外围知识。所以知识获取成分的功能是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搜索、识别外部知识源溢出的信息和知识,与企业已有知识结构进行匹配和对照,对新知识进行评估和选择性获取。

知识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组织如何将外围知识与组织现存的惯例知识相匹配,当组织外围知识在组织中能找到与其相似的解决方式时,直接启动组织工具箱中的惯例知识;当不存在任何相似景象或可参照模式时,则在重新寻找新的解决方式时,要熟悉现有组织资源等知识,这样一方面便于解决问题时对组织资源的充分运用,另外也能从现有资源中得到相关启发。二是体现在经验及时内化为组织的知识,即将组织外围知识内化为组织惯例知识。这是一个对知识获取成分进行深度挖掘,通过知识的精炼和提升进行知识创新,通过知识的内化过程提升企业认知能力的吸收过程。

可以说,工具箱的存在一方面作为知识库,为员工学习和应用提供平台;另一方面需要组织成员不断更新、优化、凝练工具箱的知识。组织成员经过组织工具箱知识的学习,参与了工具箱知识的建立和完善,通过成员间的互动又涌现出新的知识,进一步扩充工具箱知识。

(三)知识源—共享认知成分

组织是由不同的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人作为知识载体组成的。作为有机整体的组织,为有效实现其战略目标,需要不同部门间知识的匹配与耦合,而这种耦合恰恰是通过组织成员共有觉知促使达成的[5];共有的认知状态能让组织成员对外界信息和突显问题保持敏锐洞察力的同时,能够而且愿意促进知识的流动和转化。“能够”——表现为组织成员是否有贡献自己知识的渠道;“愿意”——表现为组织成员的共享认知水平。因此,共享认知是组织具备认知水平的前提,也是工具箱知识的源泉。Cesar Collazos总结说,共享认知就是个体成员在知识建构过程中,通过成员间的互相协作与学习而达成的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共同认知,是不同部门成员对协作任务、协调策略以及交流和监督方式的共同理解[7]。

1.共享认知表征知识的同质化过程

组织要想在高时间压力和高复杂性的任务中有高的绩效,就必须要有高度的适应性,而组织适应的关键机制即是共享认知。通过共享认知,组织成员能够意识到自身知识与组织其他成员知识结构的差异,同时,组织成员共有的觉知信息是成员间进行协作行为的基础,是进行劝说、解释和协商的依据。因此可以说,共享认知是表征共同组织文化下不同个体成员在认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特征或共享特征就是组织认知的同质化过程,也是个体或组织的适应过程。解决协作互动过程中的冲突和偏离提供充分的心理基础,最大限度地降低认知冲突,从而也加速组织工具箱知识的同质化过程。

2.共享认知基于知识分布

组织认知虽然表现为整体特定的组织行为模式,但是由于这种认知构成和模式也反过来影响到个体自身在时间维度上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虽然组织认知的认知主体是一个整体,但是组织认知是始终嵌入或具象在个体身上的,或者说它始终内在于个体,不能独立存在,即组织知识分布的异质性特征是必然的。这一点与知识同质化并不矛盾,因为同质化只是表明在问题界定、解决方式、达成共识等认知模式上的相似性,并不表示成员的知识构成就必须一致,实质上知识同质和知识重叠是有区别的。由于组织知识分布的异质性,不难影射到一条纽带,那就是组织成员必然能够感知其他人“在做什么”,意识到其他人“知道什么”[8]。实际上,组织中每个人对其他人知识的意识是共享认知的基础,也是异质知识能够存在的主要原因。如果组织中成员不能意识其知识构成中相似和不同的部分,或者并不清楚其他人知道什么,就难以达到协调,组织认知也就难以发挥综合的、本质的效用。从知识角度而言,正是这种异质化于组织中的知识,保证了工具箱知识的丰富性和知识的分布性。

3.共享认知决定知识的存在形式

前面提到的感知别人“在做什么”,其中隐含的一个问题是:当个体所具有的知识是默会知识时怎么办?关于这一点,Hatch(1993)认为群体认知所具有的知识与个体认知有着显著的差别在于:后者多数情况下是默会的知识,即源于个体经验和感受所形成的无法明确表达的认知,而共享认知恰恰是挖掘这些默会知识的结果,如果仍然以默会知识存在,就不能为组织所共享,这就存在着一个默会知识显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将作为组织成员个体的隐性知识转变为可被其他组织成员学习、可被再利用的、可被保存的知识,并以成文的形式放置在工具箱中,而且,这些存在于工具箱中的知识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存放,以更好地为组织成员所分享,从而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这些过程使得专家能力或默会知识显性化,而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利。我们希望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有客户有关于产品问题的咨询时,如果联系企业内的任意部门,该部门的人员能明确地告诉其负责该问题的具体某个人,而不是含糊其辞随意推脱责任。

(四)监控器―元认知成分

元认知(Meta-cognition)又称反省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0年代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意识和监控。元认知的客体是个体的认知过程。元认知过程较为复杂,它主要包括三个结构要素: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Flavell又将元认知知识分为三类:自我知识、目标任务以及元认知策略,其中自我知识、目标任务是影响个体认知的过程,而元认知策略是实现目标任务的主要影响因素。

元认知策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计划策略是个体对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即对具体活动的目标、过程、步骤做出规划与安排;监控策略是指个体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依据任务或目标对计划的进程、方法、效果等进行有意识的监控。评估策略是指个体对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元认知可以有效地发挥自身能力,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吸收与转换,以及在共有觉知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发挥认知主体的自觉性与主观能动性,为有效地解决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9]。

三、元认知策略监控分析

(一)元认知策略对组织认知的启迪

元认知过程启发我们,如果能将这种不易察觉的对自身意识的监控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在组织中将其作为一种策略实施,组织的运作将大为改善,组织的认知水平也将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进行。海尔著名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要求全公司员工对当天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得失回顾,其实这个过程就是组织全体的反思过程,即元认知过程。

所以笔者认为在组织认知中可以引入元认知策略,主要发挥元认知策略主动监控的功能,即将其作为一个要素构成的同时,也看作能动的“活因子”。当它作为一个要素时,组织外围知识通过元认知转变为惯例知识后,必须被组织元认知监控,即吸收为结构元认知、策略元认知、任务元认知。当它作为能动活因子时,就要调节整个知识转化过程,并对组织结构、策略、任务及时反思和检讨,这一点类似于组织中的审计工作,但却是一种更全面的“审计”,能够引导组织共享认知的形成,最终体现为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具体见图2。

元认知其实在许多组织或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不少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或将其提炼成一种知识。因此笔者选取两家具有代表性且有一定相似性的企业进行调研,形成后面的案例分析,以期能佐证元认知策略监控对组织认知水平提升的意义所在。

图2 元认知策略作用图

(二)元认知策略对组织认知的提升——案例分析

我们选取上海食品生产商的两家分公司A 和B。两家公司在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组织规模上基本相同。在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下A和B同时导入全面质量管理(TQM)。首批试点公司培训是对管理学中TQM知识及国际食品生产商的管理知识进行学习和认知提升的过程。笔者跟踪调查了两家企业TQM的整个导入及培训过程,并建议A公司加入了一个小小的实验环节。

在培训过程中,A、B 两公司有很多共同点:①派出岗位级别相同的5 人小组到公司总部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和培训,掌握TQM知识、技术、程序的基本内容;②5人小组经过学习,考核结果基本为优,回到本公司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③培训的次数基本相同,主要对各部门业务骨干、中层管理者等近60人进行培训。

A 公司在具体操作上与B 公司主要存在如下差异:①A公司的每次培训除了像B公司那样印发有关流程手册的资料外,还聘请了外部研究人员,开展讲座、印发专刊,介绍TQM 思想起源、发展和现状、TQM 原则和方法以及TQM 成功案例等知识;②A 公司还专门针对TQM 建立公司内部论坛,开设面向全体员工的TQM讨论区,并邀请合作伙伴C公司相关专家参与指导。③A 公司在培训过程中加入了如图3所示的小环节。

图3 实验结果

借鉴Matthew(2008)在研究元认知过程中采用的试验方式,在每次进行公司内部培训或外部指导之前,先让培训成员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预览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而预测在培训时限下的学习量(主要从掌握的知识点角度衡量);然后在接受培训或指导后再进行回顾、记忆,将预测量和实际学习量进行比较;在接下来的培训和指导情形下,继续循环采用此种方式。

在开始试验时,参与者预测结果远远高于回忆实际效果(F(1,58)=13.66)。此外,表现结果在每次试验时变化较大(F(1,58)=6.30),以致在开始试验时无法作出对实验1、实验2、实验3分隔点的正确判断。但是,参与者在不断的试验过程中,其预测水平与实际学习效果之间有着明显的趋近性,数据表明在试验3 时预测与实际表现之间已经接近校准。说明参与者是在不断调节、监控其学习过程,一方面使得预测尽量与实际表现相符,一方面预测量本身也是一个目标,在学习者尽量将学习成果与预测相匹配的过程中,起到了元认知监控和正面强化的作用。

TQM 项目实施半年后,A、B 两家公司的关键指标的值(P1)相对项目启动前的值(P0)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情况见表1。从表1可看出,A公司的学习效果更为明显,其外部客户满意度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幅度均大于B公司;在食品质量效益方面,A公司的改善幅度虽然小于B公司,但A公司在该项指标上本就优于B公司,在改善后,依然比B公司好。因此,可以说,A公司的学习效果更加明显。A公司在学习过程采用的元认知策略监控,让学习者下意识的调节、指导管理自己的学习成果。预测、回忆相比较的应用,实际是让学习者建立自我的计划、监控、评估的过程,即制定学习目标,及时发现并调整出现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所以说元认知策略监控不仅对个体,而且对提升组织整体学习效果、外在表现也非常重要,进而提升组织的整体认知水平。

表1 A、B两公司主要指标参数与项目启动前后P值比较

四、组织认知的加工过程

综合图1、图2分别对组织认知基本构成要素和元认知策略作用方式的图解,构建完整的组织认知加工过程图,见图3。组织在现有工具箱蕴含的知识成分(知识获取成分和知识应用成分)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组织学习以及应用强化惯例知识,吸收为起调节作用的监控器元成分的结构元认知、任务元认知、策略元认知三维度上相应的知识成分;而不断流动的外围知识的吸收,一旦被元成分监控,在合宜的组织任务环境下转化为工具箱的知识应用成分,该知识成分如果一再被循环使用,即可成为组织惯例知识,由此完成工具箱知识与监控器中元成分的转化关系;实际上工具箱中知识被元成分监控转化的过程,都是基于知识源的共享认知平台,共享认知保证工具箱知识的流动性,增强元成分的监控效果,使得组织认知的加工得以不断循环进行。所以组织认知的三个构成要素,即工具箱、监控器和知识源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进而使组织认知水平得以提升。

图4 组织认知加工过程

五、结束语

单个企业的发展没有最优规模,只是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这种进化就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过程,组织认知作为企业能力的核心,决定了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10]。本研究抛弃西方惯用的仅仅在组织层面上进行形而上的能力抽象分析的做法,采用个体与组织非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探讨了元认知监控策略,并构建了知识架构下的组织认知过程模型。同时也跳出了由个体向群体延伸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模式,选择从知识角度研究组织认知,以更好的掌握组织认知的构成和组织认知过程,了解复杂的组织认知系统。

[1]Neiser U. Cognitive psychology[M]. New York:Appleton Century Crofts,1967.

[2]Allaire F.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J].Organization Studies,1984,5(3):193-226.

[3]Staw B M.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M].Oxford,England:John Wiley&Sons,1990:287-308.

[4]杨正宇,王重鸣,谢小云.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研究新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3(3):34-37.

[5]陈致宇,陈世权.管理系统认知结构及其知识获取[J].商业研究,2006(17):23-26.

[6]王岚,王凯.基于认知模式的企业集群知识转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119-122.

[7]Acosta C E,Collazos C A,Guerrero L A,et al. Story Mapperj.a Multimedia Tool to Extemalize Knowledge[C]. Chile:IEEE CS Press,2004:133-140.

[8]Wegner D M.Transactive Meomory:A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theGroupMind[M].NewYorK:Springer-Verlag,1987:185-208.

[9]刘艳,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述评[J].教育科学,2009(2):89-92.

[10]杨春江,马钦海.直觉式的个体决策模型:映像理论研究进展[J].江淮论坛,2011(5):42-48.

猜你喜欢
工具箱元认知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优化西洋参总皂苷提取工艺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机械加工机床工具箱的优化设计
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在地基沉降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