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洪斌,邵 慰
(1.浙江师范大学 经管学院 浙江 金华,321004; 2.浙江财经学院 经贸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如何提升集群品牌,形成若干个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是产业规划的目标,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根本问题,也是学者需要回答的问题。早期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着重从产品市场与产业结构角度来进行分析,如波特基于SCP范式提出的竞争战略理论,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等均侧重于从集群外部来解释集群的竞争优势。随后,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的目光投向集群内部,将集群视为资源与知识的集合,集群的内部资源和企业间知识溢出带来的外部性被认为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资源观的理论随之兴起。尽管用资源观的视角来解释竞争优势已经被广为接受,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资源、能力的内涵却缺乏清晰、统一的界定。本文在竞争优势与资源、知识溢出之间关系中引入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尝试将资源、能力概念与持续竞争优势概念统一起来,建立起一个有效、实用的分析框架。
传统的资源观认为集群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由于专业化分工导致企业内部出现新的协调问题, 因而技能、知识和协调不断增加产生新的内部专门职能, 企业内部会发生伴随生产进程的公开知识积累, 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1]。组织的投入要素随着学习和经验的变化而不断积累,出现了组织剩余(organizational slack),并诱发组织内部的成长。据此,彭罗斯认为资源和知识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资源观理论是对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资源观同意资源的异质性和粘性导致了企业之间绩效的差异,同时进一步认为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独特的、有价值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来源。但是,具体到是什么资源以及如何导致企业持续竞争能力这个问题上,资源观理论还存在含糊之处。因此,本小节从传统资源观的视角出发,对资源和知识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对资源、知识和持续竞争能力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
Wernerfelt[2]于1984 首次在战略管理杂志上正式提出了企业的资源观理论。随后,Prahalad 和Hamel[3]提出了企业的核心知识理论。此后,基于对“资源”的不同看法,企业资源观的思想出现了分化,总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流派:资源基础理论学派(Resource-Based Theory)、核心知识理论学派(Core Competence Theory)、知识基础理论学派(Knowledge-Based Theory)等。实际上,资源基础理论、核心知识理论都基于企业资源观的经济学思想,从企业内部和内在发展出发来分析企业和市场,都认为企业是异质性的资源和知识的集合体,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形成、巩固起源于企业资源和知识的形成、累积和运用,其本质分歧在于对资源和知识的理解。其中,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知识理论的不同在于对资源和知识对于竞争能力的作用机制上。资源基础理论学派强调企业资源是持续竞争能力之源;而核心知识理论学派则认为企业的核心知识才是竞争能力的源泉。资源基础学派将核心知识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而核心知识学派则强调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知识是核心知识的一部分。
核心知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流派的兴起,以及不同学者基于各自的认识对资源、知识、核心知识等资源观基本概念的不同表述,使得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出现很大的分歧。如Amit 和Schoemaker[4]认为资源是企业所控制或拥有、能参与产品和服务生产以满足需求的所有投入要素。Wemefelt[2]的资源定义较为宽泛,认为那些构成特定企业优势和劣势的任何东西都属于资源的范畴。Barney(2000)[5]则认为资源包括了有助于提升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所有资产、知识、信息、知识、组织流程等。Feilin 和Foss[6]将知识视为企业累积的整合内部各项资本的流程和惯例,而Hall[7]则将知识视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源,并进一步将知识可以分为基于知识的无形资源(competence-based intangible resources)和基于资产的无形资源(asset-based intangible resources) 。其中,基于知识的无形资源主要是指员工文化、态度和技能等,而基于资产的无形资源主要是指那些企业控制或拥有的诸如声誉、知识产权等类型的无形资产。一般而言,资源更多地被视为存量,而核心知识更多地表现为流量的开发[8]。
尽管存在诸多的分歧,各流派的学者还是在以下几点上大致上达成了默契:首先是资源的概念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广义的资源包括资源、知识等,狭义的资源仅指企业的固定投入,可视为存量。其次是知识可视为流量,是指对企业资源的处置、运用。最后,持续竞争能力由难以模仿的、稀缺的和有价值的资源转化而来。企业可以被视为是一个从资源获取、加工到产出的一个转换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对资源、知识概念做一个细分。资源可以被视为是企业价值链的投入品,资源首先依其相似程度按照部门进行归集。换言之,部门可以被视为是相似的资源的聚集场所,对这些资源的合理运用的过程也就是波特所说的价值活动(value activities)。基于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对资源的处理过程将自发地诱发部门内部处理资源的知识的提升。据此,可以认为存在一个资源-知识的动态演化过程,这种观点在对资源和知识进行合理区分的同时也在前述两者之间建立逻辑联系。
知识是对资源的运用的本领,表现为企业通过整合、利用组织过程来达到预想的目标,并且知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是部门中的能动性元素[9]。同时,部门与部门之间各自囊括了从物质上和技术上可以明显区分的各项活动,因而可以认为部门是知识的物质载体。也就是说,知识是与部门相联系的,任何一个各自区别的部门都拥有基于其自身特点的知识。从最基本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每一项基本知识都存在于特定的部门中,竞争力(competence)是对知识的跨部门的协调、整合和运用,而核心知识或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则可以视为是在竞争力中导致企业制胜的关键部分。狭义的资源很少被视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获取某项关键资源的知识,比如,获取的某项垄断性资源如果是企业制胜的关键,那么该项知识也可以被视为属于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类似于Hall所说的“基于知识的无形资源”。
一般而言,可以将广义的资源界定为有助于企业提升其效率的一切事物,包括企业的资产、知识、信息、知识等;可以将狭义的资源界定为企业所控制或拥有、能参与产品和服务生产以满足需求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人力的和非人力的所有投入要素,并且将知识界定为企业内部基于部门分布的,对部门内部各种资源进行处置、运用的一个动态过程。同时,竞争力可以被视为是对知识的跨部门的协调、整合、运用。竞争力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也是知识的一种,不少学者将知识和竞争力统称为知识,因而“竞争力”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知识,而核心竞争力(即核心知识)则可以视为是企业竞争力中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能力的关键部分。基于这种界定,从层次上看,资源、知识和持续竞争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资源、知识与持续竞争能力
波特在解释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的时候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由价值活动和利润构成。价值活动是指那些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活动[10]。价值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设计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相联系并支持整个价值链[10]。在分析特定企业的价值链时,个体的价值活动将得到确认。实际上,波特的价值活动概念指的是对资源的最基本的运用,每一种价值活动代表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因此,价值链能否为企业带来竞争能力以及能否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能力的关键就在于由资源到价值活动的转化以及由价值活动到价值链的转化这两个过程。结合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价值链可以看成是企业内部各部分资源、知识、技能的非均衡累积的结果,这种累积的结果帮助企业形成了个性化的价值链,进而导致竞争能力上的差异。以上分析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价值链与持续竞争能力
根据竞争战略理论,差异化和成本领先是企业可能具有的两种竞争能力。以价值链的概念为出发点,波特在分析了价值链与成本优势、差异化之间的关系后认为,正是由于不同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差异导致企业在降低成本和创造独特性方面的区别。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战略的本质是价值链定位。从企业内部来看,组织内部专业化分工和合作诱发了组织知识的成长,这种成长在企业层面上表现为在价值链上变异,并最终体现为企业在成本上或者差异化方面的竞争能力。
由于资源和知识都是基于部门分布的,并且价值活动是对资源的运用,因而知识可以被视为是价值活动的组合。从价值链的视角来看,狭义的资源可以界定为企业所控制或拥有、能参与产品和服务生产以满足需求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人力的和非人力的所有投入要素,而知识则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对其控制下的各种资源的处置、运用以及对各项价值活动的整合的本领。由狭义的资源的概念可知,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总是可以从外部市场获取,因而单独的狭义的资源本身很难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能力。同时,由前述对知识的界定可知,基于部门分布的知识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能力。进一步地,对知识的跨部门的协调、整合、运用的竞争力显然也能转化为企业的竞争能力。根据波特[10]的观点,企业与其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差别正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来源。结合前述的对知识的界定,可以认为,企业之间的基于部门分布的知识的差异是形成企业间价值链差异的基础,因而价值活动构成了知识的基础。同时,竞争力被视为是对知识的跨部门的协调、整合、运用,因而价值链的整合构成了竞争力的基础。最后,持续竞争能力来源于蕴涵着无形资源的知识以及竞争力的差异,知识和竞争力的提升从结果上来看表现为资源运用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也即表现为成本的节约或者差异化的形成,因而对这些特质资源的培育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以上分析分析过程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持续竞争能力形成机理
从资源观的视角对持续竞争能力的形成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资源观诸流派在资源和知识概念上的分歧使得资源观理论并没有在资源、知识与持续竞争能力之间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统一的分析框架。借助于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对价值活动与知识,价值链整合与竞争力等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并据此提出了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持续竞争能力形成机理。价值链分析的引入将资源、知识概念与持续竞争能力概念统一起来,进而建立起一个有效、实用的分析框架,这为资源观理论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知识溢出是集群网络演化的微观动力,知识生产和传播是集群内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决定因素,动态性是集群演化的重要特征。
第二,集群边界与集群内企业知识溢出的程度及获取成本密切相关,而集群竞争能力与集群规模及集群内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紧密相关。
第三,集群企业之间,其产业可藉由知识溢出为中介载体产生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进行自我发展、建构与弹性调整,而大幅提升集群企业的竞争能力。
[1]安景玲,齐二石,李中阳.基于资源与知识的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336-340.
[2]Wernerfelt 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171-180.
[3]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
[4]Amit R,Schoemaker P J H.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1):33-46.
[5]Barney J 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2000(17):203-227.
[6]Felin T,Foss N J.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nd capabilities:Historical drift and a course-correction toward microfoundation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25(2):157-167.
[7]Hall R. A framework identifying the intangible sources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C]//G Hamel,A Heene. Competence-based competition,NY:Wiley,1994:149-167.
[8]程勇,黄建华.多元化还是归核化?——一个基于企业核心资源视角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05):124-131.
[9]Javidan M. Core competence:what does it mean in practice?[J].Long Range Planning,1998,31(1):60-71.
[10]Porter M E. 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with a new introduction[M]. New York:Free 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