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对女性慢性重度便秘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分析

2013-11-22 02:27:56张俊红赵树青贾鲁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重症家庭

张俊红 赵树青 贾鲁燕

随着国人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慢性便秘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是慢性便秘至今仍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就诊率低,特别是对于重度慢性便秘患者缺乏综合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护理。本研究关注家庭护理干预对女性慢性重度便秘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及另一所二甲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符合罗马标准的门诊女性慢性重症便秘患者,共135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3.1~7.6岁。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便秘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重度慢性便秘患者的筛选符合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在门诊就诊时予以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家庭访视对慢性重症便秘患者和患者的配偶或子女等其他家庭成员给予个体化家庭健康教育。①建立患者通讯录和个人资料信息表,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每周一次电话回访,患者也可随时电话咨询,实行双向交流。②每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视,家庭访视时要求患者及其患者的配偶或子女等1人以上其他主要家庭成员均在场时进行口头讲解,讲解的内容包括:慢性重症便秘基本知识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运动疗法指导、自我管理效能指导、用药指导等健康教育内容。讲解的同时使患者家属深刻明白自己的支持和监督对患者的重要性,它能保障家庭护理干预方案顺利进行。家庭访试后发送慢性便秘防治知识的相关资料、宣传小册子供慢性重症便秘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自学。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及特殊情况进行耐心地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③个体化家庭健康教育为期1年,每月一次,每次家庭访视时间为30~60 min。健康教育宣传员为系统培训过的社区医生1名、社区护士1名。实施干预3个月、1年后进行随访综合测试。在评定过程中统一指导语,由被调查对象独立完成。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焦虑评价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0~80分,分数越高,提示焦虑症状越重,焦虑评定调查时间为实施护理干预前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的评价参考美国医学研究所研制的生活量量表SF-36测评患者生活质量,其方法是根据各条目不同的权重,记算每个维度中各条目计分之和,得到8个维度的粗得分,再将粗得分转换为0~100的终得分,得分高说明生活质量好,生活质量的评价在实施干预1年后进行随访综合测试。在评定过程中统一指导语。由被调查对象独立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中定量资料数据结果均经ExceI表格整理,以表示,应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焦虑情况的比较见表1。

2.2 2组生活质量的比较见表2。

表1 2组焦虑情况的比较(±s,分)

表1 2组焦虑情况的比较(±s,分)

?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s,分)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s,分)

?

3 讨论

慢性便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以往有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慢性重症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1年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3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慢性重症便秘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慢性便秘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在合并有心理障碍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中,便秘可能作为一种躯体化症状随着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的发展而持续存在,便秘反之又加重心理障碍的发生[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慢性重症便秘患者在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焦虑状况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家庭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焦虑效果明显。

4 结论

由于观察组开展了以家庭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干预,让患者对便秘的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减少了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使患者自我效能增强,心理压力减轻,焦虑恐惧等也明显减轻。患者学会了怎样搭配调节饮食,怎样适度的运动以及调节心理的技巧,养成了正确规律的生活方式。澄清了过去的治疗误区,建立了正确的、积极的治疗护理理念,并熟练掌握了一些偏方、窍门的应用。比如:按摩疗法、中药应用等。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使病情得到控制,减少或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对慢性重症便秘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患者获得更多的家庭内支持,通过家属在生活上的关注,有利于患者新生活习惯的建立和坚持;通过家属的鼓励和督促,有利于提醒和提高患者自身防护的执行。重视慢性便秘,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健康教育指导、心理疏导,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Higgins PD,Johanson JF.Epidemiology of constipation in North A-merica:a systematic review.Am J Gastroenterol,2004,99(4):750-759.

[2]张艳丽,宋志强,柯美云,等.上胃肠道功能和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胃肠病学,2006,11(8):499-502.

[3]戴菲,罗金燕,等.慢性便秘患者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20(1):13-14.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重症家庭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环球时报(2022-04-15)2022-04-15 17:15:38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8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冰雪运动(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2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恋练有词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2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