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剑锋
剖宫产是解决产科难题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剖宫产率逐年提高, 其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引起腹腔粘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868例剖宫产术后经腹输卵管结扎时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到2012年10月剖宫产术后来本站要求做输卵管结扎术的服务对象868例, 分为首次剖宫产和再次剖宫产两个对比组。首次剖宫产516例, 其中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者(下段组)302例, 年龄27~39岁, 平均31岁, stark术式组(新式组)214例, 年龄28~40岁, 平均32岁, 再次剖宫产术后352例, 其中下段组196例, 年龄28~41岁, 平均33岁, 新式组176例, 年龄27~41岁, 平均34岁。以上手术时间距本次输卵管结扎时间均为6个月至3年平均2.2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1.2 方法 根据详细询问既往史和病案回访相结合, 对两组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行输卵管结扎时将腹腔粘连程度和部位分为四种情况:Ⅰ类:无粘连;逐层打开腹壁各层, 顺利进入腹腔提到输卵管进行结扎;Ⅱ类:轻度粘连:腹壁各层粘连, 层次不清, 钝性分离后进入腹腔, 子宫、输卵管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能顺利提取输卵管并结扎之。Ⅲ类:中度粘连:钝分离腹壁各层进入腹腔, 子宫、输卵管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带, 以手指轻柔分离, 尚能提取输卵管;Ⅳ类:重度粘连:腹壁、膀胱与子宫或大网膜与子宫, 输卵管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无法取出输卵管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
2.1 首次剖宫产术后下段组和stark术式组, 再次剖宫产术后下段组与stark术式组粘连情况见表1和表2。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首次剖宫产术后stark术式组腹壁粘连发生率为35.0%, 下段组腹腔粘连发生率8.9%, 再次剖宫产术后stark术式组腹腔粘连发生率为49.0%, 下段组腹腔粘连发生率10.7% , 下腹纵切口术式组腹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stark术式组(P<0.01)。
表1 首次剖宫产术后两组服务对象腹腔粘连情况比较
表2 再次剖宫产术后两组服务对象腹腔粘连情况比较
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的最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机制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其中手术的机械损伤、组织出血、外源性物质植入及腹腔炎症等纤维蛋白渗出, 成纤维细胞侵入, 分泌胶原蛋白等;纤维蛋白的溶解系统活性降低、胶原沉积、新生毛细血管生长细胞再生引起机化, 导致永久性粘连组织形成,[1,2]通过两组资料比较分析, 首次与再次剖宫产术后stark术式组腹腔粘连发生率均高于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笔者认为stark术式组不缝合膀胱腹膜返折和腹膜, 造成腹膜连续性中断,血运差是术后粘连的主要原因。
[1]刘海元, 郎景和.值得关注的亚学科研项目-腹膜外科学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39:278-280.
[2]马彦彦, 祝新利.不同术式剖宫产手后二次开腹手术时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5,40:72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