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至少会有45%左右的患者在卒中后产生抑郁,多在脑卒中后的2~12月内发生。由于抑郁反应发生较隐蔽,不容易被人发觉,部分患者存在交流障碍,造成不能准确检出抑郁症状,常常是发生意外事件后才被发现。卒中后抑郁加重了患者精神上的痛苦,且对患者的神经康复及治疗产生较大的影响[1],严重的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中选取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0.5±5.5)岁,病程4~85 d,平均病程(32.5±4.5)d;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CT检查确诊,症状均符合相关脑卒中诊断标准,其中脑出血32例,脑梗死54例;所有患者HAMD评分均小于等于16分;住院时间均超过20 d;排除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排除有恶性肿瘤、进行性高血压、精神病或者痴呆病史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评分情况(分)(±s)
表1 两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评分情况(分)(±s)
?
1.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期间不给予抗抑郁的药物治疗;B组患者给予早期预防抑郁治疗,氟西汀胶囊20 mg口服,1次/d,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心理特点给予合理的心理疏导,帮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消极情绪。3个月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 评定标准 评定患者抑郁情况可根据HAMD进行评分,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按照Fugl-Meyer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根据 Barthel指数积分进行评分[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评分情况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病例;A组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患者15例,B组有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费用(10321.5±4625.2)元,B组平均住院费用(11761.5±4865.2)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脑卒中又被称作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症状导致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其起病突然,患者往往出现神经功能的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生活能力减弱,患者的生活被彻底改变,这就造成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心理及情感上的障碍,而作为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卒中后抑郁。
经大量临床资料研究显示,卒中后抑郁是目前阻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卒中后抑郁能延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发患者的死亡,而死亡事件大多发生在神经功能恢复阶段最重要的卒中后数月之内。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抑郁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中,氟西汀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血清素,能对神经突触细胞再吸收神经递质血清素产生有效抑制作用,从而增加血清素的整体水平,而对于多巴胺及5-羟色胺能能等其他受体不具备任何结合力,能够有效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3],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的效果。口服氟西汀后通过消化道进行吸收,患者进食时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吸收后其能与血浆蛋白大量结合,并广泛分布。服药数周后能使血浆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对于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已被广泛应用。早期康复临床应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医生及患者大部分注意力在物理康复方面较为集中,而忽视了患者心理康复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卒中后抑郁防治方面的内容,故加强防治卒中后抑郁在治疗脑卒中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要对患者产生的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心理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患者性格特征、家庭状况及文化程度等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方案,对患者实行综合性的心理康复治疗。
本研究中,86例脑卒中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预防抑郁治疗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早期预防抑郁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常规治疗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预防抑郁治疗组患者住院费用较常规治疗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治疗,能有效减少急性脑卒中后患者产生抑郁并发症,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朱炯端,孙芳,陈志光.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58(10):48-49.
[2]陈莉.社区卒中患者抑郁症状转归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内科,2010,28(06):46-48.
[3]陈后勤.早期心理疏导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安徽医学,2009,56(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