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锣鼓艺术初探

2013-11-22 00:53胡燕南
剧影月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锣鼓京剧乐器

■胡燕南

京剧,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后,徽班艺人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和特长,改进成长逐渐形成了今日为我们熟知的京剧,并取代日渐衰落的昆曲,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而京剧中锣鼓音乐艺术的运用,又使得这门艺术更加灿烂辉煌。

明末清初,京剧锣鼓音乐的编制沿袭以往的旧例,伴奏分为“文三场”,“武三场”。所谓“文三场”,即胡琴,月琴,南弦子。“武三场”包括:鼓板、大锣、小锣。20世纪20年代初期文场武场改革,在武场中增加了铙钹,丰富了演奏,使节奏和音色产生相应的变化。?

一.武场锣鼓

重武打的武戏,以锣鼓伴奏为主,所以一般称打击乐为武场。为武场伴奏的打击乐器基本上有四件:板鼓,大锣,小锣,铙钹。一般情况下,由6~8人演奏。

板鼓,即檀板与单皮鼓的合称。作为京剧乐队的指挥乐器,常由一人演奏。由它来控制整个乐队节奏,速度快慢等。

大小锣、铙钹有三种配置方法:第一种是以音响洪亮丰满的大锣为主,加上音色低沉闷哑的铙钹和音色清亮的小锣为辅,表现热闹欢快的场面。第二种以铙钹为主,小锣为辅,用来表现苦闷、悲伤的情绪。第三种是只采用小锣,用于渲染安详的氛围。

武场四大件中,大锣粗犷洪亮,小锣清脆明亮,铙钹音色多样。它们组合成的综合音响,能密切配合念白唱腔的四声语调与节奏感,从而加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除了这四件主要的打击乐器外,武场乐队还包括堂鼓(大、小堂鼓)、水钹、大铙、齐钹、木鱼、梆子、碰钟、小汤锣、大筛等等。

武场锣鼓主要作用是为演员提供一个鲜明的节奏,以配合演员上场、下场、走路、骑马、亮相、打斗等身段和动作,使其起止明确。

二.文场锣鼓

文场,京剧伴奏中的管弦乐队称为文场。一般重唱工的文戏,以管弦乐伴奏为主。因此传统习惯称管弦乐为文场。实际上,文场也少不了锣鼓伴奏。

文场锣鼓,又称开唱锣鼓。顾名思义,是用于引导、结束唱腔的锣鼓。在乐段的开头、收尾,或在两个唱段之间出现,目的为提示演员下一个唱段的速度。同样运用到鼓板、大锣,小锣,铙钹。以大锣点为主,有时也需要小锣独奏。文场锣鼓在与唱腔及文场乐器的配合上,具有独特的色彩与功能。

打击乐器作为“噪音乐器”,在其他音乐艺术形式中的应用十分有限。但在在中国戏曲中,锣鼓的应用范围之广是其他戏剧种类无法比拟的。它通过节奏、音色、音量、速度等的变化、对比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戏剧冲突矛盾,烘托舞台气氛,渲染舞台环境。同时还有连接场次,衔接唱、念、做、舞,统一舞台的作用。锣鼓在形式上虽是辅助表演的伴奏乐器,但扮演着京剧筋节的角色,起到了七分锣鼓半台戏的作用。

三.锣鼓经

在京剧中为固定表演程式伴奏的,固定的、规范化的锣鼓套路称之为锣鼓经,或者锣鼓套子,锣鼓点子。简言之,就是将武场乐器按不同的方式组合,烘托戏曲抒情、惶恐、紧张等不同情绪与氛围。艺人们必须将锣鼓经口头背诵并熟练掌握。

锣鼓经的记谱方式采用拟声文字记谱。例如:“台”代表小锣单击,“令”代表小锣轻击,“才”代表饶钹,小锣同击,或饶钹单击。

当这些拟声文字按照不同的节奏,排列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锣鼓经。京剧中的锣鼓经大约有五六十种,每一种打法都有各自的名字,方便演奏者清楚知晓在具体情境下演奏规定的锣鼓经。例如:

人物缓慢的上场用【慢长锤】。人物喜悦、愤怒、悲痛、焦急,发出的呼喊时用【叫头】,哭泣时用【哭头】,惊慌失措、挨打疼痛难忍时用【乱锤】。

武场锣鼓中的:【四击头】:大锣在小锣和钹的配合下共击四下。用于人物上下场和一般的亮相。【急急风】:多用于急促的动作,或紧张,激烈的情景。【搜场】:在情况紧急之下的搜查寻找。

文场锣鼓中的:【大锣导板头】,【小锣凤点头】等等。

另外有些时候,一个表演程式会配合几个锣鼓套子的运用。如:“起霸”就是由【四击头】、【回头】、【长尖】、【冲头】、【原场】、【归位】等锣鼓套子组合而成。[项晨,韶华 著《京剧知识一点通》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四.鼓师

武场中以司鼓板者称为鼓师。鼓板是京剧伴奏乐器的指挥乐器,鼓师则是京剧乐队的指挥,也是一台戏的总指挥。鼓师不仅要有相当的演奏水平,还必须对指挥的剧目了如指掌,包括剧本的结构、台词、唱腔、身段、表演,以及上下场的情绪气氛,演员的表演风格等。鼓师通过鼓板的示意性演奏,控制场上节奏,指挥整个乐队,使演出取得最佳效果。

在京剧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艺高德劭的鼓师,以其精湛的鼓技对京剧鼓板及锣鼓打击乐艺术的流传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鲍桂山:清末著名鼓师,武生杨小楼传世唱片均由其司鼓。他在伴奏中把握节奏的能力极强,严谨稳健,处理手法细腻,流畅缜密。素有“武戏文打”之誉。

乔玉泉、白登云均为鲍桂山徒弟。乔玉泉在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为“四大须生”之首的马连良司鼓。两人的默契配合,在马连良开创马派艺术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有一代“鼓王”之称的白登云是“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专任司鼓师。对完善程派表演艺术起到了很大作用。白登云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即参加国家剧院,并被特选加入中国京剧艺术团出访,首次代表新中国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活动,其后又多次随团出访亚欧各国,由此成为了京剧历史上最早闻名于世界舞台的中国戏曲音乐家,弟子遍布海内外。(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中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

王硕 《京剧鼓师沿流初探》《中国京剧》2003年第07期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京剧打击乐汇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民族器乐演奏专业启蒙教学—京剧打击乐》(VCD)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 2009

猜你喜欢
锣鼓京剧乐器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学乐器
乐器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