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期理论及其对幼儿英语教学启示

2013-11-21 01:51刘小红祝华
理论纵横 2013年3期
关键词:思想意识实际教学

刘小红 祝华

作者简介:刘小红(1986-),女,湖北荆州、助教,硕士。祝华(1984-),女,陕西汉中、助教,硕士。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沉默期理论,然后从思想意识和实践教学两个角度探索研究其对幼儿英语教学的启示。我们认为,幼儿接受英语教学的最佳时段应该关键期理论,而幼儿英语教学也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沉默期;幼儿英语教学;思想意识;实际教学

一、沉默期理论概述

“沉默期”(Silent Period)这一概念是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沿袭了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中的语言习得机制(LAD)理论而提出来支持他的监察模式理论的证据之一。“沉默期”主要指习得者没有足够的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短至几小时,长达几个月。外语习得沉默期指外语学习者在初次接触目的语与能说出该目的语之间的那段相当长的时间;他们虽然不说目的语,但却在习得目的语的语音、词汇和句法系统,甚至在习得目的语文化,并加以整理,内化成目的语语言规则,为理解、使用目的语交际进行准备。

综上所述,结合幼儿语言习得及其本身的认知能力,我们可将幼儿沉默期更具体的定义为:幼儿在学习说话的开始阶段不说目的语,在此期间,幼儿通过听,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加工、整理,只是观察、采集并吸收目的语信息,同时培养听力理解技能和识别目的语结构特点能力,如培养识别目的语语音系统、词汇系统等能力。经过这段沉默期后,幼儿似乎下意识地习得了输入的语言。同时幼儿在沉默期也可以同时吸取目的语深层文化方面的知识,进行目的语文化习得,如在中国的小孩逐渐得知点头表赞成,摇头则是否定,而阿尔巴尼亚的小朋友则慢慢习得摇头表示肯定,以点头表示否定。

二、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

幼儿具有模仿能力强、求知欲强和创造精神等优势存在。因此,幼儿学习语言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1)幼儿通过总是先听,即通过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再输出;

(2)幼儿还没接受严格的学校教育,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尚未开发,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他们善于利用自己想象力,创造出成人无法呈现的句子;

(3)幼儿天生好奇爱玩,他们经常会在玩中无意识地学到语言;

(4)幼儿会从有意义的上下文中,模仿和使用不断重复的他们感兴趣并理解的语言;

(5)因为儿童年龄小,儿童语音可塑性强,对语音更敏感且机械记忆力强,常常能记住一些大人记不住的东西,这恰恰也是学语言所必需的。

因此,幼儿英语教学必须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等目的。

因此,笔者认为,了解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其自身的认知特点后,我们应该从认识上改变“孩子说话越快越好,学习英语越早越好”的思想观念,在实际教学中,选择适合孩子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表现的幼儿做到因材施教。

三、思想意识层面

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以前初一才正式开设的英语课程被提前到了小学五年级、三年级、一年级甚至幼儿园;社会上各种英语启蒙班、强化班等的大肆渲染,更使得“外语学习越早越好”似乎成为了社会大众的共识。

其实,各位家长在孩子学习英语方面不必太过紧张,而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上。根据源自Penfield & Roberts和神经语言学家Eric Lenneberg的重要著作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所提出的关键期理论: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受发音器官和大脑等神经机能制约的自然成熟过程。语言习得与大脑侧化过程有关。大脑侧化始于2岁左右完成于青春期(十二三岁左右)。这一期间,只要受到适当外界条件的激活,潜在的与语言相关的生理机能就可转变为实际语言能力,因而语言习得最为有效;过了这一关键期,人类获得语言的能力则大大降低。

四、实际教学层面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的压力是一代更胜出一代,望子成龙的父母希望通过自己不菲的补课费用“物有所值”,在短时期内看到孩子语言能力的明显进步,而不断上涨的考试成绩就成了衡量标准。为了不负家长厚望,一些培训班不顾及儿童认知发展,盲目追求外语学习的短期效应,被迫搞应试教育。从幼儿英语的教学内容上看,有些采取语言知识教授,或采取语言实践运作。其中语言的知识教授则主要采取教读、教认英语单词,多数照本宣科,书上内容一点也不少,也不会添加幼儿感兴趣的任何话题;而后者侧重语言的实践运用,在教会学生读会某个单词的同时,用讲故事的方法或者带领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得以让学生加深印象,从心理上也并不觉得学习是枯燥的事情。

以沉默期理论为理据,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采用符合幼儿心理和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沉默期理论认为,学生一时的滞后是在等待足够输入后的输出,因此,在幼儿英语教学中,不能一开始就对幼儿期望值过高,甚至提出诸如成人张口说英语的要求。否则,多数幼儿会因缺少英语输入,不利于幼儿外语习得;另外过早要求幼儿说外语会给他们从心理上增加压力,产生焦虑感,从一开始便打击其英语学习积极性。然而有少部分幼儿因为思维相对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接触要新知识后,更加愿意接受并习得它,积极性偏高,自然学习较好。据此,笔者认为,幼儿英语教学更要根据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让愿意张口说外语的同学主动说;给不愿开口的学习者提供足量语言输入,使其有时间产出“私人言语”,待其从心理和知识上都准备充分后自然而然地开口说英语。

由于幼儿天生好奇且多数活泼,如果用生硬且死板的理论来教他们英语,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除根据学生不同个性采用不同教学要求外,仍须要我们英语教师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使用全身反应法会是较好选择,即“幼儿经常会在玩中无意识地学到语言,教师要通过各种语言活动让他们掌握运用语言”。如,教师在上课开始,对同学们说Good morning! 接着用命令句Stand up! And sit down.并让学生小组练习,一个发布使令,另一个重复并作出相应的动作。结合学生的身体器官,指出自己的eyes,ears,hands,legs等等。同样,当学生熟悉了简单的指令后,可以运用更加复杂的英语句子,如,When I clap my hands,you clap yours; Where is your cap? Go find your cap in your bedroom等,让学生根据不同命令做出相应身体反应。

运用全身反应法教幼儿外语一方面可通过通过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有外语学习成就感,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同,同时使他们在玩游戏快乐的节拍中慢慢习得该语言简单的指令,自然他们就会渐渐融入到课程中。另外,也可以采用辨认图画、出示字母等方法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张淑萍.谈儿童英语学习中的“沉默期”[J].山东外语教学,2001,(1).

[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刘东楼,周海平.沉默期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学刊2013,(3).

[4]栾宇菲,韩雪梅.原型范畴化理论框架下的幼儿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2).

猜你喜欢
思想意识实际教学
试论党员管理对基层单位党组织建设的促进作用
延安精神与改进工作作风
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原因及其对策
多种途径开展生态体育游戏 让幼儿感受运动快乐
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在教学活动中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
从思想上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
如何发挥小学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