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张 诚,王晓红,李志勇,程 刚,乔楠楠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嘉峪关735100)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30%~50%的青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痤疮,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1]。痤疮治愈难度大,病程长,容易复发,影响容貌,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及精神痛苦。2011 年4 月—2012 年12 月,笔者采用升清降浊透解法治疗气虚邪毒郁结型痤疮48 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9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 例,男29 例,女19 例;年龄平均(22.12±4.03)岁;病程平均(2.51 ±1.36) a。对照组48 例,男23 例,女25 例;年龄平均(22.12 ±4.03)岁;病程平均(1.83 ±1.16) 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按照《实用皮肤病性病学治疗学》[2]中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①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颜面部,尤其是前额、颊部、颏部,其次是胸背部和肩胛间部,多对称性分布。②皮损初起时为与毛囊一致的卵锥形正常肤色丘疹,内含淡黄色皮质栓,即粉刺。顶端呈黄白色小点,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称白头粉刺;若毛囊开房,皮脂栓塞顶端干燥、氧化、污染呈黑色,称黑头粉刺,用手挤压可挤出头部黑色而体部半透明黄白色的脂栓。皮损在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炎性丘疹、脓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一系列损害。③常伴有面部脂溢、出油多,毛孔扩大,头发光泽油亮,头皮屑多。④多糖、多脂及刺激性食物可使皮损加重。⑤多无自觉症状,炎性反应强烈者自觉疼痛或触痛。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痤疮的诊断标准,即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黑头粉刺和瘢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过程。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标准。气虚邪毒郁结型:临床以颜面或胸背的黑头粉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为主要症状,兼有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等,舌苔薄白,舌体颤动,舌尖边有芒刺,舌两边有齿痕,脉右寸浮而左关弦。
①符合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邪毒郁结型;②治疗前30 d 内未用过与本病有关的内服药,和/或7 d 内未用过治疗本病的外用药;③皮疹为原发性皮疹。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②不合作,包括不能坚持治疗或私自用其他治疗措施而影响资料收集及疗效判定;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血液疾患者。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A 酸乳膏(由福建省力菲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83983,每支20 g),外用涂抹患处,每晚1 次;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由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10960010,50 mg/片),50 mg/次,2 次/d,口服。治疗组采用升清降浊透解法,给予益气聪明汤、小柴胡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物组成:炙黄芪60 g,人参15 g,升麻6 g,葛根15 g,蔓荆子15 g,白芍15 g,黄柏6 g,柴胡24 g,黄芩12 g,半夏12 g,麻黄8 g,连翘15 g,赤小豆30 g,杏仁10 g,桑白皮15 g,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15 g,野菊花15 g,炙甘草6 g。加减:血分热毒盛者,加败酱草30 g、紫草15 g、牡丹皮15 g、荆芥6 g;久病瘀血阻络者,加丹参15 g、莪术15 g、生牡蛎24 g。每日1 剂,水煎2 次,取药汁约300 mL,分早晚2 次顿服。
两组治疗期间,均要求患者饮食清淡,忌食辛辣肥甘滋腻,调畅情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订。痊愈:面部皮损消退≥95%,症状消失,随访很少复发。显效:面部皮损消退70%~<95%,症状明显减轻,但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或熬夜后有少量复发。好转:面部皮损消退30%~<70%减轻,症状有所减轻,食辛辣饮食后复发。无效:面部皮损消退<30%,症状无变化。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092,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粉刺”“肺风粉刺”“酒刺”范畴,俗称“暗疮”“青春痘”。目前,西医多采用联合治疗,外用以维生素A 酸类制剂和口服抗生素较为理想,但副作用大,容易复发,很难根治。中医学认为:痤疮多因血热内蕴、瘀血内阻、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有关。本病病位在肺、肝、脾,发病与肝胆的疏泄功能、脾胃的运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有关[5],一般分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脾虚湿盛、痰瘀互结、肝郁化热等证型。治法较多,主要有宣肺清热法、养阴清肺法、清热化湿法、健脾化湿法、疏肝清热法、凉血解毒散结法。内服中药汤剂涉及枇杷清肺饮、养阴清肺方[6]、茵陈蒿汤、参苓白术散、桑菊清肝饮、海藻玉壶汤、凉血散结汤[7]等。外治法有中药倒膜面膜、背腧穴针刺放血拔罐等。
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认为气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寒邪所客、邪毒郁结是导致痤疮的基本病机。《灵枢·口问》指出:“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顷,目为之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所论“上气”是指充养头面五官等清窍的清阳之气,“邪”是指包括导致头面五官等清窍发生病变的致病病邪,应包括风寒、热毒、湿浊、瘀血等致病因素在内。因此,以颜面为主要发病区域的痤疮亦属于上气不足的病症范畴,说明上气不足则清阳不升,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导致浊气郁结头面胸背发于肌肤而形成痤疮。《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此进一步阐明了:汗出,风寒乘虚侵袭导致毛孔闭塞、卫气失其宣泄、热毒郁结肌肤是形成痤疮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劳作时阳气动而疏泄,腠理(汗孔)开张,易出汗。若遇冷风、湿气侵袭,则阳气粹然凝滞,汗孔闭合,汗泻不畅,结于肌腠,导致痤疮、汗疹、疖肿之类皮肤病[8]。另外,少阳为枢,外感病常见邪热郁结少阳胆经,致少阳枢纽不利,加之患者饮食肥甘辛热过度,导致胃肠积热,腑气不降,胆逆犯胃,胃气上逆,浊气循经上犯颜面,加重痤疮病势。
升清降浊透解法适应于气虚邪毒郁结型痤疮的治疗,辨证时以舌、脉象为主要依据。舌质淡红或淡嫩,舌体颤动,舌两边有较为明显的齿痕,舌下脉络欠充盈,是判定气虚证的必备条件。同时,常常伴有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精力不集中等上气不足的症状。舌苔薄白或微厚,舌尖或舌边有明显对称性分布的红点,甚者呈鲜红色芒刺样改变,表明气分血分热毒炽盛或肝胆经邪热郁结。邪热郁结肺系及足少阳胆经则多见右寸脉浮而左关脉弦;胆经邪热犯胃挟胃之浊气上逆多见两关脉弦。
临床实践中同样发现:气虚邪毒郁结型痤疮病例较为常见,常规辨证治疗很难收效。因此,依据《黄帝内经》经典理论,痤疮属气虚邪毒郁结型者,采用升清降浊透解法治疗,方用益气聪明汤、小柴胡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味消毒饮加减内服。方中东垣益气聪明汤(炙黄芪、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白芍、黄柏、炙甘草)补益中气,升清阳而降浊阴;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和解少阳,运转枢纽,通达内外,条达上下,疏泄肝胆气机,通降胃肠腑气[9];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桑白皮、生姜、大枣、炙甘草)清热利湿,解表散邪;五味消毒饮(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天葵子)解气分血分热毒而消粉刺,发挥抗菌消炎作用[10];酌加败酱草、牡丹皮、紫草、皂刺、丹参、牡蛎、荆芥等增强解毒透邪化瘀散结之功。诸方合用,共奏益气升清降浊、透邪解毒散结之效。
综上所述,以《黄帝内经》经典理论为指导,采用升清降浊透解法治疗气虚邪毒郁结型痤疮有较好的疗效,且弥补了中医内科治疗痤疮方面证型和治法的不足,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1]侯浩彬,刘兰林.从血分论治痤疮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09,4(1):23-24.
[2]朱学骏,顾有守,沈丽玉.实用皮肤病性病学治疗学[M].3 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325-32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郑丽.痤疮的辨证论治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6):32-33.
[6]高尚璞,杨芮姗,李咏梅,等.养阴清肺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33 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2):134-137.
[7]巢永波.凉血散结汤配合针刺放血拔罐治疗痤疮369 例[J].河北中医,2010,32(6):838-839.
[8]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9-103.
[9]袁晓琳,马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妇女习惯性便秘[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675.
[10]段九梅,韩刚.中医综合治疗痤疮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5):748-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