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琳
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与管理研究
□ 郭 琳
由于历史、宗教、经济、政治以及各种敌对势力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爆发的频率和破坏力正在逐年增加。这些事件不仅给所在地区带来了巨大损失,而且给国内安全稳定的大局和国家对外形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甚至成为今后民族矛盾激化的隐患。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我国急需建立一套以政府、地方媒体和公众为核心的突发事件应对策略和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突发事件不仅具有“突然发生”“重大影响”“严重危害”等特征,还具有敏感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
敏感性。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地域、政治和公众心理三个方面。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自治区、31个自治州和1248个民族乡,这些地区又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其经济、文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远远落后于我国的发达地区。敏感的地缘环境与落后的发展现状使民族地区在我国确保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高度的敏感性。
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国家民族区域自治的方针和各民族的特殊性,国家法律、政策的内容和执行方式等方面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别,在民族区域内部的行政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由于环境恶劣、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等一系列历史、现实方面的原因,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与发达地区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还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公众普遍存在群体性沮丧和失衡心理,在全国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就表现为群体性的心理敏感,一旦受到某种突发事件的激发,非常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和破坏性活动。
复杂性。与非民族地区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诱因不仅包括自然危害和一般性的社会矛盾,其中还掺杂着宗教信仰、文化差异、民族风俗等因素,使突发事件爆发时所呈现出来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特征。这些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一旦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和应对,就有可能诱发民族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大规模的冲突和对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与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不断试图通过挑起社会、民族矛盾,制造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抑制我国“和平崛起”。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交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日益复杂化,政府在处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时不得不考虑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民族地区面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相对较弱,一旦矛盾失控就容易引发连锁反应,使问题更加复杂,陷入了恶性循环。
广泛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辽阔,各民族人口分布也较为分散,整体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同时,有近30个民族与邻国跨界而居,形成跨界民族。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网络终端和信息平台的不断发展、普及,人们可以随时用自己的手机或其他工具上网,采集、发布信息或发表评论,并且随时可能通过互联网、手机等载体让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件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当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民族认同意识、地域敏感性、新媒体和敌对势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催化,一个单一的事件也可能引发国内其他区域的连锁反应,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从而使突发事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破坏力和影响。
纵观2007年备受关注的厦门PX事件和2009年广东番禺的反垃圾焚烧厂公民行动,当初组织策划抗议行动的公众维权领袖逐步成长为民意代表,多次受邀参加地方政府召开的座谈会,就相关环境问题和市民关心的话题进行反复论证、协商。这批意见领袖在与政府沟通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参与公共决策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地方政府通过意见领袖了解了公众的诉求,并及时应对,减轻了决策的压力和风险;地方媒体在其中起到了沟通和宣传平台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构建以政府、地方媒体和公众为核心的突发事件应对策略和管理机制,核心在于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构建“政府—媒体—公众”平等沟通平台和战略机制。
首先,创新新闻政策和新闻理念。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的爆发往往是由一些普通事件引起,而后被社会舆论普遍关注,进而升级为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大规模群众性事件,事态呈现扩大化和严重化,最终导致政府解决矛盾的成本大幅攀升,并引发了民族对立和社会裂痕。某些地方政府的领导错把责任归咎于媒体,甚至“谈媒色变”。虽然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和媒体所形成的新闻政策和新闻理念的惯性影响依旧非常明显。这就造成地方政府和媒体中“制度是制度,该怎么做还照旧”的法律、法规形式化倾向,新闻政策和新闻理念亟待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被媒体和舆论所关注已经不可避免,地方政府对突发事件演变为媒介事件的恐惧和抵触,无疑是将事件和舆论的主导权拱手让人。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和媒体应当根据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民族特点,扎实推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建立,并建立长效机制和优化机制,通过快速反应、积极引导,将突发事件传播的舆论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担当起信息引导者的角色,科学应对频繁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其次,建立长效预警机制。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地方政府应该“居安思危”,不能被动等待突发事件爆发后才去消极防御,四处补漏,而应该将地方媒体纳入预警信息收集机制,通过早期舆情监测和分析,防微杜渐,及时缓解社会矛盾。事件突然发生后,政府应通过各级政府机关、地方媒体和公众舆论平台,及时发布预警和权威信息,将事件破坏程度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避免社会矛盾的二次激化。发生在2012年的四川什邡事件,从开始少数民众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进行议论,发展到发牢骚、言语攻击,进而网上串联、组织抗议活动,最终演化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整个过程中,当地媒体和政府没有及时通过宣传打消公众对宏达什邡钼铜项目环保安全的忧虑,没有公布关键数据就简单表示项目达标、合格。政府与公众缺乏沟通,地方媒体没有承担起预警和沟通的职责,导致大规模群体事件最终爆发,项目也仓促停工。这一切都源于预警机制和信息沟通渠道的缺失。
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媒体应该改变以往 “照本宣科”式的被动报道模式,与政府携手建立健全有效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对区域内各种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社会敏感事件所显露出来的危险迹象和负面舆论进行监控。发现各种危险迹象后,媒体应该通过自身的新闻报道及时辟谣和进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预警机制将公众的疑惑、不满等思想和最新舆论动态反馈给政府,为政府下一步的应对提供决策参考,牢牢把握社会舆论的主导权。
第三,抓住“第一时间”。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交通不便,且居住地较为分散,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极易发生误传,产生谣言和恐慌,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给各种谣言营造传播空间。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不断提高自身解读政策的能力和政策的执行能力,充分用好国家赋予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自主权,将国家法律、政策与地方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巧妙结合,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地方媒体要“第一时间”将政府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公众,与谣言赛跑。通过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近几年来发布的“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进行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地方媒体作为政府与民意互动、真相与流言赛跑的主渠道有着独特作用。面对突发事件,地方媒体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在地缘上的优势,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信息,协助政府控制突发事件事态发展,稳定社会秩序,避免社会恐慌。
第四,发挥沟通渠道作用和民族特色。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公众是突发事件中最活跃也是影响最大的要素。如果公众长期缺乏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一些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就会在突发事件的触发下,演变为大规模的矛盾总爆发和社会对立。面对这种情况,少数民族地方媒体应该充分发挥沟通渠道作用和民族特色,以及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紧扣新闻报道贴近性原则,彰显地方新闻媒体报道的独特价值。2012年,“天价切糕”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名人、草根争相热议,关注的焦点从“切糕的价值是否值16万”发展到执法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同族群的特殊待遇问题。伴随群体性无意识情绪宣泄的同时,社会舆情中开始出现鼓动民族对立的不和谐声音。面对这种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新疆发布”及时发布一条名为“切糕,切糕,肿么了”的长微博,图文并茂,轻松幽默地介绍了新疆淳朴的民风,并且针对切糕问题表明了态度。随后地方传统媒体及时跟进,对事件进行解释说明,及时化解矛盾,避免了民族对立情绪的滋长。新疆地方政府采取主动应对的积极态度,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回应社会问题和舆论热点的成功经验表明,各种媒体只要运用得当完全可以成为官方组织与公众平等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突发事件危机公关的应对窗口。
少数民族地方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该注重在题材选择、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等方面体现自身的民族特色,尊重少数民族的表达习惯和风俗,通过不同民族间的平等信息沟通和交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受众最关注的就是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报道,而地方新闻媒体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报道往往最能引起当地受众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少数民族地方新闻媒体不仅要第一时间满足公众对信息的渴求,还要充分利用自身熟悉当地人文环境和受众心理的优势,把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细化、具体化,用健康、理性的观念引导受众正确对待重大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驱除和驳斥那些错误的、模糊的观念和认识,以权威性的信息控制社会舆论的制高点,实现对社会公众的心理抚慰。
[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网络环境下广西地方媒体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106LX350)成果之一]
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