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 佳
多元化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与路径
□ 曾 佳
一、依托于技术进步与节目多样化发展趋势的电视媒体。当下,电视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在工作之余消遣娱乐的主要媒介载体,其快速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体现在多样化的节目类型与不断进步的技术载体上。
就电视节目类型样式来说,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受众审美多样化需求,电视节目已经从最初的剧情类、新闻类和散文类的简单划分发展到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模式。以真人秀、竞赛或剧情为载体的综艺类节目发展得尤为迅速,而单就同一种类的节目来说,其演化方式也多种多样,并开始依托于其他媒体探寻更市场化的生存走向。例如,依托于网络进行播出的电视作品,PPS就是依靠其客户端同电视剧发行进行合作,主打长篇电视剧的网络播出权。
二、具有特定受众群体的广播发展趋势。广播虽然受众范围不如电视广泛,但仍然有它特有的发展空间。广播特有的以“听”为本的性质和某些特定的受众群体是广播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与电视不同,广播的接受器官是听觉,它可以将人类的视觉从某种程度上解放出来,以便在听广播的同时,继续专注日常生活及工作,于是诸如司机等特定的人群就成为广播媒体的最大受众群。同时,也随即产生了交通广播、音乐广播等相应的类型广播。为了获得更广泛的受众,并取得相应的市场收益,广播也正试图同电视结合,热播的电视剧集往往能够以广播剧的身份现于广播,产生单纯的“音频版本”,同时以MP3等音频格式见于网络下载客户端。
三、网络媒体的多渠道、多样化发展。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2月,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30%以上,超过85%以上的网民实现了在家庭中享受私人网络。①网络以其多样化的内容、多渠道的发展路径成为当下发展最为迅速的媒体。
单就网络自身的特性来看,媒介资源的多样化以及共享性使其获得了较为灵活的发展空间,而在共享信息之后进行的实时交流与反馈,又使网络的发展逾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正因为具备这些优势,网络成为电视与广播共同寻求合作发展的对象,依托于网络载体进行播放的视频与音频,是网络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电视、广播同网络媒体融合的现状及趋势所在。为了迎接并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国内各个大型电视机构及广播开始进入同网络媒体融合的复合媒体时代。单就电视领域来说,中央电视台和上海文广集团最先涉入网络音频及视频领域。
仅仅几年时间,各大广播电视媒体就都纷纷向网络领域进军。2001年,新华社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自己的网络电视平台;2004年,央视网络开通“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中央电视台相当一部分节目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地方卫视以湖南卫视新平台“金鹰网”为首,在网络同电视结合的同时,努力试图发掘其市场地位,不断探寻赢利点,使网络与电视形成“湖南卫视——金鹰网——芒果网络电视”的层级发展阶梯。
广播电台资源进入网络领域则稍晚于电视。2005年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网络电台,以丰富的内容资源形成了一个以中央电台为中心力量,全国各地方电台为辅助力量的发散分布式格局,共达到9套节目、270多个重点栏目在线点播服务,网站音频数据总量达到了2TB。
一、综合性的媒体功能优势。走向融合发展的电视、广播与网络,最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者整合以后的优势功能实现上。
电视利用自身已经形成规模与范式的发展脉络,为网络和广播提供了自身广泛的受众群体及相应的节目样式。而广播则可以在音乐资源、交通信息以及传统说书类节目中为网络提供另一部分可利用的媒体内容。网络因其自身所特有的综合性、跨时空性媒体优势,能够较为完整地整合起电视及广播的节目内容,并利用实时反馈的特性对一部分节目资源进行迅速的市场分析及盈利点定位。
二、三种媒体互动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一旦实现较为全面的媒体融合,电视、广播、网络三种媒体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个发展中的良性互动趋势。
如果存在一个较好的媒体资源,电视、广播和网络三者可以同时享用,客观上促进了媒体资源的广泛传播,但如何利用三者自身的优势来占有更丰富的媒体资源,也是三大媒体平台时刻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就从另一个角度促使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借鉴、学习以促进彼此间影响,在良性互动中,增加自身的成长空间。
三、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新媒体形式诞生。伴随着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结合三者优势的新媒体力量应运而生,媒介发展进入了一个从形式到技术都不断迅猛进步的崭新时代。②新型的媒介形式主要包括移动多媒体广播、数字高清电视以及手机媒体等。
数字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而广播电视领域所欠缺的互动性以及移动性也伴随着手机媒介终端的诞生而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新兴的媒体形式正是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进产物,媒体的功能从简单的娱乐、信息传播开始向服务业扩展,③这是媒介融合后对于受众最直接的优势显现所在。
一、媒体内容的激烈竞争。尽管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但这种共享资源的开放模式也使得媒体之间形成了彼此的竞争关系。一旦某一优秀的媒体资源在其中一大媒体中实现了首轮传播,第二次传播的力度及范围就很有可能被削弱,其直接结果就是收益的下降。例如,电视剧资源一旦在网络平台登录,收视率会呈现出下降趋势,网络平台的不限时段和容量的随意性播出是造成其在电视中收视率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管理模式及体制的重新制定。在媒体实现全面融合发展的同时,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管理体制就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尤其对于网络。从现有的法规来说,网络同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任意占用将使其他媒体面临版权保护的尴尬局面。因此,制定新的媒体管理模式也是电视、广播与网络融合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所在。
三、媒体内容的重复使用致使艺术精品在一定程度上欠缺。对同一内容的过度开发使用,并在见到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迅速炮制雷同形式作品,是文化艺术市场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大典型现象。例如某一题材的叙事性作品,在电视剧率先火爆之后,网络就以其迅速的传播优势对它进行二度传播,广播也随之将其录制成音频作品。同一时期内,同一内容的作品遍布各大媒体,形成媒体资源的改编完全没有新意、过度重复使用的局面。与此同时,雷同作品再度被如法炮制,于是造成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艺术精品出现短缺现象。
由此可见,在媒体资源及媒体形式不断融合发展的今天,视频内容及音频内容成为各大媒体进行资源共享及互动的主要力量。借助新型媒介的传播优势,媒体内容实现了互换流通,传播效果达到了最大化,媒体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整合、开发以及利用。
注释:①参见CNNIC在京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著,刘 微译:《广播、电视和网络宣传与营销》,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③童建华:《融合网络下的手机电视交互》,《中国新通信》,2009(3)。
江西广播电视台)